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站场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宏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39,44,共4页
在综合分析既有铁路站场、新建铁路站场勘测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开发铁路站场设计系统软件,解决了既有线、新线底层统一建模、平纵横数据联动、站场综合管线辅助设计、站场工程数量统一计算和管理、站场三维场景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发成果... 在综合分析既有铁路站场、新建铁路站场勘测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开发铁路站场设计系统软件,解决了既有线、新线底层统一建模、平纵横数据联动、站场综合管线辅助设计、站场工程数量统一计算和管理、站场三维场景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表明,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的铁路站场设计系统可在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场 设计系统 研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设计研究——以合武铁路为例
2
作者 朱应娟 《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第8期147-148,共2页
由于温度变化,长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轨道将产生较大纵向力和位移,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可能破坏轨道的稳定。在梁轨相对位移较大的长连续梁桥上使用钢轨伸缩调节器,是防止出现过大的纵向位移和纵向力的一种手段,是保证列车在桥上紧急制动时... 由于温度变化,长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轨道将产生较大纵向力和位移,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可能破坏轨道的稳定。在梁轨相对位移较大的长连续梁桥上使用钢轨伸缩调节器,是防止出现过大的纵向位移和纵向力的一种手段,是保证列车在桥上紧急制动时不产生过大的位移和墩台纵向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合武铁路竹根河特大桥长连续梁无缝线路设计为例,分析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铺设条件,提出铺设无缝线路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无缝线路 连续梁 钢轨伸缩调节器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志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4,共5页
线路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基础,线路设计的优劣对轨道交通系统后续的建设、管理、运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线网、施工、运营、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关系,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从融入... 线路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基础,线路设计的优劣对轨道交通系统后续的建设、管理、运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线网、施工、运营、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关系,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从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强化三维设计理念和加强"网"的概念等多个方向发展,并且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者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设计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技术作业站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运输的发展需求,在阐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铁路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梳理管内既有技术作业站分布,分析既有技术作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设备设施技术、铁路运力、"技术作业站+物流中心"新布局3个方... 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运输的发展需求,在阐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铁路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梳理管内既有技术作业站分布,分析既有技术作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设备设施技术、铁路运力、"技术作业站+物流中心"新布局3个方面预测铁路运输组织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布局优化调整原则,提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辖范围内技术作业站的布局优化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技术作业站 运输组织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道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国庆 《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第8期152-153,共2页
介绍了国内外岔区长枕埋入式和岔区博格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情况,对国产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进行研究,提出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主要应解决道床板分段长度的确定、转辙机区域细部设计、道岔区为确保施工"零... 介绍了国内外岔区长枕埋入式和岔区博格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情况,对国产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进行研究,提出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主要应解决道床板分段长度的确定、转辙机区域细部设计、道岔区为确保施工"零位移"的加固措施及岔区排水设计等几个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无砟道岔 长枕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莞城际铁路长隆站平面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了在满足长隆地下站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投资,从整个珠三角城际网的交路设置、车站折返能力、折返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长隆站在整条线路及整个城际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对整个线网的灵活性、适应... 为了在满足长隆地下站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投资,从整个珠三角城际网的交路设置、车站折返能力、折返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长隆站在整条线路及整个城际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对整个线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影响,对长隆站平面布置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并通过对折返线有效长进行优化特殊设计,即列控系统采用虚拟一定线路长度数据的方法,推荐的车站布置满足长隆站折返能力的需求,并大大降低车站规模,节省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车站 平面 研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客运专线铁路铺设无砟轨道过渡段结构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朝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共4页
