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芳 何华芳 +2 位作者 黄连涛 苏云艳 邹美兰 《护理学报》 2006年第7期13-14,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患者配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护士的心理压力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芳 丘香艳 +1 位作者 秦巧玲 黄连涛 《护理学报》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分析移植病区护士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人际交往困难;护理对象特殊;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职业暴露的机会多。认为通过提高护士自身的修养和加强学习,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灵活排班等措施可以减轻或缓解护士的心理... 分析移植病区护士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人际交往困难;护理对象特殊;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职业暴露的机会多。认为通过提高护士自身的修养和加强学习,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灵活排班等措施可以减轻或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以保障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士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白血病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东升 王前 丁茜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结果 40例均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2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结果 40例均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27例患者经过化疗,至今健在,这27例患者均为白血病早期患者,接受治疗较早。婴儿情况,5例婴儿7年健在,其余婴儿死亡。4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未接受治疗,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并且全部死亡。结论针对于妊娠合并白血病的诊断,确诊越早,并且接受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并且针对于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应该建议及早终止妊娠,抓紧接受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白血病 临床分析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东升 丁茜 王前 《内科》 2014年第3期308-309,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76例经过诱导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命状态及病情、不良反应.结果 76...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76例经过诱导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命状态及病情、不良反应.结果 76例患者共存活52例,死亡24例;其中,6例在骨髓抑制期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8例出现AML复发死亡.进行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期间或者随访期39例患者出现复发,M4Eo型6例,M2b型33例;21例在巩固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复发,18例在3个疗程结束后复发.Kaplan生存法分析后发现5年总生存时间(0S)为(68.2±12.7)%,预期5年无病生存时间(DFS)为(41.8±12.3)%,预期5年复发率为(55.9±14.8)%.M4Eo型和M2b型AML复发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现象,以Ⅳ度最为多见,特别是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最为明显.白细胞计数范围为(0.04 ~0.68)±10^9/L、中位值为0.4±10^9/L,血小板计数范围为(2~ 16)±10^9/L、中位值为6±10^9/L,血红蛋白最低值(68.2±6.8)g/L.治疗过程中,76例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最低值均达到Ⅳ度;血红蛋白最低值Ⅱ度所占比例为9.9%、Ⅲ度所占比例为90.1%.所有患者在粒缺期间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肺部感染6例次,菌血症感染30例次,少数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粒缺伴发热.经过及时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均缓解,未出现严重感染致死的病例.肝脏系统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其他系统如皮肤、胃肠道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对应的治疗可明显缓解这些不适症状.结论 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促进CBF-AML的缓解,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等,对症治疗可明显缓解,用药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巩固治疗 核心结合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FA方案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前 吴东升 +5 位作者 黄连涛 彭玉龙 庞伟 高翔 刘彥慧 丁莤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后FA方案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 63例常规化疗获完全缓解的AML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FA方案巩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阿糖胞苷(Ara-C)巩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后FA方案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 63例常规化疗获完全缓解的AML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FA方案巩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阿糖胞苷(Ara-C)巩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7月(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无痛生存率分别为63.3%和52.0%(P<0.05),4年DFS分别为48.8%和41.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年OS(总生存率)分别为73.3%和58.8%(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4年OS分别为59.5%和48.4%(P<0.05)。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间血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生感染几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量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A方案强化巩固治疗AML中位生存时间、3年及4年生存率高于单用阿糖胞苷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FA方案 巩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欢 王前 +2 位作者 吴东升 曹海艳 方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1期135-135,138,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是其基础治疗。甲巯咪唑是目前公认的除妊娠早期及甲亢危象情况下的首选药物。白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是其基础治疗。甲巯咪唑是目前公认的除妊娠早期及甲亢危象情况下的首选药物。白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症[1-3]。据报道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并感染的病死率高达2%[4],临床须高度重视。本文对2016年1月-2019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应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粒细胞缺乏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远军 吴勇 +6 位作者 陈宝婵 刘艳 李惠森 吴月勤 吴东升 王前 刘兴玲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12期725-728,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综合性凝血指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单个核细胞(MNC)采集程序,以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作... 目的 探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综合性凝血指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单个核细胞(MNC)采集程序,以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作为抗凝剂,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减除白细胞治疗,每次治疗运转2.523.0倍总血量,采集20%~25%总血容量的白细胞悬液,对39例患者共进行56次减除白细胞治疗.结果 单次治疗运行时间(233.63±27.41) min,运转血量(12 268.77±1 978.25)ml,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用量(991.04±185.06)ml,采集白细胞悬液容量(922.89±213.26)ml,悬液中白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51.05×109/L(396.76×109/L,756.45 × 109/L),单次治疗减除白细胞总数为491.52×109(341.53×109,754.51×109);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3.30×109/L(163.62×109/L,367.05×109/L)、167.34×109/L(94.40×109/L.260.06×109/L) (s=765,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69±2.82)s、(15.81 ±2.71)s(t=1.25,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9.22±8.15)s、(39.87±7.97)s(t=1.96,P>0.05),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7.35±1.73)s、(17.48±1.57)s(t=1.77,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分别为(2.91±1.00)g/L、(2.61±0.81)g/L(t=7.49,P< 0.001).结论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高量(20%~25%总血容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可降低患者体内白细胞负荷,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浆Fbg,但降低值在机体维持正常止血功能的代偿范围内,对反映患者内、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分离机 白血病 白细胞单采 凝血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多中心临床资料 被引量:8
