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肾动态显像手术前后评估重度积水患肾功能
1
作者 唐彩华 许泽清 +3 位作者 贾晓娟 姜萍 李慧 莫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重度肾积水患者患肾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 63例重度肾积水患者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其肾功能,并与IVP结果对照,按其肾功能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于术后1年内复查。结果 63例患者有重度积水肾69个,其...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重度肾积水患者患肾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 63例重度肾积水患者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其肾功能,并与IVP结果对照,按其肾功能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于术后1年内复查。结果 63例患者有重度积水肾69个,其中无功能肾15个,功能严重受损肾21个,肾功能中度受损16个,肾功能轻度受损12个,肾功能正常4个,切除患肾13个,其他50例患肾行手术解除梗阻,43例术后1年内复查肾动态显像,肾功能轻中度受损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肾功能严重受损者肾功能未见明显恢复。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重度肾积水患者手术前评估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梗阻 肾功能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晓蓓 樊卫 +1 位作者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大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68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原发灶SUVmax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SUVmax、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原发灶SUVmax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标准摄取值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晓蓓 樊卫 +1 位作者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计算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SUVmax诊断界值。结果 337个纵隔淋巴结中,病理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129个(129/337,38.28%),无转移淋巴结208个(208/337,61.72%)。纵隔淋巴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当SUVmax为4.5时Youden指数最大(0.605),准确率最高(81.6%)。结论 18F-FDG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SUVmax≥4.5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 HawkEye-SPECT仪“SENTAB”对均匀性校正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强生 贾晓娟 唐彩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7期114-115,共2页
目的:将GE"SENTAB"技术用于处理并创建均匀性校正的灵敏度图,通过对此技术的分析和实践,评价其对维护系统均匀性的作用。方法:运行系统配置的维护程序,采用99mTc标准源,依指令顺序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结果:对均匀性差、图像... 目的:将GE"SENTAB"技术用于处理并创建均匀性校正的灵敏度图,通过对此技术的分析和实践,评价其对维护系统均匀性的作用。方法:运行系统配置的维护程序,采用99mTc标准源,依指令顺序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结果:对均匀性差、图像明显失真问题,采用"SENTAB"维护程序调整后,能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均匀性指标是SPECT质控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建议每日采集图像前进行该项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图像 质量控制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25检测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2 位作者 许泽清 唐彩华 李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25检测在卵巢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卵巢癌术后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25检测,怀疑复发的病例进行CT/MRI检查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3例病人中,18F-F...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25检测在卵巢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卵巢癌术后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25检测,怀疑复发的病例进行CT/MRI检查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3例病人中,18F-FDG SPECT/CT检查发现核素异常浓聚24例,经CT/MRI检查和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灶19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44.2%、11.6%,特异性为83.8%。本组病例CA125升高13例,证实为转移灶病例中CA125升高12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7.9%、2.3%,特异性为96.9%。结论: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25检测是卵巢癌术后复发的可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复发 18F-FDG SPECT CT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泽清 段小蓓 +1 位作者 贾晓娟 樊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以患者为观察单位,PET/CT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6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64例,灵敏度79.41%(54/68),特异度80.65%(50/62),准确率80.00%(104/130),阳性预测值81.82%(54/66),阴性预测值78.13%(50/64);以淋巴结数为单位,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5个,非纵隔淋巴结212个,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74.42%(96/129),特异度86.06%(179/208),准确率81.60%(275/337),阳性预测值76.80%(96/125),阴性预测值84.43%(179/212)。PET/CT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 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18F氟脱氧葡萄糖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CⅣ、LN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贾晓娟 许泽清 +1 位作者 韩军 姜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CⅣ、LN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Ⅲ、CⅣ及LN的含量,运用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等进行的肝纤维化临床分期,用统计学方法对血清学指标和肝纤维化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CⅣ、LN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Ⅲ、CⅣ及LN的含量,运用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等进行的肝纤维化临床分期,用统计学方法对血清学指标和肝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肝组织学的炎症程度分级与纤维化分期正相关(P<0.01)。血清HA、PⅢ、ⅣC、LN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CⅣ、LN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动态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 PⅢ CⅣ LN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SPECT/CT检查在原发癌灶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2 位作者 许泽清 唐彩华 李慧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2期24-24,27,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检查在原发癌灶定位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临床常规检查不能定位的病例进行18F-FDGSPECT/CT显像,进行病理诊断跟踪和12个月临床资料随访。结果该组107例18F-FDGSPECT/CT检查定位原发肿瘤共计94例,定...