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星 李佳芳 夏超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期104-105,108,共3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行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行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其中对照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10 ml,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_(2)与倍他米松,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残疾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 d、3 d、1个月、3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采用罗哌卡因+维生素B_(2)+倍他米松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能够减轻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降低其残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偏瘫肩痛 B超 肩胛上神经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
2
作者 但芳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肌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个性化康复护理 肌力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失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晴晴 万香莲 余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评价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MMSE)、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语言功能、生活质量(SF-36),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依从性91.49%高出对照组72.34%(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FMA、NIHSS、语言功能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FMA、语言功能高出对照组,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增强其认知能力以及语言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同时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脑梗死后遗症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张婷 黄晴晴 +2 位作者 魏梦中 邓宅武 胡朝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采用转头前倾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再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86%、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30.00%,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 19.05%),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3.33%,有差异(P<0.05)。结论转头前倾法能使护理人员更好掌握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头前倾法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留置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定量脑电图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建勋 高秀先 +4 位作者 陈秀 韩冰 邹玉凤 任星 徐达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513-5516,共4页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变化。方法选取PD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PD非运动症状进行PD统一量表(UPDRS)Ⅱ~Ⅲ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测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变化。方法选取PD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PD非运动症状进行PD统一量表(UPDRS)Ⅱ~Ⅲ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测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下α、β、θ、δ频段脑电波功率值并计算相对功率比值。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不同脑区功率频谱比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额区、中央区、顶叶、枕区、颞区功率频谱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功率频率比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3、0.492、0.449、0.439、0.411,均P<0.001)。结论患者经治疗可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且该功能的恢复可通过脑电图分析快速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晴晴 万香莲 张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恶心呕吐、胃潴留、肠鸣音异常、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存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在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可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 重症脑血管意外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因性非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周凤凰 刘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PNES)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52例行视频脑电图(VEEG)诊断为PNES患者,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闭眼、身体僵...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PNES)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52例行视频脑电图(VEEG)诊断为PNES患者,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闭眼、身体僵硬、四肢抽搐、四肢颤抖和肢体非同相运动,42人(27.6%)脑电图异常,86人(67.7%)过去1 y未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0 min(OR=2.715,P=0.045)、共病癫痫(OR=12.892,P=0.004)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PNES患者症状多样,脑电图异常很常见,约2/3患者1 y内无发作,发病持续时间长及共病癫痫是PNES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因性非癫痫发作 症状 视频脑电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彭经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9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结合丁苯酞治疗,...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结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能力、颈动脉斑块变化、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以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 丁苯酞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储备能力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