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题
1
作者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7年第1期73-76,共4页
一、问答题:1.肝小叶的结构是怎样的?试从肝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其与血窦关系来讨论胆汁分泌和蛋白质合成的功能。2.患者×××,女,28岁,已婚。月经一向正常,月经周期28天,末次月经1985年11月20日。于1985年12月14日因... 一、问答题:1.肝小叶的结构是怎样的?试从肝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其与血窦关系来讨论胆汁分泌和蛋白质合成的功能。2.患者×××,女,28岁,已婚。月经一向正常,月经周期28天,末次月经1985年11月20日。于1985年12月14日因某原因检测了血液中雌激素和孕酮含量较高,就你所学知识分析,主要由那些器官及怎样直接或间接影响所引起?在上述激素影响下,此时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肝小叶 胶原纤维 白纤维 胆汁分泌 备选答案 雌激素 雌性激素 性甾体 光镜 内分泌腺 无管腺 内分泌系统 阿拉伯数字 骨骼肌纤维 细胞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的胚胎脊髓组织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巨恩 郭畹华 曾园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用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块植入缺损运动神经元的大鼠脊髓内;同时把带有神经的拇长伸肌移放到脊髓移植物旁.其神经的断端插入移植的部位.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脊髓移植物,经HRP逆行追踪。
关键词 脊髓组织存活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移植的胚胎脊髓组织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园山 郭畹华 黄巨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和体视学方法,探讨了胰岛素对移植在缺损运动神经元的脊髓内的胚胎神经元存活与生长有无促进作用。将13~14d胚龄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块,移植到受体大鼠左侧腰段缺损运动神经元的脊髓背外侧部。同时将受体鼠右...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和体视学方法,探讨了胰岛素对移植在缺损运动神经元的脊髓内的胚胎神经元存活与生长有无促进作用。将13~14d胚龄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块,移植到受体大鼠左侧腰段缺损运动神经元的脊髓背外侧部。同时将受体鼠右侧带神经的 长伸肌移在左侧腰段脊椎旁,使其神经断端插入脊髓移植物的同一位置内。胰岛素组的胚胎移植物及覆盖其表面的硝酸纤维素膜,均经胰岛素生理盐溶液浸泡过,对照组仅用单纯生理盐溶液浸泡。术后大鼠存活6周。在移植的肌肉内注入HRP作逆行追踪。结果:1.胰岛素组胚胎移植物的体积为0.4252±0.0736mm3;对照组的为0.1383±0.0296mm3。2.胰岛素组移植物神经元胞体体积为0.0172±0.0041mm3;对照组的为0.0030±0.0011mm3。3.胰岛素组移植物神经元数目为5518±1343个;对照组的为1214±437个。4.胰岛素组移植物内和移植物邻近的受体脊髓组织中,可见HRP阳性神经元,而对照组则未观察到。以上结果提示:胰岛素能促进移植的胚胎脊髓神经元的存活与生长;有些神经元还支配了移植的肌肉,其中一些神经元很可能迁移到了受体脊髓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移植 胰岛素 移植肌肉 胚胎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损运动神经元的大鼠脊髓内胚胎脊髓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巨恩 郭畹华 曾园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SD大鼠于出生24h内行左侧坐骨神经钳压术,造成左侧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损。5~12周后,作为脊髓移植的受体鼠。供体为胚龄13~14d的SD大鼠胚胎,取其脊髓腹侧组织块作为移植物,植入受体鼠左侧腰段脊髓的背外侧部。将受体鼠右侧带神... SD大鼠于出生24h内行左侧坐骨神经钳压术,造成左侧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损。5~12周后,作为脊髓移植的受体鼠。供体为胚龄13~14d的SD大鼠胚胎,取其脊髓腹侧组织块作为移植物,植入受体鼠左侧腰段脊髓的背外侧部。将受体鼠右侧带神经的坶长伸肌移放到脊椎旁,神经的断端插入胚胎移植物处。术后动物存活6~8周,行组织学(包括电镜)、AChE组织化学、ChAT免疫组织化学和HRP逆行追踪等观察。结果显示:大多数移植物能在受体鼠内存活,其某些部分与受体组织形成较好的融合。移植物内可见神经元,有些较为幼稚。HRP阳性神经元出现在移植物内或毗邻移植物的受体组织中。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在移植物内。以上结果表明,移植的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受体内不仅可以存活,而且有继续分化、迁移和支配移植的靶肌肉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移植 胚胎 脊髓运动神经元 肌肉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增强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对培养鸡胚背根节的促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园山 章尧 +1 位作者 郭畹华 罗超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用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很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DRG)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以及应用吗啡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作用的DRG神经突起密度(36.42&... 用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很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DRG)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以及应用吗啡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作用的DRG神经突起密度(36.42±4.69),比非手术侧的(23.96±3.47)明显增大。提示去初级传入纤维的脊髓后角组织具有促进DRG神经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应用吗啡的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作用的DRG神经突起密度(64.19±9.24),又比备用根大鼠手术侧的大。这表明,吗啡具有进一步增强去初级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促进培养的DRG神经突起生长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神经突起 脊髓后角 备用根模型 吗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创伤组织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及其活性因子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琨 郭畹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3-189,I012,共8页
