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角甾醇含量检测分析柑橘真菌污染程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艳斌 段晓艳 +2 位作者 王丽娟 陈頔 杨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4,共5页
建立了以7-去氢胆固醇为内标,气质联用(GC-MS)法同步选择离子检测/全扫描的定量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程度霉变的柑橘中的麦角甾醇含量,确定柑橘的真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在5~2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 建立了以7-去氢胆固醇为内标,气质联用(GC-MS)法同步选择离子检测/全扫描的定量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不同程度霉变的柑橘中的麦角甾醇含量,确定柑橘的真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在5~2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12 mg/kg、10.39 mg/kg,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1.33%~100.1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04~0.4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2%。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麦角甾醇含量可作为柑橘早期受真菌侵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醇 柑橘 真菌侵染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不同烟叶原料致香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桂园 陈剑明 +4 位作者 孔兰芬 杨式华 夏启东 刘静 侯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8-1061,共4页
以云南主产烤烟的昆明、曲靖、红河3个地区的K326、红大、云87及NC297 4个烤烟品种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对烤烟的致香成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及曲靖地区,致香成分总量均以NC297烟叶的最高,红大烟叶的最低,云87及K326烟叶的居... 以云南主产烤烟的昆明、曲靖、红河3个地区的K326、红大、云87及NC297 4个烤烟品种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对烤烟的致香成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及曲靖地区,致香成分总量均以NC297烟叶的最高,红大烟叶的最低,云87及K326烟叶的居中;红河地区与昆明及曲靖地区相反,致香成分总量K326烟叶的最高,云87烟叶的最低,NC297及红大烟叶的居中。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烟叶致香成分含量差异明显,说明烟叶的致香成分含量与种植的地区及品种有密切的关系。红大、K326及NC2973个品种烟叶,除NC297烟叶的致香成分总量外,都表现出致香成分总量与新植二烯含量大小为中部烟叶>下部烟叶>上部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香成分 烟叶 云南主产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混合均匀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真 邱昌桂 +6 位作者 杨晶津 李思源 王发勇 华一崑 刘继辉 高占勇 汪显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78-180,194,共4页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 为了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的混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成品片烟混配均匀性的方法。在叶片复烤机出口收集配方模块成品片烟,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光谱,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将片烟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提高信噪比,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数据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得到成品片烟的马氏距离,并以马氏距离作为特征值,计算片烟混配均匀性系数,最后应用该方法评价不同批次配方模块片烟混配均匀性效果。结果表明: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变异系数为3.86%~8.33%,均匀度为91.67%~96.14%。这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马氏距离的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的打叶复烤片烟整体信息的混配均匀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各批次成品片烟的均匀度都在91.00%以上,说明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打叶复烤片烟掺配均匀性,为打叶复烤加工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提供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混合均匀性 打叶复烤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多酚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剑明 冯洪涛 +4 位作者 夏启东 周桂园 刘静 董胜强 杨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929-5930,共2页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研究显示,云南主产烟区昆明与曲靖地区烟叶的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红河地区烟叶与昆明、曲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多酚化合物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红大品种烟叶与K326、云87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326和云87品种差异不大;不同等级烟叶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优质烟叶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主产烟区 多酚 烟叶品种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有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洪涛 周桂园 +5 位作者 陈剑明 刘静 杨蕾 孔兰芬 董胜强 杨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18-3120,3124,共4页
