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满意度在男护士组织公平感与离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珂 陈向荣 +2 位作者 童为燕 林静 金晓琼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 了解男护士组织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现状,探讨工作满意度在其组织公平感与离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湖北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1名男护士进... 目的 了解男护士组织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现状,探讨工作满意度在其组织公平感与离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湖北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1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士组织公平感得分为(84.15±14.06)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61.31±8.39)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5.26±3.36)分。男护士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626,P<0.01),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347,P<0.01);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393,P<0.01)。工作满意度在男护士组织公平感与离职意愿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55,占总效应的49.36%。结论 男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满意度在其组织公平感与离职意愿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提高组织公平感水平,提升工作满意度是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组织公平感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愿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蒸汽灭菌敷料包不同冷却方式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吕思航 王艳 +5 位作者 王大莉 徐氚 陈灵均 夏唯 丁健 陈秀丽 《联勤军事医学》 2024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敷料包不同冷却方式对湿包发生率、外表面冷却温度及棉布作为包装材料可重复灭菌次数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实验包装材料为医用普通棉布、重量3~5 kg、体积≤...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敷料包不同冷却方式对湿包发生率、外表面冷却温度及棉布作为包装材料可重复灭菌次数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实验包装材料为医用普通棉布、重量3~5 kg、体积≤30 cm×30 cm×50 cm的600个实验敷料包随机分成4组:A组(灭菌结束后立即出舱冷却)、B组(灭菌结束后不打开舱门,在舱内烘15 min再出舱冷却)、C组(灭菌结束后开舱门2~5 cm,在舱内烘15 min再出舱冷却)、D组(灭菌结束后舱门全开,在舱内烘15 min再出舱冷却),每组150个。采用目测法、称重法判断湿包情况,比较4组敷料包湿包的发生率,并将这4组敷料包进行回收处理后重复灭菌,记录棉布作为包装材料可重复灭菌使用的次数;同样的分组方法另取600个同样规格敷料包,测量灭菌结束30 min后敷料包外表面温度,比较4种冷却方式对其温度的影响。结果 目测法显示4组均无肉眼可见的湿包。称重法显示B组湿包率明显高于A、C、D组(P均<0.05);A组湿包率与C、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敷料包外表面温度低于B、C、D组(P均<0.05)。A组敷料包包装棉布可重复灭菌次数高于B、C、D组(P均<0.05)。结论 压力蒸汽灭菌敷料包灭菌结束后立即出舱的冷却方式科学、高效。在舱内烘一段时间再出舱的冷却方式,不仅会延长冷却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包装材料,还有掩盖湿包现象的可能。故建立科学的工作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灭菌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料包 压力蒸汽灭菌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41
3
作者 黄盼盼 程红 +2 位作者 张迎红 王艳 张连生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4 R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4 R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8%、91%;专家权威系数为0.813、0.84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72(χ^(2)=225.352,P<0.001)、0.135(χ^(2)=164.312,P<0.001);变异系数为0~0.220、0.044~0.198。最终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可靠,且具有科学性,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4R危机管理理论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士职责角度的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慧敏 王艳 戴晓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职责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跟班调查,调查全院5个科室15名护士共30个工作日的中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中断时间的发生频... 目的调查不同职责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跟班调查,调查全院5个科室15名护士共30个工作日的中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中断时间的发生频率为7.17次/h;中断事件来源前3位分别为护士同事290次、本人287次、环境285次;中断的当前事务排前3位的是处理医嘱377次、用药工作356次、记录类工作202次;不同职责护士上述项目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护士对中断事件的主要应对措施排前3位的是交流835次、取送物品142次、操作135次,不良事件结局为积极型护理中断事件222次,消极型护理中断事件中,暂停当前事务909次,丢失当前记忆48次,增加工作量153次,不良事件隐患30次。结论护理中断事件来源广泛、发生率高,可针对护理中断事件高发来源及当前事务采取积极性干预措施。管理者应将护理中断事件纳入系统管理,注重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文化的形成,提高护士对护理中断的应对能力、优化中断发生时护士当前事务,为护理质量提升及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护士 责任护士 治疗护士 护理中断事件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及瑞能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唐崎 王艳 +1 位作者 周守凤 郑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及瑞能在预防有营养风险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年龄≥60岁,禁食及卧床时间≥5 d,经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为压力性损伤且有营养风险的10...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及瑞能在预防有营养风险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年龄≥60岁,禁食及卧床时间≥5 d,经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为压力性损伤且有营养风险的104例老年患者,按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分为对照组、免疫营养组及普通营养组。比较3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4^+、CD8^+及CD4^+/CD8^+。结果治疗20 d后,免疫营养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Hb、ALB、PA、BMI、CRP、IL-2、TLC、NK、CD3^+、CD4^+及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普通营养组只有ALB、PA、BMI、CRP、CD4^+及CD4^+/CD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于有营养风险的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采用PEG/J加瑞能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压力性损伤 老年人 消化道肿瘤 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训中野战医疗队医疗保障组工作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子祺 谭力 +6 位作者 刘磊 余诗炎 梅枭雄 艾国平 李君红 王杨 刘流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45-348,363,共5页
目的以高原驻训为契机,总结并思考医疗保障组工作实践,以提高野战医疗队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通过药材、检验、血液、特诊、影像、消毒灭菌、医学工程7个模块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思考。结果... 目的以高原驻训为契机,总结并思考医疗保障组工作实践,以提高野战医疗队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通过药材、检验、血液、特诊、影像、消毒灭菌、医学工程7个模块在高原特殊环境中的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思考。结果医疗保障组通过周密组织、精心准备、严格实施,顺利完成高原驻训任务,但暴露出若干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短板建设。结论医疗保障组要充分了解高原环境特征,熟悉任务特点,在人员设置、设备配置、行前准备、任务分工、物资筹措等方面周全考虑才能高效完成高原驻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医疗队 高原 卫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导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1的真核表达及其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7
