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赴斯洛文尼亚进行喀斯特合作研究
1
作者 刘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年第4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斯洛文尼亚 地理研究所 合作研究 喀斯特 云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技合作项目 2003年 科学技术部 2005年 西南林学院 研究员 云南昆明 研究中心 污染监测 含水层 研究院 博士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山区移民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永彬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9期838-841,共4页
人口迁移与发展是移民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根据目前云南山区移民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全面发展目标下的山区移民发展机制,重点分析了资源环境、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三个移民驱动因素,提出了区内搬迁与区际搬迁两个搬迁发展模式。结合实际,... 人口迁移与发展是移民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根据目前云南山区移民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全面发展目标下的山区移民发展机制,重点分析了资源环境、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三个移民驱动因素,提出了区内搬迁与区际搬迁两个搬迁发展模式。结合实际,对不同搬迁模式下移民安置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受益—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移民科学发展框架和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移民 发展研究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效兰 吕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年第2期37-42,共6页
由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技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故此采用调查表对云南省 2 6个样本县进行了“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对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 ,调查表包括“项目策化争取”、“项目实施管理... 由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技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故此采用调查表对云南省 2 6个样本县进行了“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对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 ,调查表包括“项目策化争取”、“项目实施管理”、“机构管理”、“科技服务” 4方面共 2 7个与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密切相关的培训调查项目。调查结果表明 ,县级科技干部对“找到使科委提高自身地位的突破点”、“近期内重点工作领域的选择”、“分析识别科委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环节” 3个方面需要加强培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县级科技管理干部 科技管理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农业干旱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永彬 朱彤 卢培泽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散布的一类半干旱、干旱地带,自然水分的缺乏制约着干热河谷优势光、热、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干旱环境的形成,有显著的低纬、山原、季风的背境特征,农业干旱直接受区域降水与蒸发,地表水与地下水,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散布的一类半干旱、干旱地带,自然水分的缺乏制约着干热河谷优势光、热、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干旱环境的形成,有显著的低纬、山原、季风的背境特征,农业干旱直接受区域降水与蒸发,地表水与地下水,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并形成了3种类型的农业干旱地域。为了改善农业干旱状况,需要采取增加控制水量,山地—河谷水资源整体规划,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产业等措施。从实际中提炼干热河谷水资源开发的4个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干热河谷 农业 干旱 土地资源 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山峡谷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开发性移民研究——以漫湾、大朝山电站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付保红 陈丽晖 朱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根据漫湾、大朝山电站移民安置的经验和教训,在云南省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开发性移民主要应做到:移民安置必须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尽量外迁农业安置;补偿和开发扶持相结合;正确选择移民安置区;合理确定移民的土地,给移... 根据漫湾、大朝山电站移民安置的经验和教训,在云南省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开发性移民主要应做到:移民安置必须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尽量外迁农业安置;补偿和开发扶持相结合;正确选择移民安置区;合理确定移民的土地,给移民提供生产基地;统一规划建设适用坚固的住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为移民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和帮助移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统一有效的移民管理体制,实现依法移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开发性移民 高山峡谷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系统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静 师玉娥 +3 位作者 周斌 周运龙 张杰 范宏忠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年第2期19-26,共8页
通过讨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立足现实对相关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处理 ,实现防洪空间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 ,为优化防汛指挥工作手段提供基础。系统数据库包括不同比例尺精度的空间基础数据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 ,对相关水... 通过讨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立足现实对相关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处理 ,实现防洪空间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 ,为优化防汛指挥工作手段提供基础。系统数据库包括不同比例尺精度的空间基础数据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 ,对相关水文、防洪设施、全省洪涝风险和重点区风险图、土地利用等图件进行系统整合。系统有较强的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 ,可提高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的共享度和系统有效管理 ,为政府统一组织和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防洪 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境内金沙江流域城乡关系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永彬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6期520-525,共6页
