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铁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028-0031,共4页
文章以某支河的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对该河道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展开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包括外源... 文章以某支河的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对该河道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展开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包括外源污染初步净化、原位生态系统的深度净化、河道水质的持续优化、河道水环境生物系统的更新、河岸的生态修复与整治,实现了对河道水环境的优化改善,以期为同类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技术 水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合同经营管理视角浅谈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2
作者 袁明国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特点,从合同经营管理视角分析影响安全管理的合同经营因素,提出安全管理的建议与措施,如强化安全管理策划,提前策划风险应对;改善联合联营融合,深度统一安全管理;规范合同安全条款,合理转化安全风险;合理控制造... 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特点,从合同经营管理视角分析影响安全管理的合同经营因素,提出安全管理的建议与措施,如强化安全管理策划,提前策划风险应对;改善联合联营融合,深度统一安全管理;规范合同安全条款,合理转化安全风险;合理控制造价成本,足额投入措施费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经营管理 生态环境治理 安全管理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刘彩云 罗舒怀 +1 位作者 钟益斌 陈信山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23期191-193,共3页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工具,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合适的水域位置对于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水质状况、环境特点、采光情况、气候条件、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此外,结合水域特...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修复工具,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合适的水域位置对于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水质状况、环境特点、采光情况、气候条件、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此外,结合水域特点设计人工生态浮床时需要考虑水质状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光照情况设计合理的浮床形状和植被密度、气候条件确定浮床材料和结构,以及与水域原有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等因素。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治理效果,实现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恢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生态浮床 城市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陈铁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41-0144,共4页
本文就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探究,最先分析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意义,之后就河道水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人工净化、提高水体自净功能、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结构方面进行... 本文就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探究,最先分析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意义,之后就河道水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人工净化、提高水体自净功能、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为河道水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做出重要贡献,这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未来,提高人类社会的韧性和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环境 多方位生态修复 内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岭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7期100-102,共3页
本文探讨并分析了基于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应用。首先,河道水环境治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应用、综合治理的原则。其次,本文从多方位生态修复在河道水环境工程治理中的关键技术入手,分析了生态系统维护、人... 本文探讨并分析了基于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应用。首先,河道水环境治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应用、综合治理的原则。其次,本文从多方位生态修复在河道水环境工程治理中的关键技术入手,分析了生态系统维护、人工净化技术、微生物菌剂治理技术。最后,以A示范河道治理为例,分析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位生态修复 修复技术 河道水环境 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协同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俊杰 何寿奎 梁功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1,共10页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流域上下游政府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并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在非协同合作下,上下游政府努力程度不足;协同合作在经济层面上比非协同合作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上下游政府自发达成协同合作比较困难,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上下游达成合作并能提高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效益。研究成果可为跨界流域府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流域 生态环境脆弱性 横向生态补偿 协同治理 决策行为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联圩中心湖浅水湿地生态韧性修复设计
7
作者 耿显双 朱怡嘉 +4 位作者 苏怀玉 戈萍燕 安树青 朱碧 杨棠武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4期78-81,85,共5页
以十八联圩中心湖浅水湖泊湿地修复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解决浅水湖泊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的难题。采用生态韧性设计理念,设计了内源污染治理、多样的生境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恢复和水位的动态管理,结合长效管理,强化了湖泊生态系统的... 以十八联圩中心湖浅水湖泊湿地修复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解决浅水湖泊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的难题。采用生态韧性设计理念,设计了内源污染治理、多样的生境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恢复和水位的动态管理,结合长效管理,强化了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韧性的湿地设计主要通过构建不同面积大小及水深的生境,确保湿地受到洪水冲击后,也能从浅水区域向深水区域逐步恢复水生植被。基于生态韧性的设计理念提高了水生植被恢复的存活率,相较于传统方法,展现了更强的生态韧性,该模式可为国内其它湖泊的沉水植被恢复提供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浅水湖泊 水生植被恢复 湿地水文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莹 孙加龙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99-102,共4页
