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对兔耳瘢痕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流 赵德萍 +2 位作者 余梅 袁瑞红 孙家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瘢痕模型 实验研 丹参 细胞增殖活性 成纤维细胞 瘢痕形成 机体吸收 病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实验研究平台的管理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子有 张兰兰 +2 位作者 颜晓慧 曾勇 吴炳义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45-146,187,共3页
公共实验研究平台是高校、医院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不少高校或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虽然都设有公共实验平台——中心实验室,但多数实验室在管理和运行中,存在较多难题。文中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的成功运行经验为例,... 公共实验研究平台是高校、医院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不少高校或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虽然都设有公共实验平台——中心实验室,但多数实验室在管理和运行中,存在较多难题。文中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的成功运行经验为例,探讨公共实验研究平台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研究平台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赫佳 刘流 +3 位作者 袁瑞红 赵德萍 孙家平 赵娴 《皮肤病与性病》 2008年第4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的影响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1],为临床整形美容外科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的影响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1],为临床整形美容外科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分析,以研究细胞因子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2]。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bFGF后,显示均对细胞起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细胞因子bF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3],这在创伤愈合的早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过量的应用bFGF可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娴 刘流 +3 位作者 袁瑞红 赵德萍 孙家平 赫佳 《皮肤病与性病》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EGF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学水平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 目的通过探讨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EGF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学水平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分析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EGF后,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明显增殖,且凋亡水平降低,显示EGF对成纤维细胞起着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细胞因子E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因此,EGF可促进创伤的早期修复,但EGF的过量应用有可能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SOCS1联合rAAV/PS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宋浩杰 宋琴 +4 位作者 施为建 吕成伟 蒋凤莲 王丽 李全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3056-3060,共5页
目的研究沉默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基因联合rAAV/PS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应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人D... 目的研究沉默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基因联合rAAV/PS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应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人DC的SOCS1基因的表达,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沉默效果。rAAV-shRNA-SOCS1和rAAV/PSA感染DC,将DC细胞分为Control-DC组、rAAV/PSA-DC组、SOCS1(-)+rAAV/PSA-DC组。采用系列细胞因子诱导DC成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各组DC细胞表型及CTL细胞的免疫表型;ELISA法检测各组DC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IL-12 p70的分泌水平,各组CTL细胞释放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LDH法检测各组CTL细胞对前列腺癌LNCaP靶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rAAV-shRNA-SOCS1感染DC后,可有效下调DC的SOCS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沉默SOCS1联合rAAV/PSA基因修饰的DC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 p70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5);该组DC表面分子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该组DC诱导的CTL中CD8^(+)、CD8^(+)CD69^(+)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而CD4^(+)T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IFN-γ的释放水平明显增高(P<0.05),对PSA阳性的前列腺癌靶细胞LNCaP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P<0.05),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沉默SOCS1联合rAAV/PSA基因修饰的DC疫苗可以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抗前列腺癌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 基因沉默 腺相关病毒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N-35相关肿瘤抗原血清学分布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马丽菊 郝萍 +2 位作者 唐睿珠 付雪 邵文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了解单抗N-35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在不同人群血清中分布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用单抗N-35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良性病变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 目的了解单抗N-35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在不同人群血清中分布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用单抗N-35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良性病变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检测的阳性率在下列组中分别为:早期恶性肿瘤63.33%、66.67%,中晚期恶性肿瘤均为56.67%,良性病变13.33%、16.67%,健康人0%;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单抗N-35对应抗原在健康人、良性病变与肿瘤患者血清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健康人和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恶性肿瘤早期和中晚期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抗N-35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主要存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很少存在于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不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提示单抗N-35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候选抗体而进行临床应用开发.使用免疫印迹法可减少操作步骤,达到检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相关抗原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小燕 陈敬国 +1 位作者 方慧云 叶春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探讨近年来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结合胸片,RDS有2~3级改变,需要机械通气的30例早产儿和30例足月儿RDS的临床特点进行... 