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宋宗莹 王文斌 +2 位作者 段培勇 凌烈鹏 程冰心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我国重载铁路多为典型山区铁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风险较大,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针对重载列车制动距离长、司机目视距离有限、列车运行前方发生险情时无法提前处置的难题,研究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以及关联匹配、视频... 我国重载铁路多为典型山区铁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风险较大,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针对重载列车制动距离长、司机目视距离有限、列车运行前方发生险情时无法提前处置的难题,研究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以及关联匹配、视频接入与处理、监测信息接入等关键技术,并在朔黄(朔州—黄骅)铁路开展示范应用。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可为机车司机提供目视距离之外的视频监控和险情预警,辅助司机提前发现和处置险情,保障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机车远程监视 关联匹配 目视距离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引导Transformer模型的重载铁路监控压缩视频质量增强方法
2
作者 王文斌 宋宗莹 +2 位作者 柴雪松 凌烈鹏 李健超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重载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不断扩增,使得铁路视频数据急剧增长,对数据存储和传输等能力的要求更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引导Transformer模型的重载铁路监控压缩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过光流补全网络提取帧间运动信息,指导Transformer... 重载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不断扩增,使得铁路视频数据急剧增长,对数据存储和传输等能力的要求更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引导Transformer模型的重载铁路监控压缩视频质量增强方法。通过光流补全网络提取帧间运动信息,指导Transformer模型关注视频序列中的重要特征;结合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时间空间特征融合策略,有效提取视频帧的时空特征;通过在Transformer模型结构中融入光流引导的特征增强模块,进一步提升视频质量增强的准确性和效率。基于实际采集的重载铁路监控视频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优于现有的视频质量增强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视频增强 光流 Transformer模型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运行环境车地协同安全防护系统
3
作者 王文斌 侯冶 +3 位作者 赵颖 柴雪松 凌烈鹏 段培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针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预警与防控需要,基于车地协同防护原则,集成应用异物侵限监测、线桥隧状态监测报警、列车接近预警、报警/预警关联视频等运行环境安全信息,研发车地协同视域下的重载列车运行环境安全防护系统。介绍系统架构和功能... 针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预警与防控需要,基于车地协同防护原则,集成应用异物侵限监测、线桥隧状态监测报警、列车接近预警、报警/预警关联视频等运行环境安全信息,研发车地协同视域下的重载列车运行环境安全防护系统。介绍系统架构和功能,论述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LKJ定位的线路环境预/报警与视频关联技术、实时视频压缩与车地传输技术、重载列车群车车间距与接近预警技术、基于CTC系统的列车进路图形化和上车技术等,进而通过实车实线试验,给出系统各项功能验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预期目标,可有效提升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运行环境 车地协同防护 安全预警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弦测的无砟轨道变形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芬 柴雪松 +4 位作者 冯毅杰 王智超 暴学志 时佳斌 凌烈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3,共6页
针对下部基础变化引起轨道变形缺乏有效监测技术手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弦测方法对轨道板变形的监测方案。试验研究了传感光缆的力学性能、应变-频移特性、温度-频移特性以及分布式传感监测技术中的空间分辨率、可信监测点... 针对下部基础变化引起轨道变形缺乏有效监测技术手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弦测方法对轨道板变形的监测方案。试验研究了传感光缆的力学性能、应变-频移特性、温度-频移特性以及分布式传感监测技术中的空间分辨率、可信监测点等关键参数的选取方法,并通过实尺模拟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越高,则脉冲光的信噪比越低,抗干扰能力相对越差;该监测方案可在轨道板多种变形工况下实现变形位置的定位;各工况下轨道板位移测量值和真实值的误差在-1.5~1.5 mm内的占比平均达93.57%,关键参数设置可靠,监测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板变形 试验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弦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线桥一体化检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凌烈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7,51,共6页
针对大跨度桥梁普遍存在的实测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差异、梁端区域轨道状态不好、养护维修缺乏标准等问题,结合大跨度桥梁技术特点,从环境监测、桥梁健康监测、桥梁/轨道线形监测、车辆运行状态(轮轨力)监测、钢轨伸缩调节器状态监... 针对大跨度桥梁普遍存在的实测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差异、梁端区域轨道状态不好、养护维修缺乏标准等问题,结合大跨度桥梁技术特点,从环境监测、桥梁健康监测、桥梁/轨道线形监测、车辆运行状态(轮轨力)监测、钢轨伸缩调节器状态监测、周期性检测等多个方面构建前端检测监测系统;基于环境-车辆-轨道-桥梁的架构及前端检测监测数据,搭建具备数据采集、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展示、综合分析、系统管理五大功能的线桥一体化数据分析系统,以全面掌握线桥状态。该系统在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开展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线桥一体化 前端检测监测系统 数据分析系统 车线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凝土结构物图像裂缝亚像素级宽度提取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茅宇琳 柴雪松 +2 位作者 张中坡 李健超 凌烈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宽度是裂缝定量检测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评估混凝土结构物开裂严重程度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精细计算,首先对通过残差网络ResNet+金字塔池模型网络分割出的裂缝区域进行宽度提取;然后运用基于中轴线垂线的... 