[目的]研究测定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典型烟叶品种的有机酸含量。[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了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部分有机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典... [目的]研究测定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典型烟叶品种的有机酸含量。[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了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试验得出,云南典型生态产区烟叶中部分有机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典型生态产区烟叶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烟叶部分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态环境对烟叶有机酸含量影响大于品种。[结论]研究可为烟叶原料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烟叶 典型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GC/MS技术研究烟草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热裂解产物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志刚 周文忠 +5 位作者 张怀辉 杨勇 刘静 杨晓云 杨燕 侯英 《云南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31-35,共5页
研究苹果酸和柠檬酸热裂解产物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模拟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卷烟燃吸过程中产物的变化,研究不同裂解温度(300℃,600℃,900℃)条件下苹果酸和柠檬酸的裂解产物和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 研究苹果酸和柠檬酸热裂解产物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模拟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卷烟燃吸过程中产物的变化,研究不同裂解温度(300℃,600℃,900℃)条件下苹果酸和柠檬酸的裂解产物和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不同温度热裂解时,苹果酸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是乙酸,丙烯酸和2,5-呋喃二酮,柠檬酸热裂解产物主要是丙酮和柠康酸酐。苹果酸和柠檬酸的热裂解产物都产生了大量的酸性物质。相比柠檬酸,苹果酸更利于改善吸味,平衡烟气,增加烟气浓度。根据苹果酸和柠檬酸裂解生成的主要产物,对裂解原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苹果酸可能按照三种途径发生裂解,柠檬酸可能按照两种途径发生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苹果酸 柠檬酸 裂解产物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初烤烟叶霉变预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继月 杨盼盼 +3 位作者 刘磊 尹晓东 侯英 杨式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3,共8页
为建立基于烟叶麦角甾醇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霉变预警模型,以2015年和2016年云南5个地区2个等级(B2F和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调节烟叶含水率为18%,在28℃,RH 80%条件下以30天为实验周期,进行烟叶霉变实验。每3天取... 为建立基于烟叶麦角甾醇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霉变预警模型,以2015年和2016年云南5个地区2个等级(B2F和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调节烟叶含水率为18%,在28℃,RH 80%条件下以30天为实验周期,进行烟叶霉变实验。每3天取一次样,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并检测样品麦角甾醇含量。建立第0d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主成分监测模型并提取Hotelling T^2统计量,预测第3天至30天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Hotelling T^2统计量,对比分析肉眼观察和近红外类模型对烟叶霉变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烟叶霉变过程中,麦角甾醇含量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当肉眼可见时,麦角甾醇含量较初始值增加4.66~23.38倍;2)基于上述监测模型,13个霉变烟叶样品中,提前预警天数为6天的样品2个,提前预警天数3天的样品7个,当天预警的样品4个,7个未发生霉变烟叶在30天的监测周期内均未出现预警,预测准确率10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方便快速地实现对初烤烟叶霉变的预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麦角甾醇 霉变 HOTELLING 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烟叶水溶性糖与感官质量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剑明 杨式华 +2 位作者 冯洪涛 刘静 孔兰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06-2511,共6页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烟叶中水溶性糖对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南主产烟区的主栽烤烟品种烟叶为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糖与浓度、劲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葡萄糖和水...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烟叶中水溶性糖对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南主产烟区的主栽烤烟品种烟叶为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糖与浓度、劲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葡萄糖和水溶性糖总量与柔和性、刺激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浓度、劲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麦芽糖与细腻度、柔和性呈显著的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糖对感官质量,特别是对劲头、刺激性、浓度和柔和性影响较为明显。增加水溶性糖各指标含量有利于柔和性的提升和劲头的降低,果糖、葡萄糖含量的增加会使烟气浓度降低,吃味平淡,但果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性的降低,适当增加麦芽糖含量则有利于烟气浓度的提升。