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粳稻区水稻品种多样性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重权 何霞红 +4 位作者 王云月 杨静 周江鸿 李作森 朱有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利用稻瘟病菌的一段倒位重复序列Pot2设计的一对引物 ,采用rep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来自云南省弥勒县粳稻种植区的水稻品种 (净栽合系 4 1、净栽黄壳糯、混栽合系 4 1和黄壳糯 )多样性田间 2 4 2个稻瘟病单孢分离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结果... 利用稻瘟病菌的一段倒位重复序列Pot2设计的一对引物 ,采用rep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来自云南省弥勒县粳稻种植区的水稻品种 (净栽合系 4 1、净栽黄壳糯、混栽合系 4 1和黄壳糯 )多样性田间 2 4 2个稻瘟病单孢分离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所有供试菌株均扩增出 2~ 2 8条谱带 ,扩增片段大小为 4 0 0bp~ 2 3kb ,但 80 %左右的片段集中在 0 .4~ 6 .0kb。将供试菌株扩增谱带进行聚类分析 ,比较了混栽与净栽田间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 ,在粳稻种植区 ,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有利于对稻瘟病菌的稳定性选择 ,在不同的遗传相似水平 ,菌株遗传宗群复杂度与栽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混栽田间病菌遗传宗群较净栽田间复杂。在 80 %的相似水平上 ,净栽糯稻田间的稻瘟病菌被划为 1 3个宗群 ,而混栽粳稻和黄壳糯田间由糯稻品种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群体被划为 2 0个宗群 ;净栽粳稻田间的稻瘟病菌可划为 9个宗群 ,而混栽粳稻和糯稻田间由粳稻品种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群体可划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粳稻区 水稻 品种多样性 稻瘟病菌 群体遗传 遗传结构 单一栽培 混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遗传多样性田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静 何霞红 +2 位作者 王云月 李作森 朱有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采用 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 ,将来自 2 0 0 0年云南省石屏县水稻品种净栽和混栽田块的 62个稻瘟病菌株鉴定为 7群 1 5个小种。其中 ,来自净栽黄壳糯田块的 1 0个菌株被鉴定为 4个种群 ,来自净栽汕优 63田块的 2 8个菌株鉴定为 3个种... 采用 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 ,将来自 2 0 0 0年云南省石屏县水稻品种净栽和混栽田块的 62个稻瘟病菌株鉴定为 7群 1 5个小种。其中 ,来自净栽黄壳糯田块的 1 0个菌株被鉴定为 4个种群 ,来自净栽汕优 63田块的 2 8个菌株鉴定为 3个种群 ,来自汕优 63 /黄壳糯混栽田块的 2 4个菌株鉴定为 6个种群。本实验结果表明 ,混栽田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比净栽田块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样性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琳 姬广海 +2 位作者 马改转 王永吉 张丽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69,共6页
选取云南、贵州、四川不同省市地区的水稻条斑病菌菌株141株,利用Rep-PCR技术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其DNA进行多态性分析。引物J3、ERIC、JELIR的扩增多态性较好,不同毒性菌株间的Rep-PCR指纹图谱差异很大。通过聚类分析显示,我国西... 选取云南、贵州、四川不同省市地区的水稻条斑病菌菌株141株,利用Rep-PCR技术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其DNA进行多态性分析。引物J3、ERIC、JELIR的扩增多态性较好,不同毒性菌株间的Rep-PCR指纹图谱差异很大。通过聚类分析显示,我国西南地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群体遗传分化明显,菌株的遗传族群与其致病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强、中、弱毒性菌株大致归为不同的类群。因此,Rep-PCR技术可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遗传变异与鉴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小种 遗传多样性 REP-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多样性种植对水稻茎秆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娜 张婷婷 +1 位作者 周惠萍 范静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4-188,194,共6页
选择一种高秆优质稻品种黄壳糯和一种粳稻品种合系41,应用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技术,分别在净栽和混合间栽模式中测定水稻基部茎秆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并结合稻瘟病的发生程度说明混合间栽对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糯稻... 选择一种高秆优质稻品种黄壳糯和一种粳稻品种合系41,应用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技术,分别在净栽和混合间栽模式中测定水稻基部茎秆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并结合稻瘟病的发生程度说明混合间栽对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糯稻还是粳稻,基部茎秆化学物质的含量混合间栽比净栽的高。与抗倒伏率和发病率的相关分析表明,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与抗倒伏率呈正相关性,与发病率呈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最大的均为木质素含量,表明木质素含量在这3种化学物质含量中对抗倒伏方面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多样性 化学成分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芦荟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惠萍 范静华 +3 位作者 陈海如 陈建斌 周石琼 李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15-1018,共4页
