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山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欢 杨锦龙 +6 位作者 张晋 冯静 肖屹 许丹 吕秋菊 杨志娟 俞云倩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了解乐山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有效样本1326例,诊断GDM 213例(GDM组),同期血糖正常孕妇1113例(NGT组),分析GDM的发病情况,对两组各危险因素进行... 目的了解乐山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有效样本1326例,诊断GDM 213例(GDM组),同期血糖正常孕妇1113例(NGT组),分析GDM的发病情况,对两组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乐山地区GDM发病率高达16.06%(213/1326)。单因素分析显示,GDM组的年龄、产次、高脂血症、孕前体质指数、既往不良孕产史、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例均高于NG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因素有年龄、孕前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TG、LDL-C(OR值分别为1.090、1.318、4.190、2.174、1.106、0.725,P<0.05)。结论乐山地区GDM发病率仍较高,乐山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年龄、孕前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TG及LDL-C有关。重视和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是减少孕期及围产期母婴不良结局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在新护士转型冲击与工作繁荣间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袁媛 李扶昆 +1 位作者 曾嘉 李月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7期75-79,95,共6页
[目的]探讨新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及领悟社会支持在转型冲击与工作繁荣间的作用机制,为新护士工作繁荣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7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讨新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及领悟社会支持在转型冲击与工作繁荣间的作用机制,为新护士工作繁荣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7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转型冲击量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工作繁荣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转型冲击、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工作繁荣得分分别为(90.61±14.70)分、(65.69±7.81)分、(30.80±5.09)分、(52.60±4.80)分;转型冲击与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工作繁荣呈负相关(P值均小于0.01)。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工作繁荣呈正相关(P值均小于0.01)。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在转型冲击与工作繁荣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22,占总效应的64.66%。[结论]转型冲击、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均是新护士工作繁荣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领悟社会支持还在新护士转型冲击和工作繁荣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转型冲击 职业应对自我效能 领悟社会支持 工作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3
3
作者 熊毅 张晋 +8 位作者 王行肃 孙玉容 黄佳敏 鲜芝香 文琴 郗君酶 李丽娜 李桂容 代丽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随机单盲对照法 ,将 14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强化教育组 (A) ,一般教育组 (B) ,A组在一般的糖尿病教育后 ,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体强化教育。 B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教育。每例患者... 目的 研究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随机单盲对照法 ,将 14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强化教育组 (A) ,一般教育组 (B) ,A组在一般的糖尿病教育后 ,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体强化教育。 B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教育。每例患者均于教育前、教育后 3个月末、教育后 6个月末调查糖尿病知识积分 (DKN) ,精神症状自评积分 (SCL-90 ) ,每日摄取热量、每周主动运动治疗次数及每周血 (尿 )糖监测次数 ,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血脂 (TC、TG) ,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水平、心理精神障碍及糖、脂代谢改善情况 ,进行组内教育前后及同期组间比较。结果 A组在教育后 3个月末和 6个月末 ,自控能力明显提高 ,DKN、Hb A1c、TC、TG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 B组 (P<0 .0 1或 P<0 .0 5 )。在 SCL- 90的 9组症状群中 ,A组在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 ,且优于同期 B组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 ,能更有效提高患者自控水平 ,增强对糖尿病的认识 ,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精神和心理障碍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冯静 刘欢 +2 位作者 许丹 张晋 张知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谱特点及其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2例,根据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分组:肥胖组(体质指数≥25 kg/m^2)137例,非肥胖组(体... 目的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谱特点及其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2例,根据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分组:肥胖组(体质指数≥25 kg/m^2)137例,非肥胖组(体质指数<25 kg/m^2)265例。患者均完成相关临床资料采集。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非-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I高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比例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为TG、LDL-C、非-HDL-C、Apo B、Apo B/Apo AI升高;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比例增高,但其单独合并高血压比例并无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锦龙 刘欢 +2 位作者 周学锋 罗永全 刘洪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7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7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EMI患者136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64.58±11.72)岁。依据NLR水平分为高NLR组(>2.43,69例)和低NLR组(≤2.43,67例)。根据整体风险分层(GRC)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1例)、中危组(67例)、高危组(28例)。收集所有患者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等资料。入院后检测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术后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计算出NLR。PCI术后观察7d,记录MACE及其发生时间。结果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糖尿病病史比例、NT-proBNP、CRP、中性粒细胞、NLR、MACE发生率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危组NLR为(1.52±0.48),中危组为(2.41±0.52),高危组为(4.28±0.87),MACE发生率分别9.76%、19.4%、53.57%,随着GRC风险分层的上升MACE发生率增加,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NLR、GRC评分、GRC评分+NLR对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95%CI:0.791~0.974)、0.907(95%CI:0.855~0.967)、0.938(95%CI:0.886~0.989)。