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缅甸“政变”的中美地缘政治话语比较研究
1
作者 董晓芳 李发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国际社会中强势的地缘政治话语,往往通过对特定热点区域的干涉,来压制地缘政治博弈对手的地缘政治话语,试图实现在该区域的话语霸权。近年来,缅甸逐步成为美国利用话语霸权形成对中国制衡的典型案例。研究利用Nvivo软件,通过对中国外交... 国际社会中强势的地缘政治话语,往往通过对特定热点区域的干涉,来压制地缘政治博弈对手的地缘政治话语,试图实现在该区域的话语霸权。近年来,缅甸逐步成为美国利用话语霸权形成对中国制衡的典型案例。研究利用Nvivo软件,通过对中国外交部官网和美国国务院官网关于缅甸“政变”的相关话语进行话语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稳定”和“民主”分别是中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对缅地缘政治话语的核心;中国地缘政治话语强调地缘空间内国家之间的平等,美国地缘政治话语则重视主客体关系;美国对缅内政的干涉以及对中国的施压都是其“民主话语霸权”地缘政治话语的表征和路径,而中国坚持以“合作共赢”地缘政治话语来应对缅甸“政变”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合作共赢”地缘政治话语是对美国“民主话语霸权”地缘政治话语的一种价值超越,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积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话语 合作共赢 民主话语霸权 中美 Nvi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评估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葛旭瑞 李灿松 +1 位作者 胡平平 刘宇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9,共8页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地区,开展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对于中国在该流域国家开展投资和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运用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和数学模型,基于多...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地区,开展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对于中国在该流域国家开展投资和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运用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和数学模型,基于多源数据对2011-2019年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1)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空间差异明显,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其中缅甸为高风险等级,泰国、老挝、柬埔寨为中风险等级,越南为低风险等级;2)2011-2019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整体地缘政治风险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3)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边境安全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均有影响,且不同类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风险评估 影响 湄公河流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文献可视化研究
3
作者 潘莹 李灿松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4期43-52,共10页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流经中国、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有约6千万人的生活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国内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研究的数据平台,检索200...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流经中国、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有约6千万人的生活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国内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研究的数据平台,检索2000―2023年澜沧江—湄公河的相关核心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库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和综述。主要发现有:(1)从发文量及作者上看,澜沧江—湄公河研究关注度逐年波动上升,但作者之间缺乏合作;(2)从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上看,澜沧江—湄公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澜沧江—湄公河变化和合作领域,研究的主题多样,但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需要进一步规范;(3)从关键词突现上看,目前的研究已跳出对澜沧江—湄公河的自然环境和水文生态的研究,澜湄合作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对未来澜沧江—湄公河研究前沿和趋势的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国际河流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县域边境地方贸易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4
作者 刘宇斯 李灿松 +2 位作者 葛旭瑞 王涛 王帆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88,共15页
借助CV系数和GIS空间分析刻画云南省县域边境贸易时空演变特征及发展模式,结合边境贸易发展水平模型,深入分析其发展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其边境贸易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县域边境贸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县域间总量差异... 借助CV系数和GIS空间分析刻画云南省县域边境贸易时空演变特征及发展模式,结合边境贸易发展水平模型,深入分析其发展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其边境贸易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县域边境贸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县域间总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以西部瑞丽市、南部勐腊县为代表的县域贸易总量较高,而西南部西盟县、西北部泸水等县域整体贸易量较小。②2010—2020年,云南县域边境贸易发展格局变化差异明显,边境贸易中心呈“L”形特征,并逐渐向中缅边境方向转移。③同期,西部、东南部边境县域边境贸易发展水平较高,增速稳定;西北、西南部发展水平低,增长较快;南部发展水平较高,增长缓慢。④影响县域边境贸易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政策和交通因素,次要驱动因素为人均GDP,同时边境县域所对应邻国不同,其驱动因素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贸易 时空演变 县域边境 驱动因素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