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刘琦
王峻峰
穆轲帆
邓正仙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
基金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威荣深层页岩气立体开发优化技术研究”(P22041)。
-
文摘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度的因素,结合现场应用形成了一套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密度和加砂强度为产能主控因素,合理的用液强度为32~36 m^(3)/m,加砂强度为2.8~3 m^(3)/m;孔隙度、含气量、脆性指数是影响加砂难度的正向因素,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应力为负向因素,也受到支撑剂粒径、液体黏度和施工排量等因素的影响。经两口水平井成功应用,加砂强度提升至3.2~3.4 m^(3)/m,综合砂比提升至10%,显著提高了改造体积和EUR。为永川北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
关键词
永川北区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压裂
加砂强度
加砂难度
支撑剂铺置机理
-
Keywords
Yongchuan north district
deep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sand strength
difficulty of adding sand
proppant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液集成技术
- 2
-
-
作者
唐涛
何龙
欧彪
严焱诚
王平全
王希勇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0-1411,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270)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KJ-649-2119)。
-
文摘
为了高效开发超深层薄互层碳酸盐岩大气田,川西气田雷四气藏开发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一开井段钻遇蓬莱镇组-须家河组三段地层,砂泥岩非均质性强,且易水化膨胀,剥蚀掉块、垮塌;二开井段钻遇须家河组三段-马鞍塘组地层,地层页岩、煤层互层频繁,井眼稳定问题突出,并且裸眼段长,高压裂缝性气层发育,也存在井漏和井喷风险;三开超深大斜度/水平井段钻遇雷四上亚段地层,灰岩与白云岩交替,层间应力差异大,加上地层破碎,易造成井壁局部失稳,甚至发生垮塌、卡钻等井下复杂。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优化,形成一开钾基聚磺钻井液技术,二开复合盐强抑制聚磺防塌钻井液技术,三开水平段强封堵白油基钻井液技术,解决了钻井液面临的技术难题,成功应用10余井提速提效成果显著,大幅降低复杂事故率,缩短了钻进周期,其中PZ5-1D井完钻井深8 208 m,钻井周期252.79 d。
-
关键词
钻井液
井壁失稳
抑制
封堵
集成技术
-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wellbore instability
inhibition
plugging
integr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威荣页岩气田水平井套变段暂堵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王兴文
刘琦
栗铁锋
尹琅
邱玲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58,共4页
-
基金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威远—永川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编号:P18058)。
-
文摘
威荣页岩气田页岩气井套变频发,2017~2020年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19口水平井,有9口井发生不同程度套变,导致桥塞不能被泵送到设计位置,严重影响改造的充分程度和压后产能,为此急需开展新技术攻关,解决套变后的分段改造难题。文章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形成了暂堵分段压裂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套变段一次性全部射开,采用多次暂堵工艺,实现分段压裂。以套变井WY43-1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裂缝起裂规律研究,明确了合理的射孔簇数和暂堵压裂次数。通过暂堵参数优化和室内实验,明确了暂堵材料的用量和性能要求。WY43-1井套变段共开展18次压裂,12次暂堵,从压裂施工特征和裂缝监测来看,套变段获得了较为充分的改造,压后取得较好产能。该技术对套变复杂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有效提高储层的改造充分程度,可在威荣气田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套变
暂堵分段压裂
-
Keywords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casing deformation
temporary plugging staged fracturing
-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川西集输管道外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杜洋
姚广聚
陈海龙
赵哲军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
基金
中石化先导项目(12KF-08)
-
文摘
川西气田集输管道投运年限较长,敷设地区大气、土壤腐蚀性较强,造成管道外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针对管道外腐蚀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腐蚀环境调研,分析管道外腐蚀特征,并根据气田实际开展了管材、防腐层、阴极保护,修复补强技术及腐蚀检测等腐蚀控制措施研究,形成了川西管道外腐蚀防护体系,有效延长管道平均剩余寿命,保障了气田安全平稳生产。
-
关键词
集输管道
外腐蚀
腐蚀控制
-
Keywords
