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斌 谢少波 +2 位作者 丁连举 何建行 杜建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临床特征及胸腔镜 (VATS)对其诊治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地对2 7例SPN患者行VATS辅助手术 ,分析比较SPN大小、位置分布与良恶性的关系 ;比较SPN中恶性结节大小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2 7例SPN中...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临床特征及胸腔镜 (VATS)对其诊治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地对2 7例SPN患者行VATS辅助手术 ,分析比较SPN大小、位置分布与良恶性的关系 ;比较SPN中恶性结节大小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2 7例SPN中恶性肿瘤占 5 9%。SPN大小及位置分布与SPN性质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PN中恶性结节的大小与区域淋巴节转移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SPN大小及位置分布并无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恶性结节的大小与区域淋巴节转移有关。VATS可同时诊断与治疗SP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胸腔镜手术 手术方法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与处理 被引量:8
2
作者 招建华 杜建文 +2 位作者 鲍洪 骆太顺 蓝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病因学 硬膜下积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建文 陈杰文 +2 位作者 张斌 谢少波 招建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诊断 颅脑损伤/治疗 胸部损伤/诊断 胸部损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诊治胸外伤36例
4
作者 张斌 韩强 +1 位作者 程华 丁连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T_2交感神经夹闭治疗头汗症初探
5
作者 张斌 韩强 +1 位作者 程华 丁连举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9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T2交感神经夹闭治疗头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05年起,我们在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胸交感神经(T2)治疗12例头汗症,对合并...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行T2交感神经夹闭治疗头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05年起,我们在胸腔镜下应用10 m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胸交感神经(T2)治疗12例头汗症,对合并有手汗症者同时夹闭T3。[结果]:本组1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併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併发症。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明显的代偿性多汗。[结论]:经胸腔镜直接夹闭T2交感神经是一种治疗头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汗症 原发性多汗症 胸腔镜 交感神经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张小惠 姚冬英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232-232,共1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加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胃肠内营养支持。结果:40例患者能够耐受营养管,除1例术后5d出现堵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加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胃肠内营养支持。结果:40例患者能够耐受营养管,除1例术后5d出现堵管,3例出现1天腹胀、腹泻。经调整相应护理后症状消失,未影响营养支持。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满足患者术后的营养需要,符合生理要求,对疫病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十二指肠营养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有效咳痰训练对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排痰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艳芬 卓锦穗 +1 位作者 赖家盈 朱燕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07-207,共1页
目的探讨术前有效咳痰训练对预防和减少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的效果。方法把198例肺部手术的病人分为干预组(15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有效咳痰的训练,直至患者掌握方法为止)。对照组(46例急诊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紧急... 目的探讨术前有效咳痰训练对预防和减少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的效果。方法把198例肺部手术的病人分为干预组(15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有效咳痰的训练,直至患者掌握方法为止)。对照组(46例急诊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紧急,术前常规急诊术前准备)。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术后更有效的排痰(P<0.05)。结论术前进行有效咳痰的训练在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有效排痰中起到明显的作用,可预防和减少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咳痰 肺部手术 有效排痰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下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勉 张诠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 研究一种食管上段癌根治手术的新术式———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下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7例食管上段癌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A组 (2 3例 )行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 ,B组 (2 4例 )行单纯... 目的 研究一种食管上段癌根治手术的新术式———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下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7例食管上段癌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A组 (2 3例 )行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 ,B组 (2 4例 )行单纯不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术后定期随访 ,以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生存情况作为随访项目。结果 A组和B组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生存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 <0 0 1)。A组和B组使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 ,术后患者 1年淋巴结无转移率和 3年淋巴结无转移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P <0 0 1)。结论 双进路纵隔镜辅助不开胸食管上段癌根治术比单纯不开胸食管剥脱术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段癌 开胸 纵隔镜 辅助 根治术 手术方式 根治手术 结论 情况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杰 王晓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A组(开放性手术治疗组)24例和B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组)36例。观察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B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时间(188.6±16.9)min高于A组(146.2±15.4)min,t=9.86,B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110.2±15.1)m L、术后引流量(222.8±16.9)m L、术后下床时间(2.5±1.0)d、术后住院时间(8.5±2.0)d均低于A组(168.7±13.4)m L、(316.2±30.3)m L、(5.8±1.5)d、(15.5±2.5)d,t=15.36、15.30、10.24、12.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清扫淋巴结个数(13.0±2.4)和(13.6±2.8)无明显差异,t=0.89,P〉0.05。B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率3例(8.3%)、围手术期死亡率1例(2.8%)、并发症发生率1例(2.8%)均低于A组9例(37.5%)、3例(12.5%)、6例(25.0%),x2=24.90、6.15、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创伤小,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术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通过核因子-κ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途径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宝宁 甘向峰 +4 位作者 何进喜 何伟 马波 余博 韩育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3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维生素D3以60 nmol/L的浓度作用A549细胞5 d,10 nmol/L的BAY11-7082作用A549细胞1 h,由靶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A549细胞,通过Tr... 目的观察维生素D3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维生素D3以60 nmol/L的浓度作用A549细胞5 d,10 nmol/L的BAY11-7082作用A549细胞1 h,由靶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A549细胞,通过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及GPX1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GraphPad Prism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制作统计图,采用t检验。结果经维生素D3处理后,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t=57.842,P(Blank)<0.01;t=10.291,P(AA)<0.05],并且NF-κB、GPX1表达降低。经NF-κB抑制剂BAY11-7082处理后,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t=43.146,P<0.01),并且观察到NF-κB、GPX1表达降低。用RNA干扰法使GPX1表达降低后,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t=37.659,P(Blannk)<0.01;t=11.772,P(Scramble)<0.05],但NF-κB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D3可通过NF-κB/GPX1途径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维生素D3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斌 段卫平 +1 位作者 程华 丁连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下应用10In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r1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下应用10Inm钛夹,胸膜腔内不切开纵隔胸膜,不游离交感神经链,直接于星状神经节下缘夹闭第2、3胸交感神经(r12,r13)治疗32例原发性多汗症。结果本组32例患者效果均满意。无术中并发症,无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访2~30(9±6.1)个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代偿性多汗。结论胸腔镜下改良夹闭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多汗症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多汗症 外科学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成人先天性巨大孤立性左室憩室1例
12
作者 韩强 张斌 钟北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1,共1页
病人 男,24岁。近3年来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发作时心电图检查示室心动过速。入院时查体心脏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平片示主动脉结下肺动脉段相应处,可见一重叠影,边缘可见蛋壳样钙化影。
关键词 左室憩室 先天性 孤立 成人 胸部X线平片 心电图检查 蛋壳样钙化 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胃间质瘤蒂扭转一例
13
作者 张华勇 陈图峰 +4 位作者 吕会增 王天宝 胡宝光 何丹 卫洪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共1页
患者女,81岁.因左上腹包块11个月,腹痛2 d于2007年10月25日入院.2006年12月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囊实性占位,因无不适,拒绝治疗.2007年10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等表现.查体:腹部膨隆,... 患者女,81岁.因左上腹包块11个月,腹痛2 d于2007年10月25日入院.2006年12月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囊实性占位,因无不适,拒绝治疗.2007年10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等表现.查体: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上腹触及质硬、活动欠佳、边界不清、大小约10.0 cm×10.0 cm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