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应变率比值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健 武敬平 +5 位作者 王宁 李广涵 王秀红 王瑛 郑敏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R)与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联合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71例乳腺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及应变弹性成像检查,应用SR联合BI-RADS-US对乳腺结节分类进行分级调整,以...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R)与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联合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71例乳腺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及应变弹性成像检查,应用SR联合BI-RADS-US对乳腺结节分类进行分级调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联合法与BI-RADS-US单独诊断乳腺结节的效能,比较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471例乳腺结节中,良性180例,恶性291例,联合法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BI-RADS-US(0.798比0.730;Z=2.583,P=0.010)。SR法、BI-RADS-US及联合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6.6%、99.0%、96.6%,特异度分别为67.2%、47.2%、63.3%,准确性分别为79.2%、79.2%、83.9%。联合法较BI-RADS-US单独诊断乳腺癌特异度从47.2%提高到63.3%(χ2=14.25,P<0.001),将57.5%(42/73)BI-RADS 4A类中的良性结节降为3类。结论SR联合BI-RADS-US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提高诊断特异度,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 乳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合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的改良手术,保留甲状腺右叶组织约6 g。结果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8例,1例因偏瘦、甲状腺体积大、操作空间小、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0 min(85~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10~60 ml)。术后引流管平均引流量50 ml(30~95 ml),术后常规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3.3 d(2~5 d)。术后无声嘶、饮水呛咳、手足麻木及抽搐,无切口出血所致呼吸困难、甲亢危象及死亡。38例腔镜手术患者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39例平均随访15个月(2~26个月),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甲亢复发,其余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兼具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健 王宁 +5 位作者 武敬平 李广涵 王秀红 郑建勋 王瑛 张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1期122-125,131,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最大杨氏模量值联合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42例乳腺肿物患者,共342个病灶,行常规超声(ultrasound,US)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最大杨氏模量值联合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42例乳腺肿物患者,共342个病灶,行常规超声(ultrasound,US)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检查,对肿物进行BI-RADS分类并测量SWE最大杨氏模量值SWEmax。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良、恶性肿物SWEmax进行比较,构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BI-RADS分类以3~4A为界点,SWE取约登(Youden)指数最大时ROC曲线上的SWEmax值为界点,二者联合以3~4A为界点,计算BI-RADS-US、SWE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3种方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肿物SWEmax为143.4±68.6kPa,良性肿物SWEmax为60.5±47.5kPa,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3,P<0.01)。BI-RADS、SWEmax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AUC分别为0.739、0.799和0.850。SWEmax以88.4kPa为界点,SWEmax、BI-RADS及联合法诊断乳腺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79.4%、98.6%和93.6%,特异性分别为80.8%、50.0%和76.8%,准确性分别为80.0%、79.8%和87.4%。二者联合诊断特异性较BI-RADS提升26.8%,尤其对于BI-RADS 4A类但病理良性结节,联合诊断降类80%(40/50)。结论BI-RADS联合SWE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07-209,213,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手术时间、甲状旁腺保护和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手术时间、甲状旁腺保护和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纳米碳组95例,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常规手术组123例,术中未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结果 :纳米碳组和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5±21min和89±19min。术中因不能明确是否甲状旁腺而行冰冻病理检查的甲状旁腺个数纳米碳组为1枚,常规手术组为9枚;术后d1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激素(PTH)降低的发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纳米碳组为1425枚,常规手术组为1107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及保护有重要作用,并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值得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健 武敬平 +5 位作者 王宁 李广涵 王秀红 王瑛 郑敏 张波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03-406,411,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患者360例,共360个肿物,术前行常规超声及ARFI成...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患者360例,共360个肿物,术前行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获得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所有肿物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并绘制SWV值的ROC曲线。