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开发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沈德煌 张运军 +1 位作者 韩静 李军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7,157-158,共4页
针对昌吉油田梧桐沟油藏埋藏深、黏度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且级差大,采用常规热采技术难以进行有效开发的问题,运用热采物理模拟方法,进行了多元热流体开发技术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常规热水驱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虽能得到一定程... 针对昌吉油田梧桐沟油藏埋藏深、黏度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且级差大,采用常规热采技术难以进行有效开发的问题,运用热采物理模拟方法,进行了多元热流体开发技术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常规热水驱驱油效率和体积波及系数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现场实施时加剧了窜流的风险;研发的3种多元热流体驱油体系,其驱油效率比相同温度下水驱分别提高了26.88、20.55及19.10个百分点;二维模型150℃下进行多元热流体段塞驱采收率可达67.59%,梧桐沟油藏采用多元热流体驱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目前正在现场开展热水+多元热流体段塞驱先导试验,已初步见到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对类似的非常规稠油油藏实现有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稠油油藏 物理模拟 开发方式 常规水驱 热水驱 多元热流体驱 梧桐沟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反演技术
2
作者 王娟 王西文 +2 位作者 苏明军 张喜梅 周嘉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1期42-46,共5页
针对滚动勘探开发阶段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复杂地质条件的储层反演技术,主要包括波阻抗反演、敏感测井参数反演、反演资料的岩性解释。整个过程是一个迭代反演过程,随着输入多种地质信息,反演精度不断提高(垂向分辨率达到4~5m)... 针对滚动勘探开发阶段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复杂地质条件的储层反演技术,主要包括波阻抗反演、敏感测井参数反演、反演资料的岩性解释。整个过程是一个迭代反演过程,随着输入多种地质信息,反演精度不断提高(垂向分辨率达到4~5m)。通过在大港周清庄油田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 滚动开发 储层反演 周清庄油田 油田勘探 地质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的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德煌 谢建军 王晓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5-87,102,共4页
对稠油注蒸汽添加尿素及泡沫剂开采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河南油田进行现场应用。研究表明:尿素水溶液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蒸汽添加尿素驱、尿素及泡沫辅助蒸汽驱技术不仅能改善蒸汽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对稠油注蒸汽添加尿素及泡沫剂开采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河南油田进行现场应用。研究表明:尿素水溶液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蒸汽添加尿素驱、尿素及泡沫辅助蒸汽驱技术不仅能改善蒸汽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采油速度。现场试验效果表明,该技术可使阶段油汽比提高114 % ,采注比提高116 % ,并且成功率达10 0 % ,累计增油170 0 3 34t,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蒸汽开发 尿素 泡沫剂 开采技术 机理研究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春泽 任香 +2 位作者 李秀峦 李晓玲 刘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以新疆油田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组合转蒸汽驱是较好的开发方式,合理注采参数为:注汽强度为1.68-2.02 m3/(hm^2·m... 以新疆油田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组合转蒸汽驱是较好的开发方式,合理注采参数为:注汽强度为1.68-2.02 m3/(hm^2·m·d),采注比为1.2-1.3,井底蒸汽干度大于0.4。该研究结果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下步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油藏 超稠油 水平井蒸汽吞吐 转换开发方式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外油层注水开发的指进现象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捷 杨正明 邱勇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22,28,共3页
常规多层油藏在注水开发时由于各储层物性差异特别是渗透率的差异 ,会引起各储层油水前缘的指进现象。因此 ,在注水开发时应根据储层物性和油水前缘来合理划分层序 ,避免暴性水淹现象发生 ,从而使开发方案更有效。在表外油层的开发过程... 常规多层油藏在注水开发时由于各储层物性差异特别是渗透率的差异 ,会引起各储层油水前缘的指进现象。因此 ,在注水开发时应根据储层物性和油水前缘来合理划分层序 ,避免暴性水淹现象发生 ,从而使开发方案更有效。在表外油层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 ,使得这种情况更为突出。针对表外油层的储层特性 ,利用表外储层的渗流理论 ,推导出适合表外油层注水开发时水驱油的前缘公式 ,并利用公式进行油田实例计算 ,更好地指导这类油田的开发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外油层 启动压力梯度 水驱规律 层系划分 沉积条件 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勘探开发阶段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西文 周嘉玺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4期260-270,共11页
针对滚动勘探开发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适于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既分层次又相互统一的迭代式精细储层预测的配套技术思路与流程,包括精细构造解释、测井沉积微相建模、测井数据校正与标准化处理、储层测井响应研究、高精度储层反演... 针对滚动勘探开发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适于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既分层次又相互统一的迭代式精细储层预测的配套技术思路与流程,包括精细构造解释、测井沉积微相建模、测井数据校正与标准化处理、储层测井响应研究、高精度储层反演、储层建模以及储量计算与井位部署等技术.通过在大港周清庄油田的实际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有效、可行,可大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垂向分辨率可达4~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勘探开发 精细储层 预测 技术思路 流程 垂向分辨率 周清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石油地质研究、油气勘探前景及面临问题 被引量:34
