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辽河油田SAGD工业化实施关键技术
1
作者 王建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5期182-182,共1页
SAGD是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SAGD就是蒸汽驱开采方式,即向注汽井连续注入高温、高干度蒸汽,首先发育蒸汽腔,在加热油层并保持一定的油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将原油驱至周围生产井中,然后采出。SAGD技术作为辽河油田超稠油开... SAGD是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SAGD就是蒸汽驱开采方式,即向注汽井连续注入高温、高干度蒸汽,首先发育蒸汽腔,在加热油层并保持一定的油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将原油驱至周围生产井中,然后采出。SAGD技术作为辽河油田超稠油开发的重要手段,已经从试验阶段进入到了规模化的生产阶段,该技术在单井产量方面比传统技术高五倍左右,采收率可提升20%以上,大大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对辽河超稠油SAGD工业化实施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国内类似区块转SAGD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SAGD 关键技术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辽河油田W块薄层超稠油油藏
2
作者 王建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5期186-186,共1页
在辽河油田利用水平井技术手段对W块薄层储量实施建设开发的区块,此区块主要油层的平均厚度约9米左右。因此,对此区块靶心的精准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同时并没有过多的数据资料,油层薄等诸多状况,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主要利用二开自身... 在辽河油田利用水平井技术手段对W块薄层储量实施建设开发的区块,此区块主要油层的平均厚度约9米左右。因此,对此区块靶心的精准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同时并没有过多的数据资料,油层薄等诸多状况,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主要利用二开自身的构造、钻导眼、LWD地质导向等技术手段,能有效地降低此区块的施工难度,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分析水平井技术效果,W块采用的水平井技术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效。故此,本文主要以浅谈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辽河油田W块薄层超稠油油藏,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技术 辽河油田 薄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95区块砂岩储层中钙质夹层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洋 卢宗盛 +3 位作者 权英哲 司勇 张华 彭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钙质夹层是控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95区块钙质夹层十分发育,利用丰富的岩心、测井资料,识别并探讨了钙质夹层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本区钙质夹层是早期无铁碳酸盐与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形成的... 钙质夹层是控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95区块钙质夹层十分发育,利用丰富的岩心、测井资料,识别并探讨了钙质夹层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本区钙质夹层是早期无铁碳酸盐与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形成的两期夹层;早期钙质夹层主要分布于泛滥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晚期钙质夹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亚相,且一般位于砂泥岩接触带,厚层砂岩顶底部碳酸盐胶结物较中部高。早期钙质夹层是沉积期、成岩早期,蒸发作用使富钙孔隙水中的钙质沉淀形成的;晚期钙质夹层是在有机酸作用下,Ca2+、Mg2+在烃源岩(泥岩)中溶解,再于储集岩(砂岩)中沉淀形成的。根据夹层的分布规律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钙质夹层 砂岩储层 分布规律 成因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兴古7潜山巨厚油藏水驱开发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宏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608-609,618,共3页
兴古7潜山巨厚油藏具有双重孔隙介质变质岩的渗流特征。为了解决该区块是否实施注水开发的难题,开展了敏感性、油水渗流特征、水驱效率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集层呈弱速敏、弱水敏、临界矿化度为2 500 mg/L;该块储层及原油物性非... 兴古7潜山巨厚油藏具有双重孔隙介质变质岩的渗流特征。为了解决该区块是否实施注水开发的难题,开展了敏感性、油水渗流特征、水驱效率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集层呈弱速敏、弱水敏、临界矿化度为2 500 mg/L;该块储层及原油物性非均质性较强,油水渗流特征复杂,不同于一般的砂岩油藏,暂不实施全面注水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古7 储层敏感性 注水开发 潜山油藏 双重介质 渗流特征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 被引量:22
5
作者 孙洪斌 张凤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走滑构造普遍存在于盆地构造体系之中,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重要构造样式。本文重点阐述了走滑构造的特征,指出辽河盆地的走滑构造在平面上表现为雁列褶皱构造,走滑断裂的发育具有平直性和分段性的特点,并可见断裂错开褶皱构造和火山岩体... 走滑构造普遍存在于盆地构造体系之中,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重要构造样式。本文重点阐述了走滑构造的特征,指出辽河盆地的走滑构造在平面上表现为雁列褶皱构造,走滑断裂的发育具有平直性和分段性的特点,并可见断裂错开褶皱构造和火山岩体。走滑构造在剖面上花状构造发育较明显,钻井岩心中走滑运动形迹清楚;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也证明走滑运动的存在,并已产生作用。研究进一步指出走滑作用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圈闭,且有利于储集层的发育,与油气密切相关,利于油气的聚集和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油气藏 走滑构造 雁列 褶皱构造 花状构造 圈闭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关文龙 田利 郑南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自行研制的三维高压模型本体 ,利用原有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进行了超稠油油藏的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FSAGD)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试验表明 ,FSAGD具有和水平井蒸汽重力泄油 (SAGD)相类似的渗流及传热机理。