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50
篇文章
<
1
2
…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西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旋回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杨
金思丁
+2 位作者
刘岩
刘四兵
张全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7,共16页
[目的]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的泥页岩不仅包含重要的环境生命演化信息,同时也是我国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对其开展精细地层年代学研究具有生产及科研的双重价值。[方法]为了更准确地探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层序沉积...
[目的]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的泥页岩不仅包含重要的环境生命演化信息,同时也是我国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对其开展精细地层年代学研究具有生产及科研的双重价值。[方法]为了更准确地探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层序沉积特征,对川西南地区金页1井筇竹寺组页岩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分析不同测井曲线测井响应特征,认为钾元素测井序列是最适合古环境、古气候的替代指标。(2)将钾元素深度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和滑动窗口频谱分析,识别出偏心率和斜率周期(405 kyr,131 kyr,95 kyr,36.4 kyr,28.2 kyr);并结合相关系数分析,以不同沉积速率为限,将整段曲线划分为四段,分别进行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的带通滤波;以周缘地区的年代地层年龄526.86±0.16 Ma为年龄控制点,建立了金页1井筇竹寺组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3)筇竹寺组共记录了29个长偏心率周期,四段地层的最优沉积速率分别为2.5,2.9,3.4和4.8 cm/kyr。(4)以405 kyr的轨道调谐为基础的沉积噪音模型DYNOT及ρ1曲线重建了筇竹寺组沉积时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以该曲线为理论参照,在筇竹寺组中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个最大海泛面及与之对应的T-R旋回;4个三级层序的沉积时限从下到上为3.18,2.03,2.97和3.63 Ma,分别包含了8个,5个,7个和9个长偏心率周期。(5)海平面变化曲线的低值对应了全球碳同位素负偏,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引起的有机质发生氧化,并向海水释放碳同位素偏轻的无机碳,形成碳同位素负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页1井
最优沉积速率计算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沉积噪音模型
相对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南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荣峰
张洪
+2 位作者
李兴平
孟宪武
王海军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川西南龙王庙组气藏主要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经历了早期古油藏发育、晚期裂解及后期调整等多个成藏期次,现今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结合实钻分析认为:川西南地区溶蚀孔隙型储层分布、油气侧向封堵条件是龙王庙组成藏主控因素;井...
川西南龙王庙组气藏主要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经历了早期古油藏发育、晚期裂解及后期调整等多个成藏期次,现今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结合实钻分析认为:川西南地区溶蚀孔隙型储层分布、油气侧向封堵条件是龙王庙组成藏主控因素;井研—威远、资阳西北部是寻找构造—岩性气藏的突破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成藏控制因素
龙王庙组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压裂系统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3
作者
杨大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034-0036,共3页
实现压裂智能化的关键是:一是要对井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保证压裂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其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裂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对压裂操作全过程的实时监...
实现压裂智能化的关键是:一是要对井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保证压裂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其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裂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对压裂操作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对操作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压裂效果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化压裂技术,对于提高油气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运行费用,保障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油气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作业
智能压裂系统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琦
王峻峰
+1 位作者
穆轲帆
邓正仙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度的因素,结合现场应用形成了一套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密度和加砂强度为产能主控因素,合理的用液强度为32~36 m^(3)/m,加砂强度为2.8~3 m^(3)/m;孔隙度、含气量、脆性指数是影响加砂难度的正向因素,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应力为负向因素,也受到支撑剂粒径、液体黏度和施工排量等因素的影响。经两口水平井成功应用,加砂强度提升至3.2~3.4 m^(3)/m,综合砂比提升至10%,显著提高了改造体积和EUR。为永川北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川北区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压裂
加砂强度
加砂难度
支撑剂铺置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种油气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
10
5
作者
吴月先
张仕强
+2 位作者
龚宁
罗强
钟水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根据油气生烃的环境、成藏的特殊条件、储集岩岩性和物性、油气的物理性质、油气存在的相态、特殊开采方式等,将特种油气藏划分为6个不同的系列,并对各种油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得出了一些启示。特种油气藏体系的建立,使多种单...