切除成年大鼠大脑双侧顶叶部分皮质,在术后不同时间取损伤周围脑组织,制成脑创伤组织提取液(BWTE);并建立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检测BWTE中的神经元营养因子(NTFs)和促神经突起生长因子(NPFs)。为探讨这些因子的来源,是... 切除成年大鼠大脑双侧顶叶部分皮质,在术后不同时间取损伤周围脑组织,制成脑创伤组织提取液(BWTE);并建立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检测BWTE中的神经元营养因子(NTFs)和促神经突起生长因子(NPFs)。为探讨这些因子的来源,是否与脑创伤区早期出现大量的巨噬细胞有关,我们培养巨噬细胞,收集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MφCM),检测MφCM对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活性。此外,亦观察BWTE和MφCM对PC 12细胞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NPFs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BWTE和MφCM中含有对大脑皮质神经元的NTFs和NPFs。这些因子于脑损伤后第4天开始出现,第5天达高峰(NPFs在第9天还出现一个高峰),第13天仍有活性。MφCM的NTF活性不及BWTE,但NPF活性则比BWTE强。BWTE和MφCM对PC 12细胞也具有NPF活性。通过实验分析认为,BWTE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早期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后期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有关。这些因子成分复杂,可能含多种有效成分,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组织提取液 神经元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块联合培养法探讨备用背根猫脊髓背核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庆善 吴良芳 保天然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T004,共6页
5只单侧备用背根猫,于术后第5d分别切取手术侧、非手术侧脊髓L_3节段背核组织植块,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DRG)进行植块联合悬滴培养,以单独DRG培养作为参照。于培养24h、48h观察DRG神经突起... 5只单侧备用背根猫,于术后第5d分别切取手术侧、非手术侧脊髓L_3节段背核组织植块,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DRG)进行植块联合悬滴培养,以单独DRG培养作为参照。于培养24h、48h观察DRG神经突起的生长情况并测量其长度。结果发现:1.所有DRG从培养24h到48h其神经突起都有明显增长;2:同一观察时间内,参照组与对照组(DRG与非手术侧背核植块联合培养组)神经突起的生长状况较为相似,神经突起少而短,从DRG迁移出的细胞多。而实验组(DRG与手术侧背核植块联合培养组)神经突起多且长,从DRG迁移出的细胞少;3:在分别求出每批培养物的实验组、对照组DRG神经突起平均长度与参照组者的比值及5批培养物的平均比值后,发现两个观测时间实验组的平均比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者。本研究结果提示,猫脊髓在部分腰骶背根切除后,背核组织的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生长 背核 腰骶脊神经后根 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n-3a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谌宏鸣 谢富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Brn 3a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将带有目的基因 (Brn 3a转录因子 )的重组表达载体pJ5Brn 3a ,通过脂质体转染到小鼠ES细胞株中进行表达 ,促使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并采用免...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Brn 3a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将带有目的基因 (Brn 3a转录因子 )的重组表达载体pJ5Brn 3a ,通过脂质体转染到小鼠ES细胞株中进行表达 ,促使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转录因子Brn 3a蛋白及分化后具有神经元表型特征的神经样细胞特异抗原的表达。 结果  1 转染前ES细胞Brn 3a免疫反应阴性 ,转染后 2 4h检测Brn 3a免疫反应呈阳性 ;2 转染细胞经 1周培养 ,70 %以上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神经细胞样突起 ,神经细胞特有标记抗原NFH +L、NSE及SY呈免疫反应阳性 ;神经胶质细胞特有标记抗原GFAP为阴性。 结论 转录因子B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Brn-3a 胚胎干细胞 定向诱导 神经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组织的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园山 章尧 +1 位作者 郭畹华 罗超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应用Centricon-10微浓缩器和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根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小于10kD和大于10kD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给予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 应用Centricon-10微浓缩器和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根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小于10kD和大于10kD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给予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大于10kD组分的提取液时,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密度较非手术例小于10kD组分、非手术侧大于10kD组分和手术侧小于10kD组分者密度明显增大.