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录》中运用天花粉的特色与规律
1
作者 潘赐明 周丽莉 +4 位作者 王玲玉 朱恩惠 左懿 冯光美 张柱英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84-86,91,共4页
清代医家陈士铎撰有《辨证录》一书,该书论述精湛,用药精当,共记载126种疾病,其中使用天花粉有68种疾病,占53.97%;根据人体系统疾病研究结果显示,天花粉治疗春温、暑症等外感疾病的功效主效为解火消痰以祛邪,同时生津除烦;天花粉治疗耳... 清代医家陈士铎撰有《辨证录》一书,该书论述精湛,用药精当,共记载126种疾病,其中使用天花粉有68种疾病,占53.97%;根据人体系统疾病研究结果显示,天花粉治疗春温、暑症等外感疾病的功效主效为解火消痰以祛邪,同时生津除烦;天花粉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功效主效为泻火排脓以散肿,配伍玄参降浮游之火;天花粉治疗妇科疾病之时,为辅助他药开少阳平厥阴以解郁火;天花粉治疗肠胃之热的功效主效为能消积聚,清润消膈以除肠胃痼热;天花粉能平脾中之虚热,是治疗消渴的要药。统计学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天花粉的方剂有67首,与天花粉配伍使用的中药有104味,其中高频配伍中药有甘草、白芍、当归、柴胡和茯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陈士铎 《辨证录》 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用药和选穴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春 马红霞 潘赐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中药组方和针灸取穴规律进行总结,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6月14日收录的中医药干预PCOS不孕症的医案。采...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中药组方和针灸取穴规律进行总结,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6月14日收录的中医药干预PCOS不孕症的医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PCOS不孕症中药组方和针灸取穴采用中医证候分析、药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最终纳入205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163篇,临床经验类文献42篇,各占比79.5%和20.5%。PCOS不孕症中医证型146个,中药数292味,总用药频次为4091次,共纳入72个穴位,总计301频次。中医证候前4位由高到低分别为肾虚血瘀证、肾精亏虚证、肾阳虚证和肾虚肝郁证,病性证素排名前2位的为虚和气郁,病位证素排名前2位的为肾、肝;中药频次前5位的高频单药分别为菟丝子、当归、香附、熟地黄、茯苓;四气以温和平为主,五味以甘和辛为主,药物多归于肝、脾、肾三经;中药功效前三位的为强筋骨、调经止痛、补肝肾;中药聚类分析得出聚类组合9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关联规则13条;穴位频次前三位的为关元、三阴交、子宫;核心处方为“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关元穴、三阴交和菟丝子关联最为密切,关元穴常与香附、茯苓、半夏、枸杞子、熟地黄和山药同用;三阴交穴常与山茱萸、当归、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和山药同用;菟丝子常与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和三阴交同用。结论现代中医治疗PCOS不孕症以补肝肾、调经止痛、强筋骨为主要治法,临床取穴注重表里相治、上下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取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研究
3
作者 杨树明 潘赐明 +4 位作者 刘耶露 朱晨阳 刘妤 王思绮 丁家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34-4139,共6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再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和R软件对舌脉、证型、证素、高频中药及其气味归经、证型-舌脉-中药关联性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获得随机临床试...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再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和R软件对舌脉、证型、证素、高频中药及其气味归经、证型-舌脉-中药关联性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获得随机临床试验文献28篇和临床经验类医案172篇。舌质以红舌和淡舌常见;舌苔以腻苔为主,其次是白苔和黄苔;脉象以滑、数和弦为主。常见证型有湿热阻络证、气滞血瘀证、瘀血阻络证、痰饮阻络证和脾气虚证;病位证素有脾、肾、肝、里、筋骨等,病性证素有湿、血瘀、热、气虚、气滞等。高频中药有薏苡仁、苍术、当归、生甘草、黄芪和黄柏,以四妙散和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肾为主。仅用于单个证型的有湿热阻络证,包括连翘、滑石、杏仁、赤小豆、知母等;瘀血阻络证,包括白芥子、鹿角胶、花椒、槟榔、岗梅等;气滞血瘀证,包括海桐皮、艾叶、地龙、草乌、川芎等;痰饮阻络证,包括杜仲、全蝎、附子、淫羊藿、茯苓皮等;脾气虚证,包括太子参、猪苓、白茅根、炙黄芪、忍冬藤等。湿热阻络证、瘀血阻络证、气滞血瘀证、痰饮阻络证、脾气虚证合用的有牛膝、当归、白芍和黄芪。结论 本研究基于络病理论和医案数据挖掘,总结膝关节滑膜炎常见证型及对应通络治法,同时对核心证型的用药异同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相关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通络法 舌脉 证型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门穴点刺放血治疗杂病验案3则 被引量:1
4
