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信息技术与区块链的融合模式研究
1
作者 吴嘉杰 于春霖 +7 位作者 李琴 周朋 陈岳 曹希 吕启闻 赵童格 张鲁峰 李璇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科学技术,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其中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性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应用在金融科技、物联网、民生与政治等诸多领域相继涌现。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科学技术,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其中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性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应用在金融科技、物联网、民生与政治等诸多领域相继涌现。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其中量子计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相较于经典计算的计算优越性,量子计算的运行速度已被证明在解决某些复杂问题上远超经典计算。而在两者迅猛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区块链采用的部分经典密码学技术已被证明会被量子计算破解,例如基于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导致区块链的安全受到威胁。针对此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将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区块链,可以保护其不受量子攻击。以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的基本结构,以及分析区块链遭受的量子挑战并总结现有的量子解决方案,指出区块链和量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促进区块链在量子时代良好地发展,而这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技术 量子计算 区块链 量子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相控阵超声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俞燕萍 罗鹏斌 +3 位作者 杨先明 郑凯 胡斌定 王海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7期261-266,共6页
针对超声检测在钢板板边和轮对可能存在漏检的问题,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对钢板板边裂纹缺陷和轮对孔缺陷进行成像检测;针对钢板和轮对缺陷散射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避免了人为主观影响,通... 针对超声检测在钢板板边和轮对可能存在漏检的问题,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对钢板板边裂纹缺陷和轮对孔缺陷进行成像检测;针对钢板和轮对缺陷散射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避免了人为主观影响,通过选择对应频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表征原始信号特征,并通过比较VMD分解后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与原始信号的信噪比与均方根误差来评价(VMD)算法的效果,最终实现缺陷成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信号相比,该方法处理后的缺陷信号具有较好的保真度,信噪比与平滑度,均方根误差降低,不易出现模态混叠现象,有良好的分解效果;处理后成像结果更为清晰,缺陷的大小、位置及形状都能够完整展示出来,可以实现孔缺陷和裂纹缺陷的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信噪比 变分模态分解(VMD) 瞬时频率 本征模态函数(I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计算技术在电池材料化学模拟中的实用化探索
3
作者 赵童格 陈岳 +8 位作者 于春霖 陆玉虎 吕启闻 吴嘉杰 曹希 周朋 张鲁峰 郑平 石金晶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量子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新能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加速潜力,特别是在复杂电池材料的模拟与设计上。与此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高效、精准地计算新能源电池材料特性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计算... 量子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新能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加速潜力,特别是在复杂电池材料的模拟与设计上。与此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高效、精准地计算新能源电池材料特性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计算方法在此类高复杂度问题上存在求解精度不足、资源消耗量大等诸多困难。而量子计算以其独特的计算方式和潜力,为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概述了量子化学模拟的基础计算原理,对用于电池材料化学特性模拟中常用的量子算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多款量子化学模拟使用的新型软件包工具,并结合各汽车企业的应用案例,阐述了量子化学模拟在电池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研究为电池材料模拟、基态能量计算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助力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化学模拟 电池特性分析 变分量子特征求解 量子相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诺依曼瓶颈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创新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启闻 陈泽乾 +6 位作者 张曦月 周朋 张鲁峰 于春霖 陈钦 叶涛 李璇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11期28-34,共7页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冯·诺依曼架构无疑是最为传统且主流的架构之一。为了追求更加高速的计算效率,人们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做出优化,直至达到其发展瓶颈。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出发,分析了该架构固有...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冯·诺依曼架构无疑是最为传统且主流的架构之一。为了追求更加高速的计算效率,人们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做出优化,直至达到其发展瓶颈。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出发,分析了该架构固有的局限性,并列举了针对这些局限性所作出的基本改良措施。然后具体介绍了存算一体、数据流计算等在冯·诺依曼架构上进行创新的多种技术手段。最后简述了突破原始电子计算机物理材料体系的其他非冯·诺依曼架构的发展历程,例如类脑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并展望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瓶颈 数据流计算机 非冯·诺依曼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