【结论】所以,烟叶水溶性糖含量对感官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是评价其感官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烟草配方使用实际过程中需合理调整各指标含量以提高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糖 感官质量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烟丝掺配均匀度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科文 陈实 +5 位作者 蒋浩 李龙军 罗泽松 尹中尉 张兴麟 刘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根据标准选取糖碱比与钾的乘积作为掺配均匀性评价标志指标,以500个烟丝、500个梗丝、250个再造烟叶丝和30个生产线配方烟丝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和测定标志指标,利用模式识别和校正模型的建立,系统构建烟丝、... 根据标准选取糖碱比与钾的乘积作为掺配均匀性评价标志指标,以500个烟丝、500个梗丝、250个再造烟叶丝和30个生产线配方烟丝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和测定标志指标,利用模式识别和校正模型的建立,系统构建烟丝、梗丝和再造烟丝掺配均匀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PLS-DA模式识别分析4种烟丝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整体信息存在较大差异性;②烟丝、梗丝和再造烟叶丝掺配均匀性指标的均值分别为20.64%,273.81%,30.40%,梗丝样品掺配均匀性指标值和波动范围均大于烟丝和再造烟丝样品;③掺配均匀性指标值以50为分类阈值时,3种烟丝样品近红外光谱的PCA-MD呈明显的分类现象,并以50为分类阈值建立了3种烟丝的分段校正模型;④将未参与建模的4种烟丝和配方烟丝样品通过PCA-MD模式识别,判定适宜的分段模型验证后,利用分段模型预测其标志指标,含量与实际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建立了烟丝掺配均匀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分析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配均匀性 近红外 烟丝 梗丝 再造烟叶丝 校正模型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隋华嵩 邹悦 +5 位作者 周文忠 董胜强 孙凯 唐中笑 杨燕 侯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吸附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分别鉴定出40种和31种化学成分,其中泰国芫荽从根、茎和叶分...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吸附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分别鉴定出40种和31种化学成分,其中泰国芫荽从根、茎和叶分别鉴定出21、33种和35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2.18%、91.35%和93.15%,而云南芫荽分别从根、茎和叶鉴定出16、17种和30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10%、92.66%和98.66%。不同器官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和醇类,其中,2-十二烯醛为二者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泰国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云南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芫荽 云南芫荽 不同器官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烟区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英 杨玉标 +4 位作者 王保兴 赵伟金 杨式华 刘静 高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9-667,共9页
【目的】分析云南不同烟区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以期为红大的种植规划、栽培技术调整以及卷烟工业使用原料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云南4个主产烟区8个县的红大品种C3F等级烟叶为... 【目的】分析云南不同烟区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以期为红大的种植规划、栽培技术调整以及卷烟工业使用原料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云南4个主产烟区8个县的红大品种C3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云南不同烟区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结果】(1)化学成分及感官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红大烟叶在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距离相近的烟区,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2)不同烟区红大烟叶的各项化学指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且变异程度较高,大理烟区红大烟叶中的各项化学成分总体含量较高,曲靖陆良含量较低;(3)大理烟区红大烟叶的整体感官品质得分较高,曲靖陆良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云南烤烟优质品种红大的种植规划及卷烟工业使用原料的选择提供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大烟叶 不同烟区 化学成分 统计分析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云南中药材中25种元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叶梅 刘静 +4 位作者 董胜强 杨盼盼 吴建伟 邱昌桂 王立芳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9期16-21,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5种元素的方法,并对云南7种中药材进行含量分析。中药材样品经HNO_(3)–H_(2)O_(2)体系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25种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5种元素的方法,并对云南7种中药材进行含量分析。中药材样品经HNO_(3)–H_(2)O_(2)体系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25种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质谱强度和内标质谱强度的比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1~0.2 mg/kg。除个别低含量元素外,6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3.2%~104.8%。运用该方法对7种中药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云南不同种类中药材中同种元素含量差异极大,25种元素总含量差异也较大。对比其中5种元素的中国药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该方法改进了消化步骤,可准确检测颜色较深的中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研究
13