作者 潘赐明 方会 +3 位作者 任雪 刘耶露 曹蓓苓 赵微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期门别名肝募,当人体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因其不仅是肝经之募穴,也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阴维脉的交会穴,故可治疗气机不畅所引起的各种病变。由于期门穴位置特殊,难以把握其针刺深度,故临床上常以期门穴点刺放血进... 期门别名肝募,当人体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因其不仅是肝经之募穴,也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阴维脉的交会穴,故可治疗气机不畅所引起的各种病变。由于期门穴位置特殊,难以把握其针刺深度,故临床上常以期门穴点刺放血进行治疗。点刺放血主要针对实证,给邪气以出路,邪祛而正安,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基于“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常多血少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等理论,临证常以期门穴点刺放血治疗气机厥逆之病,如因气机厥逆所致的失眠、四肢冰冷、不宁腿综合征等,简便有效,进一步扩展了期门穴的临床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门穴 点刺放血 《伤寒论》 失眠 四肢冰冷 不宁腿综合征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洞天奥旨》外科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汪秀琼 潘赐明 +1 位作者 方会 孙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6期77-82,共6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分析《洞天奥旨》中关于外科疾病治法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检索《洞天奥旨》中所有的外科方剂,统计分析用药规律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洞天奥旨》的外科治法涉及方剂共...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分析《洞天奥旨》中关于外科疾病治法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检索《洞天奥旨》中所有的外科方剂,统计分析用药规律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洞天奥旨》的外科治法涉及方剂共331首,使用药物共368味,药物出现总频次为2148次。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共15味,甘草、当归和金银花是《洞天奥旨》中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药物。《洞天奥旨》中治疗外科疾病用药药性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归肺经、脾经、心经为主。K均值聚类将核心药物分为4类,分别是清热解毒类、化瘀解毒类、滋阴解毒类和益气托毒类。聚类分析结果共有12类,包括C1:甘草,当归,金银花;C2:茯苓,天花粉;C3:白术,人参,黄芪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当归-甘草、金银花-当归、金银花-甘草、茯苓-甘草、天花粉-甘草等有关联信息的药对。结论:《洞天奥旨》外科治病贵识阴阳,治疮疡者,辨明标本而加意于胃气;外科疮疡,贵在急治;疮疡外发,皆因脏腑内虚,活血解毒、益气解毒是常用治法;初期重视清热解毒,末期重视补虚兼散;金银花是外科常用之品,无论阴阳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天奥旨》 外科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肺癌的用药和选穴分析
6
作者 柴化红 向玲 潘赐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2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肺癌的选穴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从建库至2023年8月10日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肺癌的医案文献。将文献数据录入Excel 2016,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采...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肺癌的选穴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从建库至2023年8月10日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肺癌的医案文献。将文献数据录入Excel 2016,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中药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总结现代中医治疗肺癌的选穴和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14篇,中药总数149味,总用药频次661次,穴位总数54个,总频次428次。舌质频次前2位为淡、红,舌苔常见为白、腻。脉象多以弱、细为主。中医证候频次前2位分别为胃失和降、肺气上逆,所选中药功效以降逆止呕、祛风止痛为首。中医证素-病位主要在肺和胃脘,病性以气逆和痰为先。中药频次居前3位的高频单药为细辛、吴茱萸、白芥子;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苦为先;药物多归于脾经、肺经。穴位频次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肺俞穴、足三里穴和神阙穴,由复杂网络分析得出常用穴位是肺俞穴。核心中药是吴茱萸。结论:中医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肺癌,以温阳固本、消癥散结为主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余惠祥治疗胃痞用药规律分析
7
