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夯实基础 分向培养 注重实践——论丽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王文胜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8 |
9
|
|
2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整体优化的几点做法——以丽水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为例 |
叶烨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0 |
1
|
|
3
|
丽水学院公文制发规范化的调查 |
叶蓉蓉
钟玉燕
吕鸿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0 |
0 |
|
4
|
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模式探析 |
吕鸿
熊燕
|
《图书与情报》
CSSCI
|
2007 |
15
|
|
5
|
丽水当代文学60年 |
陈喜珍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0 |
0 |
|
6
|
新时期青年团员在村级选举中的政治参与心理研究——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调查与分析 |
龚志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拟清官文学:赵树理创作的民族化特征 |
朱庆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两重视野下的赵树理文学史地位 |
朱庆华
李丽芬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0 |
1
|
|
9
|
选修课“文学名著鉴赏”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探析 |
朱庆华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0
|
叶圣陶:语文学习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 |
徐龙年
|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
2007 |
6
|
|
11
|
关于发展丽水市红色旅游的思考 |
金一清
周恩芳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1 |
4
|
|
12
|
论阿英的新文学史料学思想及其前瞻性 |
叶烨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丽水摄影崛起成因探析 |
朱庆华
兰七妹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4
|
浅谈古代文学课外作业改革 |
杨俊才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5
|
丽水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 |
周林妹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6
|
文学理论教学对学生理论思维训练的积极影响 |
周克平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7
|
以庆元廊桥民间文学为例看民间文学之价值 |
吕鸿
吴敏媛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偶然中的必然——论阿英成为新文学史料学的开拓者的原因 |
叶烨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整体优化的当下之思 |
叶烨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论阿英新文学史料编著的典范价值 |
叶烨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