根据油气生烃的环境、成藏的特殊条件、储集岩岩性和物性、油气的物理性质、油气存在的相态、特殊开采方式等,将特种油气藏划分为6个不同的系列,并对各种油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得出了一些启示。特种油气藏体系的建立,使多种单一的特种油气藏种类有了系列归属,改变了较分散的局面,将有利于抓住各系列特种油气藏的主要特征,全面认识和描述现今尚存的复合型特种油气藏。中国的特种油气藏种类较多,尚待开发的资源丰富,研究结果对深层次的资源调查具有借鉴作用。所得出的重要启示,将有助于石油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油气藏
分类
启示
地质特征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永刚
汤良杰
+2 位作者
金文正
万桂梅
吕志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龙门山冲断带前缘地区发育大量油气田或含油气构造,主要分布在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资料解析,结合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其构造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
龙门山冲断带前缘地区发育大量油气田或含油气构造,主要分布在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资料解析,结合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其构造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具有较好的陆相碎屑岩储集层展布特征,并且具有较为有利的构造圈闭,即中浅部发育冲起构造型圈闭,深部发育与滑脱层相关的双重构造圈闭,因此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双重构造
逆冲断裂带
冲起构造
龙门山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液集成技术
7
作者
唐涛
何龙
+3 位作者
欧彪
严焱诚
王平全
王希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0-1411,共12页
为了高效开发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川西气田雷四气藏开发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一开井段钻遇蓬莱镇组-须家河组三段地层,砂泥岩非均质性强,且易水化膨胀,剥蚀掉块、垮塌;二开井段钻遇须家河组三段-马鞍塘组地层,地层页岩、煤层...
为了高效开发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川西气田雷四气藏开发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一开井段钻遇蓬莱镇组-须家河组三段地层,砂泥岩非均质性强,且易水化膨胀,剥蚀掉块、垮塌;二开井段钻遇须家河组三段-马鞍塘组地层,地层页岩、煤层互层频繁,井眼稳定问题突出,并且裸眼段长,高压裂缝性气层发育,也存在井漏和井喷风险;三开超深大斜度/水平井段钻遇雷四上亚段地层,灰岩与白云岩交替,层间应力差异大,加上地层破碎,易造成井壁局部失稳,甚至发生垮塌、卡钻等井下复杂。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优化,形成一开钾基聚磺钻井液技术,二开复合盐强抑制聚磺防塌钻井液技术,三开水平段强封堵白油基钻井液技术,解决了钻井液面临的技术难题,成功应用10余井提速提效成果显著,大幅降低复杂事故率,缩短了钻进周期,其中PZ5-1D井完钻井深8 208 m,钻井周期252.7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井壁失稳
抑制
封堵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中段前缘须家河组裂缝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
11
8
作者
罗啸泉
唐贵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龙门山前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受裂缝控制,裂缝的发育与构造、断裂密切相关。应用声发射试验、包裹体测温和碳、氧同位素等方法,对龙门山中段前缘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把须家河组裂缝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类。...
龙门山前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受裂缝控制,裂缝的发育与构造、断裂密切相关。应用声发射试验、包裹体测温和碳、氧同位素等方法,对龙门山中段前缘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把须家河组裂缝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类。龙门山前须家河组中存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多期构造作用,其中印支期和燕山期破裂作用相对较弱,形成的裂缝较少,而喜马拉雅期破裂作用较强,形成了大量的断层和构造裂缝。对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来说,发育的构造裂缝是油气藏高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须家河组
裂缝特征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保护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红勇
钟声
韩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4-107,共4页
从政府、业主、科研、设计、监理、施工、媒体、当地居民、第三方检测机构9大参与方入手,基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各参与方对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的影响,构建了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模型,针对各隐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的特点,研究了...
从政府、业主、科研、设计、监理、施工、媒体、当地居民、第三方检测机构9大参与方入手,基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各参与方对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的影响,构建了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模型,针对各隐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的特点,研究了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采用基于主成分和典型相关分析的偏最小二乘法,求解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模型,相比传统求解方法结果更精确。通过对川西某钻井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分析了环境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实现对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保护问题的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采项目
环境保护
影响因素
分析模型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田酸化用缓蚀剂双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
12
10
作者
潘成松
王霞
+1 位作者
李刚
刘多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4-7,10,共5页
采用癸二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一种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模拟油气田压裂酸化液,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酸化液含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蚀剂最佳使用量为300 mg/L;随着温度升高和酸...
