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自动后处理系统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鹏朝 王高波 陈金笑 《心电与循环》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造影(CTA)自动后处理系统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丽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图像...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造影(CTA)自动后处理系统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丽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图像分别采用人工与AI冠脉CTA自动后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设为人工组与AI组。比较AI组与人工组图像重建成功率、图像后处理时间、冠脉主要分支图像质量评分、斑块成分评估结果以及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AI组与人工组诊断冠心病与其的一致性。结果AI组图像后处理时间明显短于人工组(P<0.001);两组患者图像重建成功率、冠脉主要分支图像质量评分、斑块成分评估结果以及诊断冠心病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I组与人工组诊断冠心病与DSA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905、0.958,均P<0.01)。结论AI冠脉CTA自动后处理系统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人工诊断效能相当,但处理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自动后处理系统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尿酸盐结晶情况及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丽红 徐双月 王英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分析痛风患者的光谱CT冠状动脉钙化与尿酸盐结晶情况及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6例痛风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痛风患者)与B组(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患者),每组各63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钙化、尿酸盐结晶情况... 目的 分析痛风患者的光谱CT冠状动脉钙化与尿酸盐结晶情况及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6例痛风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痛风患者)与B组(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患者),每组各63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钙化、尿酸盐结晶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钙化,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钙化组与无冠状动脉钙化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痛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B组总冠状动脉钙化率高于A组(χ^(2)=4.78,P<0.05)。B组双足、双踝、双膝尿酸盐结晶及尿酸盐结晶总数均高于A组(t分别=3.78、6.41、7.19、9.45,P均<0.05)。痛风分期、年龄、体重指数、尿酸盐结晶数量均是痛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5.95、1.59、1.42、2.04,P均<0.05)。结论 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比急性期痛风患者高,且体内存在更多的尿酸盐结晶。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年龄大、体重指数高、尿酸盐结晶数量多均会增加痛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光谱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尿酸盐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刘国梁 张留斌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NST-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构建改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丽水... 目的通过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NST-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构建改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NST-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随访3个月内预后结局不同分为存活组(23例)与死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T-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R语言构建改良GRACE评分模型,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评估预测模型的辨别力,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性别、民族、饮酒史、文化水平、常住地、工作情况、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气促症状、恶心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有吸烟史、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伴有胸痛症状、伴有心悸症状、T波倒置、ST段压低占比均高于存活组,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肌红蛋白(Mb)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Ⅲ~Ⅳ级、伴有胸痛症状、T波倒置、cTnI水平高、Mb水平高、D-D水平高均为影响NST-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改良GRACE评分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模型辨别力良好,C指数为0.702,95%CI为0.638~0.851。ROC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结论心功能Ⅲ~Ⅳ级、伴有胸痛症状、T波倒置、cTnI水平高、Mb水平高、D-D水平高均为影响NST-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改良GRACE评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风险预判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改良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在完善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佳 雷仙美 周东辉 《医疗装备》 2019年第9期64-65,共2页
医用耗材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医疗物资和基础,医用耗材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和开展医疗服务环节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用耗材管理具有种类繁多、需求及时性强、使用频次高、库存压力大等特点。目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许多问... 医用耗材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医疗物资和基础,医用耗材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和开展医疗服务环节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用耗材管理具有种类繁多、需求及时性强、使用频次高、库存压力大等特点。目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救助效率和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成为医院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医院管理实践,引入医院资源规划(HRP),结合HRP系统完善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 医用耗材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梁军 王建 +1 位作者 罗菁倩 杨展玲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成像(CTA)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冠脉CTA且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8例。根据冠脉狭窄情况,分为冠脉狭窄(狭窄率≥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成像(CTA)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冠脉CTA且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8例。根据冠脉狭窄情况,分为冠脉狭窄(狭窄率≥50%,观察组)95例和非冠脉狭窄(狭窄率<50%,对照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FFRCT值。分析FFRCT值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FFRCT在冠脉狭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FFRCT值为(0.81±0.10),低于对照组的(0.8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FFRCT值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420,P<0.05)。FFRCT诊断冠脉狭窄的AUC为0.748,其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和0.62。结论在诊断冠脉狭窄上FFRCT与CTA存在低中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3D-GRASE序列在MRI胰胆管成像的应用