近年来,新污染物是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微塑料污染是其中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危害,且其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容易吸附其他有害物质而构成复合污染。文章全面阐述了水环境中微塑料... 近年来,新污染物是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微塑料污染是其中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危害,且其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容易吸附其他有害物质而构成复合污染。文章全面阐述了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危害与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混凝、吸附、膜技术、高级氧化、生物降解等五种处理技术的特点与适用情况,并对今后微塑料研究做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污染物 处理技术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生态监测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9
作者 韩建勋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10期90-92,共3页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河流的水环境与水生态受到严重污染。本文研究了某市2000~2023年期间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分析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从时间维度分析得出,COD、NH3-N和T P...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河流的水环境与水生态受到严重污染。本文研究了某市2000~2023年期间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分析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从时间维度分析得出,COD、NH3-N和T P均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汛期期间C O D平均浓度值比非汛期高约6.7%。从空间维度分析得出,流域内各监测点数据的驱动因子呈明显波动趋势,水环境中浮游植物的密度逐年下降,浮游动物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印证了随着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不断落地,水生态整体质量呈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生态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在水环境治理中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梁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5期92-93,共2页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底质改良、河道缓冲带、砾间接触氧化工程、人工湿地五项基本处理工艺,在设计水生态修复方案前首先掌握这些基本工艺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然后根据技术可行性、治理周期、土地规划用途和...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底质改良、河道缓冲带、砾间接触氧化工程、人工湿地五项基本处理工艺,在设计水生态修复方案前首先掌握这些基本工艺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然后根据技术可行性、治理周期、土地规划用途和处理经济性等多种限制因素筛选基本处理工艺,按照"一河一策"的治理思路,结合流域的具体污染状况、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实施难度来确定具体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基本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链城镇黑臭河涌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以石马河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伟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98-99,共2页
指出了城镇黑臭河涌污染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还会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石马河黑臭河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为例,阐述了城镇黑臭河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针对污染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其他城镇的黑臭河涌... 指出了城镇黑臭河涌污染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还会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石马河黑臭河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为例,阐述了城镇黑臭河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针对污染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其他城镇的黑臭河涌综合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黑臭河涌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建筑施工企业“两金”管控问题及措施
12
作者 刘霞 《现代企业》 2025年第1期177-179,共3页
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15年第82号),决定开展为期两年的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监管要求和压降目标,从此“两金”管控工作被纳入中央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15年第82号),决定开展为期两年的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监管要求和压降目标,从此“两金”管控工作被纳入中央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此后国家部委又多次下发文件,强调“两金”管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其中将净利润指标调整为净资产收益率,将营业收入利润率调整为营业现金比率,从顶层设计角度和考核层面对“两金”管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中央建筑施工企业为例,探索“两金”管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收入利润率 经营指标 现金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监管要求 两金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应用研究
13
作者 麻文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29-032,共4页
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对城市功能性、美观性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是市政工程的常见内容,科学、可行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排水、排污能力,同时起到治理水污染、预防洪涝灾害等功能,因而针对... 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对城市功能性、美观性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是市政工程的常见内容,科学、可行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排水、排污能力,同时起到治理水污染、预防洪涝灾害等功能,因而针对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需要相关人员加以研究。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是新时代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大面积沉降现象,针对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相关人员加以研究。本文以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为例,针对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平衡顶管技术 市政工程 排水管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环境治理项目应收账款压降途径和措施
14
作者 张鹏 邱礼城 岳武 《特区经济》 2025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随着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水环境治理,不断加大投入,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迅速。但水环境治理项目因进度款支付比例低、验收移交周期长,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本文分析了水环境治理项目应收账款形成的特点,提出应... 随着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水环境治理,不断加大投入,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迅速。但水环境治理项目因进度款支付比例低、验收移交周期长,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本文分析了水环境治理项目应收账款形成的特点,提出应收账款压降途径和措施,以期为水环境治理企业应收账款压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 应收账款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思路应用于洪湖流域的可行性探索
15
作者 邓南彬 《长江技术经济》 2025年第1期29-35,48,共8页
