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楼总皂苷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钟勇 但卫斌 +4 位作者 谢俊杰 刘江勇 邵志雄 易峰涛 邓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epG_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PTS组: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单纯照射组:先用正常培养液...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epG_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PTS组: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单纯照射组:先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照射+RPTS组:先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采用CCK-8法检测重楼总皂苷对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总皂苷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PTS能明显抑制HepG_2细胞增殖,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持续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与RPTS组比较,照射+RPTS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照射+RPTS组S期细胞明显减少,MUC-1蛋白的表达最低,呈现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重楼总皂苷对HepG_2细胞具有一定的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降低MUC-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总皂苷 肝癌 增殖抑制 放射敏感性 MUC-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直方图对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康彤 黄文才 +2 位作者 江远亮 李玲 赵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CT直方图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及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影像检查资料。采用Image J软件手动勾画出肾上腺肿瘤在双期增强CT的肿瘤最大层面,获得其动脉... 目的探讨增强CT直方图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及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影像检查资料。采用Image J软件手动勾画出肾上腺肿瘤在双期增强CT的肿瘤最大层面,获得其动脉期与平衡期直方图参数并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对两组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增强CT动脉期、平衡期直方图参数中平均灰度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偏度值均显著高于腺皮质腺皮质腺瘤(P<0.05)。增强CT动脉期及平衡期直方图参数中,最大值的AUC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阈值为126.50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91.8%,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增强CT直方图参数可以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其中以“最大值”的诊断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直方图分析 肾上腺皮质腺瘤 嗜铬细胞瘤 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MS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微微 邹佳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变CT征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性征象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是预测区分OP与PLC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为79.20%,特异度为98.40%。结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象有助于FOP和PLC的鉴别诊断,联合预测模型可提高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A斑块特征联合冠周脂肪衰减指数与FFR CT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廖熙妍 邹佳妮 +4 位作者 孙茹 潘晶晶 吴倩 付婷婷 黄文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在血管水平分析相关参数对ACS的预测价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ACS组(n=60)的近端周围FAI、脂质斑块体积、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点状钙化和FFR CT阳性的频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周围FAI、狭窄率、点状钙化、脂质斑块体积及FFR CT阳性是预测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结合斑块特征、近端周围FAI和FFR CT阳性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AUC=0.87,P<0.05)。结论:斑块特征、FFR CT和FAI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未来发生ACS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指导患者的风险分层及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冠状动脉 脂肪组织 脂质沉积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血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康彤 杨博 +1 位作者 赵林 邱怀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2-0105,共4页
咯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从痰中带血到危及生命不等,其血液最常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咯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肺结核、肺癌及支气管扩张;此外,特发性咯血目前也不少见。诊断检查主要基于临床病史、医学影像检查及纤维... 咯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从痰中带血到危及生命不等,其血液最常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咯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肺结核、肺癌及支气管扩张;此外,特发性咯血目前也不少见。诊断检查主要基于临床病史、医学影像检查及纤维镜检查,其目标是确定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在诸多检查中又以支气管动脉CTA最为重要。危及生命的咯血的常用治疗方式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手术治疗。本文针对咯血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6
