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木制品对干红葡萄酒中橡木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春光 赵新节 +2 位作者 孙玉霞 栾红蕾 隋寿山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9,25,共4页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和发酵结束后两个阶段添加不同类型的橡木制品,研究橡木处理对干红葡萄酒中橡木香气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GC-MS对丁子香酚、愈创木酚、威士忌内酯、香草醛、5-甲基糠醛和糠醛6种橡木香气成分的分析,发现发酵过程...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和发酵结束后两个阶段添加不同类型的橡木制品,研究橡木处理对干红葡萄酒中橡木香气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GC-MS对丁子香酚、愈创木酚、威士忌内酯、香草醛、5-甲基糠醛和糠醛6种橡木香气成分的分析,发现发酵过程中和发酵后添加法国中度烘烤橡木粉都可以获得含量较高的橡木香气成分,而发酵后添加国产中度烘烤橡木片较相同烘烤程度的法国和美国橡木片能获得含量更高的橡木香气成分。感官分析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中添加橡木制品进行处理,酒体橡木香气与果香融合较好,香气协调;而在发酵结束后添加不同类型的橡木制品,添加美国中度烘烤橡木片和法国轻度烘烤橡木粉的葡萄酒香气较好;其他酒样酒体呈现的橡木味偏重、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木 GC-MS 香气成分 感官品评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橡木桶在葡萄酒生产中的作用及合理使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春青 都振江 武胜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橡木桶是用橡木制成的用来贮酒的容器,用其贮存、发酵葡萄酒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口感、增加酒的香气,大大提升酒的品质,但橡木桶的使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 橡木桶 贮酒 发酵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逄晓薇 孙辉 +6 位作者 武锋 武宁 程凡升 孙振仪 刘晓娜 王伟雄 高夏 《酿酒科技》 2018年第6期91-94,99,共5页
研究了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氧化法检测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和GB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从检测结果、效率、成本及药品安全、环保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取氧化法检测葡萄酒... 研究了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氧化法检测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和GB 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从检测结果、效率、成本及药品安全、环保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取氧化法检测葡萄酒的二氧化硫,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二氧化硫 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红葡萄酒生产和瓶储过程中溶解氧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都振江 李进 +3 位作者 李泽福 魏晓岩 栾红蕾 刘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溶解氧的跟踪检测,找出了酿造过程中每种工艺处理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发现葡萄酒中的溶氧量与葡萄酒生产工艺、游离二氧化硫、温度等密切相关,其中冷冻工艺、灌装工艺以及成品酒仓储阶段是溶解氧波动较大... 本文通过对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溶解氧的跟踪检测,找出了酿造过程中每种工艺处理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发现葡萄酒中的溶氧量与葡萄酒生产工艺、游离二氧化硫、温度等密切相关,其中冷冻工艺、灌装工艺以及成品酒仓储阶段是溶解氧波动较大的环节。因此,掌握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溶解氧变化规律是解决溶解氧技术问题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均质 下胶 冷冻 灌装 成品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红葡萄酒中的色素稳定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文超 李进 +3 位作者 李泽福 周鹏辉 栾红蕾 刘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分别从原酒陈酿时间、勾兑均质后的融合时间、花色苷和单宁比例、冷稳定和过度氧化等方面对导致红葡萄酒色素沉淀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优化酿造工艺,减少瓶装酒色素沉淀,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葡萄酒 色素沉淀 稳定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及山梨酸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振仪 曹芳 +6 位作者 逄晓薇 丁浩 陈红岩 高夏 刘晓娜 武宁 吴媛媛 《酿酒科技》 2018年第5期87-90,共4页
在GB 5009.28—2016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改进检测葡萄酒中山梨酸、苯甲酸和糖精钠的方法,并增加了安赛蜜的检测,使葡萄酒样品不经过前处理,一次进样就可以实现同时检测以上4种物质。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流动相的pH值,改变被测物质和葡萄酒... 在GB 5009.28—2016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改进检测葡萄酒中山梨酸、苯甲酸和糖精钠的方法,并增加了安赛蜜的检测,使葡萄酒样品不经过前处理,一次进样就可以实现同时检测以上4种物质。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流动相的pH值,改变被测物质和葡萄酒中其他物质的保留时间,增大了物质间的分离度,降低了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高效液相色谱法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渍工艺在小味儿多桃红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鹏辉 李进 +3 位作者 李泽福 于玲玲 贺磊 孙栋栋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冷浸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葡萄酒中一类香气的浓度。本试验选择不同的浸渍温度和时间,以完善适于桃红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采用10℃浸渍24~28 h的冷浸渍工艺酿造的小味儿多桃红葡... 在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冷浸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葡萄酒中一类香气的浓度。本试验选择不同的浸渍温度和时间,以完善适于桃红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采用10℃浸渍24~28 h的冷浸渍工艺酿造的小味儿多桃红葡萄酒具有适宜的花色苷、单宁和色度值,颜色悦人、果香浓郁、口感清爽,感官评价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味儿多 冷浸渍 桃红葡萄酒 花色素苷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醇半干白葡萄酒中乳酸菌耐受性试验
8
作者 李春光 赵新节 +1 位作者 李进 李泽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1期54-56,62,共4页