作者 余贺龙 董胜强 +4 位作者 陈剑明 周桂园 麻广慧 朱叶梅 杨式华 《云南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6-8,共3页
以不同品种的C3F等级烟叶为对象,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C3F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烟叶色素含量顺序为:红花大金元>云87>K326>NC297>云85,叶黄素含量、色素总量红花大金元品种与K326、云87、云85、... 以不同品种的C3F等级烟叶为对象,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C3F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烟叶色素含量顺序为:红花大金元>云87>K326>NC297>云85,叶黄素含量、色素总量红花大金元品种与K326、云87、云85、NC297品种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β-胡萝卜素含量仅红花大金元品种与K326、云85、NC297等品种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主产烟区 烟叶品种 质体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产地马铃薯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云 彭苏 +3 位作者 邹悦 李璐芸 周文忠 侯英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
对云南省六种不同产地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有害成分、淀粉颗粒形貌以及用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地马铃薯主要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用途也因成分含量的不同显现出差别,但未检出有害成分,其淀粉颗粒形貌大小差异也不明显。
关键词 马铃薯 产地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富集结合膜上图像比色法快速检测微量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芩 杨吴烨 +5 位作者 杨少杰 刘静 杨式华 陈万超 李龙 杜一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5-1140,共6页
建立了基于手机图像比色法结合多通道膜富集技术用于微量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有机磷农药特异性抑制而降低的特点,以吲哚乙酸酯为底物,经酶水解生成靛蓝,利用多通道膜富集装置将有色生成物富集到尼龙微孔滤... 建立了基于手机图像比色法结合多通道膜富集技术用于微量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有机磷农药特异性抑制而降低的特点,以吲哚乙酸酯为底物,经酶水解生成靛蓝,利用多通道膜富集装置将有色生成物富集到尼龙微孔滤膜上,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富集在同一张膜的不同位置.用智能手机拍摄微孔滤膜的数码照片,利用编制的手机APP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消除光照、噪点等的影响,可实现自动识别标准和未知样品.通过提取样品颜色信号,建立了颜色信号与浓度的定量分析模型,用其检测敌百虫的检出限可达0.030 mg/L.利用该方法对黄瓜中农药敌百虫的含量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5.8%~10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n =5)为3.8%~5.4%.本方法用手机代替光谱仪,简单实用,与相关国标方法相比,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膜富集 图像比色法 敌百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有效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16
作者 徐萍 涂振华 +6 位作者 米琪 邱昌桂 陆尤 罗文秀 余建新 陈佳 郑国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3-1820,共8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滇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6批滇黄精样品的上述3种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利用NIRS技术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剔除异常光谱后,结合多元散...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滇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6批滇黄精样品的上述3种有效成分含量。同时,利用NIRS技术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剔除异常光谱后,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S-G平滑法(S-G)等筛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滇黄精中多糖、总皂苷和总酚的定量模型,通过外部验证,筛选出最佳定量模型。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分别选择MSC+2ndD+S-G、MSC+1stD+NS、MSC+1stD+S-G预处理方法,波长选择8000~4000 cm^(-1),主成分个数分别为6、13和13时,所建立的定量模型效果最佳,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_(cal))分别为0.923、0.990和0.938,验证集相关系数(R_(pre))分别为0.924、0.901和0.910,相关性良好,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5.380%、0.478%和0.028 mg·g^(-1),性能偏差比(RPD)分别为2.11、2.16和1.95,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2.0%。所建立的滇黄精定量模型准确可靠,证明NIRS技术是一种可行、准确、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滇黄精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多糖 总皂苷 总酚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收集与ICP-MS测定实验室空气中12种金属元素
17
作者 吴建伟 余珊丹 +3 位作者 毕晨曦 马玉通 解多芬 杨盼盼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4,24,共6页
