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学:从技术走向科学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24,共4页
本文对介入放射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理论评述,通过与外科学发展历史的对比,和对介入放射学学科现状的分析,认为“介入放射学已经完成了从技术向科学的转变”。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技术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临床应用调查
2
作者 周馨 杨敏捷 +7 位作者 孟小茜 李佳睿 黄勇慧 安天志 游箭 李二生 张雯 颜志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目的调查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在中国医院外周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各单位开展桡动脉入路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发展TRA在外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Committee of I... 目的调查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在中国医院外周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各单位开展桡动脉入路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发展TRA在外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Committee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调查TRA外周介入手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0家医院参与了调查问卷填写,结果显示TRA外周介入手术量远低于经股动脉入路(transfemoral access,TFA),且在各医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阻碍TRA开展的首要因素是无合适的导管和桡动脉穿刺困难。86.67%的医疗机构希望器械改进或研发新器械,尤其是导管、微导管、导丝。60.00%医疗机构希望能加强系统性培训以及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结论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熟练掌握TRA外周介入手术,但须加强系统性培训及进一步普及TRA在外周介入的应用,而且更适合TRA的器械亟待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入路 外周介入 问卷调查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术后介入治疗30例子宫颈浸润癌 被引量:4
3
作者 巫岳鹏 梅卓贤 +1 位作者 何科 陈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0-282,共3页
应用介入、手术、再介入的方法治疗子宫颈浸润癌30例,观察其消长变化,与以往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Ⅰb~Ⅲ期患者30例,术前常规行盆腔介入治疗。介入后14天,行子宫颈癌根治术,... 应用介入、手术、再介入的方法治疗子宫颈浸润癌30例,观察其消长变化,与以往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评价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Ⅰb~Ⅲ期患者30例,术前常规行盆腔介入治疗。介入后14天,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根据临床分期分别再介入3~6次。结果:30例患者经过介入、手术、再介入治疗后,分别追踪随访1~6年,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颈癌介入、手术、再介入治疗,效果肯定,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浸润癌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燕浩 李家平 +3 位作者 谭国胜 殷云志 向贤宏 张树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677例已证实的肝癌患者先行DSA造影,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合并动静脉瘘者有94例,其中肝动门脉瘘83例,肝动静脉瘘5例,混合型6例,所有动静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677例已证实的肝癌患者先行DSA造影,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结果合并动静脉瘘者有94例,其中肝动门脉瘘83例,肝动静脉瘘5例,混合型6例,所有动静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或多次肝动脉内化疗(TAI)和(或)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论对于不同程度动静脉瘘,使用栓塞剂阻断瘘口血流后TACE安全有效,如无法封堵瘘口,则仅行T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静脉瘘 肝动脉内化疗术 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复杂肝转移的介入及药物治疗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于 陈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初诊时已有60%以上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肝脏,其中65.5%肝转移无法手术切除,严重影响预后。pNEN复杂肝转移的治疗基础是全身用药,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初诊时已有60%以上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肝脏,其中65.5%肝转移无法手术切除,严重影响预后。pNEN复杂肝转移的治疗基础是全身用药,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药物及化疗,可抗激素分泌和抗增殖,但其总体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io,ORR)并不高。经肝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可安全、快速降低肝肿瘤负荷和激素分泌,显著提高ORR,其治疗方式包括肝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放射性微球栓塞术,三者在疗效上并无显著差异。但TAE的ORR相对较高,且无TACE的化疗副作用,应用较广泛。多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肝转移瘤负荷小的低级别肿瘤疗效颇佳,但亦需注意其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肾损伤等并发症。pNEN复杂肝转移需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总体策略为先尽可能通过药物和介入治疗减小肝转移瘤负荷,创造条件行胰腺原发病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肝转移瘤 介入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小银 黄天雯 +3 位作者 覃金海 郭燕霞 黄玉娟 覃玉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专科化的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疼痛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及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控制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59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1...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专科化的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疼痛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及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控制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59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1~12月为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前,共收治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手术患者1306例,2017年1~12月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共收治1293例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手术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护士疼痛评估及时率、准确率改善情况、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在临床实施后较实施前比较,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较实施前提升了31.5%;护士疼痛评估及时率较实施前提高了29.73%;护士疼痛评估准确率较实施前提高25.64%。