作者 艾国平 刘江勇 +3 位作者 王翅鹏 薛阳 黄文才 李国雄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及SWI检查,观察各自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及SWI检查,观察各自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常规MRI与SWI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病灶大小。结果:T_1WI呈现高信号68例,占56.67%;T_2WI呈现高信号70例,占58.33%。增强扫描显示强化83例,占69.17%。SWI显示完全低信号51例,占42.50%,部分病灶呈现"蝌蚪"征;混杂信号69例,占57.50%,病灶内部信号不均,表现出"爆米花"或"桑葚"征;病灶中央高信号,周围绕以低信号的"铁环"征;相位图混杂信号,呈现"光环"征。共检出病灶232个,SWI病灶检出率100.00%,显著高于T_1WI、T_2WI的44.83%、53.02%;SWI检出最大瘤体直径显著大于T_1WI、T_2WI检查(P<0.05)。结论:SWI相比常规MRI能更好地显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可作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环形强化征与乳腺癌早期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胡隽 高文洁 杨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9期107-109,11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病灶环形强化征与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77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术前磁共振病灶是否存在环形强化征象,将患者分为环形强化阳性组与阴性组,...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病灶环形强化征与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77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术前磁共振病灶是否存在环形强化征象,将患者分为环形强化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77例乳腺癌患者中,环形强化阳性患者23例、阴性54例。与环形强化阴性患者比较,阳性组T分级与N分级更高、三阴性乳腺癌占比更多、Ki-67水平更高。生存分析显示,环形强化阳性患者术后36个月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分别为43.5%、96.4%(Log-rankχ~2=32.125,P<0.00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T分期、N分期、分子亚型、环形强化是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N分期(HR=5.195,P=0.004)、环形强化(HR=9.426,P=0.024)是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磁共振病灶环形强化征与乳腺癌多种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是预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一项特征性影像学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早期复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应军 胡振红 +2 位作者 夏飞 赵林 刘海潮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74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26例)、中度组(142例)和重度组(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74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26例)、中度组(142例)和重度组(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和肺功能检测,比较3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深吸气量(I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残气量(RV)与肺总量(TLC)比值(RV/TLC),以及MSCT检查参数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容积差(Vin-Vex)、深呼气末肺气肿指数(EIex)、深呼气末肺像素指数(PIex)、亚段以下水平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百分比(CSA%)<5,并评估MSCT检查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MSCT检查Vin、Vex、Vin-Vex、EIex、PIex及CSA%<5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4,F=36.14,F=340.95,F=3168.92,F=357.02,F=388.76;P<0.05)。3组患者IC、FEV_(1)、FEV_(1)/FVC及RV/TLC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6,F=108.37,F=219.36,F=103.81;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in、Vin-Vex和CSA%<5与IC、FEV_(1)及FEV_(1)/FVC指标均呈正相关(r_(Vin)=0.557,r=0.522,r=0.503;r_(Vin-Vex)=0.599,r=0.600,r=0.613;r%_(CSA<5)=0.653,r=0.664,r=0.654;P<0.05);Vex、EIex和PIex与IC、FEV_(1)及FEV_(1)/FVC指标均呈负相关(r_(Vex)=-0.158,r=-0.113,r=-0.046;r_(EIex)=-0.103,r=-0.139,r=-0.299;r_(PIex)=-0.174,r=-0.120,r=-0.116;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Vin、Vex、Vin-Vex、EIex、PIex及CSA%<5(%)对COPD患者病情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8、0.702、0.721、0.716、0.822和0.740。结论:MSCT检查参数与肺功能检测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MSCT在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多层螺旋CT(MSCT) 肺功能 检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CT对法洛四联症患儿冠状动脉成像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倩 陆然 +3 位作者 熊飞 谭惠斌 邹佳妮 黄文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研究法洛四联症(TOF)患儿行宽体探测器CT心脏成像时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115例TOF患儿纳入研究,按患儿年龄分为4组,A组(年龄≤6月,39例);B组:(6月<年龄≤1岁,36例);C组:(1岁<年龄≤3岁,24... 目的:研究法洛四联症(TOF)患儿行宽体探测器CT心脏成像时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115例TOF患儿纳入研究,按患儿年龄分为4组,A组(年龄≤6月,39例);B组:(6月<年龄≤1岁,36例);C组:(1岁<年龄≤3岁,24例);D组:(3岁<年龄≤12岁,16例)。将冠状动脉分为11个节段,采用4分制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统计冠状动脉异常(CAAs)情况。记录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客观图像质量。分析各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总显示率92.9%,开口、近段、中段、远段显示率顺次为100%(227/227)、99.1%(456/460)、93.9%(216/230)、79.4%(274/345)。冠状动脉开口、左主干、前降支(LAD)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显示率均为100%,回旋支(LCX)远段显示率最低为58.3%(67/115)。TOF患儿CAAs发生率10.4%。各组客观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心脏成像对TOF小儿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优良且术前CAAs诊断准确性高,对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冠状动脉 宽体探测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MSCT心脏成像后血管空气栓塞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倩 周佩 +4 位作者 熊飞 谭惠斌 邹佳妮 黄文才 王玉庆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2-946,共5页