本文研究了低醇半干白葡萄酒中乳酸菌对山梨酸钾和游离二氧化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7.5%(v/v)半干白葡萄酒中山梨酸钾浓度为150mg/L,游离二氧化硫浓度为30~35mg/L,乳酸菌的安全耐受浓度为乳酸菌数<300个/100mL。
关键词 半干白葡萄酒 乳酸菌耐受性 山梨酸钾 游离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系统在葡萄酒全产业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小单 栾红蕾 +4 位作者 李泽福 李进 闫浩 周鹏辉 孙栋栋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1期44-46,共3页
针对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点,采用西门子先进成熟的软件平台Simatic IT,设计并构建符合葡萄酒生产企业特点的全产业链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葡萄园栽培管理平台、葡萄酒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全过程质量管控平台。该系统应用后,... 针对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点,采用西门子先进成熟的软件平台Simatic IT,设计并构建符合葡萄酒生产企业特点的全产业链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葡萄园栽培管理平台、葡萄酒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全过程质量管控平台。该系统应用后,在实现物候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车间排产、标准化生产、全过程质检、正反向追溯等功能的同时,实现了与企业SAP系统及底层自动化控制的完美集成。提高了葡萄酒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速了葡萄酒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全产业链 信息化系统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系统在葡萄酒全产业链中的应用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洋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3期135-135,共1页
对于葡萄酒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组织和管理特点,使用更为成熟的软件对其设计,保证能符合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全产业链要求。如:栽培管理平台、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全过程质量监控平台等,这些系统的应用,能实现标准生产以及全过程管理,也能... 对于葡萄酒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组织和管理特点,使用更为成熟的软件对其设计,保证能符合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全产业链要求。如:栽培管理平台、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全过程质量监控平台等,这些系统的应用,能实现标准生产以及全过程管理,也能提升葡萄酒全产业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系统 葡萄酒 全产业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灌装生产中CIP系统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明洋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2期104-104,共1页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应用技术系统发展较快。目前CIP系统在葡萄酒灌装生产过程中,能够促进清洗过程的自动化,提升现代化葡萄酒灌装生产的整体质量。本文对葡萄酒灌装生产中CIP系统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CIP系统的基本...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应用技术系统发展较快。目前CIP系统在葡萄酒灌装生产过程中,能够促进清洗过程的自动化,提升现代化葡萄酒灌装生产的整体质量。本文对葡萄酒灌装生产中CIP系统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CIP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在葡萄酒灌装生产过程中应用的优势,对系统应用的基本流程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灌装生产 CI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醇香在中国
12
作者 李泽福 《印刷工业》 2013年第10期72-73,共2页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其发展开端几乎与人类文化史是同步的。在中国,酒更是“蔓延”至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对于“酒文化”的把弄,到三五好友小聚的“核心”,酒绝对是中国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葡...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其发展开端几乎与人类文化史是同步的。在中国,酒更是“蔓延”至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对于“酒文化”的把弄,到三五好友小聚的“核心”,酒绝对是中国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逐渐在中国酒市场“圈地”,与“根深蒂固”的白酒、黄酒等共染中国酒市场之旖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中国酒 文化史 酒文化 发展史 舶来品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叶对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志宇 都振江 +4 位作者 王俊芳 张将 刘洪勇 王世平 王恒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78-2186,共9页
为探讨摘叶对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主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蓬莱的6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花后70 d)及采收期前10 d(花后143 d)进行半摘叶和全摘叶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的理化指标、品... 为探讨摘叶对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主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蓬莱的6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花后70 d)及采收期前10 d(花后143 d)进行半摘叶和全摘叶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的理化指标、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摘叶处理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葡萄果实的成熟度及其葡萄酒的综合品质。其中,花后70 d全部摘叶处理对糖、滴定酸以及p H值的提高效果明显;转色期半摘叶和全摘叶处理后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提高了17.96%和50.25%,所对应的葡萄酒中总酚和单宁含量也分别提高了40.18%和54.13%;此外,摘叶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骨架影响不大,但对香气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转色期半摘叶处理使呈现果香的香气物质含量提高明显;转色期全摘叶处理使葡萄酒中色度提高效果最明显,达到了16.48%;4种摘叶处理均使葡萄酒色调降低,使得葡萄酒颜色呈现淡紫色。