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海亮 李翠君 +2 位作者 李建华 王志强 程夏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1]。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2]。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也较高。本文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1]。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2]。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也较高。本文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 颅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与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海亮 李翠君 +2 位作者 李建华 王志强 程夏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微侵袭治疗时,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GCS昏迷量表评分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同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微侵袭治疗时,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GCS昏迷量表评分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同时对比2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死亡病例,试验组有效率96.0%,6例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12.0%;观察组有效率84.0%,13例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26.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均有较好效果,相比而言,前者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MMP-9的表达水平与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害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翠君 魏海亮 周咏梅 《现代医学》 2017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对预测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被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作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的5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阳性对照;再选取45例体检健康的正常儿... 目的:探讨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对预测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被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作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的5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阳性对照;再选取45例体检健康的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对象的临床指标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三组川崎病患儿的首次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的时间、唇及口腔改变、NF-κB、MMP-9及ALT等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4.56,P=0.000;F=1.63,P=0.014;F=6.12,P=0.000;F=7.78,P=0.000;F=5.99,P=0.000)。心血管损害组的61例川崎病患儿的年龄、首次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的时间、NF-κB、MMP-9、HDL-C及ALT等水平与心血管无损害组的37例患儿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986,P=0.000;t=5.736,P=0.000;t=33.705,P=0.000;t=54.355,P=0.000;t=66.292,P=0.000;t=11.581,P=0.000)。当NF-κB≥788.5 ng·L^(-1)时,鉴别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的敏感性达88.2%,特异性达85.6%;当MMP-9≥696.5 ng·L^(-1)时,鉴别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的敏感性达87.5%,特异性达86.8%。当NF-κB的诊断临界点788.5 ng·L^(-1)≥且MMP-9≥696.5 ng·L^(-1)时,鉴别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的特异性达92.0%。结论:NF-κB、MMP-9的表达水平在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害中可起到对心血管损害有效预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MMP-9 川崎病 心血管损害 ROC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