7
作者 牛嘉玉 张映红 +1 位作者 袁选俊 吴贤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2,21,共7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广泛的岩浆活动,对含油气系统的层序地层结构、有机质类型及系统的形成与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火山沉积层序研究及火成岩成藏组合立体勘探正在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特点.未来十年,制约这类油气藏开采的岩心-测井-地...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广泛的岩浆活动,对含油气系统的层序地层结构、有机质类型及系统的形成与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火山沉积层序研究及火成岩成藏组合立体勘探正在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特点.未来十年,制约这类油气藏开采的岩心-测井-地震三相转换技术和储层描述技术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松辽盆地将成为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热点地区,东部火成岩油气藏的探明地质储量预计可能达到或超过1×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 油气勘探前景 中生代 石油地质 火成岩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应力敏感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郭为 熊伟 高树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140,共3页
页岩气藏降压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和井底压力的变化导致气藏产生应力敏感效应,使气藏流体的流动动态和气藏产能受到影响。为了明确开采压力的下降对气藏渗透率变化的影响,实验通过改变内压与围压这2种方式,对页岩气藏的应力敏感效应进... 页岩气藏降压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和井底压力的变化导致气藏产生应力敏感效应,使气藏流体的流动动态和气藏产能受到影响。为了明确开采压力的下降对气藏渗透率变化的影响,实验通过改变内压与围压这2种方式,对页岩气藏的应力敏感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页岩的渗透率随着内压的降低而下降,随着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加而下降;页岩渗透率与内压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页岩对外压的敏感效应远远大于对内压的敏感效应。该研究对确定页岩气藏产能及制订气井合理生产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降压开采 渗透率 内压 外压 应力敏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太伟 郭和坤 +2 位作者 李海波 路岩 薛小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09,123,共4页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气测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孔渗越大相关性越好;分析了裂缝微裂缝含量对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影响,裂缝微裂缝含量大于2%时,与可动流体百分数具有较好相关性;可动流体百分数和裂缝微裂缝百分数可以表征页岩气储层物性特征,是评价页岩气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动流体百分数 核磁共振 裂缝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道气辅助SAG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兆敏 王勇 +2 位作者 高永荣 张传举 杨立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8-60,138,共3页
根据杜84块馆陶油层地质特征、多组分流体相态拟合生成的流体组分数据,结合SAG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烟道气辅助SAGD数值模拟模型。针对常规SAGD技术进行不改变注汽方式开发效果预测,对注汽井注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注汽井注... 根据杜84块馆陶油层地质特征、多组分流体相态拟合生成的流体组分数据,结合SAG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烟道气辅助SAGD数值模拟模型。针对常规SAGD技术进行不改变注汽方式开发效果预测,对注汽井注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注汽井注汽较原方式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针对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进行蒸汽/烟道气伴注可行性分析,对蒸汽/烟道气注入比和注入总量进行优选,最终优选烟道气和蒸汽总注入量为75 m3/d,注入比为1∶1,最终采收率为47.39%。烟道气辅助SAG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蒸汽/烟道气伴注对改善SAGD过程中蒸汽腔的扩展及延长SAGD阶段时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超稠油 烟道气 数值模拟 杜84块馆陶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矩形井网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文博 杨正明 +2 位作者 徐轩 肖前华 滕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157,共5页