作者 张蓉 周军 +2 位作者 胡华 徐氚 陈映红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的真核表达质粒pENTER-小电导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1(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gated K+channel 1,SK_(Ca)1),并研究其在乳腺癌细胞密歇根癌症基金会7号(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中的表达;观察SK_(Ca)1的亚细... 目的构建重组的真核表达质粒pENTER-小电导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1(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gated K+channel 1,SK_(Ca)1),并研究其在乳腺癌细胞密歇根癌症基金会7号(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中的表达;观察SK_(Ca)1的亚细胞定位;检测SK_(Ca)1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从MCF-7细胞中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SK_(Ca)1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ENTER中;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分别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SK_(Ca)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测定SK_(Ca)1的细胞增殖效应。结果成功构建了带有标签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NTER-SK_(Ca)1,并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高效表达;SK_(Ca)1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并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结论成功制备了研究SK_(Ca)1的必要工具原料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深入研究SK_(Ca)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导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 乳腺肿瘤 密歇根癌症基金会7号细胞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能患者家庭照顾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盼盼 王艳 +2 位作者 程红 张迎红 张连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了解失能患者家庭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的服务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武汉市11名接受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失能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群共7个主... 目的了解失能患者家庭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的服务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武汉市11名接受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失能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群共7个主题。①服务优势:就医更方便、心理负担减轻、安全性提高;②风险认知较低;③服务需求:专业的健康教育、价格规范合理、项目持续存在。结论“互联网+护理”从出行及心理等方面减轻了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但仍存在价格偏高、健康教育水平欠佳等问题,且家庭照顾者对其风险认知较低,“互联网+护理”的发展应充分结合服务对象需求,构建更完善的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失能 家庭照顾者 服务体验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医用导光检测仪的制作及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秀丽 王艳 +2 位作者 王大莉 周珊 祝林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5月—2018年5月手术室使用后的10 800件管腔器械作为实验组,2016年5月—2017年3月手术室使用后的9 000件管腔器械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手工清洗加全自... 目的探讨自制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5月—2018年5月手术室使用后的10 800件管腔器械作为实验组,2016年5月—2017年3月手术室使用后的9 000件管腔器械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手工清洗加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实验组采用自制的医用导光检测仪进行清洗后的质量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棉白通条检查法。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适用范围、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检出率及临床使用合格率。结果实验组适用于各类型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对照组适用于直径≥3 mm、两端开口的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实验组清洗质量不合格检出率(8.45%)远高于对照组(2.02%),实验组临床使用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99.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医用导光检测仪提高了管腔器械清洗检查质量,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制作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器械 中心供应室 医院 设备和供应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针对性免疫营养干预对临床高龄高危压疮患者防治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艳 周守凤 陈慧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51-753,共3页
目的比较ω-3鱼油脂肪乳(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丙氨酰谷氨酰胺、复方氨基酸18AA及相互搭配组合对临床高龄高危患者压疮防治效果。方法 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 目的比较ω-3鱼油脂肪乳(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丙氨酰谷氨酰胺、复方氨基酸18AA及相互搭配组合对临床高龄高危患者压疮防治效果。方法 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估为压疮且有营养风险,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402例,按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组(Ⅰ组)、复方氨基酸18AA组(Ⅱ组)、丙氨酰谷氨酰胺+复方氨基酸18AA组(Ⅲ组)、ω-3 PUFA组(Ⅳ组)、丙氨酰谷氨酰胺+ω-3 PUFA组(Ⅴ组)、丙氨酰谷氨酰胺+ω-3 PUFA+复方氨基酸18AA组(Ⅵ组)、无免疫营养干预(对照组)。采取图凯HSD检验法进行多重检验,将无显著差异的组间进行χ~2检验,观察免疫营养制剂各配方组间对老年高危高龄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所有免疫营养干预组的压疮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Ⅵ组压疮发生率最低;Ⅵ组显著好于Ⅱ组(P<0.01);但Ⅰ组、Ⅲ组、Ⅳ组、Ⅴ组、Ⅵ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及时给予ω-3 PUFA、丙氨酰谷氨酰胺免疫营养干预,既可阻止或延缓高危高龄患者压疮的发生,又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浪费。对于症状严重者,若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复方氨基酸18AA+ω-3 PUFA联合配方,干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高龄患者 Ω-3鱼油脂肪乳 丙氨酰谷氨酰胺 复方氨基酸
原文传递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便利袋的制作与应用
11
作者 陈秀丽 王艳 +1 位作者 王大莉 李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7-847,共1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物品。隔离区内需要用到的常用物品无法随身携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制作一款在隔离区使用的便利袋。
关键词 传染病 新出现 感染控制 防护装置
原文传递
非感染专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
12
作者 孙慧伶 戴晓婧 +7 位作者 王艳 程杨阳 史逸秋 周艳丽 施红艳 徐洁 高琳 张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74-77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非感染专区做好非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专科救治工作的同时,梳理分析该专区疫情防控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人员培训、分类防控、加强区域的划分和标识管理,规范不同区域的防控重点和流程,提出分级防控策略,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非感染专区做好非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专科救治工作的同时,梳理分析该专区疫情防控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人员培训、分类防控、加强区域的划分和标识管理,规范不同区域的防控重点和流程,提出分级防控策略,旨在为更多综合医院的非感染专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综合医院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