gathering pipeline
external corrosion
corrosion control
-
分类号
TE9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高庙气田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琦
黄禹忠
王兴文
刘斌
滕小兰
颜晋川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10-111,115,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攻关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48)下设专题"薄层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压
-
文摘
川西地区高庙气田沙一气藏储层低渗致密,受窄河道控制,井位部署空间受限,水平井压后返排时间长,返排率通常较低。为高效经济地开采储量,通过川西地区近几年的水平井压裂实践,研究应用了裂缝参数优化技术+脉冲式柱塞加砂技术+超低密度支撑剂+K344封隔器的组合技术。通过裂缝参数优化技术分析合理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导流能力,采用脉冲式柱塞加砂技术和超低密度支撑剂可形成更加有效的裂缝支撑剖面,应用K344封隔器分段压裂增加返排通道,以降低对储层的伤害。该组合技术在沙一气藏进行了两口水平井的先导性试验,施工成功率100%,24小时内返排率均达到6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
关键词
高庙气田
沙一气藏
高致密砂岩
水平井分段压裂
-
Keywords
Gaomiao oilfield
Sha-1 gas reservoir
High tight sandstone
Multi-stage fracturing with horizon-tal well
-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在钻前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马骏骐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12,共2页
-
文摘
软弱地基是土建工程中最常见的复杂情况之一。针对不同深度及性质各异的软弱岩土层,形成了多种技术处理方法。针对钻前工程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钻前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探讨了竹筋及木桩作为钻前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材料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
-
关键词
软弱地基
处理技术
钻前工程
-
分类号
TU7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套串井快速封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 7
-
-
作者
徐云现
李友培
覃忠校
徐凯
管磊
-
机构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完井所
-
出处
《化工管理》
2018年第6期149-150,共2页
-
文摘
胜利油田东辛厂下辖五个油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套损井数量逐年递增。常规的水泥封串已不能满足油藏开发生产的技术要求。针对水泥封串存在的周期长、有效期短、效果差等问题,研制出快速封堵堵剂体系及工艺技术。通过室内试验表明:该堵剂具有泵送性能好、触变性强、水泥石固结强度大、收缩率小等特点,现场施工采用两段法封堵工艺,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作业成本低、封串效果好等优点,在套损井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套损
封串
堵剂
两段法
应用
-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胍胶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雷炜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332-335,共4页
-
文摘
加砂压裂是目前油气田开发增储上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压裂后产生的大量压裂返排液为企业和油气田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和成本压力。为有效解决压返液处理难题,形成了"去除有害物质而保留有益成分"的重复利用新思路。研发了扩链处理剂、高鳌合度交联剂,解决了返排液中断链小分子胍胶的二次链接及重构难题;研发了辅助处理剂及撬装地面处理工艺,实现了深度去除影响新配液体性能的有害化学及固相物质,但同时保留了有益化学成分的目的,处理回收液配制的压裂液性能指标与清水配液性能指标相当。通过216井次、150000 m3液体的处理和重复利用,证实了该药剂配方及工艺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及环保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关键词
胍胶压裂液
压裂返排液
重复利用
扩链处理剂
交联剂
-
Keywords
Guar gum fracturing fluid
fracturing backflow fluid
reuse
chain extension agent
crosslinker
-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
-
题名WY区块深层页岩气井压后返排规律及制度研究
- 9
-
-
作者
刘殷韬
康正
夏彪
张国东
蒋勇
彭翰林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
基金
中石化油田部项目“不同类型气藏气井压裂投产合理排采制度研究”(YTBXD-QTKF-2022-002-003)。
-
文摘