为解决洪湖流域水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对比了太湖流域与洪湖流域基本情况,并对洪湖流域污染物类型和来源进行介绍,认为可参照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通过设立洪湖省级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支持,设立专门治理基金,做好养殖尾水、畜禽粪污处置... 为解决洪湖流域水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对比了太湖流域与洪湖流域基本情况,并对洪湖流域污染物类型和来源进行介绍,认为可参照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通过设立洪湖省级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支持,设立专门治理基金,做好养殖尾水、畜禽粪污处置,做好雨污分流,加大外部水资源交换及生态补水等进行流域水环境整治。研究成果可为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洪湖流域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河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研究
16
作者 汪立忠 《治淮》 2023年第2期60-62,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违章建设、污水倾泻、围垦等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对城市内河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内河成为垃圾堆放地,水质长时间不达标,鱼类大面积死亡,淤积严重,不仅埋下了汛期洪灾隐患,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违章建设、污水倾泻、围垦等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对城市内河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内河成为垃圾堆放地,水质长时间不达标,鱼类大面积死亡,淤积严重,不仅埋下了汛期洪灾隐患,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质量。因此,研究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现状城市内河特指城市区域范围内地表径流或者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水系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日常生活 城市内河 生态环境治理 垃圾堆放 生态环境现状 地表径流 治理措施 人为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朝彬 《中华建设》 2019年第30期0151-0152,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也变得更加重要,如何进一步做好受损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关注下,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成为...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也变得更加重要,如何进一步做好受损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关注下,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河道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含义,探究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以深莞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乔乔 张阳 +2 位作者 孔德安 杨文斌 田鸣 《水利经济》 2023年第2期68-77,96,共11页
在全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创造视角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 在全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创造视角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如协同治理的缺失、源头治理的忽视、施工效率的低下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挖掘的充分性与高效性。文章基于系统均衡理论,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展的深莞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总结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模式经验,并提出科学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三个维度的优化措施,助力流域提高生态产品供给量,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视角研究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进一步深化了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发展,为全国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创造 流域综合治理 项目管理 顶层设计 技术体系 实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自胜 李斌 +3 位作者 吴基昌 唐涛 李慧 徐浩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7,共8页
评价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茅洲河流域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建议。对水环境治理初期(2016年5月)和治理期间(2018年8月)茅洲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选取44个采样点,覆盖茅洲河流域的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以获取... 评价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茅洲河流域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建议。对水环境治理初期(2016年5月)和治理期间(2018年8月)茅洲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选取44个采样点,覆盖茅洲河流域的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以获取的样本和水质理化数据,对比分析水质、底栖动物群落、浮游藻类及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变化。结果显示,治理期间茅洲河流域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41.2%、50.6%和66.7%,溶解氧(DO)平均浓度升高了130.8%;底栖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了53.6%,耐污种类的密度和优势度降低,并在部分样点新增敏感性较高的蜉蝣目、鞘翅目、毛翅目和半翅目水生昆虫类群。大型水生植物种类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流域内分布有挺水植物24种、沉水植物4种、漂浮植物2种、浮叶植物1种。Palmer藻类污染指数指示为重污染的样点减少了56.3%,中污染样点增加了16.3%,轻污染的样点增加了40.0%。BMWP指数评价结果也有好转,最高得分为49。研究表明,治理后的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降低,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但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仍然较差,需进一步开展系统的流域生态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环境治理 生物评价 茅洲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温热化学储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秋宇 李文涛 +4 位作者 李竺豫 张怡 李胜 高丽娟 李凯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可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瞬时性、不稳定性以及供应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热化学储热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储热温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高效长时储热,可以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的中高温热能,并满足用户侧的波动需求。针对工... 可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瞬时性、不稳定性以及供应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热化学储热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储热温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高效长时储热,可以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的中高温热能,并满足用户侧的波动需求。针对工作温度范围为400~1 100℃的中高温热化学储热材料,阐述了其分类、基本原理和特点,系统总结了碳酸盐、氢氧化物、氧化物、金属氢化物、氨和甲烷等典型热化学储热材料及其储热性能,分析了其结构定向调控及改性方法,并对典型的工程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固-气和气-气反应体系的反应器设计及系统集成的研究进展,并针对优质热化学储能材料在开发及工业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热 中高温 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