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1
作者 马宝成 《新华月报》 202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开辟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聚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开辟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增强维护重点领域安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 全面深化改革 突出位置 更高水平 全面贯彻
原文传递
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2
作者 何毅亭 《新华月报》 2025年第3期15-1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从战略上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从战略上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局质量发展和筒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新征程上正确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行稳致远 总体国家安全观 深刻认识 统筹发展 巩固执政地位 根本遵循 全面贯彻
原文传递
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占斌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0期4-7,共4页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回应了中国社会在新时代社会...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发展理念回应了中国社会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奋斗目标、历史任务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科学判断。新发展理念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以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总结国内外发展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场关乎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同时,新发展理念还代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为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变化新要求 深刻变革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最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伟大革命”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庆祥 《前线》 CSSCI 2020年第10期4-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把握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的矛盾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把握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的矛盾关系,勇于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要肩负新使命、解决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化解新风险、迎接新挑战,迫切需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启以“爬坡过坎闯关”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辩证关系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自雇就业与举家迁移 被引量:1
5
作者 邹一南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控制潜在内生性、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同时,自雇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选择其他家庭化迁移程度较高的迁移模式,自雇就业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化迁移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工自雇就业促进举家迁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独立居住和农村土地转出的家庭空间资源再配置机制实现,而配偶不工作和老人随迁等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扶持自雇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为自雇就业农民工提供城市居住、农地转出等方面的便利有助于这一机制的实现,而城市则应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雇就业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自雇就业 举家迁移 独立居住 土地转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6
作者 钟开斌 《新华月报》 202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继续就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战略部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型,积极维护和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公共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共安全治理 事前预防 预防为主 公共安全体系 主动预防 生命财产安全 战略部署
原文传递
国家应急指挥体制的“变”与“不变”--基于“非典”、甲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钟开斌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3,共13页
应急指挥体制是指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模式。根据党政之间权责配置和部门之间权责配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国家应急指挥体制分为"党委间接领导、部门联防联控"(模式I)、"党委间接领导、政府统一指挥"(模式II)... 应急指挥体制是指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模式。根据党政之间权责配置和部门之间权责配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国家应急指挥体制分为"党委间接领导、部门联防联控"(模式I)、"党委间接领导、政府统一指挥"(模式II)、"党委直接领导、部门联防联控"(模式III)、"党委直接领导、政府统一指挥"(模式IV)四种模式。本文选取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防控甲流感、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三个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来揭示我国国家应急指挥体制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应急指挥体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呈现"变"与"不变"相互交织的特点: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领导方式从"间接领导"转为"直接领导",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取代政府应急指挥部成为常用模式;不过,党始终处在领导核心地位,跨部门协调联动始终在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领导体制 权责配置 案例比较
原文传递
美日菲小多边机制有新进展
8
作者 刘琳 《世界知识》 2025年第2期30-31,共2页
2024年12月10日,美国、日本、菲律宾国防及外交高级官员在日本东京举行首次三边海事对话。本次对话是根据2024年4月美日菲峰会联合愿景声明而举行的,是该机制框架下三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进美日菲小多边机制的发展。两... 2024年12月10日,美国、日本、菲律宾国防及外交高级官员在日本东京举行首次三边海事对话。本次对话是根据2024年4月美日菲峰会联合愿景声明而举行的,是该机制框架下三方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进美日菲小多边机制的发展。两个突破。美日菲三边机制是拜登政府着力打造的新的小多边机制,也是继美日印澳、美英澳、美日韩等小多边机制后,“印太”地区由美国主导的另一个重要的小多边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 多边合作 多边机制 深化合作 机制框架 美国主导 美日韩 菲律宾
原文传递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9
作者 高祖贵 《新华月报》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战略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 安全格局 有效构建 更高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 理论和实践意义 《决定》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担当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忠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22,共4页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必须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必须适应党的事业发展新要求,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11
作者 龚维斌 《新华月报》 2024年第24期22-2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等,为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等,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事业 根本遵循 基本公共服务 《决定》 新征程 前进方向
原文传递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青 《红旗文稿》 CSSCI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全面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建设 长期执政
原文传递
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先锋 《红旗文稿》 CSSCI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证明 经验总结 精神财富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和建设
原文传递
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进一步落地
14
作者 凌胜利 李晨 +3 位作者 刘琳 陈相秒 宋博 姚锦祥 《世界知识》 2024年第19期12-25,共14页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起并推动的三大全球性倡议。安全问题事关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两年多来,中方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践行...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起并推动的三大全球性倡议。安全问题事关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两年多来,中方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诸多领域推动取得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合作成果。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维护全球稳定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 非传统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成果 全球文明 倡议 安全难题
原文传递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15
作者 董振华 《红旗文稿》 CSSCI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并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中国发展大历史考察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规律性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战略意义 宏伟蓝图 首要任务
原文传递
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新举措
16
作者 封丽霞 《新华月报》 2024年第24期54-56,共3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在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 法律权威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根本法 治国理政 宪法
原文传递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文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6-18,共3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时间跨越近70年,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规划 远景目标 时间跨越 治国理政 规划引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拓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对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络与时代内涵,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对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络与时代内涵,解析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一直都在变,今天变到什么程度?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把握未来?把握世界的新变化新趋势,准确捕捉时代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功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全球化 政党执政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局势 资本主义世界 后发经济体 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逻辑 单边主义 苏联解体 产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内涵
原文传递
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关口前移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明 邱霈恩 林炜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从理论到实践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中央纪委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从理论到实践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中央纪委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2018年12月12日的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要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偏的矫正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如何管住管好'一把手',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将监督关口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把手” 关口前移
原文传递
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转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玉凯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9,共3页
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是智慧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在智慧社会时代重塑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的重要标志。要把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作为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智慧社会 社会治理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