采用癸二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一种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模拟油气田压裂酸化液,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酸化液含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蚀剂最佳使用量为300 mg/L;随着温度升高和酸化液含量增加,缓蚀效率逐渐降低,在土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优于盐酸介质;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是吸附型、以阳极型为主的缓蚀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比未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性能
失重法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
1
11
作者
袁月
孙玮
+6 位作者
刘树根
王亮国
宋金民
李智武
叶玥豪
唐玄
李泽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98,共18页
探讨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前景。利用钻井、地震、野外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层系发育下寒武统九老洞组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二叠系白云岩和玄武岩以及三叠系雷口坡组等多套储集...
探讨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前景。利用钻井、地震、野外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层系发育下寒武统九老洞组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二叠系白云岩和玄武岩以及三叠系雷口坡组等多套储集层,巨厚的陆相泥质岩和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多级封盖的生储盖基础油气地质条件;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桐湾期不整合面与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在研究区部分地区重合,未重合区九老洞组烃源岩与二叠系储集层直接接触,形成下生上储的源储匹配关系,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有利于烃类大面积侧向运移,提高了油气的成藏效率,使川西南深层海相层系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条件。自三叠纪至古近纪,下寒武统生成的烃类或垂向运移至二叠系中,或通过桐湾期与加里东期叠加改造的不整合面侧向大面积运移并聚集成藏,形成灯影组和二叠系等古油藏,并进一步演化形成古气藏。新近纪以来受龙门山推覆冲断作用的影响,紧邻造山带的区域可能受侧向保存条件破坏的影响未能成藏,但前山带发育的断裂系统有可能沟通深部灯影组和二叠系气藏至浅层形成次生气藏。研究区优质烃源岩、优质储集层、优质输导系统和优质膏盐盖层等的相互平衡作用,使该区具备形成和保存大中型气田的条件,勘探前景应较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输导体系
碳酸盐岩
油气地质条件
川西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石化企业化学危险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刚
郑俊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7-153,共7页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石化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以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安全、有效管理为目的,提出建立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检测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架构,以地理...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石化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以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安全、有效管理为目的,提出建立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检测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架构,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融合多种流行软硬件技术,搭建起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监控、查询和分析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状态监测与灾害影响评价,提供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事故处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和应急方案,为企业化学危险源的监测与管理一体化建设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石化
危险化学品
监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布式油气田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建设
被引量:
1
13
作者
黄振华
曾慧
+1 位作者
孙源
郭莉霞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203-206,共4页
油气田成果资料是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如何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成果资料至关重要。随着当今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以西南油气分公司...
油气田成果资料是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如何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成果资料至关重要。随着当今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以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为实例,论述了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对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成果资料
分布式
管理系统
数据库
W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绵竹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被引量:
3
14
作者
贾霍甫
曹波
欧奎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绵竹主体构造为龙门山前构造带关口隐伏断裂的下盘构造,构造样式为研究区断滑褶皱,形成于印支期,在喜山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改造,为一古今叠合构造。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表明,构造形成及其演化对研究区圈闭类型、储层发育、...
绵竹主体构造为龙门山前构造带关口隐伏断裂的下盘构造,构造样式为研究区断滑褶皱,形成于印支期,在喜山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改造,为一古今叠合构造。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表明,构造形成及其演化对研究区圈闭类型、储层发育、油气运移通道有着强烈的控制作用,是绵竹构造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及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有效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形成的断背斜、背斜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控制作用
绵竹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
14
15
作者
罗啸泉
唐桂宾
《四川地质学报》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龙门山前雷口坡组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生气丰度30~50×108m3/km2,生气中心在安县。雷口坡组储集岩为粒屑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雷三段,其次为雷一段,为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这些粗结构碳酸盐岩的发育与滩...
龙门山前雷口坡组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生气丰度30~50×108m3/km2,生气中心在安县。雷口坡组储集岩为粒屑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雷三段,其次为雷一段,为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这些粗结构碳酸盐岩的发育与滩相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中坝雷三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是:早期的构造,有利的储层和良好的保存条件。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龙门山前缘中北段双鱼石至金河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龙门山前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化企业基层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初步探讨
被引量:
2
16
作者
鲜奇飚
张冠忠
张铭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8期210-211,共2页
为了进一步深化元坝气田大开发的需要,提升川东北采气厂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水平。本文从需求计划、企业自采物资的采购管理、过程控制管理、仓储物资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做了初步探讨。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相关上级单位的...
