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在烟草和烟气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申钦鹏 张涛 +4 位作者 刘春波 何沛 王昆淼 杨光宇 刘志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77-85,共9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以其高效和快速的优点已经在烟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包括其优点和应用局限;其次对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流程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总结了近红外定量分析计量学方法,包括光...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以其高效和快速的优点已经在烟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包括其优点和应用局限;其次对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流程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总结了近红外定量分析计量学方法,包括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近红外定量分析的化学计量学算法;最后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在烟草和烟气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烟草 烟气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正化学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烟草吸食者唾液中的吡嗪和吡啶类物质 被引量:6
2
作者 司晓喜 张凤梅 +6 位作者 朱瑞芝 刘春波 申钦鹏 尤俊衡 张涛 缪明明 刘志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81,共9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正化学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法(GC-PCI-TOF MS)测定烟草吸食者唾液中9种吡嗪和吡啶类物质。样品经二氯甲烷溶剂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GC-PCI-TOF MS检测。结合特征离子的保留时间、精确质... 建立了气相色谱-正化学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法(GC-PCI-TOF MS)测定烟草吸食者唾液中9种吡嗪和吡啶类物质。样品经二氯甲烷溶剂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GC-PCI-TOF MS检测。结合特征离子的保留时间、精确质量数、裂解规律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分析,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吡嗪和吡啶类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1,定量限为3.0~7.9μg/L,回收率在85%~104%之间;烟草吸食者唾液中含量较高的吡嗪和吡啶类物质为吡啶、2-甲基吡嗪,二甲基吡嗪类有少量检出;不同卷烟样品吸食者唾液中吡啶和2-甲基吡嗪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类型卷烟样品吸食者唾液中吡嗪和吡啶类物质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同种卷烟中二者含量能很好地聚类,不同卷烟中二者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按吸食者唾液中吡嗪和吡啶类含量对卷烟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唾液 烟气 比嗉 比啶 气相色谱-正化学源-飞行时间质谱(GC-P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色谱分析技术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荆磊磊 刘春波 +6 位作者 张凤梅 吴亿勤 刘志华 张安丰 杨光宇 申钦鹏 缪明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7-60,65,共5页
二维色谱峰容量高,且有着强劲的分离与分辨能力,使得二维色谱在分析复杂组分时极具优势。概述了3种不同的二维色谱分析技术(气相-气相二维色谱、液相-液相二维色谱、液相-气相二维色谱)的原理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分类介绍了每种二维色谱,... 二维色谱峰容量高,且有着强劲的分离与分辨能力,使得二维色谱在分析复杂组分时极具优势。概述了3种不同的二维色谱分析技术(气相-气相二维色谱、液相-液相二维色谱、液相-气相二维色谱)的原理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分类介绍了每种二维色谱,并简述了二维色谱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最后对二维色谱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色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复杂组分 烟草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烤烟烟叶无机元素分析
4
作者 荆磊磊 申钦鹏 +6 位作者 刘志华 刘春波 杨光宇 王晋 兰国志 司晓喜 缪明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940-5944,共5页
为研究云南省不同烤烟中无机元素的差异,采用烟草行业标准方法对云南省烤烟中主要的14种无机元素指标进行了全面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不同产区之间,不同部位的烤烟样品各无机元素分布存在差异,利用中部烤烟样品能够明... 为研究云南省不同烤烟中无机元素的差异,采用烟草行业标准方法对云南省烤烟中主要的14种无机元素指标进行了全面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不同产区之间,不同部位的烤烟样品各无机元素分布存在差异,利用中部烤烟样品能够明显区分5个区域的样品;对云南省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云南省内不同产区烤烟的无机元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无机元素 统计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KRK26特征香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美芬 桑应华 +5 位作者 赵红梅 安皓南 吕芬 赵正雄 李振杰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3-979,共7页
