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2 位作者
刘鹤龄
许兆延
刘伟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探讨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Tpe RR~1/2)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冠心病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组Tpe、T...
探讨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Tpe RR~1/2)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冠心病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与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NYHA分级相关,三支病变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重度狭窄者PCI术后2 h、24 h、1周Tpe、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Tpe可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病变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作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晓明
梁茜
+1 位作者
杨希立
刘鹤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88-3390,共3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 QR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272例,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观察各组f QR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 QR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272例,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观察各组f QR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根据危险分层分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观察各组f QRS的发生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 QRS与Gensini积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f QRS诊断STEMI、MSTEM和U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危组f QRS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 QRS与Gensini积分、CK-MB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f QRS可成为ACS及高危患者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碎裂QRS波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
7
3
作者
余泽琪
周昭仑
+3 位作者
李卫雄
李运泉
谭文泽
尹学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患者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其中73例为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为单纯高血压患者。正常对照组45例为我院保...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患者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其中73例为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为单纯高血压患者。正常对照组45例为我院保健门诊健康查体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PY、NT浓度。结果①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N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NPY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系(r=0.78,P<0.01),NT与高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系(r=-0.63,P<0.01)。②将高血压病患者按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NP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而NT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DS),重度者血浆NPY较中度显著性升高(P<0.01),中度较轻度显著性升高(P<0.01);血浆NT水平重度者较中度显著性降低(P<0.01),中度较轻度显著性降低(P<0.01);血浆NPY水平与CNDS呈正相关(r=0.82,P<0.01),血浆NT水平与CNDS呈负相关(r=-0.71,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NPY水平升高、NT水平下降,且与高血压水平相关;两者变化不但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也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肽Y
神经降压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心肌梗死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6
4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1 位作者
刘鹤龄
赖玉琼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ep(RR)(1/2))的临床意义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量并计算186例AMI患者(AMI组)的Tpe和Tep(RR)(1/2),与100例无心脏病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ep(RR)(1/2))的临床意义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量并计算186例AMI患者(AMI组)的Tpe和Tep(RR)(1/2),与100例无心脏病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MI组Tpe和Tep(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生存组入院时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室性心动过速组Tpe和Tep(RR)(1/2)明显高于室性期前收缩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Tep(RR)(1/2)≥150ms者病死率、多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Ⅲ、Ⅳ级、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ep(RR)(1/2)<150ms者(P<0·01或<0·05)。结论:Tpe对判断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波峰-末间期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功能及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
5
作者
余泽琪
周昭仑
+3 位作者
蔡厚洪
陈启康
李卫雄
马显送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185-2187,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浆神经肽Y(NPY)的关系,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9例为观察组,根据GCS评分分成重度组(47例)和轻度组(4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浆神经肽Y(NPY)的关系,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9例为观察组,根据GCS评分分成重度组(47例)和轻度组(4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损伤24 h、72 h分别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NPY水平. 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24 h及72 h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主动脉瓣口峰流速(A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等各心功能参数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NPY水平在轻度组与重度组间、对照组与重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血浆NPY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参数变化呈负相关系(EF:r=-0.79,SV:r=-0.71,AV:r=-0.67,E/A:r=-0.63,均P<0.01;CO:r=-0.32、CI:r=-0.35,均P<0.05). 结论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脏功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心功能试验
神经肽Y
原文传递
题名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刘鹤龄
许兆延
刘伟斌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基金(201308064)
文摘
探讨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Tpe RR~1/2)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冠心病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Tpe、Tpe RR~1/2与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NYHA分级相关,三支病变组Tpe、Tpe RR~1/2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Tpe、Tpe RR~1/2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重度狭窄者PCI术后2 h、24 h、1周Tpe、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Tpe可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病变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关键词
T波峰-末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疾病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作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晓明
梁茜
杨希立
刘鹤龄
机构
广东省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88-3390,共3页
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课题(编号:A2009653)
文摘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 QR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272例,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观察各组f QR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根据危险分层分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观察各组f QRS的发生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 QRS与Gensini积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f QRS诊断STEMI、MSTEM和U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危组f QRS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 QRS与Gensini积分、CK-MB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f QRS可成为ACS及高危患者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碎裂QRS波
危险分层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
7
3
作者
余泽琪
周昭仑
李卫雄
李运泉
谭文泽
尹学亮
机构
广东
佛山
市顺德区乐从
医院
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7-154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患者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其中73例为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为单纯高血压患者。正常对照组45例为我院保健门诊健康查体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PY、NT浓度。结果①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N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NPY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系(r=0.78,P<0.01),NT与高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系(r=-0.63,P<0.01)。②将高血压病患者按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NP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而NT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DS),重度者血浆NPY较中度显著性升高(P<0.01),中度较轻度显著性升高(P<0.01);血浆NT水平重度者较中度显著性降低(P<0.01),中度较轻度显著性降低(P<0.01);血浆NPY水平与CNDS呈正相关(r=0.82,P<0.01),血浆NT水平与CNDS呈负相关(r=-0.71,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NPY水平升高、NT水平下降,且与高血压水平相关;两者变化不但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也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肽Y
神经降压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
Key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NeuropeptideY
Neurotens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心肌梗死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6
4
作者
林晓明
杨希立
刘鹤龄
赖玉琼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基金
2007年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基金项目(No:200708019)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ep(RR)(1/2))的临床意义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量并计算186例AMI患者(AMI组)的Tpe和Tep(RR)(1/2),与100例无心脏病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MI组Tpe和Tep(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生存组入院时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室性心动过速组Tpe和Tep(RR)(1/2)明显高于室性期前收缩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Tep(RR)(1/2)≥150ms者病死率、多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Ⅲ、Ⅳ级、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ep(RR)(1/2)<150ms者(P<0·01或<0·05)。结论:Tpe对判断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波峰-末间期
预后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T peak-T end interval
progno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功能及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
5
作者
余泽琪
周昭仑
蔡厚洪
陈启康
李卫雄
马显送
机构
佛山
市顺德区乐从
医院
ICU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185-2187,共3页
文摘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浆神经肽Y(NPY)的关系,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9例为观察组,根据GCS评分分成重度组(47例)和轻度组(4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损伤24 h、72 h分别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NPY水平. 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24 h及72 h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主动脉瓣口峰流速(A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等各心功能参数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NPY水平在轻度组与重度组间、对照组与重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血浆NPY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参数变化呈负相关系(EF:r=-0.79,SV:r=-0.71,AV:r=-0.67,E/A:r=-0.63,均P<0.01;CO:r=-0.32、CI:r=-0.35,均P<0.05). 结论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脏功能下降明显。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心功能试验
神经肽Y
Keywords
Cranio cerebral trauma
Heart function tests
Neuropeptide Y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林晓明
杨希立
刘鹤龄
许兆延
刘伟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作用
林晓明
梁茜
杨希立
刘鹤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余泽琪
周昭仑
李卫雄
李运泉
谭文泽
尹学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急性心肌梗死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林晓明
杨希立
刘鹤龄
赖玉琼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原文传递
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功能及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
余泽琪
周昭仑
蔡厚洪
陈启康
李卫雄
马显送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