为了评价实验室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开发了一种准确、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将高纯液氩汽化时形成的冷凝冰碴作为样品载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冷凝冰碴中12种金属... 为了评价实验室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开发了一种准确、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将高纯液氩汽化时形成的冷凝冰碴作为样品载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冷凝冰碴中12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建立了一种冷凝收集ICP-MS测定实验室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冷凝收集率为70.8%~85.8%,各元素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检测限为0.001~0.019μg/L,定量限为0.003~0.063μg/L,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0.5%~99.2%。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限低,数据线性相关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采用该方法测定某实验室空气冷凝收集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比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职业接触限值,表明实验室空气中各元素浓度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对应浓度,该实验室空气中金属元素污染风险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测定空气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含量,为实验室空气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收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实验室空气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蛙跳筛选的初烤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何屹 杨本刚 +5 位作者 尹嵩 陈实 尹晓东 周文忠 贾学伟 杨盼盼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初烤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采用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筛选特征波长建立上述指标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近红外模型,结合模型内部交互验证结果确定最优建模波长数...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初烤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采用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筛选特征波长建立上述指标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近红外模型,结合模型内部交互验证结果确定最优建模波长数和主成分数,并对最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内外部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全波长(1298个波长)建模,利用RF筛选出的181个和216个特征波长建模,模型的决定系数(R2)由0.7718和0.8677分别提高至0.9511和0.9587,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由3.362μg/g和4.930μg/g分别降低至1.556μg/g和2.756μg/g,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由3.304μg/g和4.836μg/g分别降低至1.529μg/g和2.703μg/g;模型外部预测集(样品数=50)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由11.80%和9.62%降低至5.48%和5.49%。采用RF筛选特征波长能有效提升初烤烟叶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为初烤烟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模型 随机蛙跳 初烤烟叶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中镉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19
作者 吴建伟 刘静 +4 位作者 余珊丹 侯灿如 朱叶梅 李林川 陶自伟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212-217,共6页
日常检测工作中茄果类蔬菜中镉含量较高,有超标风险。为了解茄果类蔬菜中镉的污染特征,本文选择番茄、茄子、辣椒和小米辣4种典型茄果蔬菜作为实验对象,将样品分部位制备成籽样品、无籽样品、混合样品3种类型,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 日常检测工作中茄果类蔬菜中镉含量较高,有超标风险。为了解茄果类蔬菜中镉的污染特征,本文选择番茄、茄子、辣椒和小米辣4种典型茄果蔬菜作为实验对象,将样品分部位制备成籽样品、无籽样品、混合样品3种类型,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镉的含量,同时将豆类蔬菜作为对照组。实验表明,茄果类蔬菜样品中镉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豆类蔬菜,且茄果类蔬菜镉含量在0.01600~0.09400 mg·kg^(-1),豆科蔬菜镉含量在0.00072~0.00590 mg·kg^(-1)。茄果类蔬菜中镉污染富集于籽样部分,除番茄外,籽样中镉含量均远高于无籽部分含量,其中小米辣籽样镉含量为0.5600 mg·kg^(-1)、辣椒籽样为0.3200 mg·kg^(-1)、茄子籽样为0.1200 mg·kg^(-1),且均远高于国家标准限量要求0.05 mg·kg^(-1)。同时,选择番茄、茄子、辣椒、小米辣4种蔬菜各20份样品中镉的实验数据,对茄果类蔬菜中镉的污染指数进行风险评价。数据表明,茄果类蔬菜中番茄、辣椒中镉的综合污染指数较低,属于安全型,风险较低;茄子、小米辣中镉的综合污染指数在1.0~2.0,属于轻度污染类型,具有一定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蔬菜 茄子 辣椒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再造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20
作者 左雯 何科毅 +2 位作者 王丽芳 邱昌桂 孔维蓉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研究旨在探索更适宜的再造烟叶丝掺配模式下的干燥加工工艺模式,开展再造烟叶单独成丝并分别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分析再造烟叶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卷烟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再造烟叶有机酸和挥发性香味成分均... 研究旨在探索更适宜的再造烟叶丝掺配模式下的干燥加工工艺模式,开展再造烟叶单独成丝并分别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分析再造烟叶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卷烟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再造烟叶有机酸和挥发性香味成分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加工方式的再造烟叶的主成分得分聚类后各自一类,差异较大,说明不同加工方式的再造烟叶具有各自特有的数据特征,在制丝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再造烟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干燥处理方式 化学成分 卷烟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