6
作者 周理余 邹建勋 +2 位作者 陈旭高 项万青 李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单次屏气3D-GRASE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7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自由呼吸自旋回波技术(3D-RT-TSE)和屏气梯度-自旋回波技术(3D-BH-GRASE)胰胆管水成像,分别记录两种成像方法的扫描时间;测量... 目的探讨MRI单次屏气3D-GRASE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7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自由呼吸自旋回波技术(3D-RT-TSE)和屏气梯度-自旋回波技术(3D-BH-GRASE)胰胆管水成像,分别记录两种成像方法的扫描时间;测量计算图像胆总管信噪比(SNR)、胆总管与其周围组织对比度(CR)及胆总管和肝脏之间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图像质量、伪影、背景抑制及胰胆管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与3D-RT-TSE技术比较,3D-BH-GRASE技术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95,P<0.001);3D-BH-GRASE的整体图像质量、伪影、胰胆管的效果评分均高于3D-RT-TSE,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BH-GRASE图像SNR、CR、CNR及图像背景抑制方面均小于3D-RT-T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相比呼吸触发(3D-RTTSE)序列,3D-BH-GRASE序列扫描时间更短,整体图像质量和胰胆管显示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梯度自旋回波 单次屏气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预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桂涵 陈炜越 +3 位作者 陈勇军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367-1374,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为LSCC共27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将中心1的18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2例和验证集57例;中心2的82例患者作为外部测试集。在T2WI和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图像中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获得最佳特征并建立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选择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平均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Ki-67高表达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模型对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效能。结果从T2WI和CE-T1WI图像中获得了12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中,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AUC范围分别在0.647~0.829和0.664~0.803,其中支持向量机具有最佳的预测效能(平均AUC为0.816)。进一步将临床T分期、MRI报告淋巴结状态与Rad-score相结合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23、0.870和0.822。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对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鳞状细胞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图像的多区域影像组学预测脑膜瘤脑侵犯:一项多中心研究
8
作者 李程超 陈炜越 +3 位作者 陈勇军 王伟康 卢陈英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2486-249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图像的多区域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脑膜瘤脑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 目的探讨基于T_(1)WI增强图像的多区域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脑膜瘤脑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297例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08例(无脑侵犯152例,脑侵犯56例)和内部测试集89例(无脑侵犯65例,脑侵犯24例);中心2纳入的117例均作为外部测试集(无脑侵犯91例,脑侵犯26例)。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膜瘤脑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分别基于[即肿瘤全体积(GTV)]及包含瘤周区域[即瘤内及瘤周体积(GPTV),GPTV1、GPTV2、GPTV3、GPTV4、GPTV5、GPTV10、GPTV15和GPTV20]的T_(1)WI增强图像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相应模型。选择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平均AUC最高的模型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随后,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结果性别(OR=4.073,P<0.001)、瘤周水肿(OR=4.202,P<0.001)为预测脑膜瘤脑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内部测试集中,GTV及不同范围GPTV的AUC为0.679~0.833;在外部测试集中,GTV及不同范围GPTV的AUC为0.612~0.808。其中,GPTV10具有最佳的预测效能(平均AUC为0.821)。进一步将性别、瘤周水肿与Rad-score相结合建立联合模型,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在预测脑膜瘤脑侵犯展现出良好的效能,在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37、0.879、0.845。结论基于T_(1)WI增强图像的GPTV10影像组学模型可在术前较好地预测脑膜瘤脑侵犯状态,进一步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建立的联合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升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脑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相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
9
作者 丁敏溪 陈炜越 +6 位作者 周毅 陈勇军 施昌盛 钱旭升 陈玲 纪建松 徐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970-977,986,共9页
目的:探讨多期相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n=231)、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n=115)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目的:探讨多期相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n=231)、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n=115)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3,n=57)经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2+”,并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明确HER2状态的403例乳腺癌患者。提取动态增强MRI(DCE-MRI)第2期(DCE-2)和第6期(DCE-6)图像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依次采用方差分析、单变量特征选择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3个影像组学模型,包括DCE-2模型、DCE-6模型和DCE-2+DCE-6模型。将P<0.05的临床、病理和MRI影像特征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出区分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最终,基于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响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经LASSO回归分别得到9(DCE-2)、8(DCE-6)和14(DCE-2+DCE-6)个与预测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显著相关的特征,并建立相应的影像组学模型。其中,DCE-2+DCE-6模型表现出最佳的诊断性能,其在训练集、外部验证集1和外部验证集2的AUC分别为0.892、0.812和0.8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和Ki-67表达是预测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结合DCE-2+DCE-6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列线图。ROC曲线结果显示,该列线图呈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在训练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20、86.57%、87.80%、87.24%;在外部验证集1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54、80.02%、82.67%、81.73%。