根据长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点,利用特低渗透大型露头岩样低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不同排距、不同穿透比对矩形井网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了驱替达到稳定时模型的压力分布和各采出井的采液速度。根据小岩样非线性渗... 根据长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点,利用特低渗透大型露头岩样低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不同排距、不同穿透比对矩形井网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了驱替达到稳定时模型的压力分布和各采出井的采液速度。根据小岩样非线性渗流曲线将模型划分为不流动区、非线性区和拟线性区,提出用压力系数来评价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驱替压差、减小排距、增加穿透比可以增大矩形井网的压力系数,提高采出井采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露头 矩形井网 非线性渗流 排距 穿透比 压力系数 有效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德煌 马德胜 +1 位作者 聂凌云 李晓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8-110,141,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大庆油田原油采收率,利用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探讨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藏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不仅能够改善高、中渗层的驱油效率,且蒸汽的超覆作用能够... 为进一步提高大庆油田原油采收率,利用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探讨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藏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不仅能够改善高、中渗层的驱油效率,且蒸汽的超覆作用能够有效动用油层上部剩余油,提高波及效率。聚合物驱后油藏转热采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研究为大庆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现场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热采物理模拟 蒸汽驱 热采方法 开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46
13
作者 鲜保安 高德利 +1 位作者 陈彩红 王宪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
煤层气储层与常规油气储层具有极大的差异性 ,其产出特点也不同 ,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已明显不适用于煤层气开发。本文从煤层物性的特殊性和保护煤层的角度出发 ,指出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难点 ;根据我国煤层特点研究分析了煤层气泡沫钻井、波... 煤层气储层与常规油气储层具有极大的差异性 ,其产出特点也不同 ,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已明显不适用于煤层气开发。本文从煤层物性的特殊性和保护煤层的角度出发 ,指出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难点 ;根据我国煤层特点研究分析了煤层气泡沫钻井、波动水力压裂和定向羽状水平井技术的适用性 ,并对定向羽状水平井技术在沁水煤层气田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 泡沫钻井 波动水力压裂 洞穴完井 定向羽状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洪庆 何东博 +2 位作者 娄钰 伊怀建 朱维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79-81,139,共3页
依据地层水的赋存状态将低渗致密气藏划分为3类储层,根据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的主控因素,建立考虑滑脱效应、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同时存在和各自组合存在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3类储层产能公式。计算表明... 依据地层水的赋存状态将低渗致密气藏划分为3类储层,根据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的主控因素,建立考虑滑脱效应、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同时存在和各自组合存在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3类储层产能公式。计算表明,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线性渗流不同流态下,气井计算产量都明显区别于传统达西流动情况,且生产压差较大时,应力敏感性对气井的产量影响增强。因此低渗致密气藏实际开采中,要根据气藏具体含水状况,选择对应流态的产能方程进行评价,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放大压差过快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气藏 低速非线性渗流 滑脱效应 应力敏感 数学模型 产能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熔岩储层次生孔隙类型的岩相学研究——以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滴西17井区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郗爱华 刘豇瑜 +2 位作者 熊益学 周慧 孙圆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152,共4页
依据岩心资料,通过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发现,该区火山熔岩发育不同类型的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斑晶溶孔、基质溶孔、杏仁体溶孔、交代蚀变假杏仁体溶孔、构造缝和溶蚀缝等类型。研究发现,各种次生孔、缝在演化上存在内在的联系,其形成... 依据岩心资料,通过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发现,该区火山熔岩发育不同类型的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斑晶溶孔、基质溶孔、杏仁体溶孔、交代蚀变假杏仁体溶孔、构造缝和溶蚀缝等类型。研究发现,各种次生孔、缝在演化上存在内在的联系,其形成机理是1个复杂多变的地质过程,主要受火山岩矿物成分、溶蚀作用类型和构造作用的制约。火山熔岩铁镁质矿物含量越高,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越强烈,储层储集物性越好,产能越高。因此,对火山熔岩储层进行详细的岩相学研究,有助于进行火山岩储层的评价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类型 火山熔岩 石炭系 滴西17井区 克拉美丽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油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瑞东 吴晓东 +2 位作者 熊春明 王瑞河 王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135,共6页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以及中国的一些稠油油藏溶解气驱过程中,表现出了异常的开发动态:低的生产气油比、高的采油速度和高于预期的一次采收率。"泡沫油"被认为是这种异常生产动态的原因之一,油相连续的含有大量气泡的原油称为...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以及中国的一些稠油油藏溶解气驱过程中,表现出了异常的开发动态:低的生产气油比、高的采油速度和高于预期的一次采收率。"泡沫油"被认为是这种异常生产动态的原因之一,油相连续的含有大量气泡的原油称为泡沫油。