为了进一步深化元坝气田大开发的需要,提升川东北采气厂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水平。本文从需求计划、企业自采物资的采购管理、过程控制管理、仓储物资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做了初步探讨。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相关上级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工作模式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初步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物资管理
标准化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
3
17
作者
覃伟
罗桂滨
王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第28期35-36,共2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捕获时期与宿主矿物的生长时期的关系;(2)捕获时,流体相是否均一;(3)伸长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三个应用:...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捕获时期与宿主矿物的生长时期的关系;(2)捕获时,流体相是否均一;(3)伸长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三个应用:(1)评价热成熟史;(2)判别油气运移通道;(3)成藏期次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油气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坳陷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油气富集性预测技术
18
作者
孙准
杨帆
赵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36-339,241,共4页
四川回龙地区川西坳陷沙溪庙组含气丰富,储层多以河道及叠置河道砂体为主。但是由于河道频繁变迁,形成的储集体单层厚度小,纵向上呈砂泥岩互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所以储层展布及横向连续性难以准确预测。对此,首先通过分析古沉积环...
四川回龙地区川西坳陷沙溪庙组含气丰富,储层多以河道及叠置河道砂体为主。但是由于河道频繁变迁,形成的储集体单层厚度小,纵向上呈砂泥岩互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所以储层展布及横向连续性难以准确预测。对此,首先通过分析古沉积环境,确定沉积相特征,建立区域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然后运用地震属性分析及像素成像体分频,结合钻井资料,对储层进行平面展布、空间展布和非均质性的预测。最后结合含气性检测,预测出储层的含气富集性,为该区寻找砂体气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溪庙组
河道砂体
含气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邵吉华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3期65-69,76,共6页
四川盆地地下构造复杂,广泛存在地层倾斜、断层、裂缝等引起的地震数据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针对宽方位采集资料,常规处理往往对CMP道集采用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消除方位各向异性。这一折中方案并未准确解决方位各向异性问题,从而难...
四川盆地地下构造复杂,广泛存在地层倾斜、断层、裂缝等引起的地震数据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针对宽方位采集资料,常规处理往往对CMP道集采用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消除方位各向异性。这一折中方案并未准确解决方位各向异性问题,从而难以获取高质量的成像剖面和道集,而且也丢失了数据的方位信息。为此,开展了宽方位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川南某三维宽方位资料为基础,重点研究和应用了共偏移距矢量体分选、加密炮线五维插值、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宽方位处理叠加剖面在同相轴一致性、连续性,特别是在断层、褶皱的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道集具有更好的资料信噪比,且与井旁道AVO正演模拟具有更好地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
COV
细分面元
蜗牛道集
五维插值
方位各向异性
AVO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硫酸性气田关键自截阀门故障原因分析与优化
20
作者
廖晨
吴益名
+1 位作者
李思强
李茂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元坝气田各集输场站上下游气源截断处设置了关键自截紧急切断阀(ESDV),在运行过程中,各采气场站、各供应厂家气控ESDV阀先后发生了如执行机构密封失效漏气、仪表风进气压力超压、远传就地状态显示不一致、电磁阀故障等多种异常。基于气...