住院患者的重度疼痛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5%下降至实施后的5%;住院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84分提升至实施后的97.74分。5项数据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并实施晚期肿瘤介入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工作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护士疼痛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肿瘤介入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崔伟 王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最常见[1]。...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最常见[1]。分级和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WHO分级方式是根据核分裂像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指数将NEN分为三个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转移灶 neoplasms 肽能神经元 介入治疗 neuroendocrine 栓塞后综合征 微波消融 核分裂 肝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家平 卢鸣剑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比例较高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对于肝癌患者,严重的营养不良既增加了介入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降低了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原发性肝癌、营养不良、介入治疗、营养治疗为主题词在Sin...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比例较高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对于肝癌患者,严重的营养不良既增加了介入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降低了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原发性肝癌、营养不良、介入治疗、营养治疗为主题词在Sinomed和Pubmed中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治疗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回顾和探讨了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治疗相关研究与进展,旨在为临床上肝癌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拟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多属肝癌晚期,而且往往合并严重的肝硬化,因此,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其他非消化系统肿瘤更为常见和严重。BMI、NRS 2002和SGA是肝癌常见的营养评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合理的营养治疗时机、营养治疗途径和营养素构成对于降低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维护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9
作者 陈斌 黄勇慧 +3 位作者 杨建勇 陈伟 李鹤平 黄秋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分析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进行了介入治疗的患者,对介入治疗后的腹水缓解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半年腹水复发率、半年支架再狭窄率等进行分析。结果介入手术对门脉高压... 目的分析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进行了介入治疗的患者,对介入治疗后的腹水缓解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半年腹水复发率、半年支架再狭窄率等进行分析。结果介入手术对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的腹水缓解率是100%(16/1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25%(1/16),发生并发症的1例为腹腔出血;腹水复发率为0%(0/16);支架再狭窄率12.50%(2/16)。结论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TIPS、第二肝门重建等方法可有效地减少门脉高压导致难治性腹水,短期效果明显,腹水再发率低,是高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难治性腹水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伟 谭国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1953年Seldinger创立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奠定了现代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石.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血管介入治疗应用于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后通过近30余年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 1953年Seldinger创立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奠定了现代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石.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血管介入治疗应用于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后通过近30余年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血管介入治疗已深入应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多个病种,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消化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动脉化疗 血管介入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 胰腺癌 胰腺肿瘤 结直肠癌 进展期胃癌 晚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介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楠 徐涛 +3 位作者 廖长礼 温春勇 杨建勇 黄勇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9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TRA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A/PTAS治疗,分析并比较TRA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评估介入治疗疗...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9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TRA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TA/PTAS治疗,分析并比较TRA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评估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行PTA/PTAS治疗,其中6例患者行PTA,23例行PTA+PTAS,术中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好转。术后患者血清肌酐由术前(261.96±193.79)μmol/L降至(167.44±76.94)μmol/L(术后1个月),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尿素氮由术前(14.15±7.08)mmol/L降至(9.83±4.12)mmol/L(术后1个月),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例伴高血压患者术后用药减少,1例蛋白尿患者支架植入治疗后蛋白尿消失。29例TRAS患者中4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其中2例进展为移植肾功能衰竭,2例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给予介入治疗后好转,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PTA/PTAS是肾移植术后TRAS的主要治疗方式,成功率高,可明显改善移植肾功能,患者长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动脉狭窄 肾移植 经皮经腔球囊扩张术 经皮经腔支架植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肛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生存预后影响的初步探索