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NLR(OR=2.794,95%CI:1.655~5.404)、年龄(OR=1.451,95%CI:1.602~1.842)、NT-proBNP(OR=1.326,95%CI:1.063~1.814)、糖尿病病史(OR=2.473,95%CI:1.571~3.679)、高血压病史(OR=1.305,95%CI:1.041~3.816)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7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年龄、NT-proBNP、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STEMI患者PCI术后7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联合GRC评分可高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7d内MACE的发生,可辅助细化此类患者危险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文献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吕秋菊 蒲强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目的:评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红霉素、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试验文献,并搜集其药... 目的:评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红霉素、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试验文献,并搜集其药品说明书,采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推荐的药物相互作用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试验发现有20种药物与红霉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有强、中度和弱相互作用的分别为3、6、11种;22种药物与克拉霉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有强、中度或弱相互作用的分别为2、11、9种;5种药物与阿齐霉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且全部为弱相互作用。以咪达唑仑为CYP3A4底物评估三者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强度,发现克拉霉素、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分别引起强、中度和弱相互作用。结论: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阿奇霉素大,可能原因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对CYP3A4抑制强度远大于阿奇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齐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欢 杨锦龙 张晋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关系以及影响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164例T2DM患者,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测定踝肱指数(ABI),并进行下肢动脉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关系以及影响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164例T2DM患者,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测定踝肱指数(ABI),并进行下肢动脉超声评分,根据下肢动脉彩超评分分为无LEAD组、轻度LEAD组、中度LEAD组、重度LEAD组。比较4组间NLR及临床资料,分析NLR与ABI、下肢动脉超声评分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LEAD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例患者中,无LEAD组34例、轻度LEAD组54例、中度LEAD组47例、重度LEAD组29例,4组间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ABI、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下肢动脉超声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ABI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高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长是T2DM患者发生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性LEAD严重程度的增加,NLR水平呈上升趋势。NLR升高、高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长是T2DM患者发生LEA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锦龙 刘欢 +3 位作者 罗远林 周学锋 罗永全 刘洪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98-1500,150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CIE)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PCI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IE分为:CIE组(32例...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CIE)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PCI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IE分为:CIE组(32例)和非CIE组(85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PCI术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发生CIE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117例患者中32例发生CIE,较非CIE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合并有心力衰竭、胃溃疡病史、出血前DAPT时间、出血后停用DAPT时间、出血后单用氯吡格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245,95%CI:1.145~3.564)、男性(OR=1.148,95%CI:0.276~1.183)、糖尿病史(OR=2.227,95%CI:1.274~3.284)、合并心力衰竭(OR=0.524,95%CI:0.311~0.837)、胃溃疡病史(OR=0.651,95%CI:0.329~1.417)、出血后停用DAPT时间(OR=3.157,95%CI:1.462~8.917)均是PCI术后使用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CIE的危险因素,而出血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OR=1.418,95%CI:1.216~1.63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合并有心力衰竭、胃溃疡病史、出血后停用DAPT均是PCI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CI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出血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是其保护因素,为我们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消化道出血 心脏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糖化白蛋白、体质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欢 杨锦龙 +2 位作者 张晋 许丹 吕秋菊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糖化白蛋白(GA)与体质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检诊断为GDM孕妇86例(观察组),选择同期产检正常的孕妇17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血糖... 目的探讨孕中期糖化白蛋白(GA)与体质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检诊断为GDM孕妇86例(观察组),选择同期产检正常的孕妇17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血糖、GA、孕中期BMI等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GA及BMI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年龄、FPG、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B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GA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 0.729~0.898),最佳切点为14.20%,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56.8%;BMI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 0.550~0.767),最佳切点为26.15 Kg/m^2,灵敏度为62.8%,特异度为75.2%。