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特征共享的多源交通数据修复
1
作者 王纪禹 陈锐祥 +3 位作者 何兆成 朱依婷 武智刚 许焕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特征共享的多层稀疏张量分解模型(MFS-MSTD)。该模型在CP(CANDECOMP/PARAFAC)分解的基础上,对时空因子矩阵施加低秩正则化;并采用共享低秩因子矩阵的机制表达多源交通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在非随机缺失或路段级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特征共享的多层稀疏张量分解模型(MFS-MSTD)。该模型在CP(CANDECOMP/PARAFAC)分解的基础上,对时空因子矩阵施加低秩正则化;并采用共享低秩因子矩阵的机制表达多源交通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在非随机缺失或路段级缺失的场景下完成了因子矩阵的梯度更新。实例验证表明:在速度数据非随机缺失场景下,MFS-MSTD在RMSE、MAE和MAPE三个误差指标上相较于基线方法平均降低17%、21%和18%;在流量数据非随机缺失场景下,RMSE、MAE和MAPE平均降低52%、54%和33%。面对更复杂的路段级缺失场景,MFS-MSTD的修复性能优于TGMC-S和MTNTF两个基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出未观测路段的交通流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数据修复 多源数据 共享因子矩阵 CP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道路预约出行效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灵丽 黄敏 +1 位作者 薛田莉 李烨焘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8,共10页
针对预约出行效益,开发了基于SUMO的城市道路预约出行仿真平台。该平台以真实出行需求作为非预约车流输入,利用基于A*算法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为预约车辆规划路径,实现预约机制下的真实路网交通运行情景模拟。基于该仿真平台,研究了预约... 针对预约出行效益,开发了基于SUMO的城市道路预约出行仿真平台。该平台以真实出行需求作为非预约车流输入,利用基于A*算法的实时路径规划算法为预约车辆规划路径,实现预约机制下的真实路网交通运行情景模拟。基于该仿真平台,研究了预约车辆与非预约车辆混行情景下的个体层面和系统层面的出行效益变化。仿真实验结果显示:(1)预约出行能够大大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2)随着预约出行率的上升,出行效益提高,但总体增幅呈减小趋势;(3)重点对途径瓶颈路段规律出行群体和远距离出行群体推广出行预约,能够实现出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预约出行 交通仿真 出行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车辆重识别的基于细节感知的判别特征学习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铭凯 李熙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在多摄像头下拍摄的车辆图片集合中,对属于目标车辆的图片进行匹配为车辆重识别。如何有效的区分具有相似外观的不同车辆的图片,是车辆重识别的一大挑战。考虑到不同车辆之间的差异集中于车窗等区域的细节,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细节感知... 在多摄像头下拍摄的车辆图片集合中,对属于目标车辆的图片进行匹配为车辆重识别。如何有效的区分具有相似外观的不同车辆的图片,是车辆重识别的一大挑战。考虑到不同车辆之间的差异集中于车窗等区域的细节,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细节感知的判别特征学习模型;设计了一个指导式的车辆局部特征提取流程,将局部特征与骨干网络提取的全局特征联合作为车辆的提取特征,不同车辆联合特征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衡量。在算法实验中,所提出的算法在公开数据集VehicleID与VeRi上都取得领先于现有车辆重识别算法的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重识别 神经网络 局部特征提取 判别特征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可靠性的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军 邓育新 黄柳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4,共9页
建立了利用公交历史数据进行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的优化模型,以提升乘客按时刻表出行的搭乘成功率,减少等待时间,改善出行体验。首先,提出了服务可靠性的概念来表示乘客根据时刻表候车能成功搭乘的概率,并基于此引入了历史百分位到站时... 建立了利用公交历史数据进行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的优化模型,以提升乘客按时刻表出行的搭乘成功率,减少等待时间,改善出行体验。首先,提出了服务可靠性的概念来表示乘客根据时刻表候车能成功搭乘的概率,并基于此引入了历史百分位到站时刻作为参考时刻;然后综合考虑等待时间、运行时间等约束条件,以最大化服务可靠性构建了到站时刻表编排模型,并利用乘客搭乘成功率、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来对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选取广州市某公交线路进行了实例验证,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编排的到站时刻表能明显提高乘客的搭乘率,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时刻表 服务可靠性 乘客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身份检测数据的城市道路使用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兵 余志 +3 位作者 何兆成 黄敏 陈开颖 沙志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基于车辆身份检测数据与基尼系数理论,提出了一套车辆个体的道路出行信息获取与城市道路使用特征分析框架。首先,进行全网车辆个体出行信息的重构,进而集计为道路的出行需求;其次,构建道路使用基尼系数评价模型,根据洛伦兹曲线特征提出... 基于车辆身份检测数据与基尼系数理论,提出了一套车辆个体的道路出行信息获取与城市道路使用特征分析框架。首先,进行全网车辆个体出行信息的重构,进而集计为道路的出行需求;其次,构建道路使用基尼系数评价模型,根据洛伦兹曲线特征提出平均分界点的定义;最后,以安徽省宣城市车辆身份检测数据为例,进行城市道路使用时空特征分析和道路使用模式的分类。