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潜在的公民到真实的公民——青年的政治学内涵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青年期是一个人从政治的不成熟状态走向成熟状态的过渡时期,青年的重要任务是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政治素质的培养。青年期是一个人政治主体性逐渐显现的时期,政治的利益观念逐渐生成。青年是社会政治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 青年期是一个人从政治的不成熟状态走向成熟状态的过渡时期,青年的重要任务是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政治素质的培养。青年期是一个人政治主体性逐渐显现的时期,政治的利益观念逐渐生成。青年是社会政治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青年时期,一个人从潜在公民变为真实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政治学 青年 政治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治动员方式 被引量:7
2
作者 皇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近年来,中国公共危机呈现频发的态势。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政治动员是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工具。针对突发性灾害,中国以开放式政治动员为主、内控式政治动员为辅进行动员;针对社会性危机,中国运用内控... 近年来,中国公共危机呈现频发的态势。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政治动员是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工具。针对突发性灾害,中国以开放式政治动员为主、内控式政治动员为辅进行动员;针对社会性危机,中国运用内控式政治动员方式进行动员。同一类危机,由于危机情境的不同,治理中政治动员的具体方式和力度也应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治理 政治动员 开放式政治动员 内控式政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治变迁与中国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29,共4页
青年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迁具有很深的影响。19世纪末以来,中国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可大体划分为四种模式、四个阶段。由于存在着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社会转型期将充满着不稳定的风险。政府通过拓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加... 青年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迁具有很深的影响。19世纪末以来,中国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可大体划分为四种模式、四个阶段。由于存在着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社会转型期将充满着不稳定的风险。政府通过拓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公民教育,有助于降低社会转型期的政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模式 政治变迁 市场经济 政治稳定 青年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权公开”的政治学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柴宝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0,共2页
古语讲,郡县治则天下安。按照一位著名改革家的说法,“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县官”。言下之意,除外交权、军事权外,宰相拥有的权力县官也都拥有。客观而言,县委书记这一职位,是一级地方的最高领导,对地方... 古语讲,郡县治则天下安。按照一位著名改革家的说法,“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县官”。言下之意,除外交权、军事权外,宰相拥有的权力县官也都拥有。客观而言,县委书记这一职位,是一级地方的最高领导,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最终决策权,对其领导下的部门工作执行情况有监督权和奖惩权。而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东部和中部很多县的人口超过1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思 政治 公开 县委书记 执行情况 部门工作 行政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举中的政治学
5
作者 柴宝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7,共1页
我经常对学生们讲,政治学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种种价值的判断与取舍,离不开政治学的指引;对于各类实践的分析,往往也能凸显政治学的功用。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政治学 选举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庆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50,共5页
近几年未成年人因为使用网络不当而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持续的关注,本文旨在结合世界其它国家治理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核心理念是中国要解决好未成年人网络问题要走公共治理的道路并依赖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 公共治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对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分析说这两种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的不同更多地产生于制度文化的差异,吸收这两种理论的精华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从人性假设上进行比较,这两种理论实质上都不否认人有两面性,但公共选择... 对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分析说这两种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的不同更多地产生于制度文化的差异,吸收这两种理论的精华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从人性假设上进行比较,这两种理论实质上都不否认人有两面性,但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上直接采用经济人的分析方法显得更加现实,而利益分析说采用比较利益人的分析法就显得更为全面。在如何看待公共利益问题上,两种理论出发点不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其无,利益分析说认为其有,这就提供了不同的思维视角,使我们对公共利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如何看待政府利益问题上,因为这两种理论分析的情境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吸收这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公共管理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制度建设是推进公共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应当合理界定政府的边界,强化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的力量促进公共管理,而不是单一的推进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公共选择 利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宪政改革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晚清宪政改革运动是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刻的一场政治大变革,这场政治改革风潮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化,它不仅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革命运动和政治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晚清宪政改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青年男篮换帅事件谈教练领导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6,共5页
2011年4月11日,U19国青男篮联名上书要求主教练范斌下课一事曝光,中国篮协随即作出回应,篮协副主席李金生承认:“范斌在执教上,打骂队员的现象的确比较严重,目前篮管中心已令其停职。”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越来越... 2011年4月11日,U19国青男篮联名上书要求主教练范斌下课一事曝光,中国篮协随即作出回应,篮协副主席李金生承认:“范斌在执教上,打骂队员的现象的确比较严重,目前篮管中心已令其停职。”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微博、博客等途径发表着各自的观点,其中甚至不乏体育圈内的大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篮 教练领导行为 事件 中国 主教练 副主席 体育圈 队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建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广厦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年第11期48-49,共2页
在中国语境下建构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充分认识转型期地方治理的复杂性,进而据此阐释和探究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建构核心价值,避免对治理运作的误读;深化体制变革,推进"机制优先"之后的治理转型... 在中国语境下建构地方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充分认识转型期地方治理的复杂性,进而据此阐释和探究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建构核心价值,避免对治理运作的误读;深化体制变革,推进"机制优先"之后的治理转型;培育社会资本,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主体 良性互动关系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明的重心已渐回东移——兼论中国对下一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11
