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土建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与减排潜力研究
1
作者 龙伟 梁彦桐 熊模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4期136-141,共6页
为准确量化高速公路土建阶段碳排放水平,定性分析碳减排潜力,以某新建高速公路典型标段工程为案例,提出基于排放清单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分析方法,探究高速公路土建阶段的碳排放特征,明确核算系统边界和分析流程,构建不同周期阶段的碳排... 为准确量化高速公路土建阶段碳排放水平,定性分析碳减排潜力,以某新建高速公路典型标段工程为案例,提出基于排放清单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分析方法,探究高速公路土建阶段的碳排放特征,明确核算系统边界和分析流程,构建不同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同时从可再生建材的应用角度深入探究该阶段的碳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土建阶段 碳排放 情景分析 碳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板法的防水型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能量吸收试验研究
2
作者 杨翔钧 王欣 +2 位作者 张闻博 王宁 温书亿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1期77-80,共4页
弯曲韧性试验测定的能量吸收值是反映单层衬砌喷射混凝土安全储备的重要指标之一。鉴于此,通过圆板法进行防水型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的弯曲韧性和能量吸收性能的评价,并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弯曲韧性试验测定的能量吸收值是反映单层衬砌喷射混凝土安全储备的重要指标之一。鉴于此,通过圆板法进行防水型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的弯曲韧性和能量吸收性能的评价,并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明显优于素混凝土,且能量吸收值远大于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能量吸收值约为其10倍左右。防水型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在弯曲韧性圆板法试验中的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弹性变形阶段、微裂纹扩展阶段、裂缝稳定发展阶段,其中裂缝稳定发展阶段的能量吸收值约占总能量吸收值的90%。此外,喷涂防水材料能够很好的与钢纤维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的弯曲韧性,即带防水夹层的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因此,将防水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在隧道单层衬砌中,可提升隧道整体的安全储备能力以及抗冲击性能等,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型单层衬砌 钢纤维混凝土 弯曲韧性 能量吸收 喷涂防水材料 圆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环保问题发生趋势及易发问题探讨——以西北某高速公路为例
3
作者 李廷山 姜毅润 +3 位作者 王志科 周小永 袁鹏洲 唐渭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全过程环境管理是项目建设的主要抓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管理策略,就有可能导致环保事件的发生。因此,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就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中环保问题发生趋势及易发问题进... 全过程环境管理是项目建设的主要抓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管理策略,就有可能导致环保事件的发生。因此,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就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中环保问题发生趋势及易发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 公路建设 易发问题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夹层理论的地铁隧道防水型单层衬砌叠合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温书亿 邓一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199,共8页
[目的]喷涂防水膜可使地铁隧道衬砌中混凝土与防水膜发生复合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防水型单层衬砌叠合结构分析的设计指导和参考文献。提出了基于夹层理论确定隧道单层衬砌叠合结构厚度及按照刚度进行弯矩分配的设计方案。[方法]首... [目的]喷涂防水膜可使地铁隧道衬砌中混凝土与防水膜发生复合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防水型单层衬砌叠合结构分析的设计指导和参考文献。提出了基于夹层理论确定隧道单层衬砌叠合结构厚度及按照刚度进行弯矩分配的设计方案。[方法]首先进行了等效厚度及弯矩分配理论推导,并选择青岛地铁1号线西镇站进行等效厚度及各层弯矩分配计算,得出理论解析解。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对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的等效厚度、弯矩分配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最后采用室内试验方法,针对夹喷涂防水叠合结构与不夹防水层的结构进行四点梁对比测试,通过夹层抗弯强度折减比例反算夹层结构的等效厚度。[结果及结论]采用所设计方法可以确定等效厚度及弯矩分配,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防水型单层衬砌 夹层理论 喷涂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盾构隧道错台量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周斌 奉建军 +1 位作者 温晓凯 冉弥 《现代隧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错台是盾构隧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为了检测盾构隧道中的错台病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错台量自动检测方法:将隧道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展开为二维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和霍夫变换自动识别环缝位置,提取环缝两侧的横断面点云,采用改进... 错台是盾构隧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为了检测盾构隧道中的错台病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错台量自动检测方法:将隧道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展开为二维灰度图,利用图像处理和霍夫变换自动识别环缝位置,提取环缝两侧的横断面点云,采用改进的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断面拟合,最后通过断面套合计算错台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管片环缝两侧的错台量,整体检测精度在5mm以内,人工复核的准确率在90%以上,该方法为盾构隧道错台量的自动化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错台 点云数据 霍夫变换 断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期废水治理实践探究
6
作者 何慧芳 王志科 +2 位作者 李廷山 赵峥 余文斐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135-137,共3页