在外部验证集2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71、86.67%、78.57%、80.55%。结论:多期相MRI影像组学可用于预测乳腺癌HER2低表达和过表达状态,进一步结合临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更好地提升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吕星辉 陈勇军 +2 位作者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962-96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在术前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及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证实的乳腺...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在术前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及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中心1纳入458例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19例)和内部测试集(139例);中心2纳入215例患者作为外部测试集。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多参数乳腺MRI检查,且术后接受免疫组化分析确定其分子亚型。在Radcloud平台上提取T2WI、表观弥散系数、动态增强MRI序列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获得最佳特征并建立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选择测试集中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输出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基于Rad-score和临床危险因素建立融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通过降维得到19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AUC分别为0.696~0.857、0.677~0.782,其中随机森林在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具有最高的AUC(分别为0.857和0.782)。肿瘤最大径大和毛刺征是鉴别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Rad-score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及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41、0.877和0.811。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可在术前有效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uminal型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纯磨玻璃样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
11
作者 王海林 林桂涵 +6 位作者 陈炜越 应海峰 翁雅琴 付伟东 翁巧优 卢陈英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3,19,共8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纯磨玻璃样结节(pGGN)中肺微浸润性腺癌(MIA)和肺浸润腺癌(IA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pGGN的23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纯磨玻璃样结节(pGGN)中肺微浸润性腺癌(MIA)和肺浸润腺癌(IA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pGGN的23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包括MIA 93例和IAC 146例。采用完全随机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67)和验证集(n=72)。使用Radcloud平台提取低剂量CT图像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保留纳入模型的最佳特征。随后,建立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包括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以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输出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P<0.05的临床和CT形态学特征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出鉴别MIA和IA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最终,基于Rad-score和临床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通过降维得到15个与鉴别MIA和IAC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中,RF具有最佳的诊断性能,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7、0.7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径较大、形状不规则和毛刺征是鉴别MIA和IAC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Rad-score建立列线图。ROC曲线结果显示,该列线图呈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在训练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13、87.25%、81.54%、84.94%;在验证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62、88.63%、75.01%、82.78%。结论:低剂量CT影像组学列线图能够较好地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C,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计划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浸润性腺癌 肺微浸润性腺癌 影像组学 低剂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3例磁共振误诊分析及病理对照
12
作者 潘俊俏 李炳荣 孙洪鸣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磁共振成像(MRI)可能误诊原因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以加深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浙江省丽水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1例FNH患者资料,2名评估者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评...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磁共振成像(MRI)可能误诊原因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以加深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浙江省丽水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1例FNH患者资料,2名评估者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评估病灶的MRI征象(包括病灶一般情况、平扫信号、增强扫描强化表现及周围组织伴随征象)并做出诊断,对评估结论达成一致意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误诊病例进行病理对照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21例肝脏FNH中的13例患者共13个病灶被误诊,其中被误诊为肝细胞癌4例,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转移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3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肝细胞腺瘤2例。病理对照分析:2例MRI上见“假包膜征”的病灶在镜下无明显假包膜;而3例镜下存在假包膜的病灶却未能识别出MRI“假包膜征”。3例MRI上见“局部坏死”,但本组13例镜下均无局部缺血坏死表现。2例MRI上被评估为存在“脂肪变性征”的病灶在镜下均存在较明显的脂肪细胞积聚;MRI上无“脂肪变性征”者在镜下也无明显脂肪变性。11例病灶在镜下可见瘢痕,但在MRI中13例病灶均未能识别“延迟强化瘢痕”。结论 肝脏FNH的误诊原因主要有:中央瘢痕缺失或瘢痕的形态/信号/强化不典型、病灶出现肝细胞癌征象“脂肪变性”、误判存在肝细胞癌征象“假包膜征”;此外,病灶外生性生长与肝外其他脏器紧贴、“评估者受临床病史的影响”可能也会导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3