目的:分析接受MSCT心脏成像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小儿发生血管空气栓塞(VAE)的原因、风险及预防方法。方法:连续纳入490例CHD小儿MSCT心脏成像资料,记录空气栓子出现部位、大小、形状及数量,评估CHD小儿VAE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接受MSCT心脏成像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小儿发生血管空气栓塞(VAE)的原因、风险及预防方法。方法:连续纳入490例CHD小儿MSCT心脏成像资料,记录空气栓子出现部位、大小、形状及数量,评估CHD小儿VAE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结果:VAE发生率为9.2%(45/490),45例VAE中发生于右心房66.7%(30/45)、主肺动脉22.2%(10/45)、右心室11.1%(5/45)、主动脉根部6.6%(3/45)、左锁骨下静脉2.2%(1/45)、左心室2.2%(1/45);静脉系统VAE 91.1%(41/45),动脉系统VAE 8.9%(4/45);单处88.9%(40/45),多处11.1%(5/45);小量VAE 75.6%(34/45),中等量VAE 24.4%(11/45),无大量VAE。共发现90个气泡,圆形或类圆形57.8%(52/90),不规则形42.2%(38/90)。发生VAE组与未发生VAE组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有无心内或肺内分流、静脉留置针型号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剂量、类型、回流路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小儿MSCT心脏成像检查中VAE发生率低且多数空气栓子较小、多无症状,但仍存在较高潜在医疗风险需引起重视,在检查过程中应仔细排气并运用一些操作技巧及措施以避免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空气栓塞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影像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志忠 高利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CT与MRI影像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CT检查,研究组... 目的CT与MRI影像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CT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的MRI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灶数量要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所用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对额叶、颞叶、顶叶、脑室旁以及基底节区等不同脑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脑梗死异常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6.67%vs.56.67%,P<0.05),24 h以内共79例,研究组对照组检出率分别为95.00%、36.67%;24~72 h内共89例,研究组对照组检出率分别为98.33%、50.00%;>72 h共114例,研究组对照组检出率分别为98.33%、91.67%;研究组在24 h以内及24~72 h的异常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梗死时间>72 h的异常检出率两组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过程中,MRI以及CT影像有重要意义,但总的来说,MRI影象的多发性病灶的检查率要高,花费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 MRI影像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不同脑梗死部位 异常检出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训中野战医疗队医疗保障组工作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子祺 谭力 +6 位作者 刘磊 余诗炎 梅枭雄 艾国平 李君红 王杨 刘流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45-348,363,共5页
目的以高原驻训为契机,总结并思考医疗保障组工作实践,以提高野战医疗队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通过药材、检验、血液、特诊、影像、消毒灭菌、医学工程7个模块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思考。结果... 目的以高原驻训为契机,总结并思考医疗保障组工作实践,以提高野战医疗队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通过药材、检验、血液、特诊、影像、消毒灭菌、医学工程7个模块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思考。结果医疗保障组通过周密组织、精心准备、严格实施,顺利完成高原驻训任务,但暴露出若干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短板建设。结论医疗保障组要充分了解高原环境特征,熟悉任务特点,在人员设置、设备配置、行前准备、任务分工、物资筹措等方面周全考虑才能高效完成高原驻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医疗队 高原 卫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MRI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博 罗超 +1 位作者 刘正杨 黄率帅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494-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场1.5T MRI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诊证实54例闭合性脾损伤患者的1.5T MRI图像信息,并与首诊CT图像相比较,确定脾内血肿及脾被膜血肿为直接诊断征象,脾内密度或信号不均、体积增大、边缘... 目的探讨高场1.5T MRI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诊证实54例闭合性脾损伤患者的1.5T MRI图像信息,并与首诊CT图像相比较,确定脾内血肿及脾被膜血肿为直接诊断征象,脾内密度或信号不均、体积增大、边缘毛糙、腹腔积血为间接诊断征象,分析比较MRI及CT两种影像方法在发现直接与间接征象个数上的差异性。结果54例脾损伤中,首诊CT确诊46例,疑似5例,3例漏诊;首诊MRI确诊51例,疑似3例,无漏诊。MRI发现脾内血肿个数高于CT,脾被膜血肿、间接征象的发现个数低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脾损伤影像特点具有特征性,在部分隐匿性病例中能够与CT检查互为补充,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资料联合CT建模预测COVID-19普通型肺炎向重型转化
14
作者 薛阳 陈露 +4 位作者 赵林 刘江勇 沈桂萍 黄文才 熊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普通型向重症型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3例COVID-19患者入院临床及CT资料,依据第7版新型NCP诊疗方案将其分为普通型组及重症型组...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普通型向重症型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3例COVID-19患者入院临床及CT资料,依据第7版新型NCP诊疗方案将其分为普通型组及重症型组,普通型肺炎组101例;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组52例。通过CT表现、临床症状、基础病、血常规、肝功及凝血功能行综合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建模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临床资料中男性、高龄、呼吸困难、纳差、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计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肺叶受累数量、病灶形态、邻近胸膜情况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2.56%,特异度75.00%,曲线下面积0.881;CT表现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68.18%,特异度47.62%,曲线下面积0.666;结合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综合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5.98%,特异度80.43%,曲线下面积0.922。结论:CT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在早期预测COVID-19临床分型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疾病严重程度行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特征与检验结果分析
15