与常规蒸汽... 通过自行研制的三维高压模型本体 ,利用原有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进行了超稠油油藏的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FSAGD)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试验表明 ,FSAGD具有和水平井蒸汽重力泄油 (SAGD)相类似的渗流及传热机理。与常规蒸汽驱和SAGD相比 ,FSAGD可以明显提高蒸汽波及系数和最终采收率。根据试验结果可将FSAGD过程分为 3个阶段 :预热阶段、稳定泄油阶段和降压开采阶段。为实现稳定泄油 ,应保证一定的注汽速度和较高的注汽干度。对射孔、蒸汽附加氮气、储层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对FSAGD开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生产井适当补孔和蒸汽附加氮气均有助于提高采油速度和累积油汽比 ,但不能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水平裂缝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物理模拟试验 渗流 传热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轮南油田剩余油影响地质因素
7
作者 王建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9年第6期390-390,共1页
轮南油田是塔里木投产最早的大型碎屑岩整装区块,地质储量4000多万吨,历经主力层的二次开发,开发指标没有大的改变,目前油田整体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本文重点从构造、沉积、储层非均质性等地质角度对轮南油田的剩余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轮南油田是塔里木投产最早的大型碎屑岩整装区块,地质储量4000多万吨,历经主力层的二次开发,开发指标没有大的改变,目前油田整体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本文重点从构造、沉积、储层非均质性等地质角度对轮南油田的剩余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影响因素 高含水 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84块馆陶油藏SAGD开发阶段划分研究
8
作者 王建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5期153-153,共1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馆陶油层为一顶部和四周被水包围的特殊油藏。为提高杜84块馆陶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动用程度。决定采用SAGD开发技术。杜84块馆陶油藏于1999年投入开发,自2005年陆续转入SAGD开发,随着转驱井组的增加,开发研究的不断深...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馆陶油层为一顶部和四周被水包围的特殊油藏。为提高杜84块馆陶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动用程度。决定采用SAGD开发技术。杜84块馆陶油藏于1999年投入开发,自2005年陆续转入SAGD开发,随着转驱井组的增加,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进一步加强对SAGD开发规律研究,搞清不同阶段生产特征,本文以油藏特点和开发现状为基础,应用STARTS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变深度、不均匀网格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对双水平井组合的SAGD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对SAGD不同开发阶段进行了划分,为后续SAGD开发井组优选及动态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开发阶段 馆陶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连山 赵威 +3 位作者 谢梅 王丽君 孙希勇 陈白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7-60,共4页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通过侧钻、小井眼、欠平衡钻井和过油管作业等 ,开发常规钻井技术难以达到的、隐蔽的、枯竭的油气藏。连续油管钻机 (CTD)在普鲁得霍湾 (Prudhoe)延伸现有水平井或水平侧钻 ,其成本是常规钻机的 4 0 % ,利用此项技术钻...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通过侧钻、小井眼、欠平衡钻井和过油管作业等 ,开发常规钻井技术难以达到的、隐蔽的、枯竭的油气藏。连续油管钻机 (CTD)在普鲁得霍湾 (Prudhoe)延伸现有水平井或水平侧钻 ,其成本是常规钻机的 4 0 % ,利用此项技术钻斜井 ,平均日产油量由以前的90 0桶升至 2 0 0 0桶 ,经济效益显著。连续油管工具包括滑套循环装置 (SSCD)、跨接工具和内管柱 ,在酸化作业中可消除细砂运移或完井 -修井液给井筒造成的损害 ,并清除油管内砂子和盐的沉积 ,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新型连续油管装置CT EXPRESS可缩短立井架时间 ,大幅度提高安全与作业效率 ,提高氮提升、除砂、酸化处理及压裂的可靠性。连续油管还在射孔技术 (CTCP)和测井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钻井 酸化压裂 测井 可靠性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预测储层参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东 于桂荣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讨论了如何将地震资料、测井信息和先验地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预测储层参数,以便揭示储层内部细节和纵横向变化特征。通过将模拟退火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解决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勾画出地震信息和储层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 讨论了如何将地震资料、测井信息和先验地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预测储层参数,以便揭示储层内部细节和纵横向变化特征。通过将模拟退火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解决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勾画出地震信息和储层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储层特征描述和储层横向预测提供提供直观、可靠的地层参数剖面 -孔隙度、砂泥质百分含量、含水饱和度及渗透率等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参数 模拟退火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建模技术在茨78、79断块区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成君 《南方油气》 2006年第1期65-66,F0003,共3页
在辽河盐地东部凹陷茨78、79断块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分析优选地质统计... 在辽河盐地东部凹陷茨78、79断块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分析优选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为后期分析评价油藏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构造模型 属性模型 沉积微相模型 变差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