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设备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爬行状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震 郑祯国 +3 位作者 张世杰 郭积程 王平 何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212,共11页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境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式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方法。研究包括:在钢轨与轨道板上粘贴位移标志物,使用实验室自研探伤小车搭载线激光扫描仪获取高精度图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Pose的关键点检测方法,对钢轨及轨道板上的位移标志物关键点进行识别并确定感兴趣区域;基于Harris亚像素检测方法对标志物的亚像素角点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在无砟轨道试验段进行测试,对钢轨纵向位移进行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算法在不同实际位移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202 mm,最大值不超过0.5 mm,符合无砟轨道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可以在线路上多点连续进行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提高了铁路运维效率,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钢轨纵向位移 机器视觉 关键点检测 亚像素角点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防腐涂料在海洋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祯国 周衡 《石化技术》 2024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海洋环境下的桥梁钢结构及附属设施面临着严峻的腐蚀挑战,由于盐雾、湿度和氯离子等腐蚀介质的影响,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基于此,对海洋环境中桥梁钢结构的腐蚀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多种防腐涂料的应用,延缓腐蚀过程。
关键词 桥梁钢结构 腐蚀特点 防腐涂料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轨加高值对高速列车过岔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鹏飞 朱旭东 +1 位作者 雷晓燕 肖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3-2912,共10页
基于岔区轮轨接触关系及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以18号高速道岔可动辙叉为例,分别建立翼轨不同加高设计方案下的辙叉模型以及CRH2型车车辆模型,分析翼轨加高设计对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过岔时,随着翼轨向外弯折,轮轨... 基于岔区轮轨接触关系及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以18号高速道岔可动辙叉为例,分别建立翼轨不同加高设计方案下的辙叉模型以及CRH2型车车辆模型,分析翼轨加高设计对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过岔时,随着翼轨向外弯折,轮轨接触区域开始外移,并由此造成轮对质心垂向位置的降低,引发剧烈的轮轨冲击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翼轨加高值,可有效解决轮对质心垂向位置降低的问题,提高列车过岔平稳性及旅客乘车舒适度;翼轨最大加高值为2 mm时最佳,与无加高设计相比,翼轨加高后,列车第一轮对垂向轮轨力及减载率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8.16%和35.8%、轮对和车体的垂向加速度则分别降低了48.1%和34.7%,列车垂向振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其过岔时的轮轨动态响应也会不断加剧,鉴于翼轨加高可有效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垂向动力相互作用,合理的翼轨加高设计将对列车在岔区的提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铁路线路道岔可动辙叉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可动辙叉 翼轨加高值 动力特性 过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岔区轨件打磨对高速列车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鹏飞 朱旭东 +1 位作者 雷晓燕 肖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3-230,共8页
针对福州工务段在杭深客运专线部分岔区采用的轨件打磨方案。在实测岔区轨件打磨前、后关键断面廓形的基础上,基于车辆-道岔动态相互作用,建立了车辆-道岔仿真模型,以列车250 km/h速度直逆向过岔为例,对打磨前、后两种工况的动力响应特... 针对福州工务段在杭深客运专线部分岔区采用的轨件打磨方案。在实测岔区轨件打磨前、后关键断面廓形的基础上,基于车辆-道岔动态相互作用,建立了车辆-道岔仿真模型,以列车250 km/h速度直逆向过岔为例,对打磨前、后两种工况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轨件打磨作业后,列车第一轮对右侧脱轨系数幅值降低27.7%、横向轮轨力幅值降低27.4%,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和横移量幅值分别降低了56.8%和47.7%,列车过岔安全性及动力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工务段晃车仪、添乘仪以及动检车的检测结果显示,岔区轨件打磨作业后,线路设备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列车过岔时的车体横向加速度明显降低;根据岔区轨件打磨经验表明:钢轨打磨是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提升动车组运行品质的有效手段;理论研究成果验证了福州工务段为解决管内岔区“晃车”问题所采用的轨件打磨方案的合理性,为高速铁路岔区轨件廓形优化打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打磨方案 钢轨打磨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强风环境钢桁梁斜拉桥施工阶段风致效应分析与振动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晔 黄存国 +1 位作者 陈邦开 朱颖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以一座新建跨海铁路主跨364 m钢桁梁斜拉桥为背景,分析海洋强风对钢桁梁斜拉桥最大单悬臂状态下的影响,对比不同抗风措施下风致振动的抑振效果。结果表明:采用JTG/T 3360-01—201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推荐的湍流场参数和单位气动... 以一座新建跨海铁路主跨364 m钢桁梁斜拉桥为背景,分析海洋强风对钢桁梁斜拉桥最大单悬臂状态下的影响,对比不同抗风措施下风致振动的抑振效果。结果表明:采用JTG/T 3360-01—201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推荐的湍流场参数和单位气动导纳函数预测的抖振响应结果偏于保守,可用于大跨度桥梁初步设计阶段;实测湍流场参数可以很好地估计桥梁抖振响应,尤其是横桥向响应;测量桥址的风速对合理设计和施工海洋强风场斜拉桥具有重要意义;辅助墩、斜撑、调谐质量阻尼器和抗风拉索的减振效率依次递减;由于跨海大桥施工过程中增设临时墩会大幅提高建设成本,而斜撑方案只需要在主塔和墩附近设置临时钢结构的斜撑,不会大幅提高施工作业量,推荐采用斜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跨海铁路 现场实测 风致效应 抖振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无油润滑减磨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春山 肖剑 +1 位作者 杨超 董继宁 《铁道技术监督》 2019年第6期41-44,共4页
为提升钢轨润滑减磨的有效性,实现钢轨无油润滑减磨的目的,依据表面工程原理,采用天然微纳米粉体功能材料与无油基材,利用物相转变的涂敷工艺,研究钢轨无油润滑减磨新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无油润滑减磨新技术较传统润滑材料减磨效率... 为提升钢轨润滑减磨的有效性,实现钢轨无油润滑减磨的目的,依据表面工程原理,采用天然微纳米粉体功能材料与无油基材,利用物相转变的涂敷工艺,研究钢轨无油润滑减磨新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无油润滑减磨新技术较传统润滑材料减磨效率大幅提升,涂层保持周期延长,涂覆作业简便,降低了轮轨磨耗速率,减缓了疲劳伤损发展,延长了钢轨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无油润滑 减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梁桥上板式无砟轨道钢轨纵向力分析
7
作者 郑祯国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为研究桥上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受力变形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5跨双线简支梁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空间整体刚臂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多种荷载作用下的钢轨附加伸缩力、挠曲力、制动力及纵向位移。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板式无砟轨道 纵向力 纵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梁桥上板式无砟轨道伸缩力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肖剑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为研究桥上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受力变形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双线简支梁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空间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梁体温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附加伸缩力与位移,并分析了桥梁跨数、墩顶固定支座纵向水平线刚度以及扣件纵向阻力... 为研究桥上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受力变形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双线简支梁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空间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梁体温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附加伸缩力与位移,并分析了桥梁跨数、墩顶固定支座纵向水平线刚度以及扣件纵向阻力等因素对钢轨伸缩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板式无砟轨道 伸缩力 纵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