元坝气田各集输场站上下游气源截断处设置了关键自截紧急切断阀(ESDV),在运行过程中,各采气场站、各供应厂家气控ESDV阀先后发生了如执行机构密封失效漏气、仪表风进气压力超压、远传就地状态显示不一致、电磁阀故障等多种异常。基于气控管线连接方式和电磁阀控制原理深入分析故障原因,结合生产运行工况,提出进气压力优化、新增关键阀门关阀声光报警、执行机构上方增设挡棚、定期保养关键部件等优化措施,确保关键自截阀门运行平稳,气源截断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V阀
高含硫酸性气田
故障原因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旋回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杨
金思丁
刘岩
刘四兵
张全林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7,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30,41972158)。
文摘
[目的]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的泥页岩不仅包含重要的环境生命演化信息,同时也是我国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对其开展精细地层年代学研究具有生产及科研的双重价值。[方法]为了更准确地探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层序沉积特征,对川西南地区金页1井筇竹寺组页岩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分析不同测井曲线测井响应特征,认为钾元素测井序列是最适合古环境、古气候的替代指标。(2)将钾元素深度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和滑动窗口频谱分析,识别出偏心率和斜率周期(405 kyr,131 kyr,95 kyr,36.4 kyr,28.2 kyr);并结合相关系数分析,以不同沉积速率为限,将整段曲线划分为四段,分别进行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的带通滤波;以周缘地区的年代地层年龄526.86±0.16 Ma为年龄控制点,建立了金页1井筇竹寺组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3)筇竹寺组共记录了29个长偏心率周期,四段地层的最优沉积速率分别为2.5,2.9,3.4和4.8 cm/kyr。(4)以405 kyr的轨道调谐为基础的沉积噪音模型DYNOT及ρ1曲线重建了筇竹寺组沉积时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以该曲线为理论参照,在筇竹寺组中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个最大海泛面及与之对应的T-R旋回;4个三级层序的沉积时限从下到上为3.18,2.03,2.97和3.63 Ma,分别包含了8个,5个,7个和9个长偏心率周期。(5)海平面变化曲线的低值对应了全球碳同位素负偏,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引起的有机质发生氧化,并向海水释放碳同位素偏轻的无机碳,形成碳同位素负偏。
关键词
金页1井
最优沉积速率计算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沉积噪音模型
相对海平面变化
Keywords
well Jinye-1
optimal sedimentation rate
floating astronomical time scale
sedimentary noise model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南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荣峰
张洪
李兴平
孟宪武
王海军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石油工程监督中心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摘
川西南龙王庙组气藏主要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经历了早期古油藏发育、晚期裂解及后期调整等多个成藏期次,现今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结合实钻分析认为:川西南地区溶蚀孔隙型储层分布、油气侧向封堵条件是龙王庙组成藏主控因素;井研—威远、资阳西北部是寻找构造—岩性气藏的突破目标区。
关键词
油气
成藏控制因素
龙王庙组
川西南地区
Key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trolling factor
Longwangmiao Formation
southwest Sichua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压裂系统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3
作者
杨大德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石油工程监督中心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034-0036,共3页
文摘
实现压裂智能化的关键是:一是要对井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保证压裂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其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裂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对压裂操作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对操作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压裂效果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化压裂技术,对于提高油气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运行费用,保障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油气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井下作业
智能压裂系统
实施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琦
王峻峰
穆轲帆
邓正仙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金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威荣深层页岩气立体开发优化技术研究”(P22041)。
文摘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度的因素,结合现场应用形成了一套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密度和加砂强度为产能主控因素,合理的用液强度为32~36 m^(3)/m,加砂强度为2.8~3 m^(3)/m;孔隙度、含气量、脆性指数是影响加砂难度的正向因素,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应力为负向因素,也受到支撑剂粒径、液体黏度和施工排量等因素的影响。经两口水平井成功应用,加砂强度提升至3.2~3.4 m^(3)/m,综合砂比提升至10%,显著提高了改造体积和EUR。为永川北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永川北区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压裂
加砂强度
加砂难度
支撑剂铺置机理
Keywords
Yongchuan north district
deep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sand strength
difficulty of adding sand
proppant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种油气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
10
5
作者
吴月先
张仕强
龚宁
罗强
钟水清
机构
中油四川石油管理局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中油
西南
油气
田
公司
川中
油气
矿
中油
西南
油气
田
公司
采气工程研究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重大研究计划”(90210022)的资助
文摘
根据油气生烃的环境、成藏的特殊条件、储集岩岩性和物性、油气的物理性质、油气存在的相态、特殊开采方式等,将特种油气藏划分为6个不同的系列,并对各种油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得出了一些启示。特种油气藏体系的建立,使多种单一的特种油气藏种类有了系列归属,改变了较分散的局面,将有利于抓住各系列特种油气藏的主要特征,全面认识和描述现今尚存的复合型特种油气藏。中国的特种油气藏种类较多,尚待开发的资源丰富,研究结果对深层次的资源调查具有借鉴作用。所得出的重要启示,将有助于石油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关键词