对引起云南省元江县芦荟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地芦荟炭疽病的菌原是芦荟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其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为30℃,致死... 对引起云南省元江县芦荟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地芦荟炭疽病的菌原是芦荟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其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60℃、10min;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钠。70%代森锰锌对菌落抑制效果最佳。其次75%百菌清,80%比超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根腐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智敏 陈建斌 +2 位作者 周惠萍 李丽娟 范静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91-595,共5页
对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花椒根腐病的病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pH值范罔为3~1... 对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花椒根腐病的病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pH值范罔为3~10,最适宜的pH值为5~7;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下不能生长,在相对湿度为100%(水滴)中才能很好的萌发;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影响较小;60℃ 10min为病原菌的致死温度;较适宜的碳氮源为蔗糖、乳糖和NaN03,(NH4)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根腐病 茄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态变化及其外源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晓罡 张绍松 +3 位作者 李成云 李进斌 陈艳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34-738,共5页
对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是否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棚采集了转基因西红柿及对照土壤样品12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该... 对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是否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棚采集了转基因西红柿及对照土壤样品12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该土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西红柿的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一定的变化。设计35s启动子、反义基因、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等特异引物对上述土样的总DNA,以及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均未检测到外源基因扩增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种群数量 转基因植物 安全性评价 基因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湿度及云南玉米新品种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景芝 魏永田 +1 位作者 李自萍 何月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6-189,共4页
玉米丝黑穗病直接损坏果穗,造成玉米产量的严重损失。为了获得抗病品种,试验在得到最佳接种条件后,开展了人工接种鉴定玉米抗性。结果表明:在22℃和有萌发的玉米种子及土壤湿度为20%~25%条件下,有利于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但在无... 玉米丝黑穗病直接损坏果穗,造成玉米产量的严重损失。为了获得抗病品种,试验在得到最佳接种条件后,开展了人工接种鉴定玉米抗性。结果表明:在22℃和有萌发的玉米种子及土壤湿度为20%~25%条件下,有利于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但在无玉米种子时,则不能萌发。采用1%冬孢子制作的带菌土接种方法于2007年和2008年在昆明市和施甸县两个病圃鉴定了云南省302份玉米新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其中,高抗、抗病、中抗、感和高感品种分别为65份,118份,27份,86份和6份,各占供试材料的21.45%,38.94%,8.91%,28.38%和1.98%。依据株发病率就是损失率的特点,建议在重病区,只宜推广抗病和高抗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稻瘟菌致病能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于敏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33个主要来自云南的稻瘟菌株接种于43个品种上接种的结果表明,它们的致病频率在20.59%-83.72%之间,菌株的致病能力与生境来源存在一定关系。宜良菌株致病力最强,致病频率达81.40%,澄江、巍山的菌株次之,致病频率分别为64.2... 33个主要来自云南的稻瘟菌株接种于43个品种上接种的结果表明,它们的致病频率在20.59%-83.72%之间,菌株的致病能力与生境来源存在一定关系。宜良菌株致病力最强,致病频率达81.40%,澄江、巍山的菌株次之,致病频率分别为64.29%,62.79%,其它来源的菌株致病频率较低。总体来看,滇东南菌株致病力强且致病类型多,滇中西部菌株致病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菌株 致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区试玉米新品种抗性鉴定与RG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荣 吴景芝 +2 位作者 沙本才 吴毅歆 何月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3,共6页
2006年和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云南省区域试验42份新品种对灰斑病、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NLB)、小斑病(southern leaf blight,SLB)、弯孢霉叶斑病(Curvularia leafspot,CLS)、纹枯病(sheath blight,SB)、茎腐病(stem rot,SR)、穗... 2006年和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云南省区域试验42份新品种对灰斑病、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NLB)、小斑病(southern leaf blight,SLB)、弯孢霉叶斑病(Curvularia leafspot,CLS)、纹枯病(sheath blight,SB)、茎腐病(stem rot,SR)、穗腐病(ear rot,ER)、丝黑穗病(head smut,HS)、锈病(rust)等9种玉米病害的抗性,仅海97-4能兼抗7种病害,占2.38%。7个品种兼抗6种病害,占16.67%。13份品种兼抗5种病害,占30.96%。能兼抗5种以上病害的品种共20份,占总数的47.62%。采用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ue,RGA)分析,可把这42份品种划分为6个类群。