以金沙江流域为例,从城镇化发展及其辐射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城乡商品流通、城乡社会发展改革、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会保障8个方面对金沙江流域城乡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限制... 以金沙江流域为例,从城镇化发展及其辐射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城乡商品流通、城乡社会发展改革、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会保障8个方面对金沙江流域城乡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限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因素。基于金沙江流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提出了加快城镇及农村村镇建设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完善城乡基础交通网络、建设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实施城乡生态建设工程的五大战略,以及保障实施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战略 城乡关系 金沙江流域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IS技术实现山洪易泛区地貌学判识的实践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静 师玉娥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由于受山区特殊的地貌特征控制,山洪的空间分布广泛而又相对分散,具有发灾突然、空间尺度小、分布数量多、成灾迅速等特点,要在空间上正确表达区域性的山洪泛滥可能的影响范围有相当大的难度。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了以地貌学法为出发点,借... 由于受山区特殊的地貌特征控制,山洪的空间分布广泛而又相对分散,具有发灾突然、空间尺度小、分布数量多、成灾迅速等特点,要在空间上正确表达区域性的山洪泛滥可能的影响范围有相当大的难度。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了以地貌学法为出发点,借助GIS工具提取山洪易泛区范围信息的可行性。山洪易泛范围的判识方法可为区域规划和建设规划人员和工程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易泛范围 地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杂居区弱势人群多元化发展研究——以云南贡山怒族为例
9
作者 徐旌 张军 杨效兰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84-87,共4页
本研究项目按消费稳定论和恒产决定说 ,甄别出多民族杂居区贡山县重丁社中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 15户弱势人群 ,他们有发展的愿望而缺少发展的实力。我们运用参与性的方法 ,让受益农户规划出最能促进自家发展的项目。经过参与性评估 ,... 本研究项目按消费稳定论和恒产决定说 ,甄别出多民族杂居区贡山县重丁社中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 15户弱势人群 ,他们有发展的愿望而缺少发展的实力。我们运用参与性的方法 ,让受益农户规划出最能促进自家发展的项目。经过参与性评估 ,对项目进行了总结 ,通过实施得出结论 :参与性发展运用于多民族杂居区 ,有助于提高弱势人群特别是弱势少数民族的经济地位 ,更能增强其对社区事务决策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族 多民族杂居区 弱势人群 多元发展 参与性评估 贡山县 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降雪特征分析
10
作者 何永彬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阐述了云南降雪形成的山地环境因子.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对云南1980—2000年降雪的时间与地域空间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把云南降雪区域划分为滇西北高山常年—长期降雪区、滇中—滇东北山原季节降雪区、滇西—滇东南山地少降雪区和滇南... 阐述了云南降雪形成的山地环境因子.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对云南1980—2000年降雪的时间与地域空间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把云南降雪区域划分为滇西北高山常年—长期降雪区、滇中—滇东北山原季节降雪区、滇西—滇东南山地少降雪区和滇南—滇西南无降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环境特征 时空变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水土流失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万晔 司徒群 李子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57,共6页
滇西北地区是高山峡谷区,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新构造活动异常频繁、造貌过程活跃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子的作用对该区的坡面稳定性、地表土壤一植被生态... 滇西北地区是高山峡谷区,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新构造活动异常频繁、造貌过程活跃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子的作用对该区的坡面稳定性、地表土壤一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土流失的强度、类型有重要作用。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和资料分析,探讨了滇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因子——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人文因子如人口、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状况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从地理环境宏观层面看水土流失,对滇西北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特征 水土流失 滇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开发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永彬 朱彤 卢培泽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 ,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 ,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 ,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 ,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 ;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 ,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 ,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 ,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 ,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 ;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适宜发展特色热作农业和反季节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形势下 ,需要开展区域特色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开发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农业 坡地退化 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 光热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林地区土壤侵蚀的石笋记录与现代观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蔡炳贵 程海 +3 位作者 侯居峙 刘宏 王国安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通过研究云南乃古石林地区的洞穴沉积物———石笋,结合土壤侵蚀观测结果,发现石笋中的每一个夹泥层代表一次地表快速剥蚀事件,进而讨论了土壤侵蚀事件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意义。结果表明:石林发育的自然过程之一是土体较长时期稳定、实... 通过研究云南乃古石林地区的洞穴沉积物———石笋,结合土壤侵蚀观测结果,发现石笋中的每一个夹泥层代表一次地表快速剥蚀事件,进而讨论了土壤侵蚀事件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意义。结果表明:石林发育的自然过程之一是土体较长时期稳定、实现土下溶蚀,协同土壤阶段性的快速剥蚀过程,脉动式相对向上“生长”。石林地区全新世曾经历过数次快速剥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土壤侵蚀 石林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点苍山—罗坪山地区地貌发育与第四纪冰川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晔 韩添丁 +1 位作者 朱静 丁丽勋 《热带地理》 2003年第4期304-308,共5页