特种油气藏
分类
启示
地质特征
勘探开发
Keywords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classification
implic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永刚
汤良杰
金文正
万桂梅
吕志洲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
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
科技部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
油气
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43
40472107
+4 种基金
40172076)
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7
G1999043305)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3-03)
中石化西南分油气公司项目(GJ-51-0602)
文摘
龙门山冲断带前缘地区发育大量油气田或含油气构造,主要分布在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资料解析,结合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其构造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具有较好的陆相碎屑岩储集层展布特征,并且具有较为有利的构造圈闭,即中浅部发育冲起构造型圈闭,深部发育与滑脱层相关的双重构造圈闭,因此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双重构造
逆冲断裂带
冲起构造
龙门山冲断带
Keywords
transfer zone
duplex structure
thrust belt
pop-up
Longmen Mountains thrust belt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液集成技术
7
作者
唐涛
何龙
欧彪
严焱诚
王平全
王希勇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
石油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0-141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270)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KJ-649-2119)。
文摘
为了高效开发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川西气田雷四气藏开发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一开井段钻遇蓬莱镇组-须家河组三段地层,砂泥岩非均质性强,且易水化膨胀,剥蚀掉块、垮塌;二开井段钻遇须家河组三段-马鞍塘组地层,地层页岩、煤层互层频繁,井眼稳定问题突出,并且裸眼段长,高压裂缝性气层发育,也存在井漏和井喷风险;三开超深大斜度/水平井段钻遇雷四上亚段地层,灰岩与白云岩交替,层间应力差异大,加上地层破碎,易造成井壁局部失稳,甚至发生垮塌、卡钻等井下复杂。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优化,形成一开钾基聚磺钻井液技术,二开复合盐强抑制聚磺防塌钻井液技术,三开水平段强封堵白油基钻井液技术,解决了钻井液面临的技术难题,成功应用10余井提速提效成果显著,大幅降低复杂事故率,缩短了钻进周期,其中PZ5-1D井完钻井深8 208 m,钻井周期252.79 d。
关键词
钻井液
井壁失稳
抑制
封堵
集成技术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wellbore instability
inhibition
plugging
integr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中段前缘须家河组裂缝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
11
8
作者
罗啸泉
唐贵宾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基金
中石化龙门山前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及目标评价科研项目(06-kk-0548)资助
文摘
龙门山前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受裂缝控制,裂缝的发育与构造、断裂密切相关。应用声发射试验、包裹体测温和碳、氧同位素等方法,对龙门山中段前缘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把须家河组裂缝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类。龙门山前须家河组中存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多期构造作用,其中印支期和燕山期破裂作用相对较弱,形成的裂缝较少,而喜马拉雅期破裂作用较强,形成了大量的断层和构造裂缝。对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来说,发育的构造裂缝是油气藏高产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龙门山
须家河组
裂缝特征
油气
Keywords
Longmen Mountains
Xujiahe Formation
fissure
oil and gas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保护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红勇
钟声
韩侠
机构
西南
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物资供应处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4-107,共4页
文摘
从政府、业主、科研、设计、监理、施工、媒体、当地居民、第三方检测机构9大参与方入手,基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各参与方对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的影响,构建了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模型,针对各隐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的特点,研究了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采用基于主成分和典型相关分析的偏最小二乘法,求解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结构模型,相比传统求解方法结果更精确。通过对川西某钻井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分析了环境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以实现对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保护问题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
油气田开采项目
环境保护
影响因素
分析模型
运行机制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田酸化用缓蚀剂双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
12
10
作者
潘成松
王霞
李刚
刘多容
机构
西南
石油大学材料学院
西南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4-7,10,共5页
文摘
采用癸二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一种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模拟油气田压裂酸化液,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酸化液含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蚀剂最佳使用量为300 mg/L;随着温度升高和酸化液含量增加,缓蚀效率逐渐降低,在土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优于盐酸介质;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是吸附型、以阳极型为主的缓蚀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比未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光滑。
关键词
双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性能
失重法
极化曲线
Keywords
quaternary ammonium his - imidazoline, inhibitory performance, weight - loss method, polarization curve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
1
11
作者
袁月
孙玮
刘树根
王亮国