提示部分去传人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大于10kD组分的提取液,可能含有某些促进培养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神经突起 脊髓后角提取液 备用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平滑肌联合培养: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青 邓漪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18-22,共5页
作者建立一个新的摹拟动脉壁结构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体外联合培养模型,并以此检测内皮、平滑肌细胞在合成和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中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组分的条件培养液(CM)中,t-PA活性有明显差异。内皮的CM中,t-P... 作者建立一个新的摹拟动脉壁结构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体外联合培养模型,并以此检测内皮、平滑肌细胞在合成和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中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组分的条件培养液(CM)中,t-PA活性有明显差异。内皮的CM中,t-PA活性最高,而平滑肌的CM中则最低。两种细胞联合培养时,培液的t-PA活性也明显比单纯内皮的降低。提示了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血管壁溶栓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肌 细胞培养 T-PA 细胞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外植块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富康 郭畹华(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63-70,170,共9页
为了解神经元的发育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本文分别用了:(1)10天鸡胚背根节与10天鸡胚心脏、皮肤、角膜、骨骼肌、肠、大脑、脊髓外植块联合培养;(2)不同时期的鸡角膜与不同胚龄的鸡胚背根节联合培养;(3)10天鸡胚背根节与雏鸡角膜内、外层... 为了解神经元的发育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本文分别用了:(1)10天鸡胚背根节与10天鸡胚心脏、皮肤、角膜、骨骼肌、肠、大脑、脊髓外植块联合培养;(2)不同时期的鸡角膜与不同胚龄的鸡胚背根节联合培养;(3)10天鸡胚背根节与雏鸡角膜内、外层联合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鸡胚心脏、皮肤和角膜外植块对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具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对生长方向有明显诱导作用;骨骼肌、肠和大脑对神经突起生长也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但脊髓却无明显作用。14、16、18天鸡胚角膜对8、10、12、14天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2、14天鸡胚背根节在各时期角膜作用下神经突起生长都较丰富。含上皮层的雏鸡角膜外植块促进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比含内皮层的角膜外植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 组织外植块 联合培养 神经突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自显影术在神经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曾园山 郭畹华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5年第1期27-31,共5页
研究神经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方法很多,其中放射自显影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即能够准确地示踪定位,显示形态与功能的定位关系,因而能够分析神经元内物质的摄取、代谢、分布和释放等的动态过程,较其它细胞化学方法简便而准确。其缺点是只能作... 研究神经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方法很多,其中放射自显影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即能够准确地示踪定位,显示形态与功能的定位关系,因而能够分析神经元内物质的摄取、代谢、分布和释放等的动态过程,较其它细胞化学方法简便而准确。其缺点是只能作相对定量而不能精确定量。本文着重讨论光镜放射自显影术在神经组织研究中的应用特点和一些要求,并且讨论怎样阅读自显影标本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显影 银粒 前身物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 固定液 色谱试剂 组织标本 神经元 放射自显影术 放射自显影 组织切片 光镜 放射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大脑皮质创伤后室管膜细胞及其下层的细胞变化
13
作者 黄连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9-202,共4页