宽度是裂缝定量检测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评估混凝土结构物开裂严重程度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精细计算,首先对通过残差网络ResNet+金字塔池模型网络分割出的裂缝区域进行宽度提取;然后运用基于中轴线垂线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结合三次Cardinal样条插值拟合裂缝边缘,获取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亚像素级裂缝宽度,同时对复杂裂缝体的平均宽度进行了定义;最后与像素级的宽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更为精准有效,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宽度的裂缝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符合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物 裂缝宽度 亚像素 三次Cardinal样条插值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刚体温度力监测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芬 高少军 +4 位作者 柴雪松 冯毅杰 王智超 暴学志 时佳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共4页
针对无缝线路内部温度力引起的胀轨、断轨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刚体温度力监测技术,并开展了刚体温度力监测和钢轨不同部位的温度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布式光纤可以监测到温度力作用下刚体的纵向位移和钢轨轨腰、轨... 针对无缝线路内部温度力引起的胀轨、断轨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刚体温度力监测技术,并开展了刚体温度力监测和钢轨不同部位的温度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布式光纤可以监测到温度力作用下刚体的纵向位移和钢轨轨腰、轨底处的温度力分布;分布式光纤监测到的刚体在温度力作用下的最大纵向位移与百分表测量差值最大0.20 mm,相对误差为4.0%;温度力在轨腰处分布较均匀,在轨底处呈现扣件附近较大、其余位置较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温度力 试验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智能识别的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监测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峰 凌烈鹏 +1 位作者 朱晨彬 于国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9,共5页
针对传统大桥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检测方法检测成本高、设备维护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位移检测方法。采用先粗检测后精检测的策略,粗检测环节使用Viola-Jones快速目标检测框架确定待检测图像中二维码的候选区域,精检测环节... 针对传统大桥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检测方法检测成本高、设备维护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位移检测方法。采用先粗检测后精检测的策略,粗检测环节使用Viola-Jones快速目标检测框架确定待检测图像中二维码的候选区域,精检测环节基于二维码的定位标志确定各候选区域中二维码的三个顶点。在检测定位二维码的基础上利用模板匹配算法,计算出钢轨伸缩调节器的位移,从而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桥梁结构位移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检测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钢轨伸缩调节器 现场试验 位移 先粗后精 二维码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毫米波的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轨旁动态监测系统设备研制
9
作者 李旭伟 袁逸畅 +3 位作者 凌烈鹏 薛峰 柴雪松 田德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了更好地监测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保障运行品质,针对高速动车组轮对状态地面式动态检测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5G毫米波的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轨旁动态监测系统设备并给出了整体安装方案。该设备主要由不打孔剪力传感器和结构-... 为了更好地监测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保障运行品质,针对高速动车组轮对状态地面式动态检测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5G毫米波的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轨旁动态监测系统设备并给出了整体安装方案。该设备主要由不打孔剪力传感器和结构-耦合二维垫板传感器构成的力学测试平台、5G毫米波无线数据采集模块、5G毫米波基站、图像车号相机、边缘计算设备箱、太阳能供电装置等组成。在测量原理上,该设备采用全连续的“剪力+支撑力”复合测区轮轨垂向力测量方法;在感知部件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高速铁路主型扣件的结构特点,研制开发了结构-耦合测力传感器;在轮轨力信号拾取及传输上,设计了低功耗、小型化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并集成5G毫米波技术,实现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5G毫米波 车轮多边形 轮轨力 复合测区 轨旁动态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机电设备及监控系统设计应用现状及提升方向
10
作者 王志伟 马伟斌 侯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19,共6页
长大铁路隧道远离城市区域,对灾害的控制和应急救援要求设置防灾疏散救援机电设备和监控系统。文章首先论述了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发展沿革及技术体系,介绍了所涵盖的机电设备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机电... 长大铁路隧道远离城市区域,对灾害的控制和应急救援要求设置防灾疏散救援机电设备和监控系统。文章首先论述了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发展沿革及技术体系,介绍了所涵盖的机电设备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机电设备和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与可靠性,针对监控系统设计给出了五方面建议,并指出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机电设备与监控系统的提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灾疏散救援 机电设备 监控系统 可靠性分析 提升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鳊鱼洲长江大桥轨道几何变化规律研究
11
作者 徐春山 汪军青 +3 位作者 马卓然 龚海松 王毅刚 凌烈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29,共9页