目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探讨近年来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结合胸片,RDS有2~3级改变,需要机械通气的30例早产儿和30例足月儿RDS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足月儿胃液泡沫震荡实验大部分+或++,在生后16.2±3.1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机械通气时间要88.3±15.4h.早产儿胃液泡沫震荡实验大部分-或+/-,在生后7.9±2.9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机械通气时间要73.2±14.8h.结论:足月儿出现RDS症状的时间比早产儿要晚,机械通气时间要长,足月儿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能力不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儿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防治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靳紫翔 王明轩 +2 位作者 尹晖杰 李海涛 方彭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0期4066-4068,共3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防治亟需有效的方案来优化管理,除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使用降糖药物,中医药干预在防治T2DM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其中,姜黄素作为中药姜黄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防治亟需有效的方案来优化管理,除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使用降糖药物,中医药干预在防治T2DM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其中,姜黄素作为中药姜黄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文从T2DM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切入,结合姜黄素的特点,系统阐述国内外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希冀为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病 姜黄素 药理学 病理学 生物利用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脑血管形成及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林东晓 陈贞君 +1 位作者 李华 黄星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探究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血管形及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测定外泌体径... 目的:探究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血管形及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测定外泌体径粒分布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外泌体标志蛋白CD 63、TSG101、Alix表达;将4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外泌体(b-Exo)组、阳性对照(DP)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缩窄法构建VD模型,b-Exo组腹腔注射100μL的b-Exo(100μg/mL),DP组腹腔注射盐酸多奈哌齐(1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28 d;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血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脑损伤相关因子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从bEnd.3细胞分离的颗粒物呈圆形囊泡状,CD 63、TSG101及Alix蛋白均高表达,说明该颗粒物为外泌体,记为b-Exo;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通过目标象限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出现明显病理学损伤,血管形成减少,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NeuN表达减少,血清S-100β与NSE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b-Exo组和DP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通过目标象限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海马CA1区损伤明显减轻,神经元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血管形成增加,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NeuN表达增加,同时,血清中S-100β与NSE水平降低(P<0.05)。结论: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明显促进VD小鼠的血管形成,并修复神经损伤,对VD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微血管内皮细胞 外泌体 血管形成 神经保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相关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思佳 方彭华 张真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患者特定免疫受损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感染,且感染通常较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M是HZ的重要危险因素,而DM...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患者特定免疫受损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感染,且感染通常较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M是HZ的重要危险因素,而DM患者发生HZ的风险是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无统一结论。本文探讨DM患者发生HZ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DM类型、血糖控制、并发症等,并阐述DM患者发生HZ的可能机制,为DM患者接种HZ疫苗的政策更新提供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带状疱疹 机制 疫苗 胰岛素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隐球菌CAP10基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P两种方法检测定量的质粒,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CAP10质粒的敏感性为6.8×101拷贝,LAMP方法的敏感性为6.8×103拷贝,PCR检测阳性率比LAMP方法高。两种方法特异性好,对脑膜炎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黄曲霉、黑曲霉和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CAP10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是需要特殊仪器;LAMP方法敏感性较低,但其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和设备,加入核酸染料即能观察结果。两者均适用于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新型隐球菌 CA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娟 尚文斌 于希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04-1706,共3页
大黄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中被证实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包括作为PPARγ配体激活剂,抑制11β-1型羟基固醇脱氢酶,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蛋白PTP1B,和抑制脂肪组织间... 大黄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中被证实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包括作为PPARγ配体激活剂,抑制11β-1型羟基固醇脱氢酶,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蛋白PTP1B,和抑制脂肪组织间的低度炎症等。了解大黄的有效成分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药多药效、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HLA-A*02等位基因与云南宣威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睿珠 雷雨 +1 位作者 李继梅 郝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4-626,638,共4页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LA-A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及肺癌HLA-A*02亚型多态性分布。结果: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HLA-A*02阳性率分别为68.75%及47.50%,肺癌组HLA-A*02阳性率显著增加(P=0.004,OR=2.432,95%CI=1.314~4.500);两组间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67%及2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宣威健康人群HLA-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总体特征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一致;HLA-A*02阳性的肺癌组样本经高分辨检出HLA-A*0201、0203、0206、0207四种等位基因亚型,频率分别为29.73%、16.22%、13.51%、40.54%,符合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以A*0207为主的特征。结论:HLA-A*02可能与宣威肺癌易感相关,肺癌患者HLA-A*02亚型以A*0207为主,宣威地区人群属于南方汉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宣威肺癌 HLA-A等位基因 HLA-A*02亚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瑞红 刘流 +4 位作者 赵德萍 徐宏慧 孙家平 王福科 龙庭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病理改变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病理改变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观察、分析,以研究细胞因子TNF-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TNF-α后,显示对细胞起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细胞因子TNF-α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但本实验中高浓度时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表现得并不明显,而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霞 赵娟 +1 位作者 潘扬 尚文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54-2756,共3页
