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边缘冕宁—宜宾剖面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万战生 赵国泽 +7 位作者 汤吉 陈小斌 王立凤 肖骑彬 詹艳 王继军 汪卫毛 蔡军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5-594,共10页
在青藏高原东边缘沿冕宁宜宾进行了大地电磁探测研究,剖面西起康滇地轴,向东穿过大凉山地块,终止于四川盆地.利用带地形的NLCG(非线性共轭梯度)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沿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康滇地轴和大凉山地块地壳中存在向上拱起... 在青藏高原东边缘沿冕宁宜宾进行了大地电磁探测研究,剖面西起康滇地轴,向东穿过大凉山地块,终止于四川盆地.利用带地形的NLCG(非线性共轭梯度)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沿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康滇地轴和大凉山地块地壳中存在向上拱起的高导层(HCL),顶面埋深为10~1 5 km,最浅处不足10 km,厚度大约15~25 km,最小电阻率小于10 Ωm.四川盆地中下地壳不存在高导层.和该剖面北侧的石棉乐山剖面的地壳电性结构对比分析表明,高导层在南北方向上可能连续延伸,长度大于100km.壳内高导层的高导电性与岩石的部分熔融有关,并可能含有百分之几的含盐流体,易于流动和变形.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内的可流动层在向东或东南方向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挡,转向南或南南东方向,大体沿着大凉山地块的走向.在东西方向,壳内高导层自川滇地块向东运动,穿过大凉山地块西边界的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在大凉山地块东部,向四川盆地深部倾俯.本文对于壳内可流动层的存在及其与青藏高原东边缘的变形和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边缘 大凉山地块 电性结构 地壳流动层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CEL 400 系列野外站体条形码制作与应用
2
作者 殷耀忠 黄先顺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SERCEL400系列野外站体上的条形码为该站体的序列号,其对野外生产及设备的管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设备多年野外使用,许多条形码出现了污渍、脱落、撕裂等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地影响了采集站序列号的识别。通过对各不同野外站体的... SERCEL400系列野外站体上的条形码为该站体的序列号,其对野外生产及设备的管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设备多年野外使用,许多条形码出现了污渍、脱落、撕裂等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地影响了采集站序列号的识别。通过对各不同野外站体的条形码样式、格式的分析,以及对防水性能的试验,找到了打印条形码的方法,解决了防水问题,从而实现了条形码的更换或添加,为各类站体的及时维修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CEL 400系列 野外站体 条形码 更换 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