宋金民
李智武
叶玥豪
唐玄
李泽奇
机构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98,共1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5003-007)
中国石化前导性项目(P16109)
文摘
探讨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前景。利用钻井、地震、野外露头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层系发育下寒武统九老洞组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二叠系白云岩和玄武岩以及三叠系雷口坡组等多套储集层,巨厚的陆相泥质岩和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多级封盖的生储盖基础油气地质条件;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桐湾期不整合面与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在研究区部分地区重合,未重合区九老洞组烃源岩与二叠系储集层直接接触,形成下生上储的源储匹配关系,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有利于烃类大面积侧向运移,提高了油气的成藏效率,使川西南深层海相层系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条件。自三叠纪至古近纪,下寒武统生成的烃类或垂向运移至二叠系中,或通过桐湾期与加里东期叠加改造的不整合面侧向大面积运移并聚集成藏,形成灯影组和二叠系等古油藏,并进一步演化形成古气藏。新近纪以来受龙门山推覆冲断作用的影响,紧邻造山带的区域可能受侧向保存条件破坏的影响未能成藏,但前山带发育的断裂系统有可能沟通深部灯影组和二叠系气藏至浅层形成次生气藏。研究区优质烃源岩、优质储集层、优质输导系统和优质膏盐盖层等的相互平衡作用,使该区具备形成和保存大中型气田的条件,勘探前景应较乐观。
关键词
深层
输导体系
碳酸盐岩
油气地质条件
川西拗陷
Keywords
deep strata
conducting system
carbonate rock
geologic condition of oil and gas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石化企业化学危险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刚
郑俊辉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西南
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YGX2009J061)
文摘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石化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以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安全、有效管理为目的,提出建立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检测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架构,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融合多种流行软硬件技术,搭建起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监控、查询和分析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状态监测与灾害影响评价,提供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事故处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和应急方案,为企业化学危险源的监测与管理一体化建设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石化
危险化学品
监测
管理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etrochemical
hazardous chemic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油气田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建设
被引量:
1
13
作者
黄振华
曾慧
孙源
郭莉霞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203-206,共4页
文摘
油气田成果资料是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如何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成果资料至关重要。随着当今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以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为实例,论述了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对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油气田
成果资料
分布式
管理系统
数据库
WCF
分类号
TE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绵竹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被引量:
3
14
作者
贾霍甫
曹波
欧奎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2011ZX05002-004)
文摘
绵竹主体构造为龙门山前构造带关口隐伏断裂的下盘构造,构造样式为研究区断滑褶皱,形成于印支期,在喜山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改造,为一古今叠合构造。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表明,构造形成及其演化对研究区圈闭类型、储层发育、油气运移通道有着强烈的控制作用,是绵竹构造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及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有效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形成的断背斜、背斜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控制作用
绵竹地区
川西坳陷
Keywords
the features of tectonic
controlling effect
Mianzhu plot
Chuanxi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
14
15
作者
罗啸泉
唐桂宾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龙门山前雷口坡组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生气丰度30~50×108m3/km2,生气中心在安县。雷口坡组储集岩为粒屑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雷三段,其次为雷一段,为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这些粗结构碳酸盐岩的发育与滩相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中坝雷三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是:早期的构造,有利的储层和良好的保存条件。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龙门山前缘中北段双鱼石至金河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龙门山前缘
Keywords
Longmenshan frontal margin
Leikoupo Formation
accumulation-conditions
explo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化企业基层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初步探讨
被引量:
2
16
作者
鲜奇飚
张冠忠
张铭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川东北采气厂
出处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8期210-211,共2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深化元坝气田大开发的需要,提升川东北采气厂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水平。本文从需求计划、企业自采物资的采购管理、过程控制管理、仓储物资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做了初步探讨。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相关上级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工作模式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初步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石化企业
