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C_(60)配合物衍生结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计算研究
1
作者 李福君 胡晓钧 +1 位作者 洒荣建 牛立斌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利用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配位铱原子的富勒烯衍生物分子Ir(η5 C60Me5)(CO)2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对称性的Ir(η5 C60Me5)(CO)2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为了揭...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利用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配位铱原子的富勒烯衍生物分子Ir(η5 C60Me5)(CO)2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对称性的Ir(η5 C60Me5)(CO)2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为了揭示Ir-C60的非线性光学响应的起源,研究了Ir(η5 C60Me5)(CO)2的电子结构性质,并且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Ir(η5 C60Me5)(CO)2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探讨了富d电子及d空轨道的重过渡金属铱与富π轨道及离域电子的富勒烯相互系统作用对体系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富勒烯衍生物 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C_5H_4S_5)I_2]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C_5H_4S_5=4,5-亚乙基二硫杂-1,3-二硫杂-2-硫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庆华 翁文 郭国聪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2-935,共4页
用 HgI2 和 4,5-亚乙基二硫杂-1,3-二硫杂-2-硫酮 (C5H4S5)反应,合成一种二核汞配合物[Hg(C5H4S5)I2]2 1。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 空间群,晶胞参数 a =21.6847(1),b = 8.5125(4),c = 15.6699(8),a=112.7850(1)°... 用 HgI2 和 4,5-亚乙基二硫杂-1,3-二硫杂-2-硫酮 (C5H4S5)反应,合成一种二核汞配合物[Hg(C5H4S5)I2]2 1。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 空间群,晶胞参数 a =21.6847(1),b = 8.5125(4),c = 15.6699(8),a=112.7850(1)°,V=2666.8(2) ?3。Mr = 1357.54,Z = 4,Dx = 3.381 g/cm3,ì = 16.913 cm–1,F(000) = 2400,R=0.0639,wR=0.1711,S=1.052。配合物 1 具有二聚体结构,2 个汞原子通过 2 个碘原子桥联,形成 1 个 Hg2I2菱形平面,汞原子周围的配位是四面体结构,通过分子间的硫…硫作用和碘…硫作用,形成准二维超分子网络。 S S S H g I I S S S S I I H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配合物 双核配合物 4 5-亚乙基二硫杂-1 3-二硫杂-2-硫酮 二氯化汞 晶胞参数 超分子化学 硫-硫键 碘-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齿配体2,5-二羟基-1,4-苯醌缩氨基脲 (C_6H_4O_3NNHCONH_2.CHON(CH3_)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3
作者 孙燕琼 杨融生 +2 位作者 张汉辉 孙瑞卿 杨齐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报道了含1个溶剂DMF的多齿配体2,5-二羟基-1,4-苯醌缩氨基脲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10N4O5H14)属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P212121 a=13.221(6),b=17.709(5),c=5.347(4)?, V=1252.0(1)3,Z=4,F(000)=568, Dx=1.434g/cm3,Mr=270.25, m (... 报道了含1个溶剂DMF的多齿配体2,5-二羟基-1,4-苯醌缩氨基脲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10N4O5H14)属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P212121 a=13.221(6),b=17.709(5),c=5.347(4)?, V=1252.0(1)3,Z=4,F(000)=568, Dx=1.434g/cm3,Mr=270.25, m (MoKα)= 1.16 cm-1, 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R=0.0319,wR=0.0748。结构测定表明溶剂DMF分子和2,5-二羟基-1,4苯醌缩氨基脲间形成很强的氢键,后者可看作是两条共轭链的偶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配体 (C6H4O3NNHCONH2·CHON(CH3)2) 合成 2 5-二羟基-1 4-苯醌缩氨基脲 晶体结构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由1,1′-环己烷二乙酸构筑的镉的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何锦润 王玉玲 +1 位作者 毕文华 曹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80-1386,共7页
通过邻羧苯乙酸、1,10-邻菲啰啉及硝酸镉的溶剂热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Cd(phen)(chdc)]n(1)和[Cd(phen)(chdc)(H2O)]n(2)。X-射线单晶衍射显示:1是梯状双链结构;2是单链结构,单链再通过氢键连接成双链。虽然1和2的组分相似,但它们在固... 通过邻羧苯乙酸、1,10-邻菲啰啉及硝酸镉的溶剂热反应合成了2个配合物:[Cd(phen)(chdc)]n(1)和[Cd(phen)(chdc)(H2O)]n(2)。X-射线单晶衍射显示:1是梯状双链结构;2是单链结构,单链再通过氢键连接成双链。虽然1和2的组分相似,但它们在固态条件下的荧光发射却大不一样,可能在光化学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体 镉配合物 1 1′一环己烷二乙酸 溶剂热合成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3ScBi_5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5
作者 潘大春 孙忠明 +1 位作者 雷晓武 毛江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9-1452,共4页
在氩气保护下,将金属单质置于钽管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三元极性金属间化合物,La3ScBi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的晶体结构。La3ScBi5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m(No.193),晶胞参数为:a=b=0.97573(5)nm,c=0.65592(... 在氩气保护下,将金属单质置于钽管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三元极性金属间化合物,La3ScBi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的晶体结构。La3ScBi5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m(No.193),晶胞参数为:a=b=0.97573(5)nm,c=0.65592(6)nm,V=0.54341(9)nm3,Z=2。La3ScBi5属反式Hf5Sn3Cu结构类型,其结构特征为Bi的一维直线链和由ScBi6八面体之间通过共面形成的{ScBi3}链。能带计算表明La3ScBi5呈金属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固相反应 晶体结构 铋化物 混合阳离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邻巯基苯酚配体的过渡金属(Ti,Ni)化合物的NMR研究
6
作者 吴达旭 温庭斌 +1 位作者 卢葛覃 林璋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测定了化合物(Et4N)2[Ti(mp)3Na(MeOH)2(1)和(Et3NH)[Ni(mp)(mph)-(BU3P)](2)的1H,13CNMR谱,对其谱线作了分析与归属。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DMSO溶液中被解离成单核化合物(Ti(mp)3]2-,化合物(2)在DMS... 测定了化合物(Et4N)2[Ti(mp)3Na(MeOH)2(1)和(Et3NH)[Ni(mp)(mph)-(BU3P)](2)的1H,13CNMR谱,对其谱线作了分析与归属。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DMSO溶液中被解离成单核化合物(Ti(mp)3]2-,化合物(2)在DMSO溶液中仍保留原有固态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巯基苯酚 NMR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镧硫化物的结构及红外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淑芳 曾卉一 +2 位作者 姜小明 刘彬文 郭国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5-692,共8页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四元稀土硫化物,La_3MgGaS_7(1)和La_6MgSn_2S_(14)(2)。化合物1和2都结晶于六方晶系手性空间群P63且异质同构,其三维晶体结构可描述为:化合物中的MgS_6八面体通过共面形成一条以沿63轴对称的一维链,其...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四元稀土硫化物,La_3MgGaS_7(1)和La_6MgSn_2S_(14)(2)。化合物1和2都结晶于六方晶系手性空间群P63且异质同构,其三维晶体结构可描述为:化合物中的MgS_6八面体通过共面形成一条以沿63轴对称的一维链,其周围被三重轴对称的MS4(M=Ga,Sn)四面体包围,MgS_6一维链和MS4四面体通过S-La键连接而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2的二阶非线性信号在入射光波长为1910nm时为AgGaS_2(AGS)的0.2倍。第一性计算表明,化合物1和2的光吸收主要是由电子从S-3p轨道跃迁至La-6s轨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硫属化合物 第一性计算 固相反应 红外非线性光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