如联合GA大于14.2%、BMI大于26.15 Kg/m^2,预测GDM的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52.3%,对预测GDM的效果更好。结论孕中期GA、BMI对GD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如联合筛查会提高GDM预测的准确性,对及早认识和干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白蛋白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丹 张晋 +4 位作者 杨琴 李惠 肖屹 冯静 张知文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118例高血糖危象的患者,对高血糖合并败血症患者的原发感染部位、病原学分布、临床特征、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糖危象的三类患者... 目的分析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118例高血糖危象的患者,对高血糖合并败血症患者的原发感染部位、病原学分布、临床特征、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糖危象的三类患者败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危象合并败血症的患者原发感染以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合并败血症组与未合并败血症组在年龄≥65岁,C反应蛋白、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是否使用胰岛素、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病程是否≥5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多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敏感,对喹诺酮类及常用的二代、三代头孢耐药率较高。结论高血糖危象合并败血症患者以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年龄≥65岁患者败血症发生率高,合并败血症者C反应蛋白、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尽早行血培养,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危象 败血症 致病菌 药敏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5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毅 王加才 +2 位作者 张晋 黄佳敏 黄萍 《西部医学》 2012年第3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策略。方法对5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发病相关因素、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发生坏疽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患者、HDL-C降低、LDL-C升高、收缩压升高、血糖控制差等,与非坏疽组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策略。方法对5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发病相关因素、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发生坏疽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患者、HDL-C降低、LDL-C升高、收缩压升高、血糖控制差等,与非坏疽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足病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达50%~70%。结论 Wagner足病分级Ⅰ~Ⅲ级患者疗效90%以上,Ⅳ~Ⅴ级患者疗效差,截肢(趾)率高。提示对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和诊治、高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并达标,是从根本上改变糖尿病足病预后不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诊断 治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hα-syn基因疫苗预防注射对MPTP急性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法祥 彭国光 +2 位作者 王加才 王少君 何卿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注射优化hα-syn基因疫苗对多巴胺神经元在遭受急性神经毒素损害时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小鼠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分别注射优化基因疫苗、空重组质粒或PBS各50μl,共3次。末次注射3周后,优化基因疫苗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 目的探讨预防注射优化hα-syn基因疫苗对多巴胺神经元在遭受急性神经毒素损害时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小鼠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分别注射优化基因疫苗、空重组质粒或PBS各50μl,共3次。末次注射3周后,优化基因疫苗组皮下注射MPTP30mg/kg,对照组用等容量的PBS背部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5d。最后1次模型注射后,观察行为学和病理生理改变。结果优化基因疫苗组小鼠的爬杆分数与空重组质粒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与PBS对照组比较,爬杆分数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基因疫苗组与空重组质粒组相比,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α-突触核蛋白表达略减少(P>0.05)。空重组质粒组与PBS对照组相比,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α-突触核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优化hα-syn基因疫苗预防注射能够较好的防止神经毒素对黑质多巴胺细胞的损害,对多巴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预防 基因疫苗 MP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锦龙 刘欢 +1 位作者 周学锋 刘洪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778-781,共4页
目的:本实验以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ADR)诱导的心肌病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是否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ADR组(n=12);2 A... 目的:本实验以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ADR)诱导的心肌病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是否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ADR组(n=12);2 ADR+Na HS组(n=12);3Na HS组(n=8);4对照组(n=8);药物均腹腔注射,连续用药10周,用心脏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心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H2S、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果:阿霉素组大鼠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另外H2S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补充外源性硫化氢后大鼠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肌组织中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较阿霉素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硫化氢可通过减少TGF-β1的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阿霉素 心肌纤维化 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与初诊高血压患者早期心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欢 杨锦龙 +2 位作者 张晋 许丹 刘洪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出诊的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27例。根据BMI中位数分为两组,BMI≤26.7 k... 目的探讨出诊的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27例。根据BMI中位数分为两组,BMI≤26.7 kg/m^(2)为较低BMI组(n=57),BMI>26.7 kg/m^(2)为较高BMI组(n=70)。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来评估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结构的差异。结果在较高BMI组的患者中,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P<0.001)增加,左室质量指数(LVMI,P=0.014)增加,E/e'比值(P<0.001)升高,e'速度(P<0.001)减慢和E/A比值(P=0.023)下降。