为了实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期废水有效治理,分析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为骨料冲洗、车辆施工冲洗废水、构件加工、混凝土拌合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表明施工期废水对生态环境及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受... 为了实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期废水有效治理,分析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为骨料冲洗、车辆施工冲洗废水、构件加工、混凝土拌合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表明施工期废水对生态环境及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受纳水体类别不同,所执行的排放标准有所差异;隧道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石油类、氨氮、COD等,总结近10个隧道出水水质,可采用在预沉池内采取隔油措施去除石油类,采用旋流自然沉砂去除较大颗粒物,投加絮凝剂,经絮凝反应及斜管沉淀处理,有效降低悬浮物及浊度,即通过预沉+反应+调节沉淀+过滤实现石油类、SS、氨氮、COD同时有效去除,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施工废水 环境保护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工程建造低碳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
作者 刘婕 李敏 +2 位作者 王引生 孙家振 于贵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267-273,共7页
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知网总库收录的关于工程建造低碳技术相关的2543篇文献进行梳理,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前沿热点作出预测。结果表明:2008-... 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知网总库收录的关于工程建造低碳技术相关的2543篇文献进行梳理,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前沿热点作出预测。结果表明:2008-2023年文献发表总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仅我国科研机构在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占60%,并且形成了以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Sustainability为主的核心期刊群;装配式建筑、BIM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和开发新型绿色建材成为当前低碳建造技术研究领域国内外关注的前沿方向,是未来该领域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造 低碳技术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周边植被与土壤固碳和释碳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陈文艳 刘婕 +5 位作者 耿庆芬 王志科 李少华 袁鹏洲 余文斐 陶文跃 《化工时刊》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铁路施工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等环境造成较大扰损,对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厘清铁路周边植被和土壤对CO_(2)的吸收、固定、释放机制,对于促进碳吸收、碳储存和减缓碳释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国内外历年发表的文献... 铁路施工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等环境造成较大扰损,对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厘清铁路周边植被和土壤对CO_(2)的吸收、固定、释放机制,对于促进碳吸收、碳储存和减缓碳释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国内外历年发表的文献阐述了植被与土壤固碳和释碳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对铁路周边固碳增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铁路周边土壤与植被的固碳增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土壤 植被 固碳 释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震动噪声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9
作者 罗丁源 孙家振 +2 位作者 马明霞 黄曼雪 母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33-035,共3页
桥梁震动噪声问题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而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交通环境质量及桥梁结构安全。为此,本文对高速公路桥梁震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分析,从交通荷载、桥梁设计两个主要方面探讨震动噪声产生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重型车辆、桥梁结构... 桥梁震动噪声问题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而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交通环境质量及桥梁结构安全。为此,本文对高速公路桥梁震动噪声的产生原因分析,从交通荷载、桥梁设计两个主要方面探讨震动噪声产生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重型车辆、桥梁结构刚度、路面接缝状况以及车辆悬挂系统等因素对震动噪声产生作用。其次,为有效治理桥梁震动噪声,提出在桥梁设计中加强结构刚度、改进桥面铺装材料、合理管理交通流量、采用震动吸收技术等多项优化措施,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对震动噪声实时监控。最后,结合实际噪声防治案例,阐述噪声优化措施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高速公路 震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隧道单层衬砌与复合式衬砌建设期碳排放分析研究
10
作者 王宁 张闻博 +2 位作者 杨翔钧 王欣 高成博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5-174,共10页
依托青岛地铁某车站配线段区间,研究硬岩隧道单层衬砌及复合式衬砌方案建设期的碳排放特征,从时间、空间层次分析隧道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特征,对碳排放源进行碳排放敏感性分析,给出隧道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1)硬岩隧道单层衬砌设计方... 依托青岛地铁某车站配线段区间,研究硬岩隧道单层衬砌及复合式衬砌方案建设期的碳排放特征,从时间、空间层次分析隧道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特征,对碳排放源进行碳排放敏感性分析,给出隧道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1)硬岩隧道单层衬砌设计方案较复合式衬砌设计方案总碳排放量减少29%,效果显著;(2)无论何种衬砌方案,其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远高于运输阶段及施工阶段,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分析隧道不同施工工序碳排放,对于复合式衬砌而言,碳排放占比前2的工序为二次衬砌及洞内回填工序,对于单层衬砌,碳排放占比前2的工序为喷射混凝土、洞内回填工序;(3)隧道建设阶段节碳措施需根据不同工序特征开展针对性研究,对于围岩开挖,需要重点考虑施工阶段的能源消耗,对于剩余分部工程,则建议采用减少混凝土、钢筋用量或采用低碳建材措施达到减排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隧道 单层衬砌 复合式衬砌 碳排放分析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综述
