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疝外科的新观念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双 陈培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3年第1期7-8,11,共3页
从1884年Bassini开创的加强后壁的经典修补技术,到1986年Lichtenstein提出的无张力修补观念,疝外科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关键词 腹横筋膜 泌尿生殖 庙修补术 腹股沟区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3调节PI3K信号通路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建龙 张萦斐 +2 位作者 张育超 毛凯 陈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 【目的】研究肝再生磷酸酶-3(PRL-3)的过表达与PI3K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miR-21及其靶蛋白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在稳转细胞株中转染miR-21或对其进行敲除,用CCK-8、Tanswell实验对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oVo-PRL-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要强于对照组LoVo-VC细胞。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中miR-21的表达上调而PTEN的表达被下调,在LoVo-VC细胞中过表达miR-21促进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降低PTEN的表达,而在LoVo-PRL-3细胞中敲除miR-21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能部分恢复PTEN的表达。【结论】PRL-3通过上调miR-21抑制PTEN的表达,调节了PI3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磷酸酶-3 MIR-21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族链球菌不同菌株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燕 刘红云 +5 位作者 高延民 谢双锋 罗先明 常建星 徐康 马丽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索B族链球菌(GBS)不同菌株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来自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分离鉴定的6株GBS作为诱导剂,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术、扫描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它们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 目的:探索B族链球菌(GBS)不同菌株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来自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分离鉴定的6株GBS作为诱导剂,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术、扫描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它们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蛋白CD62P、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用TLR2和TLR4单克隆抗体封闭血小板表面TLR2和TLR4以检测它们与GBS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关系。结果:6株GBS中有3株可诱导血小板聚集,且能明显上调血小板TLR2和CD62P的表达(P<0.05),但对血小板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封闭血小板TLR2后,GBS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结论:部分GBS菌株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血小板TLR2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血小板活化 脓毒症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温馨提示卡在腹部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珍燕 区正红 +2 位作者 孔容冰 区少娟 刘和菊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6期37-38,12,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温馨提示卡在腹部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饮食温馨提示卡... 目的探讨饮食温馨提示卡在腹部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饮食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后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饮食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饮食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患者可以及时、合理补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温馨提示卡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耐受As_2O_3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江涛 区庆嘉 +4 位作者 刘颖斌 方河清 许斌 邓贵龙 王建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 As2 O3是否可以引起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0 2耐药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 m RNA在此过程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低浓度至高浓度 As2 O3诱导法 ,建立耐受 As2 O3的人肝癌细胞株亚系 bel-740 2 /As,RT- PCR检测 mrp ... 目的 观察 As2 O3是否可以引起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0 2耐药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 m RNA在此过程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低浓度至高浓度 As2 O3诱导法 ,建立耐受 As2 O3的人肝癌细胞株亚系 bel-740 2 /As,RT- PCR检测 mrp m RNA的表达 ,并回收 PCR产物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检测扩增片段的正确性。结果 mrp m RNA在 bel- 740 2 /AS中表达明显增强 ,灰度比为 1.49± 0 .1,同 bel- 740 2细胞相比 (1.1± 0 .2 1) ,P<0 .0 1,mrp m RNA在 bel- 740 2细胞株的表达同 As2 O3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无相关性。测序结果表明 ,所扩增 mrp的RT- PCR产物序列同目的片段一致 ,未见基因突变。结论  m rp m 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参与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 2耐受 As2 O3的过程。 mrp表达上调的肝癌患者可能在应用 A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抗药性 三氧化二砷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殷子 徐康 +6 位作者 孙健 肖治宇 张建龙 叶华 张贺云 毛凯 王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年第6期404-412,共9页