作者 李程超 陈炜越 +3 位作者 陈勇军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2-50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中心1和中心2)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39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6例和内部...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中心1和中心2)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39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6例和内部测试集118例;中心2纳入143例作为外部测试集。从CT平扫图像中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获得最佳特征,建立5种机器学习分类器。选择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平均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和常规CT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OLNM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从CT平扫图像中获得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极端梯度提升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平均AUC为0.782)。进一步将性别、肿瘤最大径与影像组学评分相结合建立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预测PTC中央区OLNM的AUC分别为0.869、0.823、0.802。结论: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对PTC中央区OLN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进一步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更好地提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分析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赵梦吟 吴金英 叶国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应用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0例,均接受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和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心肌缺血组51例、心肌缺血组39例,分析两组CT冠状动脉定量检查参数...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应用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0例,均接受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和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心肌缺血组51例、心肌缺血组39例,分析两组CT冠状动脉定量检查参数的差异。结果心肌缺血组患者餐巾环征、CT高危斑块均高于非心肌缺血组,且PL、CS、PB、DS及RI指标均高于非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高危斑块、PL、PB和DS分别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598、0.660、0.697和0.732。而联合检测AUC值0.821,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价值。结论CT冠状动脉斑块定量指标联合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徐世达 陈钟杰 +1 位作者 韩倩倩 雷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效能及...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效能及其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114例,其中基底节出血50例,丘脑出血13例,脑叶出血35例,小脑出血10例,脑室出血6例。以头颅CT检查结果为参照,多序列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准确度为92.54%(124/134),灵敏度为96.49%(110/114),特异度为70.00%(14/20)。多序列MRI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87,P<0.001)。结论多序列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且其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多序列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吴高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CT和16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病灶检出率。结果:数字减影血管诊断结果显示,115例患者中,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常规CT检查显示,92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87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CT扫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效果较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病灶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16排螺旋CT 常规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征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明杰 李旭丹 +1 位作者 梁峰 陈淑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与35例多形性腺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肿瘤数量、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平扫密度、CT强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腺...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与35例多形性腺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肿瘤数量、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平扫密度、CT强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肿瘤数量、病灶形态、边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发生于后下象限、平扫密度较高、早期显著强化更常见于腮腺腺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阳性单一征象中,发生于后下象限敏感度最高(90.3%),早期显著强化特异度最高(92.4%);两种联合征象中,发生于后下象限+平扫密度较高敏感度最高(83.4%),发生于后下象限+早期显著强化特异度最高(94.4%);3种征象联合时,诊断腺淋巴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96.4%。结论发生部位、平扫密度及早期显著强化在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鉴别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多种征象联合应用大多数病灶术前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多形性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旭高 胡缙鸽 +2 位作者 叶国伟 邹建勋 雷新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MRI与超声检查情况,分析MRI检查各种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特点。结果:超声和MRI检查诊断盆腔囊性占...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MRI与超声检查情况,分析MRI检查各种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特点。结果:超声和MRI检查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确诊率分别95.5%及97.7%。44例盆腔囊性占位病变MRI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混杂性块影,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病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呈囊性肿块或多房囊性肿块,可有壁结节;增强后扫描见壁、分隔以及附壁结节有强化。MRI确诊43例,包括卵巢良性囊腺瘤15例,囊腺癌3例,卵巢囊肿9例,卵巢良性畸胎瘤5例,输卵管妊娠6例,盆腔脓肿4例,转移性肿瘤1例;另1例转移性肿瘤误诊为囊腺癌。结论:MRI能清楚显示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本身及其与周边关系,能提供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但是超声依然是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囊性占位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序贯治疗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5 位作者 诸葛英 孙慧伶 曾群 刘伟 张卫平 陈洪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24个月,21例患者有病灶残余,再次行RFA或序贯治疗,3例再次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病灶控制良好。并发症有胆汁瘤合并胆道感染1例、门静脉分支血栓1例。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同时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淑艳 王明杰 +2 位作者 李旭丹 梁峰 满术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9-5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MSCT、病理对照分析提高MSCT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32例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评价MSCT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MSCT、病理对照分析提高MSCT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32例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评价MSCT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多单发,腺淋巴瘤可多发;MSCT双期增强扫描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腺淋巴瘤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密度减低,符合其病理学基础;对鉴别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学资料有一定的特征,MSCT对鉴别两者有重要的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