8
作者 唐杏明 钟浩文 +1 位作者 胡洁萍 邓惠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5 g/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南地区12家血液透析中心行MHD共915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5 g/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南地区12家血液透析中心行MHD共915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普遍较高,总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为20.55%(188/915)。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较白蛋白正常患者年龄大(61.46岁比55.85岁,P<0.01)、糖尿病发生率高[29.79%(56/188)比19.39%(141/727),P=0.002]、高通量透析比例低[42.55%(80/188)比57.36%(417/727),P<0.01],而在性别、透析龄、每周血液透析次数及是否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中,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13,P<0.01)。Spearmen相关分析中,白蛋白与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合并糖尿病等均呈负相关(r=-0.232、-0.176、-0.153,-0.132,P<0.01);与透析充分性、高通量透析的应用等均呈正相关(r=0.151、0.124,P<0.01)。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血碱性磷酸酶水平、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通量透析、高血红蛋白水平为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MH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合并糖尿病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高通量透析的应用或能为MHD患者提供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低白蛋白血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高通量透析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异位钙化1例
9
作者 唐俪文 唐杏明 +1 位作者 胡洁萍 邓惠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82-184,共3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CKD-MBD)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异位钙化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变表现形式多样,有血管钙化、皮肤病变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等多种形式,异位钙化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严重者可危及...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CKD-MBD)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异位钙化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变表现形式多样,有血管钙化、皮肤病变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等多种形式,异位钙化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1例因异位钙化形成囊性包块致透析导管血流欠佳的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异位钙化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患者 合并异位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性急性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兴玲 吴远军 +6 位作者 吴勇 陈宝婵 李惠森 刘艳 吴月勤 王前 吴东升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比较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MNC程序,对13例高白细胞性AML患者和20例高白细胞性CML患者分别给予21次和28次减除白... 目的 比较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MNC程序,对13例高白细胞性AML患者和20例高白细胞性CML患者分别给予21次和28次减除白细胞治疗,每次治疗处理血量为患者总血容量的2.5~3.0倍,采集白细胞悬液容量为总血容量20%~25%.比较两组患者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结果 对高白细胞性AML及CML患者单次实施减除白细胞治疗,所采集的白细胞总数分别为:AML(628.58±285.51)×10^9,CML(412.93±194.20)×109 (t=3.15,P< 0.01);随同白细胞悬液丢失的血红蛋白量分别为:AML (9.50±4.40)g,CML(26.38±9.71)g(t=7.41,P< 0.001);丢失的血小板量分别为:AML 99.96×10^9(38.29×10^9,390.08×10^9),CML 592.92×10^9 (252.33×10^9,812.77×10^9)(Z=4.16,P< 0.001);白细胞减除值分别为:AML 155.58×109/L(75.84×10^9/L,208.32×10^9/L),CML 95.65×10^9/L(66.67×10^9/L,114.53×10^9/L)(Z=2.69,P< 0.01);白细胞减除率分别为:AML 70.48 %(40.97%,114.35%),CML 35.53 %(26.49%,43.74%)(Z=4.10,P< 0.001);白细胞减低值分别为:AML 83.67×10^9/L(26.32×10^9/L,168.30×10^9/L),CML 41.65×10^9/L (32.98×10^9/L,87.26×10^9/L)(Z=1.52,P> 0.05);白细胞计数减低率分别为:AML 41.41%(25.96%,60.09%),CML 21.85%(11.78%,28.95%)(Z=3.37,P< 0.001).结论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对高白细胞性AML及CML患者进行减除白细胞治疗,AML患者白细胞负荷降低的效率高于CML患者,AML患者随同白细胞悬液丢失Hb及Plt的量少于CML患者,而单次治疗后两组患者WBC减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分离机 髓系白血病 白细胞单采
原文传递
CAG联合地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
11
作者 吴东升 丁茜 +2 位作者 陈小欢 袁梅 王前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24-426,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因诊断急性白血病近7个月,发热、腹泻5-6d,于2013年4月23日入院。2012年9月底因反复出血点,瘀斑2个月余就诊于我科,查血常规示:WBC 269.45×10^9/L,Hb 56g/L,PLT 22×10^9/L,完善骨髓细胞学、白血病...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因诊断急性白血病近7个月,发热、腹泻5-6d,于2013年4月23日入院。2012年9月底因反复出血点,瘀斑2个月余就诊于我科,查血常规示:WBC 269.45×10^9/L,Hb 56g/L,PLT 22×10^9/L,完善骨髓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伴T细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细胞白血病 急性 难治性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内镜下荷包缝合术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江堤 廖素环 +4 位作者 邓惠钊 李啸峰 乐有林 刘美红 苏剑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荷包缝合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行内镜下和谐夹联合尼龙绳荷包缝合止血的42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统计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 目的评价内镜下荷包缝合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行内镜下和谐夹联合尼龙绳荷包缝合止血的42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统计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外科周转率以及术后2周内的再发出血和死亡情况。结果有20例术中存在活动性出血,19例即时止血成功,失败的1例为胃大切术后吻合口溃疡。总体有效止血率达97.6%(41/42),外科周转率仅2.4%(1/42)。41例内镜止血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呕血、黑便等,2周内无一例再发出血,亦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良好。结论内镜下和谐夹联合尼龙绳荷包缝合术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止血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内镜治疗 荷包缝合术 尼龙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