作者 张雯婷 余秋虹 +3 位作者 姚莉娟 文茜 潘赐明 余惠祥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1期164-169,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彝乡名医余惠祥治疗胃痞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余惠祥治疗胃痞的门诊病历处方数据,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筛选的处方进行胃痞患者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和证素分析、舌脉分析、处方中药频次...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彝乡名医余惠祥治疗胃痞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余惠祥治疗胃痞的门诊病历处方数据,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筛选的处方进行胃痞患者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和证素分析、舌脉分析、处方中药频次分析、处方中药功效分析、处方中药气味归经分析、中药聚类分析、证型-中药关联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患者以纳呆、呃逆、口干、口苦为最常见的刻下症状,中医证型主要有湿热阻胃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和瘀血停胃证,病位证素以胃脘为主,病性证素以虚为主,舌质以红、淡为主;舌苔以薄、黄、腻为主;脉象以细、缓、弦为主。使用频次前15位中药有白术、豆蔻、半夏、枳壳、甘草、白芍、六神曲、砂仁、黄连、五灵脂、吴茱萸、麦芽、广藿香、当归、石菖蒲,药物功效以降逆止呕、健脾和胃为主,性味以温辛为主,归经以入脾经最多。复杂网络图显示白术、豆蔻、半夏、枳壳、甘草、白芍为核心处方,根据聚类分析及结合临床实际将使用频次在前30的核心中药分为10类。结论:余惠祥医师认为胃痞病位在胃,基本病机以脾胃运纳失司、湿热内阻为主,治从健脾和胃、燥湿行气、阴阳同调、中正平和的用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 用药规律 余惠祥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元真通畅”探讨经方在抑郁症中的运用
8
作者 潘赐明 任雪 +3 位作者 刘妤 刘耶露 刘宗雳 王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94-98,共5页
文章基于《金匮要略》中“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探析经方在抑郁症中的运用。抑郁症属于中医的情志病、郁证范畴。文章梳理《金匮要略》中与郁证相关的条文以及相关方药,结合相关中医文献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临床医案加以佐证。五... 文章基于《金匮要略》中“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探析经方在抑郁症中的运用。抑郁症属于中医的情志病、郁证范畴。文章梳理《金匮要略》中与郁证相关的条文以及相关方药,结合相关中医文献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临床医案加以佐证。五脏元气充盈和畅达是人体安和的先决条件,五脏相通,气血按照相生次序流通,相互资生,若某一脏元真亏损,则虚处留邪,邪气会影响其所胜之脏。《金匮要略》中所述情志疾病,其病位在脏,五脏元真不充盈、不通畅是病机所在,故对于神志异常治宜从补和疏入手。文章通过两则医案分别阐述临床运用经方的所感所悟,对四逆散、百合类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甘草干姜汤做了方药分析,并概述了虫类药物的使用范畴和优势病证。神志病已经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带来了不可忽略的损失,中医药治疗神志病具有绝对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临床 经方 抑郁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软化症中医证型演变及中医证素分布研究
9
作者 刘耶露 潘赐明 +2 位作者 杨树明 陈瑞全 肖洪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型演变以及中医证素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22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磁共振(MR)分期标准统计其中医证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髌骨软化症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髌骨...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型演变以及中医证素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22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磁共振(MR)分期标准统计其中医证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髌骨软化症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髌骨软化症患者不同时期的证型分布差异较大,Ⅰ期以气滞血瘀证(7例,41.18%)为主,Ⅱ期以痰湿痹阻证(16例,53.33%)为主,Ⅲ期以肝肾亏虚证(21例,58.33%)为主,Ⅳ期共计39位患者,以肝肾亏虚证(29例,74.56%)为主。髌骨软化症患者中涉及病性证素包括虚证、痰证、气滞和血瘀;病位证素包括肝和肾。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相关性分析,髌骨软化症患者中年龄是阴虚(OR=7.580)、肝(OR=1.886)和肾(OR=1.807)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影响程度阴虚>肾;饮食偏咸是痰湿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89,P<0.05);体重指数(BMI)亦是痰湿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76,P<0.05);吸烟是气滞(OR=11.304,P<0.05)和血瘀(OR=10.884,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病位证素肝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9,P<0.05);腰椎病是病位证素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61,P<0.05)。结论:根据临床分期总结了髌骨软化症不同时期的证型分布和动态演变过程,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价值;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基线资料和合并症)的相关性分析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和明确治疗的抓手及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分期 中医证素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