合理的深层页岩气井压后返排制度有利于改善单井产量、延长稳产周期。基于WY区块页岩气91口井的现场数据,采用重点井筛选、示踪剂分析、井例论证等方法,明确了返排规律,建立了WY区块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结果表明,压-焖-关(压裂+焖井+返排期间关井)和压-焖时间主要在500~1500 h之间,大部分井能在48 h内见气,见气返排率在1%以内;测试产量和稳产后半年单位压降产量随压-焖-关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见稳产时间和见气时间随压-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产层为龙马溪组2小层的井,推荐压-焖-关时间为1000~1200 h;存在最优测试返排率,油嘴调整应该以“最优测试返排率、控砂、控压”为原则。研究结果为深层页岩气井压后排采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压后返排
返排制度
WY区块
返排规律
焖井时间
油嘴
-
Keywords
deep shale gas
flowback
flowback regime
WY block
flowback pattern
soaking period
choke
-
分类号
TE2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旋进旋涡湿气计量工艺现场适应性研究
- 10
-
-
作者
聂岚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4期81-83,共3页
-
文摘
为明确旋进旋涡湿气计量工艺在川西气田的适应性,以川西气田常规致密气井和含凝析油气井的生产特征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旋进旋涡流量计的误差范围,明确旋进旋涡湿气计量工艺在川西气田的应用界限为水气比<3 m3/104 m3.该工艺在川西气田常规致密气井和含凝析油气井的现场应用适应性较强,能满足现场湿气计量要求.初步形成了替代轮换计量和单井分离计量的湿气计量工艺推广方案,可省去分离器、轮换阀组等设备,大大简化站场流程,有利于站场建设降本增效,可在其他区块开展试验并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旋进旋涡
湿气计量
应用界限
水气比
适应性
-
Keywords
rotary vortex
wet gas metering
application boundaries
water-gas ratio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TH814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E86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金马-鸭子河构造带超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6
- 11
-
-
作者
张继尹
肖国益
李玉飞
胡大梁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金马-鸭子河构造雷口坡气藏平均埋深6 000 m,具有多套压力系统(地压系数从1.0↑1.95↓1.55↓1.1 MPa/100 m)、高温高含硫、陆相地层特别是须家河地层厚度大(约3 000 m,较元坝厚约2 000 m)、岩石致密可钻性差(6~8级),且海相地层破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同时存在机械钻速低(仅1.47 m/h)、钻井周期长(达419.72 d)、建井成本高等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复杂地质环境及钻井工程问题的基础上,围绕"优质、安全、高效"攻关目标,优化了四开制井身结构,集成了PDC钻头+大尺寸等壁厚螺杆复合钻井、垂直钻井、孕镶钻头+高速螺杆、孕镶钻头+涡轮等陆相提速关键技术,配套了海相安全快速钻井液技术及小井眼钻头选型技术,形成了以?139.7 mm尾管完井的四开制高效钻井技术,指导完成了复杂地质环境的YAS1井、YS1井钻井设计及施工,两井平均完钻井深6 122 m,平均钻井周期299.71 d,平均机械钻速1.98 m/h,较前期完钻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2.37%,缩短钻井周期111 d,其中,YS1井完钻井深6 313 m,钻井周期283 d,全井平均机械钻速2.11 m/h,实现了"300 d完钻一口海相井"的目标,对类似复杂地层钻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关键词
金马-鸭子河构造
超深井
钻井周期
井身结构
提速提效
-
分类号
TE2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井底污染施工选井模糊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赵哲军
赵华
陈海龙
杨逸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
文摘
为解决泥浆污染、压裂液污染、水锁伤害、结垢堵塞等气井井底污染问题,川西气田每年都会进行20余井次的井底净化施工,但在对近5年井底净化施工井进行跟踪发现,不正确的选井施工不仅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且浪费了作业费用。针对这个问题,利用模糊决策方法 ,以近3年的井底净化施工效果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指标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权重,并按照其相对比重进行评分:污染类型、井口压力、产量和剩余储量等四项正相关指标的最高分值为5分,一项负相关指标(根据施工成本、施工难度及是否污染储层确定综合评价排名)的最高分值定为-20分,进而形成井底净化选井模糊决策打分表。利用该表对2015年施工的井底净化井进行指导选井及背靠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糊决策打分系统与气井净化效果符合率达到100%,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施工选井。
-
关键词
井底污染
施工选井
统计分析
模糊决策
-
Keywords
downhole pollution
well selecting for oper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fuzzy decision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中江低渗储层解水锁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4
- 13
-
-
作者
杜洋
许剑
赵哲军
陈海龙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能源化工》
2018年第4期58-62,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致密碎屑岩完井与储层改造技术研究"(2016ZX05002-004-006)
-
文摘
