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T扫描时,CT扫描参数对CT值的影响。方法:配置浓度分别为0.15%、0.3%、0.5%、3%泛影葡胺水溶液及95%乙醇各50 m L,分别抽吸到50 m L注射器中,将5个注射器平行放置在盛水玻璃容器中作为研究对象。CT剂量指数(CTDI)分别为50、35 ...目的:探讨CT扫描时,CT扫描参数对CT值的影响。方法:配置浓度分别为0.15%、0.3%、0.5%、3%泛影葡胺水溶液及95%乙醇各50 m L,分别抽吸到50 m L注射器中,将5个注射器平行放置在盛水玻璃容器中作为研究对象。CT剂量指数(CTDI)分别为50、35 m Gy时,对研究对象行CT扫描,CTDI为50 m Gy时,扫描参数:140 k V、170 m As,120 k V、260 m As,100 k V、360 m As;分别扫描60层。CTDI为35 m Gy时,扫描参数:140 k V、120 m As,120 k V、165 m As,100 k V、250 m As;分别扫描60层;FOV 25 cm×25 cm,应用标准算法,5 mm层厚重建图像。结果:不同k V、同一CTDI时,ROI的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5 HU。同一k V、不同CTDI时,ROI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2 HU。结论:(1)在根据病变组织不同阶段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每阶段CT扫描时应采用同一型号CT设备在同样k V下扫描,在满足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X线CTDI。(2)CT增强扫描时,根据病灶组织的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平扫和增强扫描应采用同一台CT设备扫描,扫描参数可在k V相同情况下,采用相同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不必考虑CTDI对CT值的影响。(3)在对CT值同一性要求较高的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平扫和增强扫描需采用完全相同扫描参数,且不应用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MRI表现,探讨3.0 T MRI在TM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确诊为TMD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其关节盘、关节囊、髁突骨质及翼外肌异常影像,并进行统计。结果:TMD患者的关节盘、关节囊、...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MRI表现,探讨3.0 T MRI在TM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确诊为TMD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其关节盘、关节囊、髁突骨质及翼外肌异常影像,并进行统计。结果:TMD患者的关节盘、关节囊、髁突骨质、翼外肌异常影像概率与非TMD患者有显著差异。结论:3.0 T MRI能够全面评估TMD患者颞下颌关节情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 SL)技术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后的侧支循环代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侧MCA闭塞的患者38例,测定双侧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目的:探究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 SL)技术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后的侧支循环代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侧MCA闭塞的患者38例,测定双侧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侧MCA闭塞患者患侧CBF在PLD 1525ms组与2525ms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健侧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参数3D ASL联合3D-TOF-MRA在评估单侧MCA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评估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T扫描时,CT扫描参数对CT值的影响。方法:配置浓度分别为0.15%、0.3%、0.5%、3%泛影葡胺水溶液及95%乙醇各50 m L,分别抽吸到50 m L注射器中,将5个注射器平行放置在盛水玻璃容器中作为研究对象。CT剂量指数(CTDI)分别为50、35 m Gy时,对研究对象行CT扫描,CTDI为50 m Gy时,扫描参数:140 k V、170 m As,120 k V、260 m As,100 k V、360 m As;分别扫描60层。CTDI为35 m Gy时,扫描参数:140 k V、120 m As,120 k V、165 m As,100 k V、250 m As;分别扫描60层;FOV 25 cm×25 cm,应用标准算法,5 mm层厚重建图像。结果:不同k V、同一CTDI时,ROI的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5 HU。同一k V、不同CTDI时,ROI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2 HU。结论:(1)在根据病变组织不同阶段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每阶段CT扫描时应采用同一型号CT设备在同样k V下扫描,在满足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X线CTDI。(2)CT增强扫描时,根据病灶组织的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平扫和增强扫描应采用同一台CT设备扫描,扫描参数可在k V相同情况下,采用相同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不必考虑CTDI对CT值的影响。(3)在对CT值同一性要求较高的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平扫和增强扫描需采用完全相同扫描参数,且不应用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
文摘目的分析70 kV管电压联合大螺距扫描(Flash)技术在新生儿胸部CT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其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诊疗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利用70 kV联合Flash技术进行扫描,B组利用常规120 kV管电压进行扫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图像的主、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检查,其中A、B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分别为(3.6±0.5 vs 4.2±0.8,P=0.215)。客观图像质量评分主要指标方面:A组图像噪声高于B组(13.4±4.7 vs 8.8±4.3,P=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R B组优于A组(5.2±1.5 vs 8.5±5.7,P=0.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NR优于A组(14.6±4.5 vs 23.2±13.9,P=0.226)。辐射剂量方面:两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I vol)、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6.8±3.1)mGy·cm vs(44.6±3.8)mGy·cm,P=0.000;(0.39±0.13)mGy vs(2.17±0.28)mGy,P=0.000;(0.26±0.12)mSv vs(1.73±0.15)mSv,P=0.000,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0 kV管电压联合Flash技术的新生儿胸部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
文摘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MRI表现,探讨3.0 T MRI在TM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确诊为TMD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其关节盘、关节囊、髁突骨质及翼外肌异常影像,并进行统计。结果:TMD患者的关节盘、关节囊、髁突骨质、翼外肌异常影像概率与非TMD患者有显著差异。结论:3.0 T MRI能够全面评估TMD患者颞下颌关节情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探究双参数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 SL)技术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后的侧支循环代偿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侧MCA闭塞的患者38例,测定双侧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侧MCA闭塞患者患侧CBF在PLD 1525ms组与2525ms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健侧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参数3D ASL联合3D-TOF-MRA在评估单侧MCA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评估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