【目的】探究烤烟品种KRK26香韵风格,分析其重要致香成分及内在关系,为开发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感官辅助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离筛选出关键香韵特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 【目的】探究烤烟品种KRK26香韵风格,分析其重要致香成分及内在关系,为开发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感官辅助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离筛选出关键香韵特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确定特征组分的重要致香成分,并结合相对香气活力值进行关键香气成分分析。【结果】感官辅助GPC分离得到5个(F2~F6)具有明显香韵特征的组分,其中,F2~F3清香香韵明显,F5~F6则呈焦甜香香韵。F2组分香韵特征以清甜香为主,辅以豆香,关键香气成分为金合欢醇和对甲基苯乙酮;F3组分带有强烈的清香,伴有花香和干草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金合欢醇和α-亚麻酸;F4组分以浓烈的花香和果香为主,底部有浓烈干草香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柠檬烯、柠檬醛、茄酮和香叶醇等;F5组分以苯乙酸带有的蜜甜香为主,辅以轻微焦甜香香韵;F6则具有强烈的焦甜香香韵,关键香气成分为麦芽酚和5-羟甲基糠醛等。【结论】KRK26香气风格以清香和焦甜香香韵为主,辅以花香和果香等香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KRK26 凝胶渗透色谱 感官评价 香韵特征 相对香气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IR光谱法快速预测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7
6
作者 荆磊磊 申钦鹏 +6 位作者 张涛 徐文秀 蒋丽红 刘春波 杨光宇 刘志华 缪明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法快速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可行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作为建模方法,选择4000~9000cm^-1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Norris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的组氨酸、天冬酰... 为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法快速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可行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作为建模方法,选择4000~9000cm^-1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Norris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的组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脯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对比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常规标准检测方法,并验证了模型偏差的显著性。结果表明:①6种氨基酸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最佳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预测标准偏差(SEP)均小于校正标准偏差(SEC)的1.2倍,验证集样本的标准偏差(SD)与SEP的比值均大于2。②烟草中的组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脯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校正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217、0.1860、0.2020、0.8180、0.0326、0.0478和1.5920。③在显著水平0.05时,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烟草中的6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 烟草 游离氨基酸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香气相关基因CRISPR/Cas9编辑突变体库的构建
7
作者 曾婉俐 梁岗 +5 位作者 高茜 李元川 许力 蒋佳芮 许永 向海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8-1288,共11页
为探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烟草突变体库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实验材料筛选了100个可能参与烟草香气代谢的基因,设计相应的100个sgRNA并构建了由100个CRISPR/Cas9编辑载体组成的质粒库,获得转基因材料后... 为探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烟草突变体库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实验材料筛选了100个可能参与烟草香气代谢的基因,设计相应的100个sgRNA并构建了由100个CRISPR/Cas9编辑载体组成的质粒库,获得转基因材料后分析了载体的共转化率、靶向编辑率和脱靶编辑情况。结果表明:(1)通过农杆菌介导100个sgRNA的共转化后,在172个阳性转化株中检测到了其中的77个sgRNA,共转化率为77%。(2)在77个携带sgRNA的转基因后代中,69个sgRNA对目标基因进行了靶向编辑,编辑率为89.6%。(3)脱靶位点测序检测发现,只有1个sgRNA在非目标靶位点产生了脱靶编辑,表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烟草中的脱靶概率非常低。综上所述,利用CRISPR/Cas9载体库共转化对烟草基因进行高通量靶向编辑以构建突变体库的方法切实可行,并且该方法有共转化率高、编辑率高和脱靶编辑概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CRISPR/Cas9 烟草香气 靶向编辑 脱靶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刘月森 刘春波 +7 位作者 朱志扬 曾熠程 何沛 杨继 张凤梅 朱丽 陕绍云 唐石云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通过分析不同孔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为香茅天然香精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使用10 kDa、1 kDa、500 Da、300 Da、200 Da 5级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进行精细化分离,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孔径纳滤膜... 通过分析不同孔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为香茅天然香精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使用10 kDa、1 kDa、500 Da、300 Da、200 Da 5级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进行精细化分离,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所得滤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计算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茅提取液中共检出56种挥发性成分,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得到的滤液香型基本接近,随着纳滤膜孔径的减小,滤液中烃类、酸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减少,醇类和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升高,化合物总含量逐渐减少。