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在泡沫油定义、性质、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其中重点研究了过饱和度、临界气相饱和度、原油黏度、压力衰竭速度和溶解气油比对泡沫油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一些解释泡沫油机理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稠油冷采泡沫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油 稠油冷采 影响因素 机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开发中水力压裂水平井敏感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程 刘雄 +1 位作者 程敏华 刘思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7,156-15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页岩气藏渗流机理,提高产能评价的准确有效性,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平台,考虑有限导流和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条件,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的模型,对比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力裂缝... 为了进一步明确页岩气藏渗流机理,提高产能评价的准确有效性,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平台,考虑有限导流和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条件,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的模型,对比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力裂缝长度、间距、高度、导流能力和微裂缝渗透率、微裂缝-基质sigma系数及非达西因子等各敏感参数对页岩气累计产量和近井地带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微裂缝渗透率和水力裂缝半长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水力压裂水平井 敏感参数 裂缝长度 裂缝间距 裂缝高度 裂缝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水驱前缘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芳 沈瑞 +2 位作者 李兆国 朱圣举 高树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4,146,共4页
受非均质性影响,注水井周围各方向吸水量差异巨大,从而影响了水驱前缘的运动方向。结合岩心组合模型实验及现场取心数据,在贝克莱-列维尔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非均质油藏水驱前缘计算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王窑地区实际井组进行计... 受非均质性影响,注水井周围各方向吸水量差异巨大,从而影响了水驱前缘的运动方向。结合岩心组合模型实验及现场取心数据,在贝克莱-列维尔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非均质油藏水驱前缘计算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王窑地区实际井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水驱前缘的运动方向即井组的优势注水方向为南北主轴东北方向40°、南北主轴西北方向20°,与微地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误差仅为3%,符合度较高。经过公式预测,注水开发9 a后井组中w6井首先见水,后经过2 a的开发,w2井见水,在此基础上针对井网加密调整方案提出相应建议。以均质油藏的计算方法计算同一井组,注水优势方向以及突破时间误差均较大,新的计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水驱前缘 见水时间 低渗透油藏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陆程 刘雄 +1 位作者 程敏华 李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2,156,共5页
针对页岩气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因素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在考虑页岩气等温吸附和解吸条件下,建立有限导流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模型。通过研究天然微裂缝渗透率、基质—微裂缝sigma系数、储层改造体积、人工裂缝导流... 针对页岩气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因素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在考虑页岩气等温吸附和解吸条件下,建立有限导流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模型。通过研究天然微裂缝渗透率、基质—微裂缝sigma系数、储层改造体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诱导裂缝导流能力、诱导裂缝密度以及非达西因子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得到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天然微裂缝渗透率和改造体积大小对累计产气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66%、22.50%、22.35%,是影响单井产能的最主要的3大因素。气井产能优化设计对页岩气储层改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SRV 水平井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诱导裂缝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铁军 阮宝涛 +2 位作者 郭建林 闫海军 李忠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1-22,33,共3页
为了明确长岭气田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气田高效开发,通过对沉积背景、岩心描述、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确定了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为浅湖背景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主要发育于分支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和天然堤等4种微相类型。... 为了明确长岭气田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气田高效开发,通过对沉积背景、岩心描述、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确定了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为浅湖背景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主要发育于分支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和天然堤等4种微相类型。结合测井、岩心分析等研究,确定了各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明确了沉积微相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其中,分支河道为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决口扇和天然堤次之,河道间微相则不发育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娄库组 沉积微相 三角洲平原 储层 长岭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