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小朋 王建广 +3 位作者 徐晓莹 郁鑫 唐东晓 潘朝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进行修复重建。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和第五肋骨,并在第五肋骨膜与胸膜壁层之间分离。... 目的:探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进行修复重建。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和第五肋骨,并在第五肋骨膜与胸膜壁层之间分离。根据软组织及下颌骨缺损的范围设计皮瓣,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肋骨长度为7~10 cm。修复穿通性缺损时,将胸大肌皮瓣制成双叶瓣。结果:6例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边缘少量坏死。手术后复查胸片,未出现气胸,仅1例出现胸腔少量积液。术后下颌骨形态和功能良好,口腔全景片显示骨瓣愈合良好。结论: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制备简单,安全可靠,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胸大肌复合瓣 修复手术 下颌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12例报道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小朋 刘军平 +2 位作者 焦九阳 郁鑫 潘朝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发生于上颌、软腭、颊部等口裂以上的12例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同期采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 目的:探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发生于上颌、软腭、颊部等口裂以上的12例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同期采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患者中,皮瓣成活11例(91.7%),完全坏死1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局部、颈部肿瘤复发各1例。下颌下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裂开。2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结论:逆行面动脉瓣制备简单,血供可靠,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口裂以上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逆行面动脉瓣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手段覆膜支架治疗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大明 杨朝晖 +4 位作者 许林锋 王友元 梁启祥 林钊宇 陈伟良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7期389-391,共3页
目的:评价头颈部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的介入手段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可靠性。方法5例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7~72岁,平均58.4岁。复发口腔、口咽癌3例(均有放化疗病史),颈动脉体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上颌... 目的:评价头颈部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的介入手段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可靠性。方法5例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7~72岁,平均58.4岁。复发口腔、口咽癌3例(均有放化疗病史),颈动脉体瘤1例,鼻咽癌放疗后上颌复发疣状癌1例。在介入室全麻或局麻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全部病例成功置入覆膜支架。颈动脉破裂处完全闭塞,术后病程平稳,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时间2~36个月,2例死于肿瘤再复发,3例生存良好。结论介入手段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头颈肿瘤术后颈动脉破裂快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破裂 头颈部肿瘤 覆膜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大明 陈伟良 +3 位作者 林钊宇 周斌 黄志权 王友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初发咽旁肿瘤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40.3岁。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脊索瘤1例,多形性腺瘤4例,腺淋巴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肿瘤... 目的:探讨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初发咽旁肿瘤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40.3岁。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脊索瘤1例,多形性腺瘤4例,腺淋巴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肿瘤大小约4cm×4cm^6cm×8cm。所有患者行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术后腺样囊性癌和脊索瘤患者接受约50Gy的辅助放疗。结果:10例患者咽旁肿瘤完整切除;1例患者轻度面瘫,经神经营养治疗1个月康复,其余病例无面瘫、下唇麻木等并发症。术区一期愈合。经5~28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下颌下入路联合下颌支冠状劈开切除咽旁肿瘤术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下颌骨劈开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大明 张彬 +4 位作者 王友元 李劲松 王建广 赵小朋 陈伟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12例游离皮瓣重建头颈部缺损,其中放射性下颌骨坏死3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各1例,复发下牙龈鳞癌1例,颊鳞癌1例,舌鳞...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12例游离皮瓣重建头颈部缺损,其中放射性下颌骨坏死3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各1例,复发下牙龈鳞癌1例,颊鳞癌1例,舌鳞癌4例,分别采用腓骨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同期修复缺损。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13枚吻合器。结果12例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脉通畅、充盈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明显缩短,平均吻合每条静脉时间约为5.3min。术后随访1~9个月,吻合区愈合良好,无排异反应。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应用于头颈部游离皮瓣重建静脉端端吻合可明显缩短吻合时间,操作简便,吻合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游离皮瓣 微血管吻合器 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微血管吻合器在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游离腓骨瓣移植静脉吻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友元 张大明 +5 位作者 范松 林钊宇 周斌 钟江龙 陈伟良 李劲松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放射性下颌骨坏死腓骨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切除术后缺损34例,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61枚吻合器,其中27例采用双静... 目的 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放射性下颌骨坏死腓骨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切除术后缺损34例,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61枚吻合器,其中27例采用双静脉吻合,7例采用单静脉吻合. 结果 34例游离腓骨肌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脉通畅、充盈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明显缩短,平均吻合每条静脉时间约为4.7 min,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22个月,吻合区愈合良好,无排异反应.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可应用于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游离腓骨瓣移植的静脉端端吻合,可缩短吻合时间,吻合质量可靠,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缺损 腓骨瓣 微血管吻合器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7
作者 王建江 范松 《保健与生活》 2020年第19期65-65,共1页
我女儿今年二十多岁了,长了智齿。请问,智齿到底该不该拔除?江西吉安王建江智齿,又叫第三磨牙,指的是牙槽骨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颗的四颗牙。
关键词 第三磨牙 牙槽骨 智齿 江西吉安 上下左右 拔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