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都 赵丽娟 +1 位作者 张超 骆始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中医证型:将痰湿中阻归为A组,共133例;肝肾阴虚归为B组,共107例;肝阳上亢归为C组,共73例;肾阳虚衰归为D组,共54例;瘀血阻络归为E组,共33例。观察不同...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中医证型:将痰湿中阻归为A组,共133例;肝肾阴虚归为B组,共107例;肝阳上亢归为C组,共73例;肾阳虚衰归为D组,共54例;瘀血阻络归为E组,共33例。观察不同类型、级别、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的24时辰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A>D>C>B>E及B>C>A>D>E。(2)正常高值、Ⅰ、Ⅱ、Ⅲ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A>B>C=D>E; A>B>C>D>E; A>B>C>D>E; C>E>A>B>D; A>B>D>C>E。(3)<4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41~5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5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阳上亢。(4)寅、卯、辰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巳、午、未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申、酉、戌时35.77%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亥、子、丑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肾阳虚衰。结论:掌握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即有利于辅助高血压病诊治,也有利于对血压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证型 动态血压 时辰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对附子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段小花 马晓霞 +3 位作者 李兆福 李玲玉 普勇斌 彭江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5-238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小鼠耳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抗...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小鼠耳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附片30g煎0. 5h、1. 5h、2. 0h、2. 5h组,附片60g煎0. 5h、1. 5h、2. 0h、2. 5、3. 0h组及附片100g煎3. 0h组均可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P <0. 05);附片30g煎0. 5h、1. 5h、2. 0h、2. 5h、3. 0h组及附片60g煎1. 5h、2. 0h、2. 5h、3. 0h组均可明显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P <0. 05)。结论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对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尽相同,30g和60g煎煮的镇痛抗炎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剂量 煎煮时间 镇痛 抗炎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的附子煎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小花 马晓霞 +3 位作者 陈艳林 吴洋 周唯践 彭江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的附子煎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模型,选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liss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附片30g煎0.5h、1.0h、1.5h...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的附子煎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模型,选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liss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附片30g煎0.5h、1.0h、1.5h、2.0h、2.5h、3.0h组及附片60g煎0.5h组均可明显提高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a)(P<0.01);附片30g煎3.0h组可明显提高胸腺指数(P<0.05);附片60g煎1.5h、2.0h、2.5h、3.0h组,附片100g煎0.5h、1.0h、1.5h、2.0h、2.5h组及附片60g高压1.0h组可明显提高脾指数(P<0.05)。结论随着药物剂量增大和煎煮时间减少,LD_(50)值逐渐减小,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小,毒性增大。30g煎煮各时间点和60g煎煮1.0h的免疫调节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剂量 煎煮时间 非特异性免疫 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景东山橙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柏榆 邵玉亭 +2 位作者 曹建新 刘录 程桂广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2-2115,共4页
目的:研究景东山橙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柱和高效液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景东山橙果实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3S,6S)-3-异丙基-6-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异丁基... 目的:研究景东山橙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柱和高效液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景东山橙果实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3S,6S)-3-异丙基-6-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异丁基-6-苄基-2,5-哌嗪二酮(2)、7,8-二甲基咯嗪(3)、N-(N-苯甲酰基-L-苯丙酰基)-L-苯基丙醇(4)、L-脯氨酸(5)、环(S-脯氨酸-R-亮氨酸)(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对羟基苯甲酸(9)、香草酸(10)、丁香酸(11)、布卢门醇B(12)、7α-羟基谷甾醇(1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东山橙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PEG-PLGA荧光纳米囊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欣 柯瑾 +7 位作者 陈烁 谢薇 邵长丽 侯安国 张昆 邓林 陈艳五 马云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制备并表征包载荧光染料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三碳花青碘(Di 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i R-PEG-PLGA)纳米囊,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PLGA共混... 目的:制备并表征包载荧光染料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三碳花青碘(Di 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i R-PEG-PLGA)纳米囊,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PLGA共混物为载体,采用改良的超声乳化法制备Di R-PEG-PLGA纳米囊样品。