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青年地位和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先艳 《青年探索》 2020年第4期61-71,共11页
党中央对青年及青年工作高度重视,极大地提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青年学科建设也进入到了重建阶段。对青年地位作用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既形成了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分领域研究,也形成了对青年地位作用变迁轨迹的纵向... 党中央对青年及青年工作高度重视,极大地提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青年学科建设也进入到了重建阶段。对青年地位作用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既形成了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分领域研究,也形成了对青年地位作用变迁轨迹的纵向比较研究及青年社会地位跨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结合目前的研究情况,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拓展和深化青年地位作用的研究:第一,研究对象要有效覆盖新兴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第二,核心概念上需要厘清地位和作用各自的侧写维度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三,解释框架上我国青年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青年发展的经验和现实,进一步研究生产力发展和青年地位作用变迁的辩证关系;第四,研究视域上要置于现代性视域中研究我国青年地位和作用变迁相较于他国所呈现的共性与“个性”;第五,跨文化比较研究上要增加与日本青年研究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青年工作 青年学 改革开放 青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青年偶像崇拜的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雪梅 赵雷 《青少年学刊》 2019年第4期8-12,25,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青年的偶像崇拜也经历了极端个人崇拜的反思和自我意识觉醒、多元偶像崇拜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娱乐导向和自我导向相融合、过度娱乐导向与缺少自我判断和以正能量偶像为主导的多元偶像崇拜并存等五个...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青年的偶像崇拜也经历了极端个人崇拜的反思和自我意识觉醒、多元偶像崇拜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娱乐导向和自我导向相融合、过度娱乐导向与缺少自我判断和以正能量偶像为主导的多元偶像崇拜并存等五个发展阶段。青年偶像崇拜的演变,其外在影响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而内在演变动力是青年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需要的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新时代青年工作高度重视偶像崇拜对青年发展的影响,积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和选择偶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偶像对青年的积极影响,从而确保青年正确选择成长方向和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青年 偶像崇拜 青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 被引量:9
3
作者 赵雷 陈红敏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运用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测量问卷,对各地区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运用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测量问卷,对各地区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包含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心理成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同度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在具体的心理成分上,情感认同度最高,认知认同度居中,行为认同度最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已经从认知层面进入到情感层面,但尚未在行为层面表现出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政治面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认同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视阈下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时代透视——基于江西省P县中小学生理想现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严腾 丛培影 《少先队研究》 2023年第2期25-31,共7页
少年儿童理想的选择与实现对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江西省某校426名6-14岁少年儿童的理想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对比不同学龄段学生理想的同与异,运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心理需求、动机导向、目标内容三个维度对理想现状的调... 少年儿童理想的选择与实现对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江西省某校426名6-14岁少年儿童的理想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对比不同学龄段学生理想的同与异,运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心理需求、动机导向、目标内容三个维度对理想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发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在选择理想与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存在主动意识减弱、主流价值观消解、终极理想隐身等问题,启示少先队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之根,涵养集体主义情怀之源,培育社会主义情怀之本,以组织理想教育挖掘价值观塑造的深度,以社会理想教育拓宽价值观塑造的广度,以终极理想教育提升价值观塑造的高度,通过加强少年儿童理想教育提升价值观塑造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 理想 价值观塑造 自我决定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