目的腹腔镜下对天伴急性炎症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放置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国内外大型数据库Pubmed、Embase、Springerlink和CNKI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关于腹腔镜下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 目的腹腔镜下对天伴急性炎症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放置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国内外大型数据库Pubmed、Embase、Springerlink和CNKI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关于腹腔镜下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措施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比较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评价指标。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七个随机对照试验,615人(一期缝合组310人,T管引流组305人)纳入分析,其中六个为腹腔镜胆管取石术后行单纯一期缝合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一个为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的主要并发症和胆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管放置组,合并效应值OR分别是0.49(95%CI:0.31,0.76),0.51(95%CI:0.29,0.91)。两者的术后残留结石量、切口感染率和腹腔积液均无统计性差异。此外,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和腹腔引流时间上均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结论对于非重症急性胆管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非急性重症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对胆总管行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传统的T管放置方法,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手术费用,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一期缝合疗效优于T管放置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前、后进路修补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双 常建星 +2 位作者 杨斌 叶华 王捷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比较前进路(常规疝手术)修补方法和后进路(腹膜前)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疗效、住院时间、总体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213例病人222侧疝(其中有9例同时患有双侧疝,男196例,女17例)... 目的:比较前进路(常规疝手术)修补方法和后进路(腹膜前)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疗效、住院时间、总体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213例病人222侧疝(其中有9例同时患有双侧疝,男196例,女17例)随机分为前进路组(105例)和后进路组(108例)。前进路组采用常规修补,其中约1∕4病人(共27侧疝,Nyhus分型Ⅰ、Ⅲ型)用经典方法修补(Bassini术式21例和McVay术式6例)。3∕4病人(83侧疝,Nyhus分型Ⅱ、ⅢB、Ⅳ型)用假体的无张力修补(Lichtenstein术式21侧疝和Rutkow术式62侧疝);后进路组超过1∕3病人(38侧疝Nyhus分型Ⅰ、Ⅱ和ⅢA型)用不吸收缝线直接缝合修补,近2∕3病人(74侧疝,ⅢB、Ⅳ型)加用单层网片修补。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而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前进路组要明显短于后进路组(P<0.01),在平均费用方面,后进路组明显少于前进路组(P<0.01),后术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后进路方法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可明显减少手术花费(不用人工假体或仅用单层平片),降低术后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改善疗效。因此,经后进路行腹股沟疝修补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江涛 区庆嘉 +3 位作者 吴一冲 周修静 黄东全 高维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肝癌 综合治疗 不良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基因敲除小鼠骨量及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3
9
作者 梁青春 徐康 +2 位作者 刘江华 盛志峰 廖二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89-1994,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OPG基因敲除对其骨质量及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HE、扫描电镜、四环素荧光及显微CT观察OPG基因敲除小鼠骨微结构的改变;DXA仪测定小鼠股骨标本的总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PG基因敲除小鼠松质骨与皮质骨... 目的研究小鼠OPG基因敲除对其骨质量及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HE、扫描电镜、四环素荧光及显微CT观察OPG基因敲除小鼠骨微结构的改变;DXA仪测定小鼠股骨标本的总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PG基因敲除小鼠松质骨与皮质骨均出现明显的骨丢失,伴显著的骨微结构破坏;总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减少。结论 OPG-/-小鼠发生明显骨丢失,骨微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基因敲除 显微CT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瑞明 常建星 +4 位作者 温立强 江志鹏 余凯 杨涛 蒋龙元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8-652,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方法28只麻醉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CPR组和假复苏对照组(sham组),sham组大鼠只进行麻醉和外科手术操作,不进行心脏骤停和CPR(n=7);CPR组按照复苏后的时间...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方法28只麻醉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CPR组和假复苏对照组(sham组),sham组大鼠只进行麻醉和外科手术操作,不进行心脏骤停和CPR(n=7);CPR组按照复苏后的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即12、24、48h组,每个亚组7只。