本研究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在田间管理和提高葡萄酒质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叶处理 赤霞珠 葡萄品质 葡萄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马瑟兰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婷 王安妮 +5 位作者 陈景辉 唐美玲 肖慧琳 郑秋玲 张超杰 卢建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以自根生长的马瑟兰为对照,3309、101-14、贝达3个砧木嫁接的马瑟兰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砧木对马瑟兰果实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及所酿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不同砧木对马瑟兰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砧木显著增加果穗宽度(P<0.05);贝... 以自根生长的马瑟兰为对照,3309、101-14、贝达3个砧木嫁接的马瑟兰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砧木对马瑟兰果实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及所酿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不同砧木对马瑟兰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砧木显著增加果穗宽度(P<0.05);贝达砧木显著降低马瑟兰果实中还原糖含量(P<0.05);3309、101-14砧木显著提高马瑟兰果实中总酚和花色苷含量(P<0.05),101-14砧木显著提高马瑟兰果实中的单宁含量(P<0.05)。不同砧木对马瑟兰葡萄酒的影响结果表明,3309砧木显著提高葡萄酒中的总酚含量(P<0.05);3种砧木显著提高葡萄酒的p H值,降低葡萄酒色调(P<0.05),3309、贝达砧木显著增加葡萄酒色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瑟兰 砧木 果实品质 葡萄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片1+1塞密封干红葡萄酒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泽福 周鹏辉 +5 位作者 李进 袁小单 于维霞 栾红蕾 王康靖 孙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43,共5页
对不同生产商提供的4种贴片1+1塞的密封性能进行实验,通过对瓶装干红葡萄酒在正放、倒放两种陈放方式下的溶解氧、游离二氧化硫、色度、色调、浸塞高度、感官质量等方面的跟踪检测,分析其优、缺点及对瓶装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葡萄... 对不同生产商提供的4种贴片1+1塞的密封性能进行实验,通过对瓶装干红葡萄酒在正放、倒放两种陈放方式下的溶解氧、游离二氧化硫、色度、色调、浸塞高度、感官质量等方面的跟踪检测,分析其优、缺点及对瓶装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葡萄酒企业正确选择使用瓶塞,保证葡萄酒在装瓶后更好地表现其潜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1+1塞 葡萄酒 密封性能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泽福 程琳琳 王晶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葡萄酒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资源、效率等问题的不协调,结合国外一些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模式,探讨了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及适合葡萄酒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葡萄酒 产业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酿酒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森林 刘树文 +3 位作者 杨楠 张辉 都振江 张成碧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6期49-50,56,共3页
对3种葡萄酒活性干酵母LALVIN RA17(丹麦)、LALVIN 2323(丹麦)和MAVRIVIN AWRI 796(澳大利亚)的酿酒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酒活性干酵母LALVIN RA17发酵糖和产酒精能力较强,MAVRIVIN AWRI 796发酵后总酸和挥发酸低。
关键词 葡萄酒 活性干酵母 酿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醇半干白葡萄酒的酵母菌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进 李泽福 +2 位作者 都振江 刘玉超 栾红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为了考察低醇半干白葡萄酒的酵母菌稳定性,进行山梨酸钾和游离二氧化硫不同浓度的梯度实验,以确定该产品酵母菌的安全耐受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低醇半干白葡萄酒的山梨酸钾的适宜添加浓度为150mg/L,游离二氧化硫浓度为30mg/L^35mg/L,在此... 为了考察低醇半干白葡萄酒的酵母菌稳定性,进行山梨酸钾和游离二氧化硫不同浓度的梯度实验,以确定该产品酵母菌的安全耐受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低醇半干白葡萄酒的山梨酸钾的适宜添加浓度为150mg/L,游离二氧化硫浓度为30mg/L^35mg/L,在此基础上酵母菌的安全耐受浓度为酵母菌数<50个/100mL酒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白 酵母菌耐受浓度 山梨酸钾 游离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工艺对红葡萄酒多酚物质和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文超 李泽福 周鹏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79,共2页
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对葡萄酒色度和多酚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工艺提供依据。实验表明,下胶、冷冻和膜过滤等后处理工艺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葡萄酒的色度和总酚含量,降低了葡萄酒的外观颜色和品质,其中大的下胶量和长时间冷冻处理对葡... 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对葡萄酒色度和多酚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工艺提供依据。实验表明,下胶、冷冻和膜过滤等后处理工艺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葡萄酒的色度和总酚含量,降低了葡萄酒的外观颜色和品质,其中大的下胶量和长时间冷冻处理对葡萄酒的色度和总酚含量影响最大,最大下降比率分别为16.0%、6.7%和14.7%、14.2%,而从勾兑到灌装,所有处理使色度和总酚累计下降25.3%、18.8%;对如何降低后处理工艺对葡萄酒色度和多酚的影响,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色度 多酚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莱产区不同白色酿酒葡萄中酚类物质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鹏辉 《酿酒》 CAS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蓬莱产区霞多丽、贵人香、小芒森3种白色酿酒葡萄果皮与籽中15种单体酚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白藜芦醇含量基本一致,在0.8~0.9mg/kg范围内;霞多丽和小芒森两品种含有的多酚物质较高,达到130.0mg/kg,贵人香的为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蓬莱产区霞多丽、贵人香、小芒森3种白色酿酒葡萄果皮与籽中15种单体酚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白藜芦醇含量基本一致,在0.8~0.9mg/kg范围内;霞多丽和小芒森两品种含有的多酚物质较高,达到130.0mg/kg,贵人香的为77.2mg/kg;且3个品种均是籽中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葡萄酒 酚类物质 白藜芦醇 小芒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