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张海5区断块油藏沙河街组油气水层识别分析
1
作者 侯灵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7年第1期48-48,共1页
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张海5区地处海滩极浅海区,取芯资料少,岩性变化大,导致该区的油气层识别评价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低阻油气层、泥质灰岩油气层、薄互砂岩油气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评价识别更是难度很大。因此在本区油气水层识别研究中... 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张海5区地处海滩极浅海区,取芯资料少,岩性变化大,导致该区的油气层识别评价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低阻油气层、泥质灰岩油气层、薄互砂岩油气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评价识别更是难度很大。因此在本区油气水层识别研究中,采用分层系(沙河街组沙一下、沙二、沙三)分别进行油气水层识别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油气水层识别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滩海地区 张海5区断块油藏 沙河街组 油气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大港埕海油田庄海8断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侯灵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7年第2期59-59,共1页
大港埕海油田庄海8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沉积类型多,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藏类型复杂多样,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大。因此为了提高埕海油田庄海8断块油藏的储集层研究精度,满足工区勘探开发需要。在大港埕海油田庄海8区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与应... 大港埕海油田庄海8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沉积类型多,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藏类型复杂多样,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大。因此为了提高埕海油田庄海8断块油藏的储集层研究精度,满足工区勘探开发需要。在大港埕海油田庄海8区开展了地震沉积学研究与应用,通过纵向与平面信息相互约束和标定,实现对辫状河心滩单砂层内部结构的细致刻画。对地震资料进行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处理,利用切片上的振幅特征对研究区心滩砂体平面分布进行解释, 并通过不同深度的地层切片特征研究心滩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埕海油田 庄海8断块油藏 地震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地区庄海8块馆陶组油藏剩余油展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侯灵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171-171,共1页
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庄海8块馆陶组主要发育为构造砂岩底水油藏,储层发育受辫状河道控制,内部发育多条小断层和隔层。受储层特性影响,该区馆陶组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底水锥进严重,使得井间分布大量剩余油。因此及时进行剩余油展布规律研究对... 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庄海8块馆陶组主要发育为构造砂岩底水油藏,储层发育受辫状河道控制,内部发育多条小断层和隔层。受储层特性影响,该区馆陶组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底水锥进严重,使得井间分布大量剩余油。因此及时进行剩余油展布规律研究对于精细开发该区油藏很有必要,本文通过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准确的描述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井位部署,提高了该区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展布 地质油藏模型 庄海8馆陶组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反演技术在埕海油田庄海8井区沙河街组油藏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4
作者 侯灵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6年第11期48-48,共1页
庄海8井区是大港埕海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其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由于庄海8井区沙河街组属于三角洲沉积,储层砂体物性和连通性较差,厚度变化大、储层横向变化快,这就导致了该区有效储层的预测难度较大,急需针对性的预测方法。针对庄... 庄海8井区是大港埕海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其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由于庄海8井区沙河街组属于三角洲沉积,储层砂体物性和连通性较差,厚度变化大、储层横向变化快,这就导致了该区有效储层的预测难度较大,急需针对性的预测方法。针对庄海8井区沙河街组油气储层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反演技术应用攻关,通过反演技术的应用精细刻画与落实沙河街组砂体展布,并通过实际钻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储层反演技术对与提高庄海8井区沙河街组砂体展布预测水平非常有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反演 庄海8井区 沙河街组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家堡滩海地区馆一段1砂组油藏开发概念方案设计研究
5
作者 吴征 张伟 +1 位作者 王建富 王厉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4-127,169,共4页
结合大港滩海油田早期油藏评价项目,在前期以地震资料为主的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油藏开发的4个敏感性参数,借鉴正交试验设计思想规划了9套方案,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每套方案的评价值,其后采用单因素三评价指标交会图法从... 结合大港滩海油田早期油藏评价项目,在前期以地震资料为主的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油藏开发的4个敏感性参数,借鉴正交试验设计思想规划了9套方案,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每套方案的评价值,其后采用单因素三评价指标交会图法从油藏工程和技术经济角度综合分析了敏感性参数的控制因素及影响,克服了筛选的优化值只能为正交设计中的设定值或虽为设定值以外取值但取值的依据不充分的缺点,进一步确定了待优参数的合理取值,并结合工区地质情况、工程及经济约束条件分析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结果表明,水平井液量保持水平及水平段长度在经济约束下存在一个合理的工程取值,避水高度及井轨迹方位工程和经济约束下的结果趋于一致。优化结果保证最优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是最优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方案设计 正交优化 油藏数值模拟 交会图 油藏工程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震地质学在埕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5 位作者 汪改兰 周淑慧 侯灵炜 陈璞 赵林丰 王永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64-68,6,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埕海地区紧邻歧口生油凹陷,是一个复式油气富集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的低台阶区勘探程度低,主要目的层之一的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勘探生产的... 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埕海地区紧邻歧口生油凹陷,是一个复式油气富集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的低台阶区勘探程度低,主要目的层之一的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勘探生产的需要。石油地震地质学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地震与地质的有机结合,在研究尺度上强调了地质资料与地震分辨率的匹配,在研究资料上强调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在研究结果上强调了油气藏的发现和高效开发。根据埕海地区实际地质情况,运用石油地震地质学方法,在现有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子波反褶积、小波分频成像等技术进行了地震资料品质改善;运用波形聚类、时频三原色、有色反演波阻抗等手段进行了地震相及储层预测。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地描述了有利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刻画,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落实了有利勘探目标,提高了勘探成功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震地质学 小波分频 储层预测 埕海低台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录井技术在水平井定向精准施工中的应用