评估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杯状细胞计数,检测肿瘤坏死因子一仪(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及肠三叶因子(TFF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CPR后12、24、48h组肠黏膜损伤明显较sham组严重(P〈0.01),损伤评分分别为3.15、3.03、2.22分,而sham组为0.55分,24、48h组可见小部分的肠黏膜重建现象,即杯状细胞和其他细胞爬行到肠黏膜受损区覆盖肠黏膜的裸露区域。与sham组比较,CPR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IL-1β、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1),尽管TFF3在12h组表达较sham组有所增高,但在24、48h组表达明显低于sham组(P〈0.05)。结论肠黏膜持续的高炎症状态和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CPR组受损肠黏膜重建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杯状细胞数量的减少也影响肠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肠黏膜重建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肠三叶因子(TFF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景山 陈积圣 +2 位作者 陈汝福 曾志强 庄志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520-252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行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的PHT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 目的探讨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行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的PHT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和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LN[术前(88.51±41.59)pg/mL,术后(85.28±42.74)pg/mL,t=0.276,P=0.790]、PC-Ⅲ[术前(11.27±5.23)ng/mL,术后(9.89±4.82)ng/mL,t=1.243,P=0.234]、C-Ⅳ[术前(120.33±35.72)ng/mL,术后(113.85±25.992)ng/mL,t=1.307,P=0.212]均无差异。HA术后为(99.57±46.05)mg/mL,明显低于术前(139.52±66.3705)mg/mL(t=2.929,P=0.01)。结论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没有加速肝纤维化的进展,没有造成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自体脾移植 门静脉高压症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志鹏 陈双 +3 位作者 温立强 杨斌 周军 赖东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4期254-25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本中心应用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35例(其中有4例病人为双侧复发疝,使用下腹正中单切口完成双侧疝修补),观... 目的探讨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本中心应用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35例(其中有4例病人为双侧复发疝,使用下腹正中单切口完成双侧疝修补),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时间33~95min,平均47min,2例出现阴囊积液,5例出现尿潴留。术后5~6天出院,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下腹正中小切口后入路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方法,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疝 疝修补术 后入路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引流管的管理策略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积圣 霍景山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引流管 手术后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细胞系统分离筛选和荧光标记骨髓干细胞亚群Thy-1^(low)Lin-Sca-1^+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劲松 陈积圣 +5 位作者 闵军 魏菁 赵洪云 蔡云峰 王成友 王先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97-1498,1521,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磁性细胞分选系统 (MACS)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亚群Thy- 1lowLin-Sca - 1+ 和绿色荧光蛋白 (CFDASE)标记它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鼠股骨骨髓细胞 ,用MACS系统 ,通过 3步分选步骤选择Thy - 1lowSca- 1+ 细胞 ,去除Lin+ 细胞 ... 目的 :探讨免疫磁性细胞分选系统 (MACS)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亚群Thy- 1lowLin-Sca - 1+ 和绿色荧光蛋白 (CFDASE)标记它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鼠股骨骨髓细胞 ,用MACS系统 ,通过 3步分选步骤选择Thy - 1lowSca- 1+ 细胞 ,去除Lin+ 细胞 ,得骨髓干细胞亚群Thy - 1lowLin-Sca - 1+ ,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纯度 ,计算回收率 ;用CFDASE与Thy - 1lowLin-Sca- 1+ 细胞共孵育标记。结果 :MACS分选Thy - 1lowLin-Sca - 1+ 细胞纯度和回收率高分别为72 36 %和 82 4 3% ;CFDASE标记强度高。结论 :MACS系统能有效分选骨髓干细胞亚群Thy - 1lowLin-Sca- 1+ ;CFDASE能对Thy - 1lowLin-Sca-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6
15
