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医外科学》教学谈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入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恩品 叶建州 廖承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4期48-49,共2页
传统的中医临床课教学,存在着重医疗知识与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怎样才能既传授专业知识又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中医外科学》教学为例,通过在讲授学科发展史、疾病诊疗、临床带教的同时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 传统的中医临床课教学,存在着重医疗知识与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怎样才能既传授专业知识又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中医外科学》教学为例,通过在讲授学科发展史、疾病诊疗、临床带教的同时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 人文教育 教学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案例教学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毅坚 张春和 +5 位作者 李焱风 廖承成 张富刚 林燕 杨阳 杨恩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8期17-19,共3页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临床学科,要让学生真正学好中医外科学,必须要更新观念、改变临床学科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实现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启发式"创新型教学方式转变。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适宜地采用...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临床学科,要让学生真正学好中医外科学,必须要更新观念、改变临床学科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实现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启发式"创新型教学方式转变。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适宜地采用多媒体案例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病例现场,在课堂中"再现"患者的就诊过程——从发病、就诊、检查、诊断、治疗到转归的诊疗情景,使学生把基础知识、辅助检查、临床诊疗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十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 启发性教学 中医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廖承成 赵丽娟 杨恩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0期135-136,共2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存在着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与手段需创新等问题。要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虹 《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第1期16-17,共2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角质形成细胞(KC)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组织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类似中医文献记载的白疕、松皮癣、白壳疮等。中医治疗银屑病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日益深入,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角质形成细胞(KC)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组织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类似中医文献记载的白疕、松皮癣、白壳疮等。中医治疗银屑病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日益深入,不论临床治疗还是实验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现将中医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组织病理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 炎症细胞浸润 过度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补虚治疗皮肤慢性溃疡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承成 尹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第3期61-62,F0003,共3页
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慢性皮肤溃疡日久不愈,是因为存在虚和瘀的病理因素,笔者采用祛瘀补虚法,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患者2例,收到良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祛瘀补虚 补中益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病患者心理状态研究与心理干预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尹瑞文 胡璘媛 +1 位作者 赵丽娟 廖承成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增加医患纠纷的风险,而且还能加重病情。所以在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逐步引入心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关键词 皮肤病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凤瑞 李娜 +2 位作者 肖玉 赵晓慧 欧阳晓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3期70-72,共3页
通过3个色素性皮肤病验案,总结笔者运用经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经验,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应把握"立足经方,方证对应,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几个方面。
关键词 经方 色素性疾病 黄褐斑 白癜风 黑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恩品运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皮肤病医案3则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瑞 马颖 +1 位作者 崔蝶 杨恩品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70-71,共2页
杨恩品是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杨教授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年,研制出院内制剂'凉血解毒丸'供临床使用。杨教授擅长诊治银屑病、带状疱疹、... 杨恩品是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杨教授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年,研制出院内制剂'凉血解毒丸'供临床使用。杨教授擅长诊治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等,对皮肤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得其一二,遂总结如下。五苓散载于《伤寒论》原文第72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本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用于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皮肤病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丸治疗湿疹10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恩品 黄玉芍 +1 位作者 丁保国 曹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湿疹 中医药疗法 凉血解毒丸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屏 李谦 +3 位作者 欧阳小勇 刘惠慧 王正文 曹德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中医药疗法 藿香正气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承成 赵丽娟 +1 位作者 张旭 黄虹 《四川中医》 2017年第6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600mg/日、维生素E 300mg/日;治疗组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1剂/日。3疗程后,比较治疗两组...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 600mg/日、维生素E 300mg/日;治疗组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1剂/日。3疗程后,比较治疗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水平显著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能显著改善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高,优于单纯的西药维生素C及维生素E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肝郁气滞型 丹栀逍遥散加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廖承成 赵丽娟 +1 位作者 张旭 黄虹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口服用龙胆泻肝汤,2次/日;对照组34例每日服用氯雷他定片10mg。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湿疹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并...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口服用龙胆泻肝汤,2次/日;对照组34例每日服用氯雷他定片10mg。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湿疹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湿疹严重程度和瘙痒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湿疹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龙胆泻肝汤对急性湿疹患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氯雷他定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急性湿疹 刘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丹消痤合剂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燕 孙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蒲丹消痤合剂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服用蒲丹消痤合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皮损改善显著。结论蒲丹消痤合剂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皮损有显著改善作用。
关键词 痤疮 蒲丹消痤合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9-420,共2页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血热证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虹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32例,以复方青黛胶囊作为对照治疗30例。结果: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8周的治疗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自拟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32例,以复方青黛胶囊作为对照治疗30例。结果: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8周的治疗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0%。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银胶囊治疗银屑病血热证复发率低,缓解期维持时间长,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中医药疗法 血热/中医药疗法 消银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从腠理论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兴兰 杨恩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89-190,共2页
腠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腠理属组织、细胞间的细微间隙,是卫气、津液等精微物质灌注、运行、转化的场所,发挥着重要的卫外功能。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是引起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机关键,固卫实腠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 腠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腠理属组织、细胞间的细微间隙,是卫气、津液等精微物质灌注、运行、转化的场所,发挥着重要的卫外功能。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是引起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机关键,固卫实腠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腠理 固卫实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痣120例组织病理及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文斌 杨雪松 伍迪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蓝痣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蓝痣患者120例,皮损直径(长轴)小于10mm者切除后直接缝合;直径(11~30)mm者设计滑行皮瓣推移或"Z"形皮瓣法修复皮肤缺损;直径30mm以上者采用... 目的观察蓝痣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蓝痣患者120例,皮损直径(长轴)小于10mm者切除后直接缝合;直径(11~30)mm者设计滑行皮瓣推移或"Z"形皮瓣法修复皮肤缺损;直径30mm以上者采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门诊及电话随访疗效。结果 120例,均I期完成切除修复术,皮瓣、皮片均成活。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满意率分别达86.67%(104例)、90.83%(109例)及95.83%(115例)。无皮损残留或复发。120例蓝痣组织病理:普通型99例(82.50%),联合型14例(11.6 7%),细胞型7例(5.83%)。结论蓝痣应手术切除并常规做组织病理检查,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美容效果好,复发率极低,可以避免恶变,组织病埋检查可以明确病灶性质,判断切缘干净与否,了解有无复发的可能,也有利于发现早期的恶性黑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痣 手术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热因素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文霞 申婕 +1 位作者 李彬彬 孙虹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4期273-275,共3页
"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血热"病机贯穿银屑病治疗的始终。本文对血热因素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热 寻常型银屑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艳霞 孙虹 《皮肤病与性病》 2008年第4期25-27,共3页
对近十年来中西医治疗痤疮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药治疗痤疮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规范化。
关键词 中西医 痤疮 治疗近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消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虹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紫癜消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8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抗组胺对照组,观察其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实验。结果治疗组在紫癜消退及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紫癜消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8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抗组胺对照组,观察其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实验。结果治疗组在紫癜消退及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紫癜消胶囊对二甲苯所至耳郭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对HAC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紫癜消胶囊对过敏性紫癜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消胶囊 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