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检查在原发癌灶定位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临床常规检查不能定位的病例进行18F-FDGSPECT/CT显像,进行病理诊断跟踪和12个月临床资料随访。结果该组107例18F-FDGSPECT/CT检查定位原发肿瘤共计94例,定位准确性86.2%;6例未见核素浓聚,假阴性率5.5%。7例18F-FDGSPECT/CT检查和临床随访未能确定原发灶,临床诊断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占6.4%。结论 18F-FDGSPECT/CT作为一种对细胞代谢和影像显示的检查,在原发灶定位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SPECT CT 原发灶不明肿瘤 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的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1 位作者 曾强生 李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全身骨显像的常见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因素。方法对本科2002年6月至2009年12月9687例次全身骨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影响全身骨显像质量的因素有:①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和注射技术;②患者的准备;③图像采集的方法和... 目的探讨影响全身骨显像的常见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因素。方法对本科2002年6月至2009年12月9687例次全身骨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影响全身骨显像质量的因素有:①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和注射技术;②患者的准备;③图像采集的方法和扫描速度;④图像显示。结论放射性核素的标记不好,直接影响图像质量。患者准备不到位,图像质量欠佳。对部位难以确定可疑病灶,图像采集时需加做局部静态显像或断层显像。合适的对比和灰阶的上下限提供较好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5-3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2 位作者 李慧 曾强生 许泽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5-3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乳腺癌术后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5-3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 62例患者中,18F-FDG...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5-3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乳腺癌术后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5-3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 62例患者中,18F-FDG SPECT/CT检查发现核素异常浓聚19例,经CT增强扫描和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灶12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9.4%,11.3%,特异性为86.0%。本组病例CA15-3升高8例,证实为转移灶病例中CA15-3升高6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9.8%,3.2%,特异性96.4%。结论 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5-3检测是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可靠检查方法。统计分析表明,18F-FDG SPECT/CT检查异常显著高于CA15-3升高,提示18F-FDG SPECT/CT检查是乳腺癌术后复发的较好方法,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5-3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转移的诊断率和准确性,在乳腺癌术后复查时联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 18F-FDG SPECT/CT CA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病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彩华 胡孔珍 唐刚华 《同位素》 CAS 2014年第1期55-63,共9页
Alzheimer病(AD)属于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其确诊主要依据死后病理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活体内早期无创性显像诊断AD提供有效途径,而PET显像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优良的正电... Alzheimer病(AD)属于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其确诊主要依据死后病理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活体内早期无创性显像诊断AD提供有效途径,而PET显像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优良的正电子显像药物。近年来研制的应用于AD的PET显像剂大致有糖代谢类、β淀粉样蛋白(Aβ)结合类、tau蛋白结合类、神经递质及受体类、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神经炎症类及细胞凋亡类。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AD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放射性药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肾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东江 曾强生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10期41-42,59,共3页
本文对人工肾的定义、原理、应用范畴、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人工肾的未来将朝仿生肾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人工肾 仿生肾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高剂量率辐射和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3 位作者 袁勇 陆建荣 王一羽 施常备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比研究单次高剂量率外放射和持续低剂量率内放射的辐射生物效应。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进行1、2、4、8、16、32Gy的单次辐射;应用P-32胶体0.01、0.1、0.5、2.7MBq,分别进行持续的外... 目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比研究单次高剂量率外放射和持续低剂量率内放射的辐射生物效应。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进行1、2、4、8、16、32Gy的单次辐射;应用P-32胶体0.01、0.1、0.5、2.7MBq,分别进行持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辐射,培养3d后进行制片染色,对比分析研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染色体形成率。结果:单次1、2、4、8、16、32Gy的外放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形成率分别为4.7%、5.5%、3.6%、1.7%、0.1%、0.02%;P-32胶体0.01、0.1、0.5、2.7MBq,连续3d的内辐射后,染色体形成率分别为3.3%、2.6%、1.7%、0.004%,未辐射对照组淋巴细胞形成率为3.5%。结论:单次小剂量(1、2、4Gy)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可能有促进作用,单次高剂量(8、16、32Gy)辐射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活度的P-32胶体(0.5、2.7MBq)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比认为,P-32胶体0.5MBq持续3d辐射的生物效应近似单次8Gy的外放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率 低剂量率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辐射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显像预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3 位作者 赵华 袁彬 赵征 施常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9mTc-MIBI摄取情况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行99mTc-MIBI检查,计算早、晚摄取率(ER、DR)和滞留指数(RI);患者经规范化疗和对症处理后,用CT评价治疗效果,总结ER、DR、RI...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9mTc-MIBI摄取情况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行99mTc-MIBI检查,计算早、晚摄取率(ER、DR)和滞留指数(RI);患者经规范化疗和对症处理后,用CT评价治疗效果,总结ER、DR、RI和患者治疗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观察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99mTc-MIBI摄取:ER值分别为(2.27±0.34)和(1.81±0.23)(P<0.05);DR值分别为(2.19±0.28)和(1.73±0.29)(P<0.05);RI值分别为(-3.27±1.79)和(-2.98±3.26)(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和99mTc-MIBI摄取浓度相关,和99mTc-MIBI的滞留情况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IBI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显像对疑诊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唐彩华 许泽清 +3 位作者 贾晓娟 莫冰 李慧 李颖勤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589-1590,共2页
