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同安钮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及其防治药剂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志云
唐国涛
关健超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梅州市林科所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的农业攻关计划项目(2004B20501014)
-
文摘
对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幼虫在桉林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测试了几种农药对其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同安钮夜蛾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其虫口密度在同一树冠不同方向或层次上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坡向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分布影响显著,南坡的虫口密度高于北坡的。在供试的农药中,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0.67 g/L液、1.8%阿维菌素乳油0.25 g/L液、保尔或锐劲特0.5 g/L液、0.3%印楝素乳油2 g/L液、1.3%鱼藤氰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g/L液对同安钮夜蛾5~6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达96%以上。
-
关键词
同安钮夜蛾
桉树
分布型
防治药剂
-
Keywords
Anua indiscriminata, eucalyptu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secticide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防治油茶尺蛾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东文
陈志云
王玲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自立项目
-
文摘
油茶尺蛾(Biston marginataShiraki)是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内出现的重要害虫。19种农药室内药效试验显示:15%茚虫威悬浮剂4 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 000倍液、16 000 UI/mg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2.8%阿维菌素乳油10 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致幼虫死亡均达100%。在林间,15%茚虫威悬浮剂4 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 000倍液、16 000 UI/mg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达100%,而2.8%阿维菌素乳油10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为84.48%。
-
关键词
油茶尺蛾
杀虫剂
筛选试验
-
Keywords
Biston marginata, insecticide, screening experiment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森得保粉剂对油茶尺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王玲
陈志云
陈嘉杰
李东文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中山市林场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52-54,共3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的自立项目
-
文摘
油茶尺蛾(Biston marginata Shiraki)是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内出现的重要害虫。在林间,森得保原药与钙粉比例1∶16,1∶20,1∶24和1∶30的杀虫率分别为91.71%,87.28%,84.71%和81.90%。用30倍钙粉稀释的森得保粉剂防治1 113.5 hm2林地的油茶尺蛾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为80.13%。
-
关键词
油茶尺蛾
森得保粉剂
防治效果
-
Keywords
Biston marginata, the mixture of avermectin Bla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防治秋枫灰同缘小叶蝉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郑礼飞
李东文
陈志云
王玲
李奕震
张纯
-
机构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4年第9期139-140,共2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的自立项目(编号:H10261)资助
-
文摘
指出了灰同缘小叶蝉是秋枫的重要害虫,利用8种农药室内药效试验显示:30%氯胺磷乳油3000倍液和20%叶蝉散乳油3000倍液对灰同缘小叶蝉成虫和若虫的杀虫效果均达100%,3%啶虫脒乳油、40%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老熟若虫的杀虫率分别为95.4%、90.8%、81.6%和74.6%;而1.8%阿维菌素乳油和0.5%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较差。
-
关键词
灰同缘小叶蝉
杀虫剂
筛选试验
-
Keywords
Coloana cinerea Dworakowska insecticide screening experiment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阿维菌素与苏云金杆菌复配对黄野螟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李嘉杰
李东文
郑礼飞
陈志云
王玲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52-53,共2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的自立项目(H10261)
-
文摘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黄野螟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复配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苏云金杆菌对黄野螟的制剂LC50值分别是0.0000001599mg/L和0.0006943385mg/L,前者毒力大于后者;两者以重量比为2∶8和1∶9混配时的增效作用最明显。
-
关键词
黄野螟
阿维菌素
苏云金杆菌
农药复配
-
Keywords
Heortia vitessoides
avermeet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esticide mixture
-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油茶尺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东文
陈志云
王玲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5-59,共5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自立项目
-
文摘
油茶尺蛾是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内出现的重要害虫。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结果表明,油茶尺蛾在广东省中山市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地表土层中越冬,蛹期历时约9个月。成虫趋光性弱。在室内,成虫平均寿命约8 d,最高产卵量可达1 700粒;卵期平均22.1 d;幼虫共6龄,幼虫期平均58.2 d。
-
关键词
油茶尺蛾
生物学
木荷
-
Keywords
Biston marginata , biology, Sch#na sttperba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森得保粉剂对木荷林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7
-
-
作者
李东文
陈志云
王玲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的自立项目
-
文摘
在3月和4月,对用森得保粉剂防治油茶尺蛾的木荷林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得保粉剂虽对木荷防火林带林冠层昆虫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抑制,但其极大地降低木荷防火林带林冠层内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导致植食性昆虫在群落中的比例降低;而对捕食和寄生昆虫的数量影响不大,从而使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所占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对木荷防火林带林冠层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森得保
木荷
昆虫群落
多样性
-
Keywords
Sedebao
Schima superba
insect community
diversity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油茶尺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 8
-
-
作者
陈志云
王玲
陈亮
陈嘉杰
李东文
李奕震
-
机构
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中山市林业局
中山市林场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自立项目
-
文摘
近年来,油茶尺蛾(Biston marginata Shiraki)已成为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的重要害虫。通过对油茶尺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7种抽样调查方法均可用于油茶尺蛾幼虫虫口密度的调查,其中Z字形法为最佳的抽样方法。坡位、坡向、树种和树冠方位对幼虫的分布有显著影响。上坡的幼虫密度显著高于中坡和下坡;南坡的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其它坡向。油茶尺蛾幼虫在林间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以Iwao回归模型为基础,确定了最佳的抽样模型。
-
关键词
油茶尺蛾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
Keywords
Biston marginata Shiraki, spatial pattern, sampling method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土沉香黄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 9
-
-
作者
陈志云
李东文
王玲
李奕震
黄湘如
秦长生
-
机构
广东省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4,共5页
-
基金
中山市财政资助的中山市林业科研与推广的自立项目(H10261)
-
文摘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土沉香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外的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黄野螟1年可以发生6代。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翌年4月初羽化。成虫趋光性弱。26℃条件下,卵期6.6 d,幼虫期14.1 d,预蛹期2.9 d,蛹期9.8 d,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8.7和8.6 d。幼虫共5龄,1~4龄具群集性,5龄的取食量占幼虫期的70.24%。卵主要分布于寄主树冠下层嫩叶端部的背面。
-
关键词
土沉香
黄野螟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Aquilaria sinensis
Heortia vitessoid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5.7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