同一种挥发性成分,随着纳滤膜孔径的降低,其含量逐渐降低。通过OAV分析发现,(+)-香茅醛、香叶醇、香茅醇等18种化合物为香茅提取物特征风味的关键贡献成分。由感官相似度评价结果可知,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得到的滤液香型基本接近,不易被分辨;但纳滤膜孔径越小制得的滤液的感官辨识度越高,越容易被分辨。纳滤膜可有效地降低香茅提取液风味物质体系的复杂度,希望研究可为开发稳定实用的香茅香精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香茅草 纳滤膜 挥发性成分 香气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应用方式降低烟叶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研究
9
作者 李振杰 邹玲 +5 位作者 刘春波 何沛 韦克毅 赵英良 胡彬彬 刘志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的】研究短小芽孢杆菌05-5402和高地芽孢杆菌J54应用方式对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TSNA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TSNAs降解菌种施加于生长中的白肋烟和旱烟,采收成熟的烟叶,晾制后检测烟叶中的TSNAs含... 【目的】研究短小芽孢杆菌05-5402和高地芽孢杆菌J54应用方式对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TSNA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TSNAs降解菌种施加于生长中的白肋烟和旱烟,采收成熟的烟叶,晾制后检测烟叶中的TSNAs含量;利用菌种发酵烘烤后的烟叶,分析不同发酵方式对烤烟烟叶中TSNAs含量的影响。【结果】(1)在晾晒烟的生长过程中,施加芽孢杆菌菌液能极显著降低烟叶TSNAs的含量,其中,05-5402对白肋烟TSNAs的降解效率较高,为54.75%~60.78%;而J54对旱烟TSNAs的降解效率较高,为53.23%~63.18%。(2)与固态发酵相比,液态发酵模式下菌株降解TSNAs的效果更好,05-5402和J54分别能显著降低烟叶中31.99%和35.86%的TSNAs。【结论】短小芽孢杆菌05-5402和高地芽孢杆菌J54能有效降低烟叶的TSNAs含量,并且在多种处理方式下均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烟草特有亚硝胺 烟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制丝工艺对烟气成分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宏宇 刘春波 +6 位作者 张涛 徐文秀 何沛 申钦鹏 杨光宇 刘志华 缪明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不同制丝工艺参数(松散回潮的热风温度、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流量、烘丝热风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条件下制成的卷烟样品烟气成分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这些工艺参数条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不同制丝工艺参数(松散回潮的热风温度、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流量、烘丝热风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条件下制成的卷烟样品烟气成分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这些工艺参数条件下存在极显著差异的水平,说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5种工艺参数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是极明显的。综合分析部分致香成分和简单酚类的释放总量,选取样品2与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进行对比可知较高的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和烘丝热风温度更加有利于增加卷烟烟气中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在增加卷烟香吃味方面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为最佳生产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卷烟样品其烟气成分中致香成分的释放总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工艺参数 挥发性成分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婷惠 李恒 +10 位作者 唐石云 刘春波 高晓华 李振杰 张凤梅 杨光宇 蒋薇 刘志华 缪明明 何沛 申钦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6-771,共6页
建立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香气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将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醛酮类香气成分后,通过配备高效分离柱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先对香气成分进行划段,分离后的... 建立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香气化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将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醛酮类香气成分后,通过配备高效分离柱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先对香气成分进行划段,分离后的各段馏分再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经SFC分离后的各段化合物之间基本不重叠,解决了GC-MS峰容量有限的问题,且分离出的醛酮类香气成分数量远多于直接进样分析法;样品直接进样后经GC-MS分析仅鉴定出29种醛酮类化合物,其中醛类7种、酮类22种;而经SFC分段后再用GC-MS分析,可鉴定出57种醛酮类化合物,包括13种醛类和44种酮类。3种不同焦油量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每种卷烟主流烟气中分别含有不同特有醛酮类化合物。该研究为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香气成分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卷烟主流烟气 香气成分 醛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薰衣草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石云 申钦鹏 +7 位作者 刘春波 崔婷惠 李恒 张凤梅 司晓喜 杨光宇 缪明明 刘志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先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对薰衣草进行处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再用内标法对所得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使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薰衣草,共得到挥发性化学成分123种,其中主要是醇、酯类物质,分别有45和23种;其... 