12
作者 温杰 王斌 +5 位作者 杨壮壮 熊建琪 韩安家 陈创奇 包勇 牛绍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6年5月至202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ASCC患者(n=20)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n=14)肿瘤样本中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综合阳性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评价PD-L1染色强度。PD-L1阳性判读标准为CPS≥1,根据所有患者CPS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PD-L1高表达组(CPS≥20,n=7)和低表达组(CPS<20,n=7),并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比较PD-L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2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4个月。所有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3.9%、78.6%、92.9%和85.7%。14例患者的肿瘤样本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阳性(CPS≥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组和PD-L1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P=0.37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100%(P=1.000),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结论ASCC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率高,PD-L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肛管鳞状细胞癌 综合阳性评分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与CT对高原地区囊型肝包虫病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史永惠 西洛次仁 +1 位作者 晋美旺久 向贤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7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B超在囊型肝包虫病分型中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林芝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105例临床拟诊为肝包虫病患者的CT与B超分型结果和图像特征。通过Kappa检验评价CT、B超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B超在囊型肝包虫病分型中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林芝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105例临床拟诊为肝包虫病患者的CT与B超分型结果和图像特征。通过Kappa检验评价CT、B超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照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5例患者术前行B超、CT共检出142个病灶,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20个为囊型肝包虫病,其中单囊型(CE1型)21例,多子囊型(CE2型)15例,内囊塌陷型(CE3型)41例,实变型(CE4型)20例,钙化型(CE5型)23例。术前CT扫描检出121个囊性肝包虫病灶,21个非包虫病灶。B超检出110个肝包虫囊肿,32个非包虫病变。经Kappa检验,CT检查与病理一致性较高。B超检查与病理一致性中等。经ROC曲线分析得出,CT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803~0.920),且CT的ROC的AUC大于B超,提示CT检查诊断效能较B超高。包虫囊肿内出现子囊为肝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钙化是另一重要特征性改变,存在于囊性肝包虫病的各个类型中。结论:B超与CT是检查囊型肝包虫病的主要方法,不同类型囊型肝包虫的B超和CT表现不同,CT对囊型肝包虫诊断效能较高,在早期诊断、术前评估及疗效检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肝包虫病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方少燕 周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2-0185,共4页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行射频...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行射频消融质量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射频消融 甲状腺良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抑郁症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万丽红 龚梅恩 +2 位作者 刘明 陈颖 龙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IDM)的水平 ,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 -D)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 10 0例进行调查。结果 :1)PLC患者中 49...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IDM)的水平 ,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 -D)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 10 0例进行调查。结果 :1)PLC患者中 49%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 ,其中 2 3 %肯定有抑郁症状 ,其发生率高于健康组 ;2 )PLC组的CES -D总分高于健康组 ;3 )PLC组比健康组采用较多分裂和潜意显现机制、采用较少抱怨机制 ;4)肯定有抑郁症状者比无抑郁症状者采用较多IDM ;5 )两组CES -D总分与IDM均分呈显著正相关 ,Pearsonr为 0 473~ 0 776,其中PLC组为 0 473。结论 :抑郁症状是PLC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 ,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 ,并指导患者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代替不成熟防御机制 ,预防并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抑郁症状 临床心理学 病例对照研究 不成熟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远桡动脉入路HAIC治疗肝肿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斌 戴海涛 +5 位作者 林润 温春勇 张桂元 向贤宏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9-644,共6页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交叉对照。患者留置导管于肝动脉内行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患者远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患者18例肝肿瘤患者,其中9例先进行股动脉入路后进行远桡动脉入路HAIC,其余9例则先远桡入路再进行股动脉入路HAIC。dTRA期间,穿刺点血肿2例,穿刺点持续疼痛3例,左手掌麻木1例,均为1~2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没有发生3~4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近端桡动脉均通畅。dTRA和TFA之间的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vs.3分,P<0.05)。然而,dTRA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TFA。患者更倾向选择dTRA(7.89 vs.2.72,P<0.001)。dTRA的压迫止血时间比TFA更短(2 h vs.7 h,P<0.05)。【结论】经远桡动脉入路安全可耐受,有利于肝肿瘤患者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桡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 肝肿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祯 冼东锋 +2 位作者 邓琅辉 肖亮灿 李家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拟行CT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的患者,分为Y组30例和C组30例。