第1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丝黑穗病表现出抗性;第2类群,对灰斑病、丝黑穗病表现抗性;第3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表现抗性;第4类群,对丝黑穗病、大斑病、小斑病表现抗性;第5类群对弯孢霉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病表现抗性;第6类群对大斑病、小斑病表现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性鉴定 抗病基因类似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景芝 沙本才 +1 位作者 李顺德 何月秋 《农业与技术》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云南省的124个玉米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重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百粒重、行粒数、穗粗、株高、穗位高,但与穗行数关系疏远。穗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大,... 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云南省的124个玉米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重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百粒重、行粒数、穗粗、株高、穗位高,但与穗行数关系疏远。穗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大,具有较大选择空间,而穗位高和有效穗变幅较小,可选择的范围小。叶绿素含量与穗粗、穗重和百粒重关系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分泌蛋白组的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静 李成云 +7 位作者 王云月 朱有勇 李进斌 何霞红 刘林 业艳芬 周晓罡 唐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6-522,共7页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采用组合的信号肽分析软件 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 和 TMHMM v2.0 对已公布的 6 700 个酿酒酵母(Saccaromyces cerevieiae)基因的 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同时系统分...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采用组合的信号肽分析软件 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 和 TMHMM v2.0 对已公布的 6 700 个酿酒酵母(Saccaromyces cerevieiae)基因的 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同时系统分析了信号肽的类型及结构。结果表明,在 6 700 个酿酒酵母蛋白中,163 个为Sec-信号肽分泌蛋白,经 Sec 途径分泌。在 163 个分泌蛋白中,有 47 个的信号肽没有典型的 N-区,仅有 H-区和C-区,其余 116 个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包含完整的 3 个区,即 N-区、H-区和 C-区。比较了酿酒酵母与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分泌蛋白信号肽的氨基酸组成顺序,表明酿酒酵母与白假丝酵母菌的信号肽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差异很大,两者信号肽长度分布范围、氨基酸种类及其出现频率大体一致。在酿酒酵母分泌蛋白中出现了少数氨基酸组成完全一致的信号肽,为进一步确认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是否具有同源性,分别采用 BLAST 2SEQUENECES 和 CLUSTAL W 对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同源性非常高,氨基酸组成也非常保守。由此可以推断,编码这些分泌蛋白的基因属于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ous)。酿酒酵母作为一种模式生物,以其诸多的优点,被认为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蛋白 信号肽 白假丝酵母菌 表达 宿主 白及 酿酒酵母 外源蛋白 氨基酸序列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含寄主靶向模体分泌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于钦亮 马莉 +5 位作者 刘林 杨静 苏源 王云月 朱有勇 李成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0-165,180,共7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和TMHMM v2.0四个分析软件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全基因组的11 64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预测出606个潜在的分泌蛋...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和TMHMM v2.0四个分析软件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全基因组的11 64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预测出606个潜在的分泌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对这些潜在的分泌蛋白进行MEME软件分析,发现其中有157个分泌蛋白的剪切点下游120氨基酸残基范围内具有一个保守的RXLX模体,其中有79个分泌蛋白具有可预测的功能性描述,包括FG00023.1具有与草酸盐氧化酶1有关的功能,FG01588.1具有与1,4-α-葡糖苷酶葡聚糖有关的功能,这些基因可作为禾谷镰刀菌致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FG04097.1编码的具有与丝氨酸型蛋白酶有关的功能在致病疫霉和疟原虫真核寄生物中具有相似保守的寄主靶标模体的效应蛋白中也观察到,但FG09127.1,FG05287.1编码的蛋白尚未被证明参与致病过程的研究报道。深入研究分泌蛋白将有助于明确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利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分泌蛋白组学,将有助于全面掌握其致病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对于这些蛋白功能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对禾谷镰刀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的探索,并为设计新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分泌蛋白 生物信息学 寄主靶向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8
14
作者 姬广海 吴亚鹏 +1 位作者 张乃明 杨云亮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09,共3页
The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root-rot disease of aloe,a severe disease of aloe in Yunnan pro-vince,was identified as Fusarium solani(Mart.)Sacc.,according to morphology,cultural characters and pathogenicity.