65只成年雄性大鼠,切除大脑皮质顶叶正中部分(4×3×1mm),术后第4d取材。其中10只大鼠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30只用烯醇酶抗体,25只用神经丝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室管膜细胞和室管膜下层的细胞。位于损伤区邻近的... 65只成年雄性大鼠,切除大脑皮质顶叶正中部分(4×3×1mm),术后第4d取材。其中10只大鼠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体,30只用烯醇酶抗体,25只用神经丝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室管膜细胞和室管膜下层的细胞。位于损伤区邻近的室管膜细胞呈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染色阳性,在室管膜细胞间可见有伸展细胞,也呈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并具有特殊的形态。与损伤区邻近的室管膜下层,细胞出现增生分裂现象,个别细胞的胞体较大,直径约20~24μm,这些大细胞经用烯醇酶抗体和神经丝抗体免疫染色均呈阴性,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染色则出现强阳性。这些细胞可能是分化较低的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细胞 损伤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尹小川 刘建康 +3 位作者 周序珑 胡黎平 李朝红 邓漪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观察了中药田七的主要药用成分三七总皂甙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以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三七总皂甙条件培养液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良好,仍融合成片。而对照组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明显收缩,胞浆中有... 本文观察了中药田七的主要药用成分三七总皂甙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以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三七总皂甙条件培养液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良好,仍融合成片。而对照组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明显收缩,胞浆中有大量小空泡。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三七总皂甙的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条件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由对照组的55nmol·L-1上升到平390nmol·L-1(P<0.001)。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加入三七总皂甙条件培养液后不同时间检测其条件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也表明三七总皂甙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结果提示三七总皂甙能明显增加培养中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对培养的内皮细胞的生长有维持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主动脉 内皮细胞 药理学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发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2
15
作者 迟先煊 郭畹华 +1 位作者 庆宏 陈培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分离细胞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用Ara-c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生长,研究了过氧化氢能否诱导种经元凋亡.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染色鉴别凋亡神经元,可见凋亡神经元的细胞核体积缩小至正常神经元的40%~50%,核形不规则... 采用分离细胞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用Ara-c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生长,研究了过氧化氢能否诱导种经元凋亡.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染色鉴别凋亡神经元,可见凋亡神经元的细胞核体积缩小至正常神经元的40%~50%,核形不规则,核内染色质块状深染.少量神经元可见到不规则的核碎片及凋亡小体。结果表明:(1)小剂量过氧化氢(50μmol/L)作用12h,可见1%~3%神经元凋亡,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4、36h凋亡神经元比对照组显著增多;48h凋亡神经元数量达高峰。(2)大剂量过氧化氢(70μmol/L)作用12h,凋亡神经元的出现明显增多,作用24、36h凋亡神经元增加均比小剂量组更显著,出现高峰更早、更高.(3)对照组随培养时间延长凋亡细胞的数量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以上结果提示过氧化氢能诱发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尤以大剂量过氧化氢的诱发作用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调节 过氧化氢 小脑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成熟因子支持原代培养的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生存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郭畹华 林启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0-55,共6页
胶质细胞成熟因子(GMF)是从成年牛脑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它能可逆地促进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化学的分化。我们现在建立富含神经元的生后7天大鼠小脑皮质分离细胞原代培养物,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分类计数证明,该原代培养物中神经元占... 胶质细胞成熟因子(GMF)是从成年牛脑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它能可逆地促进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化学的分化。我们现在建立富含神经元的生后7天大鼠小脑皮质分离细胞原代培养物,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分类计数证明,该原代培养物中神经元占细胞总数的97%,其中绝大部分是颗粒细胞。加纯化的 GMF 在此培养物,可明显促进神经元的生存;而不加 GMF 的对照培养物,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纯化 GMF 的这种作用与其剂量有关,最适的刺激剂量浓度为250 ng/ml。虽然对 GMF 影响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实验结果提示,GMF 的功能不只限于对胶质细胞,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可能是一种对神经元起神经营养作用的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F 原代培养 小脑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节的分离细胞培养及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畹华 周汉城 +1 位作者 陈其辉 郑树森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85-90,124,共7页