鳊鱼洲长江大桥是京港高铁安九段的控制工程,具有设计速度高、活荷载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作为我国最大跨度的钢箱-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大桥在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下力学行为显著,并会对上部轨道结构状态造成影响。为保证线路长期安全稳... 鳊鱼洲长江大桥是京港高铁安九段的控制工程,具有设计速度高、活荷载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作为我国最大跨度的钢箱-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大桥在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下力学行为显著,并会对上部轨道结构状态造成影响。为保证线路长期安全稳定运营,对鳊鱼洲长江大桥轨道几何变化规律开展系统研究。基于鳊鱼洲长江大桥轨道动态检测数据,对大桥完整高温-低温周期内的轨道几何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轨道几何单项标准差和轨道质量指数,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桥整体服役状态良好,满足我国轨道几何质量管理要求,现场需重点关注主通航孔桥梁端区域的几何状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鳊鱼洲长江大桥 轨道动态检测数据 轨道几何状态 轨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巡检系统在铁路混凝土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学志 范剑雄 +3 位作者 柴雪松 李会强 暴学志 李健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6-80,共5页
针对传统铁路桥梁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结合国内外无人机在桥梁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设计了由数据采集、处理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无人机巡检系统。本文介绍了两个子系统的组成,相机云台角度、镜头焦距、巡检距离等参数的选择依据,无人机图像拼... 针对传统铁路桥梁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结合国内外无人机在桥梁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设计了由数据采集、处理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无人机巡检系统。本文介绍了两个子系统的组成,相机云台角度、镜头焦距、巡检距离等参数的选择依据,无人机图像拼接、病害自动识别和病害特征信息的计算处理方法。经现场试验,完成铁路桥梁两跨的检测仅需2 h,无人机巡检系统采集的图像数据清晰,数据处理算法满足需求;现场测量的裂缝均能被准确识别,检测值与现场实测值的长度误差不超过50 mm,宽度误差不超过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无人机巡检 试验研究 图像拼接 桥梁病害 自动识别 宽度计算 图像像素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超欠挖三维扫描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时佳斌 丰成林 +2 位作者 田德柱 暴学志 谢锦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3,共3页
针对隧道开挖时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检测设备测量断面少、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针对隧道点云数据的特点,设计了隧道三维扫描检测系统,开发了高效快速的隧道超欠挖检测算法。经现场测试,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隧道超欠挖的... 针对隧道开挖时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检测设备测量断面少、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针对隧道点云数据的特点,设计了隧道三维扫描检测系统,开发了高效快速的隧道超欠挖检测算法。经现场测试,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隧道超欠挖的数量、位置、体积等信息,且适用于复杂隧道环境,维护方便,有助于保障铁路隧道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超欠挖 试验研究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重构 自动检测 隧道开挖 施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时佳斌 柴雪松 +4 位作者 王智超 刘艳芬 冯毅杰 凌烈鹏 暴学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7,共4页
由于地质灾害区段没有明确的固定基准点,传统轨道变形监测方法不再适用。为此,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温度补偿算法等。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消除列车通过时... 由于地质灾害区段没有明确的固定基准点,传统轨道变形监测方法不再适用。为此,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温度补偿算法等。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消除列车通过时引起的振动和温度变化对监测数据的影响,检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识别轨道变形,对地质灾害区段行车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变形 分布式光纤 温度补偿算法 行车安全 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衬砌表观病害等级评定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健超 柴雪松 +2 位作者 马学志 王宁 刘艳芬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6,共4页
运营期铁路隧道衬砌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渗漏水、剥落(掉块)等表观病害。本文首先分析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T 2820.2—1997《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隧道》等规范和标准评定隧道衬砌表观病害等级时存在的差... 运营期铁路隧道衬砌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渗漏水、剥落(掉块)等表观病害。本文首先分析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T 2820.2—1997《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隧道》等规范和标准评定隧道衬砌表观病害等级时存在的差异,针对QC/R 405.2—2019《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第2部分:隧道》中存在的对细长裂缝没有给出判定规则、未考虑环向位置对等级评定的影响、不能依据检测图像对剥落(掉落)病害进行等级评定等问题,对裂缝长宽等级进行了细分,对病害环向位置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对Q/CR 405.2—2019中高速、普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的等级评定规则进行了细化,实现了对不同属性特征的隧道衬砌表观病害等级的比较全面的评定。