对样品的粒径、Zeta电位、形貌、稳定性、体外荧光特性等进行检测;采用MTT试验评价样品对人源性HL7702肝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考察其对健康Wistar大鼠血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所制备的Di R-PEG-PLGA纳米囊呈圆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7.53±7.87)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为0.306 1±0.001 5,Zeta电位为(-35.20±0.92)m V;4℃条件下保存6个月,稳定性较好;体外荧光信号强度(y)随Di R质量浓度(x)呈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345 2x+0.433 4(R2=0.997 3)。所制纳米囊对HL7702细胞的毒性为0~1级(即无细胞毒性),对大鼠血细胞无体外溶血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荧光特性的Di R-PEG-PLGA纳米囊;所制纳米囊体外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药物光学示踪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囊 超声乳化法 荧光 表征 生物相容性 DIR 聚乙二醇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叶山橙中生物碱成分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金糖 李芳茹 +3 位作者 王增援 樊建 刘录 程桂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0-1877,共8页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从薄叶山橙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鉴定了他们结构。分别为水甘草碱(1)、11-甲氧基水甘草碱(2)、11-羟基水甘草碱(3)、19R-乙酰基水甘草碱(4)、19R-羟基水甘草碱(5)、11-甲氧基-19R-羟基水甘草碱(6)、11...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从薄叶山橙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鉴定了他们结构。分别为水甘草碱(1)、11-甲氧基水甘草碱(2)、11-羟基水甘草碱(3)、19R-乙酰基水甘草碱(4)、19R-羟基水甘草碱(5)、11-甲氧基-19R-羟基水甘草碱(6)、11-羟基-19R-乙酰基水甘草碱(7)、11,19R-二羟基水甘草碱(8)、△14-长春胺(9)、△14-长春醇(10)、scandine (11)、10-hydroxyscandine (12)、melodinine T(13)、meloscandonine (14)、venalstonine(15)、19-hydroxyvenalstonine(16)、vindolinine(17)、melodinine M(18)、voaphyline(19)、melofusine I(20)。生物碱4~6、8、9、13、16和18~2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报道。此外,对分离得到的2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2、4、6、10和17对5种人体肿瘤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叶山橙 生物碱 化学成分 肿瘤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智林 陈国凯 +3 位作者 赵都 赵丽娟 张超 骆始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3期90-91,98,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4例,包含心脾两虚及心肾不交证在内的精血亏虚相关型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镇静催眠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阿胶鸡子...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4例,包含心脾两虚及心肾不交证在内的精血亏虚相关型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镇静催眠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变化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精血亏虚相关型不寐,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血亏虚 不寐 失眠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AS基因多态性的金铁锁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利玲 高亚芳 +2 位作者 钱子刚 刘小莉 李国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220-4225,共6页
金铁锁是"云南白药"的重要组分,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医药生产的需求,亟需通过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构建金铁锁核心种质。为金铁锁种质改良、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该研究采用了关键... 金铁锁是"云南白药"的重要组分,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医药生产的需求,亟需通过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构建金铁锁核心种质。为金铁锁种质改良、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该研究采用了关键酶基因(β-AS)作为核基因标记对金铁锁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居群中,总共检测到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905)较高,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GST=0.280)。AMOVA结果显示,金铁锁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22.57%),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77.43%。单倍型分布结合网状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ap1为普通单倍型,且位于网状图的中心位置,可判断为祖先单倍型。Hap2,Hap4,Hap15,Hap16共享单倍型,剩余的为居群特有单倍型。在此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金铁锁的遗传多样性,依据药用植物核心种质构建的标准提出了金铁锁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β-AS基因 谱系地理学 核心种质
原文传递
倒挂金钩茎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龄 肖春贵 +5 位作者 金亚菊 陈佳 王子明 王赟 王扣 王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65-2371,共7页
目的研究倒挂金钩Uncaria lanci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倒挂金钩Uncaria lanci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台钩藤碱A(1)、台钩藤碱E(2)、异帽柱木菲碱(3)、四氢脚鸭木碱(4)、异胡豆苷(5)、卡丹宾碱(6)、glabratine(7)、异长春花苷内酰胺(8)、(13R)-hydroxy-octodeca-(9Z,11E,15Z)-trien-oic acid(9)、(6S,9R)-长寿花糖苷(10)、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integracin A(12)、integracin B(13)、6β,19α-二羟基乌苏-3-氧代-12-烯-28-酸(14)、乌苏酸(15)、齐墩果酸(16)、β-谷甾醇(17)、β-胡萝卜苷(18)。结论首次对倒挂金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1~8为单萜吲哚生物碱,是钩藤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挂金钩 单萜吲哚生物碱 台钩藤碱A 台钩藤碱E 异帽柱木菲碱 (6S 9R)-长寿花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