用简化的分离细胞培养法,将新生大白鼠颈上节细胞培养在小培养皿的圆凹内。培养液含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粗制剂。交感节神经元获得生长,其胞体大而圆,表面折光性强,甚易与非神经元细胞区别。神经突起(neurite)自胞体... 用简化的分离细胞培养法,将新生大白鼠颈上节细胞培养在小培养皿的圆凹内。培养液含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粗制剂。交感节神经元获得生长,其胞体大而圆,表面折光性强,甚易与非神经元细胞区别。神经突起(neurite)自胞体发出,汇集成束或交织成网。随培养时间延长,神经元的胞体明显增大1倍或1倍以上,神经突起网亦变得更加稠密。除活体观察外,并制作了扫描电镜标本,以研究细胞的表面形态。根据分离细胞培养中交感节神经元胞体表面结构的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第1类表面有微绒毛、小泡或皱褶;第2、3类均没有这些表面结构,但第2类表面光滑;第3类则相反,表面粗糙不平。3类不同的表面结构,可能代表细胞不同的功能或活动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讨论。雪旺细胞附着神经突起生长,其表面十分光滑。在分离交感神经节细胞培养中,被囊(卫星)细胞不易与游离的雪旺细胞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细胞培养 交感神经节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元表面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毒素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雯 李海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0,T004,共5页
目的 探讨霍乱毒素 (CTX)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 (RGCs)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金黄地鼠近端切断视神经 (ON )并缝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 (AG) ,玻璃体内注射 CTX 及 /或插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 (SN)。动物随机分为 AG组和溶剂组 ;AG... 目的 探讨霍乱毒素 (CTX)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 (RGCs)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金黄地鼠近端切断视神经 (ON )并缝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 (AG) ,玻璃体内注射 CTX 及 /或插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 (SN)。动物随机分为 AG组和溶剂组 ;AG+ CTX组 ;AG+ SN组 ;AG+ CTX+ SN组 ;量效关系组。前 4组动物存活 2~ 6周。用粒蓝逆行标记再生的 RGCs,在荧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平铺片再生 RGCs的数量变化。 结果  AG+ CTX 组各时间点视网膜再生 RGCs平均数比 AG组和溶剂组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AG+ SN组也得出相似结果。AG+ CTX+ SN组各时间点的视网膜再生 RGCs平均数分别比 AG组和 AG+ SN组明显增加 (P<0 .0 1)。 结论 提示霍乱毒素或 /与坐骨神经具有显著促进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 坐骨神经 视网膜节细胞 轴突再生 CNS损伤 金黄地鼠 神经再生 RG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畹华 周明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3-400,共8页
用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天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φCM具有支持神经元生存及增强其活性的作用。此作用以细胞密度1×10~5/孔,MφCM加入量10μl/孔为显著(P<... 用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检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天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φCM具有支持神经元生存及增强其活性的作用。此作用以细胞密度1×10~5/孔,MφCM加入量10μl/孔为显著(P<0.05)。不同分子量的MφCM对神经元的作用亦有不同,>10KD分子量的MφCM比<10KD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神经元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和血管活性肠肽对内皮源性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建康 邓漪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观察神经肽Y和血管活性肠肽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培养的内皮细胞来自小公猪主动脉,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一一氧化氮含量采用酶标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来表示,内皮素采用放射免... 通过观察神经肽Y和血管活性肠肽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培养的内皮细胞来自小公猪主动脉,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一一氧化氮含量采用酶标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来表示,内皮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发现,神经肽Y可刺激内皮细胞分泌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和内皮素(P<0.05);但对内皮素分泌释放的刺激作用明显强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使神经肽Y表现出血管收缩的综合效应。血管活性肠肽则抑制内皮细胞分泌释放内皮素(P<0.05),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上述研究结果说明,神经体液因素中神经肽Y和血管活性肠肽等肽类物质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血管活性肠肽 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