11
作者 温书亿 张闻博 +1 位作者 邓一三 王欣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8-141,共14页
单层衬砌是硬岩隧道支护工程中一项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应性强的支护技术,然而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及具体工程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资料调研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单层衬砌复合型(CSL)、部分复... 单层衬砌是硬岩隧道支护工程中一项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应性强的支护技术,然而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及具体工程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资料调研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单层衬砌复合型(CSL)、部分复合(PCL)、单一型(SSL)等不同结构形式的特征,并对国内外单层衬砌应用案例进行总结,列出国外单层衬砌规范及国内部分规范要求与适用范围。从解析法、经验法及数值法分析不同单层衬砌设计方法,总结单层衬砌自防水及喷涂防水技术,针对不同工程分析喷射混凝土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的研究现状。对以上各方面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要深入研究的方向,以促进单层衬砌在隧道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衬砌 结构形式 设计方法 防排水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无损检測技术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闻博 温书亿 +2 位作者 邓一三 王宁 杨翔钧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45-750,共6页
喷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支护中,然而其早期强度是否达标对工程的安全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国内规范对喷射混凝土早期的强度检测具有破坏性且仅代表了工程的局部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喷射混凝土的特性,提出了利... 喷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支护中,然而其早期强度是否达标对工程的安全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国内规范对喷射混凝土早期的强度检测具有破坏性且仅代表了工程的局部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喷射混凝土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喷混凝土早期强度,通过建立标准混凝土化学反应量与强度的关系,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来测定喷混凝土衬砌的初期强度。该方法可实时连续检测整个喷射混凝土衬砌的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早期强度 红外热成像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算法的隧道预留变形量研究
13
作者 钟德超 陈洋宏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2-368,共7页
针对传统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依托板凳山隧道、老青山隧道的监测数据,选用正偏态曲线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采用分位数算法分析特定置信度(0.95)下的上限值,给出各隧道的预留变形量建议值。结果表明:正偏态曲线描述样本数据的分布特... 针对传统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依托板凳山隧道、老青山隧道的监测数据,选用正偏态曲线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采用分位数算法分析特定置信度(0.95)下的上限值,给出各隧道的预留变形量建议值。结果表明:正偏态曲线描述样本数据的分布特征更加合理;基于偏态分布特征的分位数算法可以排除离群点的干扰,分析结果更加准确;通过分位数算法得到各隧道变形量的上限值,经安全系数1.2修正后,板凳山隧道在Ⅳ、Ⅴ级围岩条件下预留变形量建议值分别为30 mm、70 mm,老青山隧道在Ⅳ、Ⅴ级围岩条件下预留变形量建议值分别为50 mm、160 mm,各隧道建议值保证率均在88.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监控量测 分位数 预留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破损病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工艺
14
作者 邓非凡 王波 +4 位作者 杨燕 王君瑞 刘上春 郝浩业 杨诚浩 《中国铁路》 2024年第11期61-68,共8页
梳理某高速铁路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破损病害情况,对病害特征、分布规律和损伤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该病害所处地区历年气象数据资料,建立轮轨力和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桥梁地段直线段和曲线段双块式无砟轨道未满铺土工布隔... 梳理某高速铁路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破损病害情况,对病害特征、分布规律和损伤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该病害所处地区历年气象数据资料,建立轮轨力和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桥梁地段直线段和曲线段双块式无砟轨道未满铺土工布隔离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地段无砟轨道损伤特征以道床板和底座板边角楔形破损为主,大量分布于直线段和曲线段,破损位置为道床板与底座板层间无土工布隔离层处;未满铺土工布隔离层使道床板和底座板直接接触产生应力集中是导致无砟轨道剪压破坏的主要原因;以“恢复土工布隔离层+破损修复”为治理原则制定的不同类型病害治理措施取得良好现场修复效果;针对单元结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环节,应严格控制土工布隔离层铺设尺寸和范围,杜绝类似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数值计算 成因分析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资源利用效率生长季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李钦渊 周泽园 +6 位作者 李廷山 于海群 赵洪贤 刘新月 高瑶 刘鹏 查天山 《林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9-80,共12页