关键词 芦荟产业 根腐病 病原菌 鉴定 肉质草本植物 种植面积 云南省 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混种对小麦产量及条锈病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企村 朱有勇 +2 位作者 李振岐 唐永生 康振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用"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7个不同小麦品种,组合成6个品种混种的群体,于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5... 用"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7个不同小麦品种,组合成6个品种混种的群体,于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5~2006年在云南省曲靖市对其产量效应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并在自然发病条件下,调查了6个品种混种群体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混种的产量效应平均为+3.9%;小麦品种混种在产量上的正效应、0效应、负效应所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9.4%、8.3%、22.3%;年份、地点等具体环境条件会影响小麦品种混种的产量效应。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强度相对较高的年份,品种混种可降低条锈病病情指数。因此,品种混种在我国一些小麦产区有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混种 小麦产量 小麦条锈病 品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惠萍 范静华 +2 位作者 陈建斌 管瑜 母利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亿达枯荣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29.00μg/mL;其次是90%瓜爽和72%农用链霉素,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47.50μg/mL和54.00μg/mL...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0%亿达枯荣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29.00μg/mL;其次是90%瓜爽和72%农用链霉素,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47.50μg/mL和54.00μg/mL;75%百菌清、枯必治、80%杀菌狂、70%代森锰锌、50%万竞生和77%可杀得,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156.50~706.00μg/mL;50%氟吗霜疫克和15%庄园乐水剂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125μg/mL;20%叶枯唑抑菌效果较差,最低抑菌浓度为3000.00μg/mL;80%烟病速克净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高达6000.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 室内毒力测定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丛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凡 吴建宇 陈海如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91,共7页
烟草丛顶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烟草丛顶病毒和烟草扭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我国仅云南有发生的报道,烟草丛顶病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的由幽影病毒属成员引起的病害。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烟草丛顶病... 烟草丛顶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烟草丛顶病毒和烟草扭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我国仅云南有发生的报道,烟草丛顶病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的由幽影病毒属成员引起的病害。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烟草丛顶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病害相关的dsRNA、病组织超微病变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 烟草丛顶病毒 烟草扭脉病毒 幽影病毒属 黄症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盖鬼伞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组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林 李成云 +5 位作者 杨静 业艳芬 李进斌 周晓罡 王云月 朱有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本研究利用已公布的灰盖鬼伞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 repeats,SSRs)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公布的36.2 M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7 859个SSR序列(长度大于15bp,匹... 本研究利用已公布的灰盖鬼伞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 repeats,SSRs)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公布的36.2 M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7 859个SSR序列(长度大于15bp,匹配值大于80%)。SSR的碱基总数达143 kb,约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0.40%,平均4.61 kb中就有1个大于15 bp的SSR序列。其中数量最多的是3碱基SSR,数量达到3 033个,其次为6碱基重复序列(2 121个)、5碱基重复序列(1 820个),这3种SSR总数达6 974个,占SSR总数的84.9%,单碱基重复序列数量最少,仅有285个。与子囊菌中的稻瘟病菌和粗糙脉孢菌相比,灰盖鬼伞菌基因组中每百万碱基中的SSR数量和密度都较小。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担子菌基因组的特征描述、注释及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或简单重复序列 频率 分布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海宁 张建利 +1 位作者 冯林 毕玉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2,共6页
对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3种牧草,进行了3个不同温度、4个不同干旱胁迫强度的种子萌发试验,分别测定了牧草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对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3种牧草,进行了3个不同温度、4个不同干旱胁迫强度的种子萌发试验,分别测定了牧草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扭黄茅种子萌发是在常温条件下完成的。不同温度和聚乙二醇胁迫强度处理影响下,扭黄茅种子均先于鸭茅和高羊茅种子萌发2~3d.扭黄茅萌发指数均高于鸭茅和高羊茅。低胁迫干旱强度有助于扭黄茅种子萌发。当干旱胁迫强度超过一定程度(-3Pa)时不利于种子萌发。扭黄茅对干热河谷生态条件的适应性主要由种子萌发后的植株生长适应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种子萌发 胁迫 扭黄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小实蝇的行为学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肖春 李正跃 陈海如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4-40,共7页
综述了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的行为学研究及综合治理技术进展,讨论了在进一步发展柑桔小实蝇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柑桔小实蝇 行为学 综合治理 果树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