先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对薰衣草进行处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再用内标法对所得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使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薰衣草,共得到挥发性化学成分123种,其中主要是醇、酯类物质,分别有45和23种;其次为酮类16种;酸类物质13种;烯烃类物质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薰衣草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加工过程中5种甾醇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德坡 王昆淼 +7 位作者 赵伟 申钦鹏 何沛 刘东辉 唐自文 刘恩芬 刘志华 陈永宽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阶段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5种甾醇(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烟叶原料中5种甾醇的含量(质量分数)均高于烟梗,...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阶段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5种甾醇(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烟叶原料中5种甾醇的含量(质量分数)均高于烟梗,且两种烟草原料中的甾醇类化合物均以豆甾醇和β-谷甾醇为主;2在提取和浓缩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21.35%和15.13%;3在掺配阶段,低浓浆中甾醇实际增加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0.64%;4在打浆和抄造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4.06%和14.18%;5其余工艺阶段的甾醇含量变化不大,最终再造烟叶产品中甾醇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4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法再造烟叶 加工过程 甾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产硃砂烟的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振杰 蒋昆明 +5 位作者 刘泽 解燕 刘志华 杜倩文 刘加红 姜永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80,共8页
[目的]分析云产硃砂烟(云烟97变异株)的化学特征,为硃砂烟的培育、调制、生产和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烟97和云产硃砂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质谱法、热重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云烟9... [目的]分析云产硃砂烟(云烟97变异株)的化学特征,为硃砂烟的培育、调制、生产和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烟97和云产硃砂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质谱法、热重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云烟97和硃砂烟的常规化学成分、6种生物碱和热解产物的差异。[结果](1)硃砂烟的总氮、还原糖和氯离子含量高于云烟97,其中,硃砂烟的氯离子含量是云烟97的4.92倍;(2)硃砂烟的烟碱含量(4876μg/g)远低于云烟97的烟碱含量(19258μg/g),而硃砂烟的降烟碱、麦斯明和可替宁含量高于云烟97;(3)硃砂烟可热解出较多的酸类、酯类、酮类和碱类等香气成分。[结论]云产硃砂烟的糯米香气与热解产生的降烟碱、二烯烟碱、麦斯明、2,3′-联吡啶、2-(3-吡啶基)1H-吡咯、N-丙基去甲烟碱、糠醇、5-羟甲基糠醛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烟97 硃砂烟 热解 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保润剂的物理保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安丰 刘春波 +6 位作者 申钦鹏 陈永宽 熊文 杨光宇 陕绍云 荆磊磊 刘志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3-77,共5页
为了提高卷烟制品的耐加工性,减少水分的散失以及保证烟草制品质量,以甘油、丙二醇为对照,比较了新型保润剂对烟丝物理保润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洒丙三醇的烟丝平衡含水率为14.57%,喷洒新型保润剂3#的烟丝平衡含水率为14.76%,4#的为14.... 为了提高卷烟制品的耐加工性,减少水分的散失以及保证烟草制品质量,以甘油、丙二醇为对照,比较了新型保润剂对烟丝物理保润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洒丙三醇的烟丝平衡含水率为14.57%,喷洒新型保润剂3#的烟丝平衡含水率为14.76%,4#的为14.73%,5#的为15.09%,其余保润性差异不明显。喷洒保润剂的烟丝平衡含水率越高,其表面微结构越光滑,组织结构展开越明显,且断面厚度增加越明显。喷洒丙三醇的烟丝失水率为7.64%,喷洒新型保润剂3#的为8.01%,4#的为8.36%,5#的为7.48%,表明了样品5#在卷烟中的物理保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保润性 新型保润剂 平衡含水率 失水率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工艺流程中5种多酚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德坡 王昆淼 +7 位作者 赵伟 申钦鹏 何沛 刘东辉 唐自文 刘恩芬 陈永宽 刘志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3,共5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分析研究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环节产物中5种多酚(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愈创木酚)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原料中89.2%的多酚存在于碎烟叶中,烟梗中只有10.8%,... 利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分析研究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环节产物中5种多酚(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愈创木酚)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原料中89.2%的多酚存在于碎烟叶中,烟梗中只有10.8%,其中原料中3种主要多酚(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占多酚总量的97.2%;2提取阶段,原料中90.3%的多酚转移到提取液中,二级提取固相物中多酚为9.7%,由于二级提取液相物的循环使用,最终提取液中多酚为97.1%;3真空浓缩阶段,绿原酸受热分解,损失量相当于多酚总量的10.0%,其余多酚变化不明显,最终涂布液中多酚占总量的89.7%;4打浆和抄造阶段,多酚随着水的流失而损失,片基中多酚剩余0.9%;5涂布阶段,多酚在有氧及高温下发生氧化,损失多酚48.7%,最终再造烟叶中多酚剩余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工艺 多酚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保润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安丰 刘春波 +5 位作者 陕绍云 熊文 陈永宽 荆磊磊 刘志华 刘巍 《轻工科技》 2016年第1期56-58,72,共4页
