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金融市场失灵问题与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遥 潘冬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4,共6页
经济的绿色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由于金融市场失灵的存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资金需求无法依靠现有条件下自发的市场活动得以满足,绿色金融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必要的金融类干预机制加以解决,以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目标。... 经济的绿色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由于金融市场失灵的存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资金需求无法依靠现有条件下自发的市场活动得以满足,绿色金融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必要的金融类干预机制加以解决,以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目标。笔者在前人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绿色金融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市场失灵现象及相关投融资壁垒,阐述了针对金融市场失灵采取干预措施的作用,并创新性地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可行的干预机制及政策建议,这主要是:构建我国绿色银行体系、双重目标下激发社会资本挤入效应、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出台绿色信贷资本监管优惠政策、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支持企业直接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绿色转型 金融市场失灵 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本资产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倩 董子源 许寅硕 《环境经济研究》 2016年第2期123-138,共16页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作为一种运用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有价值的生态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损失问题的新机制,已经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本文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发展、特征及其概念与内涵进...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作为一种运用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有价值的生态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损失问题的新机制,已经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本文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发展、特征及其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起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初步理解;而后,文章借鉴基于医学和生态科学的系统评论思维,引入资本资产框架(Capital Asset Framework,CAF),从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制度资本四个维度对PES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评价和分析,从而为PES理论框架的讨论与建立,整体项目设计、实施与推广提供系统的研究依据,也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市场化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资本资产框架 生态补偿项目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碳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嘉祯 钟锐 王遥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2年第22期32-36,共5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不同于传统的金融市场,其肩负着推动企业降碳减排的历史使命。价格的稳定对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碳市场的价格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波动表现,...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不同于传统的金融市场,其肩负着推动企业降碳减排的历史使命。价格的稳定对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碳市场的价格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波动表现,在交易初期波动性大,随后表现出“履约效应”,除履约期外市场的波动性过低,且政策依赖性强,与其他市场相关性不强。本文根据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识别了引致碳市场价格波动的五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参与主体的风险和溢出风险,为防范碳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提出了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提升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和提前防范其他市场溢出效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价格 波动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投资“脱实向虚” 被引量:1
4
作者 昌忠泽 李汉雄 毛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80,共16页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融资结构视角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融资结构视角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了非国有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下降和金融投资上升,而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个体异质性;第三,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下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化,是导致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潜在影响机制;第四,从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而下降,因此长期持续增加金融投资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而政府债务资金投向基建民生领域能够缓解实体投资下滑。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投资 金融化 融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韩世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3,共6页
提高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股东回报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2005—2009年北京市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货币资金留存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微观和宏观等... 提高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股东回报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2005—2009年北京市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货币资金留存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微观和宏观等多个层面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改进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管理,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货币资金 资金效率
原文传递
银行理财产品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昌忠泽 赵铁柏 曹沁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7,共10页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宏观经济影响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理财产品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银行理财...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宏观经济影响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理财产品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2)理财产品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的影响;(4)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规模对居民储蓄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收益率对居民储蓄影响更为直接,而理财产品规模影响力度更大;(5)理财产品规模和收益率均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影响,且规模指标对固定资产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宏观经济效应 SVAR模型
原文传递
强化后疫情时代财政应急储备机制建设促进应急管理提质增效
7
作者 童伟 陈佳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各级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在保障疫情防控人员及物资支持、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预期、维护社会运行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总量不足、筹资方式单一、地方依赖严重、缺乏统一标准、成本意识薄弱等...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各级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在保障疫情防控人员及物资支持、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预期、维护社会运行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总量不足、筹资方式单一、地方依赖严重、缺乏统一标准、成本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后疫情时代,如何着眼全局和长远,在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人为破坏不断加剧,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减少,前所未知新病毒不断滋生等自然和人为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统筹财政社会经济职能,完善国家财政应急储备机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财政应急管理提质增效具有更为显著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财政保障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土地供给对企业创新的倒逼效应——来自微观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昊生 孙久文 张泽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5,共15页
利用2001-2013年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的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以及双重差分等方法,考察土地供给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性土地供给会倒逼企业创新,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广延边际方面,而非强度边际方面。即缩减土地供... 利用2001-2013年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的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以及双重差分等方法,考察土地供给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性土地供给会倒逼企业创新,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广延边际方面,而非强度边际方面。即缩减土地供给主要促使更多的企业申请专利,而不是促使已经申请专利的企业申请更多专利。机制分析表明,创新补偿效应是上述影响的机制,限制性土地供给会倒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政府的主动筛选和市场的选择效应均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发明专利和外观专利,土地供给对企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波特假说 创新补偿效应 专利 土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提高吗?——以北京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昌忠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31-39,共9页
通过SPSS计量软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关系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存在着显著差异,1994年以前财政分权体制与北京市地方公... 通过SPSS计量软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关系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存在着显著差异,1994年以前财政分权体制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体制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对促进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没有积极效应,而是相反,存在显著的负效应;(2)1994年以前,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瓦格纳定律相悖,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1994年以前,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与人口规模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995年以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与人口规模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公共物品 供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财政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职能优化——基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拟自然实验分析 被引量:96
10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187,共11页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省直管县这一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削弱了省以下的协调机制而强化了辖区间财政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纵向财政治理结构 地方政府职能优化 拟自然实验分析
原文传递
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转型金融发展建议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遥 任玉洁 金子曦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3,共6页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碳行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的背景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成为金融业助力实体经济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型金融逐渐引发更多讨论。不同...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碳行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的背景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成为金融业助力实体经济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型金融逐渐引发更多讨论。不同于支持具有明晰绿色目录界定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是支持高碳排放以及目前难以减少排放的行业逐步降低碳排放的金融活动。本文首先阐述了转型金融的提出背景,并据此分析了发展转型金融可能遇到的难点。其次,探讨了国际转型金融发展趋势与领先实践,总结了国际转型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从顶层设计、金融产品、配套环境与市场运用四大层面提出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转型金融 高碳行业 低碳转型
原文传递
财政与市场:基于中国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光彬 刘志霏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95,共26页
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财政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因而与市场的互动方式必然不同于西方国家。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财政与市场的互动演进关系发现,我国财政始终服务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财政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因而与市场的互动方式必然不同于西方国家。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财政与市场的互动演进关系发现,我国财政始终服务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财政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财政内在地嵌入经济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一大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困难是政府推进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诱因,即当原有的经济体系不能为财政收支提供足够的支撑时,财政体制往往率先改革,通过市场化、增量改革为政府寻找财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财政体制对市场的形成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市场化的方式和进程与财政收支存在对立统一和激励相容的国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与市场 国别特征 中国经验 对立统一 激励相容
原文传递
完善地方隐性债务管理的对策建议——基于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昌忠泽 《国家治理》 2023年第15期44-49,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债务管理体制,对促进经济增长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债务管理体制,对促进经济增长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也已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为此,分析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根据实地考察调研,研究当前我国地方隐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 债务危机 风险传导 隐性债务 债务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