【目的】探究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的生长季内季节变异特征、受生物物理因子的影响以及不同资源利用效率间的权衡关系,为预测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 【目的】探究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的生长季内季节变异特征、受生物物理因子的影响以及不同资源利用效率间的权衡关系,为预测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微气象观测系统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内的碳、水通量和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物理因子进行连续原位监测,分析生态系统碳、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异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资源利用效率间的权衡关系。【结果】1)生长季内碳利用效率6月较低、10月较高,波动在0.14~0.97;光能利用效率8月份高、10月较低,波动在0.15~2.19 g·MJ^(−1);水分利用效率6月较低、10月较高,波动在0.74~8.00 g·kg^(−1)。2)碳利用效率与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P<0.05),光能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温度通过影响生态系统呼吸间接影响碳利用效率,表现为负效应(P<0.05);散射辐射通过影响总初级生产力间接影响光能利用效率,表现为正效应(P<0.05);饱和水汽压差通过影响蒸散发间接影响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负效应(P<0.05)。3)碳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1),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主要发生在碳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时。【结论】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生长季中期下降,光能利用效率在生长季中期达到最大值。土壤温度升高会降低生态系统碳利用效率,土壤含水量和散射辐射增加均会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土壤含水量和饱和水汽压差增加会限制水分利用效率。生态系统资源利用效率间存在权衡关系,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伴随着较低的碳和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结果强调水分条件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资源利用效率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季节变异 权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高水压TBM隧道结构地下水处治探讨
16
作者 贾鹏 郝浩业 +3 位作者 王波 杨燕 刘亮 李彬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84-891,共8页
大埋深TBM隧道结构在高水压荷载作用下水害频发,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甚至冲击运输秩序中断行车。文章以2个TBM隧道结构渗漏水典型案例为例,从设计、施工、地质条件等方面对结构渗漏水原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对结构承受高水压... 大埋深TBM隧道结构在高水压荷载作用下水害频发,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甚至冲击运输秩序中断行车。文章以2个TBM隧道结构渗漏水典型案例为例,从设计、施工、地质条件等方面对结构渗漏水原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对结构承受高水压的认知不足,施工过程中未充分评估施工控制措施对结构防水系统的影响是产生衬砌结构渗漏水病害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种隧道结构,需采取排堵结合的方式对地下水进行处置。并就承受高水压的TBM隧道结构全包防水形式合理性以及渗漏水病害处治方法进行了讨论,同时建议同类型隧道结构施工时埋设相关传感器开展衬砌水压力监测工作,为设计施工理念的更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 大埋深 高水压 防水设计 排堵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准则三阶段蠕变模型的圆形隧洞黏弹塑性解
17
作者 陈福江 赖万松 +4 位作者 刘金刚 佘伍越 曾锋 高美奔 刘国芯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1,118,共8页
围岩的流变特性对隧道结构的长期变形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较好地描述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的黏弹塑性力学行为,采用分数阶蠕变模型描述围岩的流变特征,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表征围岩的塑性特征,推导圆形隧道开挖后考虑支护支撑效应的围... 围岩的流变特性对隧道结构的长期变形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较好地描述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的黏弹塑性力学行为,采用分数阶蠕变模型描述围岩的流变特征,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表征围岩的塑性特征,推导圆形隧道开挖后考虑支护支撑效应的围岩应力-位移理论解。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围岩流变参数对黏弹性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解析得到的围岩蠕变位移曲线与现场实测结果平均值曲线吻合较好,证明理论推导具有正确性;(2)当考虑黏塑性区围岩的剪胀效应时,围岩的变形值增加。剪胀效应越明显,围岩变形值增加的量值越大;(3)当黏弹性体或黏塑性体的黏性增强时,围岩的蠕变位移量值和速率都会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蠕变模型 D-P准则 深埋隧道 黏弹塑性位移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策略探究
18
作者 刘丹 《安家》 2024年第4期0262-0264,共3页
近几年来,在工业不断发展,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异常严重。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会威胁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进行单位污染的环境检测和治理... 近几年来,在工业不断发展,公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异常严重。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会威胁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进行单位污染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显得至关重要。下文首先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性入手,随后讨论了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最后制定了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施工安全技术策略探讨
19
作者 袁枫 《安家》 2024年第4期0157-0159,共3页
目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多,也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涉及方面较多,包含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比较繁杂,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加强施工现场安全... 目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多,也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涉及方面较多,包含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比较繁杂,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应用就是施工项目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将分析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技术技术管理的重要性,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