中江沙溪庙组低渗砂岩气藏孔喉细小,易受到因钻井液、完井液、地层析出水、凝析油等液体无法返排而造成的水锁伤害,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从气田水锁伤害机理及气田水锁伤害评价出发,采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解水锁药剂,通过对氟碳类、柠檬烯(Cn F)和乙二醇等3类解水锁药剂的性能对比试验,评价其解水锁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氟碳复配体积分数为0.1%的解水锁药剂,岩心试样的吸水量和吸油量分别降低63.5%和30.0%,与地层水的接触角增大至32.61°,与凝析油的接触角增大至5.15°,具有憎水憎油性能。氟碳类药剂具有表面张力低、复配浓度低的特点,与岩心作用后能显著降低岩心吸水吸油能力,可以达到解除水锁伤害的目的,可将氟碳类药剂作为解除低渗气田水锁伤害的主要复配药剂。
-
关键词
低渗气田
水锁伤害
解水锁剂
氟碳
-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
water locking damage
water locking removing agent
fluorine-carbon surfactant
-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井下电视技术在气井堵塞诊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杜洋
雷炜
乔智国
许剑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
文摘
川西气区气井由于井下工具结构复杂,同时地层返砂,易发生工具卡堵变形、井下落鱼、管柱腐蚀等现象,进而导致井筒堵塞,影响气井稳定生产。井下电视技术因其定位精准、成像直观、作业便捷等特点,近年来现场应用效果较好。本文介绍了井下电视原理及应用范围,开展了国内外同类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并在X303井开展堵塞诊断先导试验。结果表明:井下电视测井技术是一种性能指标优越的井下视像系统,它所具有的高度便携性、先进的功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推广应用至各种复杂的井下环境中。工具在气井中应用时应控制开井及下放速度,在进入到气液界面或射孔位置时宜关井静置至画面恢复清晰,输出图像能够直观显示油管内壁污物及腐蚀形态,并且成功在遇阻位置发现滑套存在变形,为技术员分析井下工具变形程度提供了直接证据。
-
关键词
井下电视
井筒故障诊断
测井
气井
-
Keywords
downhole TV
wellbore fault diagnosis
well logging
gas well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N949.2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电缆机械切割技术在处理大斜度井油管卡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15
-
-
作者
刘啸峰
苏镖
丁洁
郭科佑
周胤男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技术服务中心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川西低渗气藏完井测试技术及抗高温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研究”(编号:2016ZX05021-005-006HZ)。
-
文摘
PZ4-2D井为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的一口超深大斜度井,井深6573.77 m,最大井斜79.89°,该井采用88.9 mm×9.52 mm+88.9 mm×6.45 mm组合油管带封隔器进行测试,测试后管柱遇卡无法起出,被迫在斜井段进行管柱切割。由于管柱内径上小下大且在大斜度井段作业,聚能切割弹尺寸不匹配导致弹片不居中,切割效率低、切割不完整,经三次切割后无法顺利起出管柱。为了保障该井管柱的顺利起出和后续作业,有效控制切割段深度和提高切割效率,提出了“电缆送放+电力机械切割”的新型电缆机械切割技术,该技术依靠电缆信号实现锚定装置和切割装置驱动,切割点位置准确、作业快速、全程可视化,在PZ4-2D井井深5519.5 m处一次性成功完成管柱切割,切割后管柱顺利出井。该技术是在中石化的首次应用,为后期类似超深井修井作业提供了新手段。
-
关键词
超深
大斜度井
卡钻
机械切割
-
Keywords
ultra-deep
highly deviated well
sticking
mechanical cutting
-
分类号
TE358.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超深含硫探井多封隔器分段改造技术
- 16
-
-
作者
刘啸峰
刘殷韬
董海峰
夏彪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超深气井测试投产关键工具研发及一体化工艺研究”(P21068)。
-
文摘
川西海相雷口坡为埋藏深、高温、高压、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碳酸岩储层,其纵向上Ⅰ、Ⅱ、Ⅲ类储层交叉叠置,储层非均质性强,笼统酸化改造无法达到产能评价目的;多趟管柱逐层测试作业时间长、成本高,无法满足降本增效的要求。为了实现一趟管柱分段改造,兼顾资料求取的目的,针对储层类型特征,通过封隔器及配套工具优选、多封隔器管柱受力分析、超高压施工参数优化设计等手段,形成了一套以“国产机械式+液压式封隔器组合实现分段、APR测试工具实现资料求取”的分段测试管柱及作业技术。该技术在PZ103井经受了155℃高温、112 MPa高压、长达13 h作业,成功实现了储层的有效分段改造,录取到了完整的产能数据,为超深含硫气井分段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超深井
高含硫井
探井
酸化改造
RTTS封隔器
Y241封隔器
分段改造
参数优化
-
Keywords
ultra deep wells
high sulfur well
exploration well
acidification transformation
RTTS packer
Y241 packer
segmental renov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威荣深层页岩气体积压裂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 17
-
-
作者
林永茂
王兴文
刘斌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9,116,共4页
-
基金
中石化科技部十条龙项目“威远—永川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编号:P18058)