卷烟保润是评价卷烟感官舒适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常规保润剂单体、复配、新型保润剂以及环境因子对卷烟感官的研究进展,总结卷烟品质的评价和测试方法,并对卷烟保润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卷烟 保润剂 物理保润 感官保润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材料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瑞 何沛 +5 位作者 申钦鹏 刘春波 石倩倩 刘志华 王亚明 陈永宽 《轻工科技》 2017年第1期41-42,115,共3页
天然植物材料中含有丰富的香气成分,能够较好地提升卷烟感官质量,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对天然植物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和功效进行综述,从卷烟减害降焦、改善烟气质量和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等方面对天然植物材料在卷... 天然植物材料中含有丰富的香气成分,能够较好地提升卷烟感官质量,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对天然植物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和功效进行综述,从卷烟减害降焦、改善烟气质量和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等方面对天然植物材料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进行分类,为天然植物材料在滤嘴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 卷烟滤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 被引量:8
19
作者 申钦鹏 刘春波 +7 位作者 张凤梅 何沛 司晓喜 荆磊磊 王晋 缪明明 刘志华 杨光宇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简化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小分析误差,设计了一种带有柱层析净化功能的索氏提取装置,基于该装置建立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释放量的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肯塔基参比卷烟2R4F和14个不同... 为简化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小分析误差,设计了一种带有柱层析净化功能的索氏提取装置,基于该装置建立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释放量的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肯塔基参比卷烟2R4F和14个不同类型的卷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利用该装置可直接对捕集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后的剑桥滤片进行提取、净化和浓缩,浓缩液用GC/MS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2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500 ng/mL(R^2=0.999 5),B[a]P的加标回收率为95.4%~104.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2.32%,检测限0.12 ng/支。32R4F参比卷烟和14个不同类型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B[a]P的测定结果与采用GB/T 21130—2007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卷烟 主流烟气 苯并[a]芘(B[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镜面反射炉-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不同部位烟叶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辉 赵杨 +4 位作者 李娟 高晓华 周国福 唐石云 申钦鹏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为简化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小分析误差,采用红外镜面反射炉模拟卷烟抽吸过程,基于装置建立了测定烟叶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含量的红外镜面反射炉-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方法,并采用方法对不同部位烟叶的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 为简化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小分析误差,采用红外镜面反射炉模拟卷烟抽吸过程,基于装置建立了测定烟叶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含量的红外镜面反射炉-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方法,并采用方法对不同部位烟叶的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红外镜面反射炉可模拟卷烟抽吸过程,直接对捕集烟叶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避免了烟支卷制、提取和浓缩过程的干扰;3个部位烟叶样品中醛类、酮类、酸类、烃类和杂环类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而醇类、酯类和酚类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3个部位烟叶常规挥发性成分主要在含量上存在差异,而微量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每个部位烟叶样品分别含有大量不同特有微量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镜面反射炉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烟叶 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