7
作者 侯灵炜 郑鹏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6期00003-00003,共1页
水平井能有效地增加油气层的泄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是增加产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各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圈闭落实程度和含油气预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大港油田近些年部署了大批水平井,然而由于水平井目的层的卡准、油气显示... 水平井能有效地增加油气层的泄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是增加产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各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圈闭落实程度和含油气预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大港油田近些年部署了大批水平井,然而由于水平井目的层的卡准、油气显示录取、对井身轨迹的引导及工程服务比普通直井更难、更复杂。通过对近年来所钻水平井的分析,找出了影响常规录井资料质量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适合水平井录井的技术方法,而且经过近几口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钻井 录井技术 精准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基层采油单位强化安全环保生产管理的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俊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5年第7期295-295,共1页
油气开采尤其是滩海油气开发的特殊性质要求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环保生产,其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油田开发效益、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环保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期国内外油田企业发生的一些安全环保事故不仅严重影... 油气开采尤其是滩海油气开发的特殊性质要求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环保生产,其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油田开发效益、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环保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期国内外油田企业发生的一些安全环保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尤其是当前国内企业生产安全形势严峻,如何在寒冬期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稳定生产,是油田采油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要的问题,本文详细探讨了企业当前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强化工作的措施,并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滩海开发公司的有效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构筑长治久安的新思路、新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采油单位 安全环保生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品取样方法在原油交接计量中的影响
9
作者 王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6期00184-00184,共1页
油品取样工作是整个原油交接计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若操作不慎,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因此为了使试验结果正确、可靠,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取样。本文分析了油品采样的主要两种方法,并就取样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油品取样方法 原油交接计量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断裂缓坡区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淑琴 周凤春 +3 位作者 张洪娟 王洪彪 朱小丽 王喆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5期16-22,共7页
黄骅坳陷埕海断裂缓坡区具有优越的成藏背景,是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系统解剖埕海断坡区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明确了阶状断裂斜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提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的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 黄骅坳陷埕海断裂缓坡区具有优越的成藏背景,是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系统解剖埕海断坡区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明确了阶状断裂斜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提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的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宽缓斜坡始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断裂、不整合面及砂岩输导层三者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了研究区多种油气运聚方式,形成了大面积、多层系的油气聚集区。高斜坡和低断阶勘探程度低、潜力大,是下一步重点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油气藏特征 油气聚集规律 断裂缓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7 位作者 郭芳 刘玉梅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纪建峥 陈璞 赵林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50,5,共7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重力流水道分布在坡折带以下的zhu65井-qn8井-qn6井-qn2井一带,发育有水道主体、水道侧翼、水道末梢等3种沉积微相。该研究成果为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的勘探方向选择及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沉积相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 重力流水道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物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3 位作者 纪建峥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56-62,6,共7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物源口进行分解研究,Es3沉积时期细分为4个子物源口,Es2沉积时期细分为6个子物源口。近东西向的层拉平地震剖面显示,4条近南北向展布的沟谷对应发育4大物源通道,沟谷中砂岩发育,砂地比高。该研究成果为该区的古地理重建和有利砂体预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物源特征 歧南次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海8井区重点井地质模型动态实时跟踪方法研究