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量化评价不同道路承担的功能和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道路使用模式 基尼系数 城市道路 车牌身份检测数据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轨迹点识别的职住地综合决策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略 熊宸 蔡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由于手机信令存在稀疏性和空间不确定性等特点,给职住地识别带来一定难度;同时,当前的手机信令职住地识别算法对于影响识别结果的关键要素,如时间规则和空间聚合距离等的设置存在依据不足且有效性未知等问题。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一种... 由于手机信令存在稀疏性和空间不确定性等特点,给职住地识别带来一定难度;同时,当前的手机信令职住地识别算法对于影响识别结果的关键要素,如时间规则和空间聚合距离等的设置存在依据不足且有效性未知等问题。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轨迹点识别的职住地综合决策算法。通过轨迹点识别消除了手机信令的空间不确定性,有效界定了停留区域的时空边界。在停留点识别的基础上,提取各时段中停留点的分布特征,计算时段信息熵,从而度量时段属于职住时段的可能性,对时段赋权值。通过对任意语义停留点到达和离去时间轴离散化,组合语义停留点的停留时段,并通过时段权值反映停留时段特征。以语义停留点的停留时段和停留时长为特征构建职住地综合决策矩阵,识别可能度最大的语义停留点作为职住地,并采用带有移动停留标签的信令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 轨迹点识别 信息熵 职住地 决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拼接模型的路径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7
作者 李烨焘 黄敏 +1 位作者 黄春婷 张小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8,共9页
依托卡口检测数据,提出路径拼接模型以利用大量短路径行程时间对城市道路中的长路径行程时间进行估计。该模型提出子路径进行拼接时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存在公共结点及交通状态相近;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路径按照整体方差最小的原则拆分为由... 依托卡口检测数据,提出路径拼接模型以利用大量短路径行程时间对城市道路中的长路径行程时间进行估计。该模型提出子路径进行拼接时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存在公共结点及交通状态相近;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路径按照整体方差最小的原则拆分为由多个子路径组成的拼接方案。基于提出的路径交通流基本图划分子路径的交通状态,使用Burr分布拟合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子路径行程时间得到行程时间分布函数;将给定的目标行程时间分配至拼接方案中的子路径使得子路径行程时间之和等于目标行程时间,累加所有时间分配方案对应的概率得到目标路径的行程时间概率,计算多个目标行程时间对应的概率得到目标路径的行程时间概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路径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得到的路径行程时间均值与真实轨迹均值的误差为3.04%;得到的行程时间分布与真实行程时间分布的JS散度为0.05。路径行程时间估计值真实可靠,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行程时间 路径拼接 交通状态 行程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卡口数据的外地车辆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敏亦 丁卉 +2 位作者 李丽 徐锐 刘永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通过佛山市视频卡口获得2017年全市逐秒过车车牌记录数据,分析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外地车小时尺度的分车型结构、道路类型的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外地车日均出行量占全市的24.11%,与大型省会城市外地车占比(23%)相近,其... 通过佛山市视频卡口获得2017年全市逐秒过车车牌记录数据,分析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外地车小时尺度的分车型结构、道路类型的出行和技术参数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外地车日均出行量占全市的24.11%,与大型省会城市外地车占比(23%)相近,其中重型和轻型车流量在佛山一环内和一环外差异明显(超过50%)。(2)外地车车籍主要为广东的广州、肇庆,以及广西和浙江,且主要分布在广佛连接通道上。省内外地车中,货车的排放标准主要为国IV(38.9%~44.6%),燃料类型主要为柴油(78.0%~78.4%)。(3)从小时流量来看,外地车在佛山一环内的小时流量高于佛山一环外,且外地车总流量及各车型分布下的白天车流量均是夜间的3倍左右;从省内外地车的排放标准来看,国Ⅳ车的小时流量占比最高;同时外地车主要出现在快速路和国省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和技术参数 视频卡口 外地车辆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段转移采样的最优路径集计算方法
9
作者 李军 郭育炜 叶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8,共7页
为了不计算路段阻抗而获取起点到终点的多条最优路径,提出一种基于路段间转移概率并通过路段转移采样来计算最优路径集的方法(最优路径集路段转移概率法):首先,通过分时段、分区域来获取路段间转移概率,采用时段划分将交通状态随时间变... 为了不计算路段阻抗而获取起点到终点的多条最优路径,提出一种基于路段间转移概率并通过路段转移采样来计算最优路径集的方法(最优路径集路段转移概率法):首先,通过分时段、分区域来获取路段间转移概率,采用时段划分将交通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纳入考虑,利用交通小区代替给定起点和终点,避免了路网中起点与终点数量巨大、特定点对之间数据量不足的问题;然后,基于路段转移采样进行轨迹采样并获取最优路径集。该方法不需计算路段阻抗,对数据要求低,计算简便。案例分析表明:利用最优路径集路段转移概率法得到的计算路径与实际路径的涵盖程度高,区域划分大小对结果影响较小,时段划分可有效反应交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优路径集 路段转移采样 路段间转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