VTQ界值取约登指数最大时ROC曲线的值4.05 m/s,BI-RADS及联合法界值均为3~4A类,计算3种方法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三者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肿物227个,良性133个,恶性肿物SWV值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2.95)m/s比(3.16±2.14)m/s,P=0.000]。常规超声、ARFI及联合法AUC分别为0.742、0.748、0.833,敏感性为98.7%、66.1%、90.7%,特异性为49.6%、83.5%、75.9%,准确性为80.6%、72.5%、85.3%,阳性预测值为77.0%、87.2%、86.6%,阴性预测值为95.7%、59.0%及82.8%。联合法将86.3%的病理良性4A类肿物降为3类。结论ARFI辅助常规超声能够提高乳腺肿物诊断效能,诊断特异性提高26.3%,能够避免86.3%的病理良性4A类肿物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声触诊组织定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洁 杨猛 黄林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77-179,共3页
1前言1869年,澳大利亚内科医生Thomas Ashworth第一次描述并证实了在形态上与原发肿瘤相似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存在。由此便掀起了CTC的研究热潮。目前CTC计数和特征化是转化研究中的主要工具,并逐渐在临... 1前言1869年,澳大利亚内科医生Thomas Ashworth第一次描述并证实了在形态上与原发肿瘤相似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存在。由此便掀起了CTC的研究热潮。目前CTC计数和特征化是转化研究中的主要工具,并逐渐在临床应用中成为预后和药代动力学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乳腺癌细胞 原发肿瘤 内科医生 临床应用 药代动力学 CIRCULATING 转化研究 曲妥珠单抗 血液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少华 王莹莹 +1 位作者 曹经纬 何宇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8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腹围等...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腹围等一般资料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临床护理工作在术前、术后、出院阶段的流程规范及意义。结果在规范的护理流程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3±0.4)d,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的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使患者受益,但需要形成合理的护理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 肥胖 2型糖尿病 快速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皮肤小汗腺汗孔瘤恶变1例
8
作者 刘思宇 文鹏飞 +2 位作者 马宏光 纪浩洋 佟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17-317,I0002,共2页
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左乳皮肤肿物60余年,破溃2个月”于2017年4月26日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左乳外上方一黑褐色皮肤肿物,当时约黄豆大小,略凸起于皮肤,无疼痛,无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未予重视。近2年肿物逐渐增大至鹅蛋大小。2个月前... 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左乳皮肤肿物60余年,破溃2个月”于2017年4月26日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左乳外上方一黑褐色皮肤肿物,当时约黄豆大小,略凸起于皮肤,无疼痛,无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未予重视。近2年肿物逐渐增大至鹅蛋大小。2个月前因外力摩擦后出现破溃,表面可见糜烂,有少量血性渗出物,不能自行愈合。入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2点钟方向距乳晕3cm处可见一大小约4×5×5cm的黑褐色皮肤肿物,呈菜花样,表面糜烂,部分结痂,可见少量淡血性渗出,无触痛,质地中等硬度,可随皮肤活动(图1见插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物 小汗腺汗孔瘤 恶变 乳房 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结 皮肤红肿 渗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空肠π形Roux—en—Y吻合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洋 孟化 +2 位作者 李梦伊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π形Roux-en-Y吻合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 3例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π形Rou...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π形Roux-en-Y吻合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 3例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π形Roux-en-Y吻合术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后病理学分期为Ⅱ期以上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替吉奥。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采用π形Roux-en-Y吻合术。其中病例1清扫第11p组淋巴结时损伤脾血管,顺利止血;病例2、3术中未发生并发症。病例1、2、3手术时间分别为376、290、284 min,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26、30、2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0、100、200 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3、3 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4、4、5 d。病例3术后发生左侧胸腔积液,经穿刺引流后痊愈;病例1和2术后未发生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病例1、2、3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17、20枚,肿瘤TNM分期分别为T1aN0M0、T3N3M0、T1bN0M0期。病例1、2、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7、8、11 d。(2)随访和生存情况:3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病例1、2、3随访时间分别为18、16、12个月。随访期间,病例2行术后辅助化疗,于术后12个月复查时发现多发肝转移灶,行紫杉醇+希罗达姑息化疗;病例1和3无瘤生存。结论:采用π形Roux-en-Y吻合术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可作为消化道重建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食管空肠吻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