最后给出了隧道衬砌表观病害关注程度分类规则和不同等级病害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等级评定 隧道衬砌表观病害 关注程度 评定规则 衬砌裂缝 渗漏水 环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锦妹 杨广亮 +2 位作者 候晶 田德柱 段培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开展对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入侵物体大小、停留时间、运动轨迹等分析判断,可实现对站台安全白线区域、站台端部等多区域的布防,布防区域可参数化设计,适用不同站台、多种工况。建立了...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开展对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入侵物体大小、停留时间、运动轨迹等分析判断,可实现对站台安全白线区域、站台端部等多区域的布防,布防区域可参数化设计,适用不同站台、多种工况。建立了一套基于先进监控技术、自动化、模块化的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台 防侵入 安全白线 站台端部 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基础设施长期监测平台架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培勇 卢世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为实现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信息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数据融合及综合运用,更好地指导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本文根据朔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实施方案及数据特征,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了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可视化、安全预报警等功能的基础设... 为实现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信息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数据融合及综合运用,更好地指导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本文根据朔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实施方案及数据特征,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了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可视化、安全预报警等功能的基础设施长期监测平台,从总体架构、网络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4个方面对其架构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等平台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监测平台接入朔黄铁路特殊区段线桥结构状态监测、重载列车运行状态安全检测等数据,并对线桥结构状态监测、隧道结构病害检测等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为基础设施结构状态评估提供了平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基础设施 架构设计 对象存储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道床表观伤损智能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宁 柴雪松 +3 位作者 暴学志 李健超 马学志 田德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6,63,共6页
为提高无砟道床表观伤损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任务的伤损智能识别算法。采用特征图L1范数准则对ResNet网络的冗余卷积核进行压缩剪枝,以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存储空间。通过采集的图像构建样本库,利用像素级语义... 为提高无砟道床表观伤损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任务的伤损智能识别算法。采用特征图L1范数准则对ResNet网络的冗余卷积核进行压缩剪枝,以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存储空间。通过采集的图像构建样本库,利用像素级语义分割算法,以优化后的ResNet网络为编码网络,以PPM网络为解码网络,搭建编码-解码深度学习架构模型,并通过测试集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2000张测试图像的识别准确率为95.6%,无砟道床表观伤损现场检出率为96.4%,检测效果良好。该模型可以实现对无砟道床表观伤损的自动化检测、伤损趋势分析和状态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道床 表观伤损 深度学习 智能识别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力在线监测类系统设备状态智能预警平台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德柱 卢世团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4期5-8,17,共5页
为实现轮轨力在线监测类系统设备状态的预判,提高维护效率,设计了轮轨力在线监测类系统设备状态智能预警平台,对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架构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了设备异常状态的预报警策略和平台安全管理方法,提供设备状态监控、趋势展... 为实现轮轨力在线监测类系统设备状态的预判,提高维护效率,设计了轮轨力在线监测类系统设备状态智能预警平台,对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架构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了设备异常状态的预报警策略和平台安全管理方法,提供设备状态监控、趋势展示、预警、查询、统计等功能。该平台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设备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设备故障的预判,有效缩短故障时间,为设备维护单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状态 传感器 检测设备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芬 柴雪松 +4 位作者 雷林 吴玉哲 陈学喜 李健超 于国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解决人工绘制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费时费力以及人工录入出错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图像自动矢量化方法。首先,利用轮廓识别算法获得衬砌病害点云的轮廓坐标;其次,根据铁路隧道的断面尺寸等信息,将上述轮廓... 为解决人工绘制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费时费力以及人工录入出错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图像自动矢量化方法。首先,利用轮廓识别算法获得衬砌病害点云的轮廓坐标;其次,根据铁路隧道的断面尺寸等信息,将上述轮廓坐标映射到隧道矢量图上;最后,利用DXF文件、C++语言实现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的自动生成。在多条铁路隧道周期性检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隧道数据处理程序之间的快速交互和衬砌病害现场精准复核需求,还适用于不同线路等级、断面尺寸、单双线别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病害 衬砌检测 DXF文件 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