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科研项目立项成绩突出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
|
2018年云南省汉语研究述评 |
丁玮明
|
《品位·经典》
|
2019 |
0 |
|
3
|
东南亚汉语传播历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
罗骥
钱睿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4 |
10
|
|
4
|
十一五以来云南语言类社科项目立项考察并论云南语言研究发展现状 |
罗骥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7 |
2
|
|
5
|
汉藏语隔位数词结构的标记成分 |
彭茹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6 |
0 |
|
6
|
汉语与南亚语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
王育弘
王育珊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7 |
1
|
|
7
|
彝汉杂居村彝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以云南省广南县南屏镇大牙扫村彝族为例 |
王婷
何应东
|
《文教资料》
|
2020 |
0 |
|
8
|
语言和谐与边疆稳定——云南省文山州都龙镇各民族语言关系的理论分析 |
戴庆厦
李春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9
|
跨境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戴庆厦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10
|
汉语的特点究竟是什么 |
戴庆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11
|
科学理智地深入开展濒危语言保护的研究 |
戴庆厦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3
|
|
12
|
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研究——以佤族学生为例 |
王育珊
王育弘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4 |
2
|
|
13
|
开展我国语言和谐研究的构想 |
戴庆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0
|
|
14
|
汉语的“风”与孟高棉语的“风” |
王育弘
王育珊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5
|
布依语方式副词研究 |
陈娥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6
|
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的类型分析——兼以反观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格范畴 |
戴庆厦
王洪秀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7
|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四年综述 |
彭茹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8
|
九河白族乡白族纳西族母语活力调查研究 |
余金枝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9
|
文山苗语量词研究 |
杨露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20
|
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构想与框架设计——以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为例 |
罗骥
陈娥
侬常生
何艳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