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协同性和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诗慧 王嵩 +2 位作者 陈凯 朱飞雄 夏炎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3年第10期27-31,共5页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是铁路电力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铁路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TB 10037—2022)是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用于指导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是铁路电力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铁路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TB 10037—2022)是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用于指导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工程设计。在归纳既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定义、功能等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规定。本文对新颁布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规定进行解读,分析与相关规范的协调性,有助于本规范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正确使用,研究标准的技术创新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明确本规范推广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标准规范 设备监控 能效监管 绿色节能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对比
2
作者 霍建勋 赵思光 +1 位作者 林传年 王明年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42-2450,共9页
为综合评估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水平,基于大量国内外标准和调研资料,从防灾疏散救援设计理念、技术体系、技术标准3个层面由浅及深地对国内外铁... 为综合评估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水平,基于大量国内外标准和调研资料,从防灾疏散救援设计理念、技术体系、技术标准3个层面由浅及深地对国内外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析发现:1)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理念科学、先进,和国外基本相同。设计技术体系完善、科学,和国外基本相符。我国技术标准与国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已发展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技术标准具有中国特色,与现阶段的铁路运营体制、隧道规模、管理模式相适应。2)经大量工程实践验证,我国目前形成的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体系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未来我国的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可以从优化隧道内紧急救援站疏散设计、细化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和完善应急预案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技术体系的安全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灾疏散救援系统 技术标准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铁路隧道标准差异性研究与制修订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喆 倪光斌 +1 位作者 林传年 霍建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1,176,共8页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吸纳欧洲铁路标准先进经验,适时将我国标准总结上升为国际标准,对比分析了中欧铁路隧道标准差异性。在整体上,我国铁路隧道已形成从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到运维阶段的系统规范体系,而欧盟标准对隧道...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吸纳欧洲铁路标准先进经验,适时将我国标准总结上升为国际标准,对比分析了中欧铁路隧道标准差异性。在整体上,我国铁路隧道已形成从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到运维阶段的系统规范体系,而欧盟标准对隧道设计的侧重点在安全性、通用性设计,且相关的规范条文多为开放性、原则性内容,定量指标较少。研究结论:(1)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隧道设计方法向极限状态法转化;在提升我国列车制造水平的基础上,优化我国的隧道限界、轮廓及断面布置;(2)根据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经验,将复杂地质围岩分级方法、结构设计措施、施工方法(钻爆法)等提升为国际标准;结合超长大规模隧道群等重大项目,开展现场实测分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成果支撑,适时推动我国防灾疏散救援相关标准被采纳形成国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中欧标准 国际化 标准对比 制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进参数多变量特征挖掘的隧道围岩智能分级模型研究
4
作者 赵思光 王明年 +3 位作者 童建军 霍建勋 夏覃永 易文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69-2479,共11页
为进一步提升基于钻进参数的围岩智能分级模型精度,综合考虑钻进参数间耦合影响作用、围岩地质非均一性等因素影响,从进给速度、推进压力、打击压力、回转压力等原始钻进参数特征变量出发,通过特征组合、统计方式,构建多变量的钻进参数... 为进一步提升基于钻进参数的围岩智能分级模型精度,综合考虑钻进参数间耦合影响作用、围岩地质非均一性等因素影响,从进给速度、推进压力、打击压力、回转压力等原始钻进参数特征变量出发,通过特征组合、统计方式,构建多变量的钻进参数特征体系并进行特征重要性评估。然后利用6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围岩智能分级应用,并比较分析特征挖掘前后不同围岩级别样本类间距离及分级模型准确率。结果显示:相比原始特征,多变量特征体系下不同围岩级别样本类间距离均值提升66.09%~85.41%,各模型分级总体准确率由75.5%~87.5%提高到90.0%~92.5%,表明基于钻进参数多变量特征体系对围岩分级精度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围岩分级 钻进参数 特征挖掘 钻进能量指标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炮孔钻进参数的隧道掌子面围岩三维精细化分级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年 赵思光 +3 位作者 童建军 夏覃永 易文豪 李泽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173,共11页
长进尺、大断面开挖条件下,隧道开挖掌子面-未支护段围岩三维稳定性具有更大挑战,围岩三维精细化分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基于现场收集的大量钻进参数样本,运用极端随机树算法,建立围岩智能分级机器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凿岩台车... 长进尺、大断面开挖条件下,隧道开挖掌子面-未支护段围岩三维稳定性具有更大挑战,围岩三维精细化分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基于现场收集的大量钻进参数样本,运用极端随机树算法,建立围岩智能分级机器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凿岩台车扫描定位系统及坐标系转换关系确定各炮孔钻进参数对应的三维坐标,并利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技术构建开挖循环范围内钻进参数三维数据空间;结合隧道工程实际,进一步将钻进参数三维数据空间纵向分段、横向分块(分层、分区),利用围岩智能分级模型实现各尺度三维精细化分级,为制定、调整施工方案提供建议。研究有助于促进基于钻进参数的围岩智能分级的应用,提升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水平,为精细化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钻进参数 围岩分级 三维空间插值 精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早高强喷射混凝土设计标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喆 姜艳红 杨旸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38,249,共8页
早高强喷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具有抗拉、抗剪强度形成迅速的特点,可提高围岩的稳定性,确保作业安全高效,在国外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标准规定。虽然我国对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重视较晚,但现阶段在国内建筑工业、... 早高强喷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具有抗拉、抗剪强度形成迅速的特点,可提高围岩的稳定性,确保作业安全高效,在国外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标准规定。虽然我国对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重视较晚,但现阶段在国内建筑工业、公路、铁路等行业中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铁路行业更加强调24 h龄期内的强度要求,在近年来的工程现场试验及应用表明,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可满足相关的要求。另外,虽然早高强喷射混凝土较普通喷射混凝土材料成本略有增加,但考虑材料损耗、工作效率、质量安全等因素后,相对普通喷射混凝土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早期强度 技术标准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地基受荷问题解析的分层系数法
7
作者 王雨 王锦华 +1 位作者 李尉 刘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390-3401,共12页
现有成层地基受荷问题求解方法尚不完善,传递矩阵法经常会出现病态矩阵和数据溢出,而解析层元法或刚度矩阵法存在高阶矩阵求逆很困难等缺陷。首先依据三维弹性静力学基本方程和Fourier正变换,推导得到含待定系数的土层状态变量矩阵形式... 现有成层地基受荷问题求解方法尚不完善,传递矩阵法经常会出现病态矩阵和数据溢出,而解析层元法或刚度矩阵法存在高阶矩阵求逆很困难等缺陷。首先依据三维弹性静力学基本方程和Fourier正变换,推导得到含待定系数的土层状态变量矩阵形式解;然后结合成层地基边界条件、土层状态变量的待定系数转化关系以及Fourier逆变换,求得成层地基状态变量的已知系数解;最后针对均质半无限地基、三层不等厚地基及广义Gibson地基等算例进行方法验证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递矩阵法和解析层元法,提出的方法不仅合理且准确,同时具备数值计算稳定、求解速度更快、可自我校核以及适用土层数无限制等优点;层间接触面相对位移与界面滑移系数成正比,且与荷载作用面距层间接触面的尺寸成反比,界面相对位移变化值是荷载分布宽度变化值的2倍;广义Gibson地基分析时划分40层以上可满足计算精度要求,不同泊松比和荷载作用深度下土体体应变、位移均随非均质参数m的增大而减小;m对土体竖向状态变量的影响较为显著且m取值0.0~0.5时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成层地基 广义Gibson地基 层间接触 分层系数 优化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