-
文摘
中石化威荣页岩气田埋深3 600~3 900 m,优质页岩储层厚度为35.5~46.6 m,孔隙度为4%~6.6%、TOC为2.2%~4.0%、Ro为2.0%~2.6%、含气量为2.56~4.88 t/m^3、地压系数为1.9 MPa/100 m左右。室内实验及岩心分析表明,威荣深层页岩脆性矿物及力学脆性指数较高,但两向应力差值在6~16 MPa之间,对于提高裂缝复杂程度难度较大。针对压裂改造难点形成的“变排量+密集段塞+连续加砂”工艺成功应用于WY23-1HF及WY29-1HF井,压后测试产量分别为26.01×10^4 m^3/d(35.4 MPa)、23.80×10^4 m^3/d(22.2 MPa),取得了威荣深层页岩气商业开发突破。
-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控近扩远
连续加砂
体积压裂
-
Keywords
deep shale gas
near control distant expansion
continuous sand mixing
volumetric fracturing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深层碳酸盐岩地层长水平段钻井井筒温度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欧彪
董波
严焱诚
江波
肖东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彭州项目部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8-1016,共9页
-
基金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KJ-649-2119)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20D-5007-0312)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3YFS0358)。
-
文摘
为克服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长水平段钻井作业过程中的井下高温问题,结合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长水平段钻井过程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考虑多源项、非牛顿流体螺旋流动、变热物性参数的钻井井筒瞬态温度分布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水平段长度、循环时间、钻井液排量、入口温度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加,井底温度会显著增加;增加循环时间、增加循环排量、降低钻井液入口温度等措施对降低深层长水平段井底温度的作用有限。可见,为保障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须提高旋转导向工具的耐温极限。
-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
长水平段
钻井过程
瞬态传热
井筒温度分布模型
-
Keywords
deep carbonate rock
long horizontal section
drilling process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wellbor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odel
-
分类号
TE2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高效分段压裂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 19
-
-
作者
林永茂
尹琅
王兴文
刁素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8)
-
文摘
针对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从如何建造高效复杂缝网的目标出发,建立了基于三种砂体分布特征的压裂模型。以最小阻隔层厚度划分渗流单元,基于单个渗流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精细优化裂缝条数及单条裂缝形态参数,形成了基于独立渗流单元的水平井精细分段压裂优化技术;在裂缝系统如何有效长期保持方面,建立支撑剂非连续铺置的评价方法,形成了便捷、低成本的脉冲纤维加砂压裂工艺,同时通过实验评价储层伤害,建立起一套防膨降水锁压裂液体系,降低了天然气从基质向裂缝的流动阻力,使人工裂缝参数与砂体展布、储层渗流能力相匹配。现场应用效果较好,对国内外难动致密砂岩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分段压裂
渗流单元
压裂参数
缝间距
-
Keywords
tight sandstone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seepageunit
fracturing parameters
fracture spacing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高温缓释酸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潘宝风
周建伟
李洪波
-
机构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4期107-108,114,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气藏低伤害改造工作液技术>(编号2016ZX05021-004-004)
-
文摘
在研制一种能够适应高温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缓释酸基础上,本文利用旋转圆盘仪测定了缓释酸体系与YB2井岩心的酸岩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缓释酸酸150℃岩反应速率常数为1.63×10^(-6)(mol/L)-m·mol/(s·cm^2),该值约为胶凝酸的69.36%,氢离子传质系数约为胶凝酸的58%;缓释酸刻蚀岩心端面凸凹不平,有利于提高酸化储层裂缝导流能力。
-
关键词
高温
缓释酸
胶凝酸
酸岩反应动力学
-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slow-release acid: gelled acid: kinetics of acid-rock reaclion
-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