对无砟轨道的刚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轨道过渡段的合理刚度设置标准为钢轨挠度变化率应控制在0.3 mm/m以下,同时轨面变形折角的限值应控制在1.5‰。对设置辅助轨过渡方式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基本轨内侧设置2根60kg/m钢轨较设置2根5... 对无砟轨道的刚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轨道过渡段的合理刚度设置标准为钢轨挠度变化率应控制在0.3 mm/m以下,同时轨面变形折角的限值应控制在1.5‰。对设置辅助轨过渡方式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基本轨内侧设置2根60kg/m钢轨较设置2根50 kg/m钢轨更为合理。对设置辅助轨过渡方式进行设计方案系统阐述,介绍粘结道砟、调整扣件刚度、采用合成轨枕等过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 过渡段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软件研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彬 张泽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为保证铁路轨道、桥梁在温度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大跨度桥梁需进行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检算。针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建立难度大、耗时长、且建立的模型通用性不足的特点,根据桥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基于Wi... 为保证铁路轨道、桥梁在温度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大跨度桥梁需进行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检算。针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建立难度大、耗时长、且建立的模型通用性不足的特点,根据桥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基于Windows系统采用VB.net及ANSYS APDL二次开发语言,研发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软件。软件拥有完善的前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可实现多种桥跨组合等参数的输入,内核采用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后处理模块可实现数据可视化及计算报告自动输出。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以60 m+100 m+60 m连续梁为例,对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了计算及结果对比,结果误差在2.12%以内,验证了编制软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桥梁 梁轨相互作用 软件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综合铺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韦合导 刘慧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10期65-68,共4页
利用VC++、ObjectARX等开发语言及工具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地铁综合铺轨软件,打通地铁铺轨工序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接口,实现地铁铺轨工序的数据导入、校核、自动绘图和数据导出等功能,解决地铁铺轨工序中专业间协调不畅、绘图耗... 利用VC++、ObjectARX等开发语言及工具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地铁综合铺轨软件,打通地铁铺轨工序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接口,实现地铁铺轨工序的数据导入、校核、自动绘图和数据导出等功能,解决地铁铺轨工序中专业间协调不畅、绘图耗时长、手动出图数据容易出现错误等问题。软件已成功应用在郑州地铁建设、宁天城际铺轨、武汉地铁建设等项目中,提升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铺轨 自动绘图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凯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满足我国市域铁路后续标准化设计需要,总结市域铁路设计中的相关技术。以温州S1线设计为例,介绍温州市域铁路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总结4个方面的设计技术,包括温州市域铁路设计中沿线土地开发、TOD发展等理念;研发市域铁路新型道岔... 为满足我国市域铁路后续标准化设计需要,总结市域铁路设计中的相关技术。以温州S1线设计为例,介绍温州市域铁路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总结4个方面的设计技术,包括温州市域铁路设计中沿线土地开发、TOD发展等理念;研发市域铁路新型道岔、采用市域铁路ZS标准活载等相关线路标准设计;研制CRH市域列车作为市域D型车等相关车辆与限界设计;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基于TD-LTE的多网融合技术、点式ATC信号系统等相关机电工程设计。设计成果为我国后续市域铁路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设计技术 设计理念 线路标准 桥梁活载 车辆与限界 机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立成 黄承轲 吴超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55,66,共5页
在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中,通过合理预测上海南站的客运量及广场交通量;确定上海南站总平面布置方案及规模;合理规划上海南站站区;提升站房设计理念;优化站区客、货流线,实现交通方式间的有机衔接;注重广场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 在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中,通过合理预测上海南站的客运量及广场交通量;确定上海南站总平面布置方案及规模;合理规划上海南站站区;提升站房设计理念;优化站区客、货流线,实现交通方式间的有机衔接;注重广场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加强车站广场及周边的市政配套工程等7个方面的工作,使上海南站建设成为21世纪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南站 交通枢纽 总体设计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流配送的铁路货运站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0,共4页
作为铁路运输网络的节点和基层运输单位的铁路货运站,对保障整个铁路货物运输的通畅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运输向综合物流转变的过程中,铁路货运站要按照基于物流配送的需求进行功能设计、布局规划、设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及作业组织... 作为铁路运输网络的节点和基层运输单位的铁路货运站,对保障整个铁路货物运输的通畅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运输向综合物流转变的过程中,铁路货运站要按照基于物流配送的需求进行功能设计、布局规划、设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及作业组织规划,以使铁路货运站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送型货运站 物流配送 规划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铁路水下隧道线路平纵断面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8-82,共5页
狮子洋隧道是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工程,设计中对2个线路平面方案和2个纵断面方案从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施工难度、运营期事故处理难度、工程造价、工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采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狮子洋隧道是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工程,设计中对2个线路平面方案和2个纵断面方案从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施工难度、运营期事故处理难度、工程造价、工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采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仿真分析系统TTISIM进行评估。研究表明,采用30‰和34‰大坡度的短隧道桥隧结合方案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差,且施工难度、运营事故处理难度均较大,因此不宜采用。在长隧道方案中,经沙仔岛的平面方案动力学性能略优于经海鸥岛的平面方案,因此推荐采用经沙仔岛的长隧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平纵断面 仿真分析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梅琴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5期33-37,共5页