13
作者 侯灵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7年第1期00018-00018,共1页
为了加快埕海油田庄海8区块沙河街组油藏的开发水平, 部署水平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由于埕海油田一区沙河街组油藏构造面积较大,钻井资料少加之沙河街组薄互层砂体较发育,因此为了实时有效地了解储集层空间展布,切实发挥水平井随钻... 为了加快埕海油田庄海8区块沙河街组油藏的开发水平, 部署水平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由于埕海油田一区沙河街组油藏构造面积较大,钻井资料少加之沙河街组薄互层砂体较发育,因此为了实时有效地了解储集层空间展布,切实发挥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作用,开展了基于随钻资料的地质模型动态实时跟踪方法研究应用,依据Zh8Es-h3、Zh8Es-h4、Zh8Es-h5 等井的随钻资料进行地质模型动态实时跟踪,钻井实践表明由于实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模型,随钻井钻遇油层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质建模 实时 动态跟踪 庄海8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海5断块油藏沙河街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描述
14
作者 侯灵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7年第1期00035-00035,共1页
张海5断块油藏构造位置位于张东构造带,主力含油层系是沙河街组沙一段、沙二段及沙三段,是大港埕海油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重点区块。但由于该区构造类型多样、油气藏类型丰富、储层变化大,缺少对储层和油气检测进行有效判别的资料,因而... 张海5断块油藏构造位置位于张东构造带,主力含油层系是沙河街组沙一段、沙二段及沙三段,是大港埕海油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重点区块。但由于该区构造类型多样、油气藏类型丰富、储层变化大,缺少对储层和油气检测进行有效判别的资料,因而造成油气层识别难度大。而储层不同的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以及储集空间充填流体的差异则可以通过测井曲线的综合响应来进行识别描述,因此做好沙河街组各层组的测井响应特征描述对于油气层识别与评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海5断块 沙河街组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SXXH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瀚宇 许书月 +4 位作者 胡小园 张松柏 刘学敏 张同颖 马文亭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5期47-49,53,共4页
目前苏里格地区大规模实施三开水平井钻井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非常成熟,再进一步缩短三开水平井钻井周期已经非常困难。SXXH井首次采用二开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钻头选型、井眼轨迹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井液优化等一系列综合提速... 目前苏里格地区大规模实施三开水平井钻井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非常成熟,再进一步缩短三开水平井钻井周期已经非常困难。SXXH井首次采用二开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钻头选型、井眼轨迹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井液优化等一系列综合提速技术措施,在二开钻进过程中省略中完通井、下套管、侯凝、钻塞等过程,从而有效地缩短了钻井周期。SXXH井钻井施工任务的成功完成,开创了苏里格气田二开水平井钻、完井新技术的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二开水平井钻井技术 钻头 井眼轨迹控制 钻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水溶性两性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高杰 王春亮 陈正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6期63-65,6,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出新型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并对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单体加量及引发剂加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合理优化。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抗温、抗盐...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出新型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并对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单体加量及引发剂加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合理优化。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抗温、抗盐、抗钙、降滤、防膨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合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温、抗盐、抗钙、降滤以及防膨能力。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效果尤其显著,抗温能力达到200℃以上,能够满足高温钻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两性聚合物 耐温抗盐 抗钙 防膨 降滤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差异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
17
作者 李廷辉 赵鑫 +2 位作者 杨安元 冯小东 王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几何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福山凹陷在纵向上、平面上具有差异的构造发育特点:纵向上发育深、浅2套断裂体系;平面上构造东西分异,西侧构造复杂,以帚状构造为主,东侧构造...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几何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福山凹陷在纵向上、平面上具有差异的构造发育特点:纵向上发育深、浅2套断裂体系;平面上构造东西分异,西侧构造复杂,以帚状构造为主,东侧构造简单,以梳状构造为主。受构造特征差异的影响,福山凹陷油气具有上油下气、西油东气的差异分布规律,帚状断裂带影响了油气的分布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差异构造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交接计量过程中的内部输差分析与控制研究
18
作者 陶秀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5年第12期215-215,共1页
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对于采出油气水的交接计量准确性要求非常重要,由于油气交接现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油气交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输差这种现象,对企业油气生产和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油气交接过程中内部... 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对于采出油气水的交接计量准确性要求非常重要,由于油气交接现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油气交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输差这种现象,对企业油气生产和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油气交接过程中内部输差产生的危害,结合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描述了影响油气计量过程中产生内部输差的主要因素,从技术和管理上对内部输差的控制途径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减少计量误差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原油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交接计量 内部输差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