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全助 杜京娟 石建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效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奈达铂 盐酸吉西他滨 联合 NSCLC 化疗药物 死亡原因 癌症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杜京娟 王全助 柳月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8期874-875,共2页
既往未用吗啡的患者 ,初次用药应在清晨 ,剂量为 2 5 μg h ,用过吗啡的患者 ,根据吗啡口服量mg d× 1 2 =TDFμg h ,72h更换 1次 ,爆发通用即释吗啡。 3 7例均可评价疗效 ,完全缓解 2 9 7% (11 3 7) ;明显缓解 48 6% (18 3 7) ;中... 既往未用吗啡的患者 ,初次用药应在清晨 ,剂量为 2 5 μg h ,用过吗啡的患者 ,根据吗啡口服量mg d× 1 2 =TDFμg h ,72h更换 1次 ,爆发通用即释吗啡。 3 7例均可评价疗效 ,完全缓解 2 9 7% (11 3 7) ;明显缓解 48 6% (18 3 7) ;中度缓解 13 5 % (5 3 7) ;轻度缓解 8 1% (3 3 7) ,显效率 91 9% (3 4 3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疼痛/药物疗法 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建华 王全助 +1 位作者 叶雷 韩振庆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 :观察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D 30mg静滴 ,第 1~ 4天 ;VP - 16 10 0mg静滴 ,第 1~ 5天 ;CF 10 0mg静滴 ,第 1~ 5天 ;5 -Fu 75 0mg静滴 ,第 1~ 5天 ;2 1天为 1周期。结果 :可评价... 目的 :观察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D 30mg静滴 ,第 1~ 4天 ;VP - 16 10 0mg静滴 ,第 1~ 5天 ;CF 10 0mg静滴 ,第 1~ 5天 ;5 -Fu 75 0mg静滴 ,第 1~ 5天 ;2 1天为 1周期。结果 :可评价疗效患者 31例 ,总有效率 5 8% ,完全缓解率 16 1% ,可评价毒性患者 39例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79 5 % (Ⅲ度~Ⅳ度仅 5 1% ) ,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 15 4%和 33 3% ,其它毒副反应少见。结论 :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 ,毒性较低 ,值得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ELF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骨转移治疗中出现骨耀斑现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贵敏 石建华 +7 位作者 许田慧 马春玲 王秀秀 阮俊霞 刘硕新 孙胜强 李玉朋 张金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耀斑现象的时间、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同时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Ca^(2+))水平在判断骨耀斑现象中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57...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耀斑现象的时间、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同时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Ca^(2+))水平在判断骨耀斑现象中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57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CT影像学表现及血清ALP、Ca^(2+)水平变化。结果57例患者中,基线有骨转移者30例。有46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阴性患者接受含铂双药化疗或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联合PD-1抑制剂治疗,11例EGFR阳性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治疗后有7例发生骨耀斑现象(化疗联合组5例,靶向治疗组2例),均为基线有骨转移的患者,发生率为23.33%(7/30),中位发生时间44天(36~126天),且多在治疗的早期出现。基线有骨转移的30例患者中,收集到5个月以上血清ALP及Ca^(2+)数值的有25例,包括骨耀斑患者7例、获益(PR/SD)患者13例、进展(PD)患者5例。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疗效不同的患者ALP较基线的中值百分比显示出明显的变化,其中,骨耀斑组和获益组呈下降趋势,且骨耀斑组下降趋势更显著,而进展组患者的ALP数值呈持续升高趋势;血清Ca^(2+)在治疗过程中较基线的中值百分比变化则不明显。结论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有些肺腺癌骨转移患者会出现骨耀斑现象,且多在治疗的早期发生,这是对恶性肿瘤全身治疗有效的表现,可结合血清ALP数值变化及临床特征综合判断,避免误诊为骨转移癌病情进展而过早终止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 骨耀斑 碱性磷酸酶 血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卉 孙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肺癌 化疗 临床应用 个人生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和MAF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建华 韩振庆 +1 位作者 王全助 杜京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药物疗法 BAF MAF方案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时辰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杜京娟 王全助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93-495,共3页
①目的 观察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时辰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②方法6 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随机分为时辰组和对照组 ,两组用药剂量、治疗周期均相同。③结果 时辰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uc=2... ①目的 观察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时辰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②方法6 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随机分为时辰组和对照组 ,两组用药剂量、治疗周期均相同。③结果 时辰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uc=2 .31,P <0 .0 5 )。时辰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及消化道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5 .4 0~ 13.6 1,P <0 .0 5 )。④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时辰化疗方法具有疗效高及毒、副作用低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对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8
作者 李玉朋 马征来 +3 位作者 陈娟 马春玲 石建华 于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913-9922,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EXO)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549细胞为研究模型构建荷瘤... 目的:初步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EXO)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A549细胞为研究模型构建荷瘤鼠,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hUCMSC-EXO治疗,并分别分为模型对照组、外泌体低剂量组、外泌体中剂量组、外泌体高剂量组和化疗组。分别从组织水平以肿瘤组织块的大小、组织形态、CD9的表达评价和细胞水平以细胞形态、增殖、分化进行评价,综合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对NSCLC影响。结果:荷瘤鼠第8周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去掉皮肤剥离取出肿瘤组织测量其大小,统计分析各实验组的差异,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外泌体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证实: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hUCMSC-EXO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浓度的hUCMSC-EXO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rhG-CSF防治肺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石建华 叶雷 王全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国产RHG-CSF 肺癌 化疗 疗效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护理管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静 丁玮玮 齐海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医护协同护...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护理管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医护协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协同护理管理可以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医护协同护理管理 化疗 癌因性疲乏 自护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