作者 岳西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3,共5页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整体主义,城邦时代是希腊文明最灿烂的时期,"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把普世的当成唯一的,不尊重其他文明,不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将使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中国是承载东方文明的重要载...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整体主义,城邦时代是希腊文明最灿烂的时期,"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把普世的当成唯一的,不尊重其他文明,不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将使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中国是承载东方文明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西方文明延续发展的希冀。集体主义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正在探索下一代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 西方文明 普世文明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社会化、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基于中国科技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葛建华 苏雪梅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9,共8页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内容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在结果变量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很不足。本文选取了组织社会化中的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三项内容,考察它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机...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内容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在结果变量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很不足。本文选取了组织社会化中的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三项内容,考察它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组织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层级回归、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在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历史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制度、制度权威与制度化管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燕 苏雪梅 王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3-94,共2页
本文重点在于厘清制度、制度权威与制度化管理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度权威在组织管理中具有的特定功能和意义,是制度化管理得以施行的基础。
关键词 制度 制度权威 制度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文化动因及困境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燕 苏雪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中国传统中以"家"为主题的文化和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目的、模式以及内容。文化背景下的"事业永续"还是"家业永续"的传承动机,促使企业家在"家业"和"事业"之间寻求平... 中国传统中以"家"为主题的文化和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目的、模式以及内容。文化背景下的"事业永续"还是"家业永续"的传承动机,促使企业家在"家业"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在其传承的目的指向下,继承人选上"亲和贤"的矛盾、继承人缺失造成传承困境以及家族企业社会关系资本的传承等等都考验着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文化 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社会关系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科学表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淑真 柴宝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2,共5页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是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的多党制事实上已经客观存在。从概念上讲,中国的政党制度应该是多党合作、一体多元的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体,以台湾的多党竞争...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是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的多党制事实上已经客观存在。从概念上讲,中国的政党制度应该是多党合作、一体多元的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体,以台湾的多党竞争体制和香港、澳门的政党体制为多元的政党体制。在此基础上要理顺五种政党关系:合作性的政党关系、竞争性的政党关系、准竞争性的政党关系、"一国两制"下的协商性的政党关系和"一国两制"下的友好性的政党关系。要做到"一国两制"与中国政党制度的合理衔接,还需要具体制度上的设计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多党制 多党合作 一体多元 一国两制 政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与功利:当今中国政党认同的现状、特征与构建途径——基于北京某高校的数据 被引量:13
16
作者 柴宝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156,共5页
本文以来自某高校的一手调查数据为基础来探究当代中国的政党认同的特征与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从政党认同的客体而言,大学生理性看待政党政治和我国政党制度的作用,认同度总体较高;理性看待执政党和参政党,对执政党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对... 本文以来自某高校的一手调查数据为基础来探究当代中国的政党认同的特征与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从政党认同的客体而言,大学生理性看待政党政治和我国政党制度的作用,认同度总体较高;理性看待执政党和参政党,对执政党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对参政党的认同程度明显较低。从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来讲,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化和多元化,大学生入党更多的是一种在现行体制下的功利性选择。这样一种现实,决定了我们当今构建政党认同的基本思路为引导公民的认同观从利益认同走向制度认同,并最终达至对政党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认同 现状 特征 高校 功利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问题及对策——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柴宝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3,共5页
政党认同的四个主要形成基础是政党意识形态、政党领袖、政党组织和政党绩效,它们分别构成了形塑政党认同的意识性资源、组织性资源、魅力性资源和功绩性资源。参政党认同是中国政党认同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执政党认同有所差异而又存在... 政党认同的四个主要形成基础是政党意识形态、政党领袖、政党组织和政党绩效,它们分别构成了形塑政党认同的意识性资源、组织性资源、魅力性资源和功绩性资源。参政党认同是中国政党认同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执政党认同有所差异而又存在一致性。从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看,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在政党意识形态方面,参政党的政党属性和政党目标遭到部分人的怀疑和否认;在政党组织方面,参政党的政党认同度受到削弱——政党观念淡化、党派成员发展和范围的限制、基层组织的弱化;在政党领袖方面,参政党领袖的政治素质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政党绩效方面,参政党派政治功能的弱化,导致社会公众对民主党派参政绩效的认同度降低,甚而对于民主党派的存在意义产生了怀疑。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强"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政党"这一意识的塑造和巩固;二是要加强参政党的组织建设;三是要着力培养各参政党领袖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并塑造参政党领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影响力;四是要强化参政党的政党功能,充分发挥绩效认同。为此,必须从国家制度的层面上给予保障,以加强对参政党功能发挥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认同 执政党认同 参政党认同 政党意识形态 政党领袖 政党组织 政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维东 李晓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大众政治心理和意识形态是分析政治文化的两个基本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和谐与冲突的两种可能,处理好大众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保持一种和谐的状况,对于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大众政治心理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凤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构成可体现在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方面。就企业而言,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构成可体现在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方面。就企业而言,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意义重大,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投资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柴宝勇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6,共9页
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过程:政党组织是政党认同的制度性资源,拥有健全有效、组织严密、动员有力的组织既是政党组织制度化的结果,也是政党争取认同的有效手段;而政党认同也是政党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西方政党组... 政党组织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过程:政党组织是政党认同的制度性资源,拥有健全有效、组织严密、动员有力的组织既是政党组织制度化的结果,也是政党争取认同的有效手段;而政党认同也是政党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西方政党组织的嬗变折射出政党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党认同总体发展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组织 政党认同 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