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众多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广泛影响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参与炎性反应、引起以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较大... 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众多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广泛影响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参与炎性反应、引起以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进展,其中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是诸多中医方药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之一。文章针对最新的研究概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脂肪细胞因子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建桃 马丽菊 王秦秦 《医学综述》 2007年第5期325-327,共3页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发展在人类以肿瘤为主的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鼠源抗体引起的超敏反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已由改型抗体,人源化抗体发展到全人抗体。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前...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发展在人类以肿瘤为主的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鼠源抗体引起的超敏反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已由改型抗体,人源化抗体发展到全人抗体。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 人源化抗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芳 王晓睛 +3 位作者 李松霖 郑梦如 梁锦霞 谢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7期811-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0只3日龄的C57BL/6J乳鼠随机分成DF组、NEC组及n-3补充组(n=10)。观察每组小鼠NEC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组织学检测乳鼠肠道组织损伤情况;采用ELISA检测乳鼠肠组...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0只3日龄的C57BL/6J乳鼠随机分成DF组、NEC组及n-3补充组(n=10)。观察每组小鼠NEC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组织学检测乳鼠肠道组织损伤情况;采用ELISA检测乳鼠肠组织IL-1β和TNF-α的分泌水平;利用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ZO-1、claudin-4和claudin-7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aCo2细胞株构建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检测DHA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DF组相比,NEC组体重显著降低,而饲喂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显著缓解体重下降。与DF组相比,NEC组肠组织损伤严重,而n-3补充组较NEC组损伤程度显著减轻。与DF组相比,NEC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上升,而n-3补充组较NEC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显著。与DF组相比,NEC组乳鼠肠组织中ZO-1、claudin-4和claudin-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在CaCo2细胞炎症模型中,DHA能促进ZO-1、claudin-4和claudin-7蛋白的表达,并能维持紧密连接蛋白的正确分布。结论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维持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道屏障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瑞红 刘流 +4 位作者 赵德萍 徐宏慧 孙家平 王福科 刘垠 《中国生物美容》 2009年第4期20-23,5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PD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病理改变,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大鼠动物创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采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Ca son氏改良三色染色、...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PD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病理改变,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大鼠动物创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采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Ca son氏改良三色染色、Hamason-Lush-bangh氏染色法、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观察、分析,以研究细胞因子PD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动物创伤模型病理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局部注射细胞因子PDGF后,促进了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结论细胞因子PD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表达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佟力 李继梅 +3 位作者 孔晋星 郝萍 唐睿珠 王秦秦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 -NORs)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对 12 5例正常及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分析。结果 :恶性...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 -NORs)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对 12 5例正常及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rDNA转录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分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和 (P <0 0 5 )。多发性骨髓瘤 (MM)、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未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普遍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T淋巴细胞Ag -NORs检测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各类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和机体免疫状况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细菌学基因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吴炳义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8期2855-2857,共3页
颅内感染时脑脊液病原体的检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传统的细菌学诊断方法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费时,不能满足临床要求,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细菌学的诊断,为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提... 颅内感染时脑脊液病原体的检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传统的细菌学诊断方法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费时,不能满足临床要求,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细菌学的诊断,为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基因诊断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