入室常规监测血压、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 O2)。实验药物专人配制,右美托咪定按1μg/m L配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拟行CT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的患者,分为Y组30例和C组30例。入室常规监测血压、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 O2)。实验药物专人配制,右美托咪定按1μg/m L配制,共20 m L,生理盐水20 m L。Y组2 min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同法,C组缓慢给予生理盐水0.2 m L/kg静脉注射作为安慰剂。舒芬太尼则按0.1μg/kg作为首量静脉注射。术中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3则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记录入室后5 min(T1)、麻醉开始5 min(T2)、微波消融5 min(T3)、手术结束时(T4)4个时点的血压、HR、Sp O2、舒芬太尼的用量、Wilson镇静分级、麻醉时间、微波消融的时间、围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Y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的HR和血压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5);Y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Y组患者恶心、呕吐、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C组(P<0.05);而Y组患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C组相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μg/kg复合舒芬太尼有助于增强肝微波消融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恶心、呕吐、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同时并不会增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微波消融 肝癌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损伤法建立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及其对子宫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永裕 谭国胜 +5 位作者 罗灿桥 马振江 李艳新 万婷婷 陈伟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IUA)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造模组(n=30);造模组内再随机分为A1、A2及A3三个亚组(每组n=10),造模组刮宫后,行...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IUA)动物模型,为深入探讨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造模组(n=30);造模组内再随机分为A1、A2及A3三个亚组(每组n=10),造模组刮宫后,行子宫缺血再灌注,宫腔灌注脂多糖溶液损伤子宫内膜。A1、A2、A3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1、2、3个动情周期收集子宫组织,各组动物均于动情期获取子宫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动态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变化过程,并对损伤后3个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的腺体数目和纤维化面积比率,内膜LIF及整合素ανβ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再生受损,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分别为3.22±1.21、3.91±1.71、4.12±1.65,均低于对照组8.13±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率分别为0.63±0.05、0.76±0.08、0.79±0.07,均高于对照组0.2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LIF蛋白MOD值分别为0.278±0.031、0.293±0.036、0.306±0.036,均低于对照组0.389±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A1、A2、A3组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平均光密度(MOD)值分别为0.268±0.035、0.291±0.038、0.301±0.043,均低于对照组0.397±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损伤、缺血再灌注及局部感染多重损伤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对子宫内膜容受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 损伤 纤维化 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谭国胜 向贤宏 +3 位作者 王于 范文哲 陈伟 杨建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后,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门脉移植组及尾静脉移植组.所有大鼠经腹腔皮下注射CCl4混合物8wk.第6周时门静脉组及尾静脉组分别从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后,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门脉移植组及尾静脉移植组.所有大鼠经腹腔皮下注射CCl4混合物8wk.第6周时门静脉组及尾静脉组分别从肠系膜上静脉及尾静脉注射大鼠脂肪间质干细胞悬液每只2mL(细胞数量为2×106个),对照组自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细胞培养液.细胞移植前后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取肝脏标本并行包埋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标本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硬化程度并进行病理评分.对所有实验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AST、ALT、ALB)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142.2±31.2U/L,167.9±28.3U/Lvs354.2±26.4U/L;79.4±18.9U/L,85.8±21.4U/Lvs456.7±35.3U/L;26.3±2.0g/L,24.5±2.2g/Lvs17.2±1.7g/L,均P<0.05),但TBIL没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脂肪干细胞移植能抑制肝组织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形成.病理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脂肪间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硬化模型有治疗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质干细胞 移植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子亮 庄文权 +1 位作者 陈伟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MP-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和明胶酶谱法对45例退变椎间盘髓核、12例非突出椎间盘髓核的MMP-2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2表达... 【目的】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MP-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和明胶酶谱法对45例退变椎间盘髓核、12例非突出椎间盘髓核的MMP-2进行了检测。【结果】正常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2表达,退变髓核MMP-2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明显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2.30,2.01和1.75倍,差异显著(P<0.01,P<0.01,P<0.01)。【结论】MMP-2和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组织 MMP-2 退变椎间盘 蛋白质表达 正常 基质金属蛋白酶-2 blot技术 RNA 酶活性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