物资管理
标准化
措施
Keyword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material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measures
分类号
F25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
3
17
作者
覃伟
罗桂滨
王明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
油
西南
油气
田
分公司
川中
油气
矿
出处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第28期35-36,共2页
文摘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捕获时期与宿主矿物的生长时期的关系;(2)捕获时,流体相是否均一;(3)伸长对均一温度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三个应用:(1)评价热成熟史;(2)判别油气运移通道;(3)成藏期次划分。
关键词
包裹体
油气
成藏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坳陷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油气富集性预测技术
18
作者
孙准
杨帆
赵爽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德阳分院
出处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36-339,241,共4页
文摘
四川回龙地区川西坳陷沙溪庙组含气丰富,储层多以河道及叠置河道砂体为主。但是由于河道频繁变迁,形成的储集体单层厚度小,纵向上呈砂泥岩互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所以储层展布及横向连续性难以准确预测。对此,首先通过分析古沉积环境,确定沉积相特征,建立区域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然后运用地震属性分析及像素成像体分频,结合钻井资料,对储层进行平面展布、空间展布和非均质性的预测。最后结合含气性检测,预测出储层的含气富集性,为该区寻找砂体气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沙溪庙组
河道砂体
含气识别
Keywords
group Shaximiao
channel sand body
gas detectio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邵吉华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3期65-69,76,共6页
文摘
四川盆地地下构造复杂,广泛存在地层倾斜、断层、裂缝等引起的地震数据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针对宽方位采集资料,常规处理往往对CMP道集采用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消除方位各向异性。这一折中方案并未准确解决方位各向异性问题,从而难以获取高质量的成像剖面和道集,而且也丢失了数据的方位信息。为此,开展了宽方位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川南某三维宽方位资料为基础,重点研究和应用了共偏移距矢量体分选、加密炮线五维插值、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宽方位处理叠加剖面在同相轴一致性、连续性,特别是在断层、褶皱的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道集具有更好的资料信噪比,且与井旁道AVO正演模拟具有更好地一致性。
关键词
宽方位
COV
细分面元
蜗牛道集
五维插值
方位各向异性
AVO
裂缝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硫酸性气田关键自截阀门故障原因分析与优化
20
作者
廖晨
吴益名
李思强
李茂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采气二厂
出处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文摘
元坝气田各集输场站上下游气源截断处设置了关键自截紧急切断阀(ESDV),在运行过程中,各采气场站、各供应厂家气控ESDV阀先后发生了如执行机构密封失效漏气、仪表风进气压力超压、远传就地状态显示不一致、电磁阀故障等多种异常。基于气控管线连接方式和电磁阀控制原理深入分析故障原因,结合生产运行工况,提出进气压力优化、新增关键阀门关阀声光报警、执行机构上方增设挡棚、定期保养关键部件等优化措施,确保关键自截阀门运行平稳,气源截断快速有效。
关键词
ESDV阀
高含硫酸性气田
故障原因分析
优化
分类号
TP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西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旋回地层学研究
周杨
金思丁
刘岩
刘四兵
张全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西南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廖荣峰
张洪
李兴平
孟宪武
王海军
《四川地质学报》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智能压裂系统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杨大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刘琦
王峻峰
穆轲帆
邓正仙
《油气井测试》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种油气藏地质特征
吴月先
张仕强
龚宁
罗强
钟水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张永刚
汤良杰
金文正
万桂梅
吕志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液集成技术
唐涛
何龙
欧彪
严焱诚
王平全
王希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龙门山中段前缘须家河组裂缝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罗啸泉
唐贵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油气田开采项目环境保护运行机制研究
刘红勇
钟声
韩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油气田酸化用缓蚀剂双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评价
潘成松
王霞
李刚
刘多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川西拗陷南段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与前景展望
袁月
孙玮
刘树根
王亮国
宋金民
李智武
叶玥豪
唐玄
李泽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GIS的石化企业化学危险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研究
陈刚
郑俊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分布式油气田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建设
黄振华
曾慧
孙源
郭莉霞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川西绵竹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贾霍甫
曹波
欧奎
《地质学刊》
CAS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
罗啸泉
唐桂宾
《四川地质学报》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石化企业基层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初步探讨
鲜奇飚
张冠忠
张铭
《价值工程》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覃伟
罗桂滨
王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川西坳陷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油气富集性预测技术
孙准
杨帆
赵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邵吉华
《西部探矿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含硫酸性气田关键自截阀门故障原因分析与优化
廖晨
吴益名
李思强
李茂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3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