通过野外考察及地质地貌剖面解析,对云南点苍山的地貌发育作了分析研究,并对罗坪山丽江期古冰川作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点苍山的地貌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聚变式的多层地貌组合。其地貌发育系统自山顶到坡脚分为古夷平面解体过程... 通过野外考察及地质地貌剖面解析,对云南点苍山的地貌发育作了分析研究,并对罗坪山丽江期古冰川作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点苍山的地貌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聚变式的多层地貌组合。其地貌发育系统自山顶到坡脚分为古夷平面解体过程,古冰川与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古冰川漂砾、洪积、冲积、泥石流、水石流等混杂堆积,山麓阶地与滨湖平原发育过程;点苍山发育了二次冰期,即未次冰期(大理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丽江冰期),是中国大陆发育古冰川的最南界;比苍山主峰海拔低800m的罗坪山发育了倒数第二次冰期,出现了复合型山岳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貌发育 第四纪 古冰川作用 云南点苍山-罗坪山地区 地质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佩芳 许建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47-953,共7页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资源系统 澜沧江流域 土地利用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唐川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km2的8 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1%,低危险区占41 12%,无危险区占8 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山地灾害 因子敏感性 危险性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水电开发移民与生态补偿——以云南漫湾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旌 陈丽晖 付保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17,共3页
跨境河流澜沧江系列梯级电站的建设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水电开发方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广大移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彻底改变。生存危机严重困扰着移民,而移民问题也困扰着地方政府,制约着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跨境河流澜沧江系列梯级电站的建设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水电开发方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广大移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彻底改变。生存危机严重困扰着移民,而移民问题也困扰着地方政府,制约着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生态补偿有必要作为一种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作出牺牲的利益群体,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在原有"库维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设立公益型的"生态基金",尽可能将环境脆弱区的移民转变为林业工人,以期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生态补偿 漫湾水电站 环境影响 移民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泓 陆浩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运用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建筑文化与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近 10年的研究和几万公里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赋予建筑文化体系特征的要素为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当要素某因子与其它因子关系发生变化并起主导... 本文运用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建筑文化与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近 10年的研究和几万公里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赋予建筑文化体系特征的要素为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当要素某因子与其它因子关系发生变化并起主导作用时 ,赋予建筑文化区域支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 社会环境 地理环境 建筑文化 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宏 周燕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91-898,共8页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而闻名遐迩,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洞穴是本区广泛发育分布的一种喀斯特地下形态,类型多样。依据它们的剖面形态、成因和所处的地貌部位差异,将其划分为罅状...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而闻名遐迩,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洞穴是本区广泛发育分布的一种喀斯特地下形态,类型多样。依据它们的剖面形态、成因和所处的地貌部位差异,将其划分为罅状洞穴、水平洞穴和倾斜洞穴三个类型。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洞穴 云南省 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筱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云南旅游业走过了一段持续发展的历程 ,并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这是许多影响因子促成的 ,既有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又有资源条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战略决策 ,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 云南旅游业走过了一段持续发展的历程 ,并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这是许多影响因子促成的 ,既有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又有资源条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战略决策 ,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许多环节中也还潜伏着问题和隐患。居安思危 ,冷静地审视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采取正确解决和应对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旅游业 持续发展 影响因子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