作者 尚现章 陈积圣 《腹部外科》 2002年第5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手术 结肠梗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定位与康复期锻炼对减少造口旁疝发生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明娟 吴惠文 +2 位作者 区丽兰 林瑞燕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6期473-47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造口旁疝。方法采用造口术前定位和术后康复期腹肌锻炼的方法。结果术前定位能最大限度保证造口在腹直肌上、康复期锻炼指导能有效加强腹肌。结论造口术前定位和术后康复期锻炼能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达到提高造口病人...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造口旁疝。方法采用造口术前定位和术后康复期腹肌锻炼的方法。结果术前定位能最大限度保证造口在腹直肌上、康复期锻炼指导能有效加强腹肌。结论造口术前定位和术后康复期锻炼能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达到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并发症 术前定位 腹肌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r61在结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琼兰 李海刚 +3 位作者 沈溪明 何欣欣 曾韵洁 肖治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Cyr61蛋白在人结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Cyr61、VEGF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10.0软件分析Cyr61与... 目的研究Cyr61蛋白在人结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Cyr61、VEGF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10.0软件分析Cyr61与VEGF、VEGFR2及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 (1)Cyr61、VEGF及VEGFR2在50例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0.0%和60.0%,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02,P=0.000,P=0.001);(2)Cyr61、VEGFR和VEGFR2蛋白阳性表达组微血管密度较阴性表达组高(P<0.05);(3)与临床Ⅰ~Ⅱ期或无淋巴结转移病例比较,临床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yr61、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率较高(P<0.05),Cyr61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33,r=0.308,P=0.018,P=0.030);(4)Cyr61蛋白表达与VEGF和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4,r=0.408,P=0.009,P=0.003)。结论 Cyr61可促进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VEGFR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富含半胱氨酸61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RANK-Fc局部注射促进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瑞明 张磊 +4 位作者 陈锦武 陈庆瑜 王鹏 杨涛 常建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RANK-Fc促进GK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促炎—抗炎平衡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8周龄SPF级雄性GK大鼠40只,喂养... 目的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RANK-Fc促进GK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促炎—抗炎平衡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8周龄SPF级雄性GK大鼠40只,喂养高脂饲料糖尿病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血糖≥11.1 mmol/L)选取大鼠左侧肢体,人为造成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并给与克氏针复位内固定,随机分为4组(n=10只),其中3组分别在骨折周围肌肉软组织注射培养浓缩的骨髓MSC、RANK-Fc、骨髓MSC和RANK-Fc混合液,于实验后第12周分别行X线摄片、取骨折处骨组织检测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第12周摄片对照组骨愈合不佳,断端骨皮质不连续,骨密度较低;MSC组、RANK-Fc组、MSC+RANK-Fc组可见骨密度较对照组高,骨痂生长,连续爬行,骨皮质连续,MSC+RANK-Fc组愈合情况最佳;Western blot结果:对照组促炎因子TNF-α明显高于MSC组、RANK-Fc组、MSC+RANK-Fc组,而抗炎因子IL-10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骨髓MSC联合RANK-Fc局部注射可以抑制GK糖尿病大鼠骨折内固定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ANK-Fc GK糖尿病大鼠 TNF-α IL-10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茂明 汪波 区庆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裸小鼠人肝癌(Bel-7402)原位移植,用阿霉素腹腔注射诱导耐药,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征,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裸小鼠人肝癌(Bel-7402)原位移植,用阿霉素腹腔注射诱导耐药,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特征,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对Pgp进行细胞定位及形态观察。结果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MDR1mRNA表达量在1.4×10^3~3.6×10^6copy/μgRNA,阳性率达70.00%,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MDR1mRNA表达阴性,Pgp表达阳性率为4.25%±1.28%(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Pgp大多位于细胞膜。结论裸小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在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上能高度模拟人肝癌。阿霉素在体内主要通过诱导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DR1mRNA基因及影响功能蛋白Pgp的表达。获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抗药性 多药 基因 MDR 肿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结合手术切除治疗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平 汪洋 +1 位作者 曾韵洁 陈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38-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于腹腔内的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在腹腔内有广泛转移及种植而先后进行了多疗程的...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于腹腔内的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在腹腔内有广泛转移及种植而先后进行了多疗程的化疗,肿瘤缩小后进行2次减瘤手术,患者存活2年余,后死于肿瘤全身广泛转移。结论:该肿瘤为侵袭力强、易广泛播散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男性,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预后差。合适方案的多疗程化疗并结合减瘤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瘤 腹腔 化疗 减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