目的评估运动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105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 目的评估运动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105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并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的图象特点。结果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4%、89.9%、84.8%。心肌灌注异常组,冠脉造影阳性率达91.3%。结论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符合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刘生 许泽清 +4 位作者 梁培炎 朱旭生 蒋宁一 卢献平 梁九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评价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及其同机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9例鼻咽癌(NPC)病人(初发38例、放疗或放化疗后病人51例)进行18F-FDGSPECT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结果与同期CT/MRI显像结果和3~6个月的临... 目的评价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及其同机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9例鼻咽癌(NPC)病人(初发38例、放疗或放化疗后病人51例)进行18F-FDGSPECT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结果与同期CT/MRI显像结果和3~6个月的临床追踪结果比较。结果18F-FDGSPECT符合显像诊断鼻咽部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4.4%、85.7%和91.0%。解剖显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77.8%、77.1%和77.5%(P<0.05)。其中FDGSPECT符合显像鉴别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或残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5%、85.7%和86.3%,解剖显像则分别为62.5%、77.1%和72.6%(P<0.05);18F-FDG显像有效地进行NPC临床分期,在初发NPC患者中6例分期上调,占(6/37)16.7%,7例分期下调,占(7/37)25%。对治疗后的患者能有效地评价治疗效果;同机CT图像融合能提供较可靠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SPECT显像在NPC诊断及分期中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双探头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成功率的学习曲线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晓娟 姜仁伟 +3 位作者 贺林 袁彬 孙英 施常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9期283-283,共1页
目的:通过12例医务工作的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成功率分析,探讨采用弹丸注射的肾动态显像技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对12位医务工作者的398例肾动态显像操作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显像成功率,探讨其学习曲线。结果:12位医务工作者前10例操作成功... 目的:通过12例医务工作的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成功率分析,探讨采用弹丸注射的肾动态显像技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对12位医务工作者的398例肾动态显像操作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显像成功率,探讨其学习曲线。结果:12位医务工作者前10例操作成功率72%~86%,10例后操做成功率91%~95%。结论:采用弹丸注射的肾动态显像技术有一个学习过程,研究认为通过10例左右实践即可达到稳定的高成功率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成功率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18
作者 唐彩华 许泽清 +1 位作者 曾强生 贾晓娟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评价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病人临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3例鼻咽癌(NPC)病人行放疗或放化疗后,随访中行18F-FDG SPECT/CT显像检查50人,次,结果与同期CT/MRI显像结果和3~6个月的临床追踪结果比较. 结果 ... 目的 评价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病人临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3例鼻咽癌(NPC)病人行放疗或放化疗后,随访中行18F-FDG SPECT/CT显像检查50人,次,结果与同期CT/MRI显像结果和3~6个月的临床追踪结果比较. 结果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发现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和转移阳性25例、阴性18例.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0%(23/25)、83.3%(15/18)和88.4%(38/43). 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对NPC治疗后的病人能有效地评价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脱氧葡萄糖F18 符合线路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SPECT/CT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贾晓娟 王雪晴 +1 位作者 许泽清 唐彩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腺癌病例同时进行18F-FDGSPECT/CT检查和CEA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0例患者中,18F-FDGSPECT/CT检查发现原发灶25,胸内扩散19...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腺癌病例同时进行18F-FDGSPECT/CT检查和CEA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0例患者中,18F-FDGSPECT/CT检查发现原发灶25,胸内扩散19例,远处转移16例。CT示原发灶24例,胸内扩散21例;远处转移15例。CEA增高20例,不高18例。结论:18F-FDGSPECT/CT检查结合CEA检测是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可靠检查方法。18F-FDGSPECT/CT检查异常显著高于CEA升高,提示18F-FDGSPECT/CT检查是肺腺癌术后复发的较好方法,18F-FDGSPECT/CT检查结合CEA检测可以提高肺腺癌术后转移的诊断率和准确性,在肺腺癌术后复查时联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复发 18F—FDG SPECT CT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18)F-FDG PET/CT表现与血清CE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江 段晓蓓 +2 位作者 樊卫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0-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PET/CT表现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71例初诊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外周静脉血CEA的结果。分析入选患者肺原发灶SUVmax、分化程度...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区域淋巴结PET/CT表现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71例初诊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外周静脉血CEA的结果。分析入选患者肺原发灶SUVmax、分化程度、原发灶大小、转移性淋巴结SUVmax、淋巴结N分期与血清CEA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原发灶SUVmax、大小与血清CEA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N分期情况与血清CEA有相关性,N0~N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灶分化程度、转移性淋巴结SUVmax与血清CEA无明显相关。【结论】肺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淋巴结N分期与血清CEA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N分期增加,血清CEA水平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