作者 杨博 张健 +2 位作者 肖曙光 陈友三 张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进展期患者胸部CT的影像特征,评价半定量CT评分与相应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胸部CT的分布部位与形态特点,并...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进展期患者胸部CT的影像特征,评价半定量CT评分与相应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胸部CT的分布部位与形态特点,并行半定量评分,比较该评分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33例临床进展期患者的CT表现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实变及铺路石征”为主要特征。CT评分与CRP呈正相关(r=0.464,P=0.007);与淋巴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52、-0.405,P=0.045、0.019)。结论进展期COVID-19肺炎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半定量分析与检验指标间的相关性,能够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白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王潇 方庆 +2 位作者 朱果果 郭威 付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谷草...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门冬氨酸鸟氨酸 急性酒精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冰 黄文才 江远亮 《重庆医学》 2025年第1期213-218,共6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组学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可以将图像特征转化为可定量和可计算的数据特征,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可更加高效地利用影像图像...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组学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可以将图像特征转化为可定量和可计算的数据特征,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可更加高效地利用影像图像,在肺癌的筛查诊断、组织病理评估、预测治疗反应等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辅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实现精准诊疗,改善患者预后,但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该文综述当前人工智能及影像组学在肺癌筛查诊断、分期分型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仍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精准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结节四钩定位针在肋骨肿瘤精准切除中的应用2例
18
作者 纪涛 朱水波 +3 位作者 张瑜 郗二平 邱怀明 杨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高分辨率胸部CT普及使肋骨肿瘤尤其是微小肋骨肿瘤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如何对肋骨肿瘤进行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避免误切正常肋骨,是胸外科医师的挑战。肺结节四钩定位针精准定位并固定在肋骨瘤体或附近的应用,目前暂未见... 高分辨率胸部CT普及使肋骨肿瘤尤其是微小肋骨肿瘤性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如何对肋骨肿瘤进行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避免误切正常肋骨,是胸外科医师的挑战。肺结节四钩定位针精准定位并固定在肋骨瘤体或附近的应用,目前暂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肺结节四钩定位针进行肋骨肿瘤定位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针 胸外科医师 病变检出率 肋骨肿瘤 胸部CT 肺结节 文献报道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增强MRI的肿瘤纹理分析来鉴别诊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叶 熊飞 +5 位作者 黄文才 王翅鹏 谭惠斌 沈桂萍 陈友三 吴倩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7-20,34,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MRI肿瘤纹理特征分析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血管周细胞瘤患者11例与血管型脑膜瘤14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RI增强影像资料,并比较两组病例的肿瘤区域图像纹理分析参数... 目的探讨增强MRI肿瘤纹理特征分析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血管周细胞瘤患者11例与血管型脑膜瘤14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RI增强影像资料,并比较两组病例的肿瘤区域图像纹理分析参数,包括熵值、异质性、偏度、峰度及平均值等。结果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在瘤体形态、肿瘤囊变坏死、瘤周水肿范围、脑膜附着表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纹理分析中,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在熵值、异质性参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质性参数鉴别颅内血管型脑膜瘤与血管型脑膜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l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达到0.873,取截断点为0.16时,其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1.82%。结论基于增强MRI影像的肿瘤纹理特征分析对鉴别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型脑膜瘤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 血管型脑膜瘤 纹理分析
原文传递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与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征象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付婷婷 谭惠斌 +1 位作者 熊飞 黄文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7-110,124,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上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与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P 19例和PLC 22例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上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与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P 19例和PLC 22例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灶CT影像征象及强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灶发生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灶大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LC患者病灶中肿瘤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瘤内液化坏死征以及远隔部位淋巴结转移较PSP患者多见(P<0.01或0.05),但瘤内钙化灶更多见于PSP患者(P<0.01)。两组病灶中出现贴边血管征、肿块周围晕征及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强CT定量分析显示,PSP患者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强化率明显高于PLC患者。以肿瘤分叶征及动脉期、静脉期强化率为诊断参数来鉴别PSP与PLC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大于0.85。结论 PSP患者在CT图像上常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球形肿块,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高分辨率CT影像征象及病灶强化率定量分析在PSP与PLC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周围型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