相关性分析提示体质指数与这些参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与左室舒张功能和结构的关系与潜在的混杂因素无关(P<0.001)。结论较高BMI可能反映了初诊高血压患者的亚临床左室舒张功能和结构的损害。当确诊高血压伴有较高BMI或肥胖倾向时,建议进行详细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便定制更加优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高血压 左心室舒张功能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液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并与同期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液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并与同期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组之间血清糖化白蛋白均有差异(F=8.953,P=0.0001)。糖尿病各组血清糖化白蛋白高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各组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化白蛋白高于其余各组。并且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和糖化白蛋白水平相关,rs为0.754(t=6.547,P=0.00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白蛋白是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2.326,95%CI为2.114~2.538。结论: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和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糖化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晋 肖屹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47-64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筛选10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及传统每日多次注射(MDI)胰岛素两组,比较其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的平均空腹血糖(F...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筛选10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及传统每日多次注射(MDI)胰岛素两组,比较其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的平均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水平及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也远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糖尿病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人alp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法祥 彭国光 +2 位作者 王加才 王少君 何卿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高分泌型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alpha—synuclein,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慢性PD小鼠模型,采用神经毒素MPTP25mg/(kg·d),2次/wk,累计共10次... 目的:探讨优化高分泌型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alpha—synuclein,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慢性PD小鼠模型,采用神经毒素MPTP25mg/(kg·d),2次/wk,累计共10次.建模后随机分为3组:优化基因疫苗组、疫苗组、PBS对照组;每次治疗前,每只动物分别在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注射5g/L布比卡因50μL,注射72h后,3组动物分别于同部位同深度注射优化基因疫苗、基因疫苗或PBS各50μL,1次/3wk,共3次.末次免疫后2wk观察行为学改变后,处死取脑.运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以及α-syn表达变化.结果:优化基因疫苗组、疫苗组小鼠爬杆能力与PBS对照组比较都得到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优化基因疫苗组与疫苗组行为学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化基因疫苗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与其它两组相比增多约20%-68%(P〈0.05),α-syn表达减少约15%~45%(P〈0.05).结论:优化基因疫苗具有较强改善帕金森小鼠行为学的作用,能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促进受损黑质细胞修复,对帕金森病小鼠有更好的免疫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基因疫苗 免疫保护 alpha-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屹 米绪华 +2 位作者 崔天蕾 苏白海 付平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37-538,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4例,在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d,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一日1次,观察四周,比较福辛...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4例,在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d,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一日1次,观察四周,比较福辛普利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福辛普利对24h尿蛋白、BUN、Scr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尿β2-MG及血尿酸明显改善(P<0.05),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福辛普利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74例,在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74例,在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住院率等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FPG、2h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轻度消化道症状8.11%,低血糖2.70%,住院率4.05%。结论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理想,对器官功能无明显损害,并发症少,门诊用于T2DM的治疗,可降低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片 甘精胰岛素 联合用药 门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欢 杨锦龙 +2 位作者 张晋 许丹 吕秋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2472-2475,共4页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3例,通过检测24h尿钠水平以判断个体每日摄盐量,以总体摄盐量的均值11.13g/d为界值,分为低盐组和高盐组,再分别将两组分为腹...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摄盐量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3例,通过检测24h尿钠水平以判断个体每日摄盐量,以总体摄盐量的均值11.13g/d为界值,分为低盐组和高盐组,再分别将两组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即高盐组腹型肥胖(71例)、高盐组非腹型肥胖(102例)、低盐组腹型肥胖(66例)、低盐组非腹型肥胖(174例)。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差异,采用皮尔逊(Pearson)积距相关系数分析高血压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与摄盐量、腰围的线性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盐组腹型肥胖患者的ln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摄盐量、腰围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摄盐量与腰围的交互作用(OR=8.728)、摄盐量(OR=3.797)、腰围(OR=2.004)及舒张压(OR=1.043)(P〈0.05)。【结论】腹型肥胖与每日摄盐量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且腹型肥胖可增加高血压患者高盐饮食对早期肾损害的风险。高血压患者为防治早期肾损害,除了限盐,还应控制腰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并发症 高血压/病因学 氯化钠 膳食 肾疾病 白蛋白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