钢轨伸缩调节器所在地段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为实时掌握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运营状态,结合高速铁路运营需求,设计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以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为监测对象,利用光纤光栅传感... 钢轨伸缩调节器所在地段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为实时掌握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运营状态,结合高速铁路运营需求,设计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以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为监测对象,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和视觉测量技术,采用B/S模式,实现轨道结构监测的数据可视化、报表生成、评估分析和分级预警。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合福高铁铜陵长江大桥中部署应用,为铁路工务部门养护维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健康监测 评估分析 分级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多式联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汉民 姚华 刘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4,共7页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探究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对物流运输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从制度效率、技术效率、运作效率3个方面入手,构建集装箱多式联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武...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探究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对物流运输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从制度效率、技术效率、运作效率3个方面入手,构建集装箱多式联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武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的效率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该示范工程效率的评价值为0.556,与武汉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为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多式联运 制度效率 技术效率 运作效率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碴轨道基础变形影响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森荣 赵坪锐 孙立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提出桥梁挠曲变形和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受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桥梁的挠曲变形应作为设计荷载附加到轨道结构的设计中,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应作为异常荷载,在轨道结构... 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提出桥梁挠曲变形和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受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桥梁的挠曲变形应作为设计荷载附加到轨道结构的设计中,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应作为异常荷载,在轨道结构设计中作为检算荷载进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碴轨道 桥梁挠曲 基础变形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福根 陈韬 +1 位作者 邓波尔 刘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7,共7页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不仅关系到整个铁路路网的运输效率,而且对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的资源利用、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从枢纽宏观、系统中观、车站微观3个层次构建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不仅关系到整个铁路路网的运输效率,而且对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的资源利用、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从枢纽宏观、系统中观、车站微观3个层次构建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铁路枢纽解编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合肥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合肥铁路枢纽内解编系统满足运输需求,规模适应整体路网规划,符合铁路技术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 解编系统 布局规划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枢纽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洪 刘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1,共4页
针对部分铁路枢纽存在的枢纽布局与城市发展及规划矛盾、铁路枢纽与衔接线路能力不协调、动车组检修和存放能力不足、铁路枢纽内各种轨道交通方式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铁路枢纽发展对策,即合理布置铁路枢纽场站,客运作业分散化、编组作... 针对部分铁路枢纽存在的枢纽布局与城市发展及规划矛盾、铁路枢纽与衔接线路能力不协调、动车组检修和存放能力不足、铁路枢纽内各种轨道交通方式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铁路枢纽发展对策,即合理布置铁路枢纽场站,客运作业分散化、编组作业集中化、物流中心差别化、"客内货外"层次化;着力打造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深入贯彻点线能力协调理念,确保铁路枢纽内车站与线路、铁路枢纽与衔接线路能力的协调;适时修订动车组修程修制,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配置动车组检修与维护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 对策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控制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崔国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裂缝宽度限制值,并分别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减少裂缝数量和减小裂缝宽度的相应的方案和措施,最后对我国目前常用的裂缝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裂缝宽度限制值,并分别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减少裂缝数量和减小裂缝宽度的相应的方案和措施,最后对我国目前常用的裂缝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并针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道床板裂缝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 道床板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合理刚度取值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国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6,共4页
为确定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合理刚度,提出将准静态与动力响应分析手段相结合,根据应力、变形及振动水平控制指标,综合比选合理范围内的多种轨道刚度方案来确定双块式无砟轨道合理刚度的方法。分别运用有限单元法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理论... 为确定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合理刚度,提出将准静态与动力响应分析手段相结合,根据应力、变形及振动水平控制指标,综合比选合理范围内的多种轨道刚度方案来确定双块式无砟轨道合理刚度的方法。分别运用有限单元法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理论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准静态计算模型进行应力与变形分析,开展无砟轨道扣件刚度对轮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250 km/h和350 km/h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扣件刚度宜分别在35-45 kN/mm和20-25 kN/mm范围内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双块式 合理刚度 准静态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