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oRNAs在肝癌中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馨馨 汪旭 倪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84-289,共6页
核仁小RNA(snoRNAs)为核仁内存在的一类非编码RNA分子,主要负责rRNA的2′-O-甲基化和假尿嘧啶化修饰。此外,snoRNAs还在tRNA修饰、剪接体snRNA修饰、端粒结构维护及mRNA的可变剪接等生物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多项研究表明snoRNAs的表达... 核仁小RNA(snoRNAs)为核仁内存在的一类非编码RNA分子,主要负责rRNA的2′-O-甲基化和假尿嘧啶化修饰。此外,snoRNAs还在tRNA修饰、剪接体snRNA修饰、端粒结构维护及mRNA的可变剪接等生物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多项研究表明snoRNAs的表达异常与癌症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同时,因其在体液中较稳定、易被检测,可作为临床中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snoRNAs的合成、分类、结构和功能,并介绍其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小RNA 肝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微RNA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锡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98,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异质性疾病。微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2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可特异性地从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AD患者的脑组织、脑脊液甚至血液中miRNA表达谱与健康者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研究证实miRNA表达...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异质性疾病。微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2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可特异性地从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AD患者的脑组织、脑脊液甚至血液中miRNA表达谱与健康者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研究证实miRNA表达的改变能通过多种途径驱动AD的发生及发展。因此,靶向调控miRNA以纠正AD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基因的异常表达,有望成为新兴的AD防治手段。以啮齿类动物AD模型为代表的研究表明,靶向miRNA可以阻断Aβ生成或降低其毒性、抑制τ蛋白的产生及其过度磷酸化、防止神经元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维持突触和钙的稳态、舒缓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此外,动物模型和人群研究表明,采用miRNA细胞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在预防A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啮齿类动物AD模型和人群干预实验为重点,主要围绕近五年的研究成果,从多个层面系统性阐述了miRNA在AD防治中的作用、分子机制和应用前景,以及开展相关临床试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微RNA Β淀粉样蛋白 Τ蛋白 神经炎症 神经发生 突触稳定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microRNA-21在实体肿瘤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钰倩 郭锡汉 +2 位作者 吴暇玉 徐伟江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8-160,共3页
microRNA-21(miRNA-21或miR-21)位于染色体17q23.2的FRA17B脆性区域,具有自主调控基因转录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miR-21的异常表达与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预后相关,也是目前唯一经鉴定在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实体肿... microRNA-21(miRNA-21或miR-21)位于染色体17q23.2的FRA17B脆性区域,具有自主调控基因转录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miR-21的异常表达与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预后相关,也是目前唯一经鉴定在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一致高表达的mi RNA。鉴于肿瘤组织取材困难、对机体创伤较大,miR-21检测不易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循环mi R-21以其取材方便、稳定性好、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等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过程的实时监控中具有潜在价值。本文对循环mi R-21在前列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中的价值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microRNA-21 实体肿瘤 特异性 灵敏度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老蛋白1功能缺失性突变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严敏 汪旭 郭锡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7-499,共1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中存在异常聚集的β淀粉样蛋白(Aβ)。AD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其中早老蛋白1(PS1)是家族性AD最主要的风险基因,PS1突变占已知致家族性AD突变的80%以上。PS1是构成γ...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中存在异常聚集的β淀粉样蛋白(Aβ)。AD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其中早老蛋白1(PS1)是家族性AD最主要的风险基因,PS1突变占已知致家族性AD突变的80%以上。PS1是构成γ-分泌酶的催化亚基,后者负责加工Aβ前体蛋白(APP)生成Aβ。虽然新型PS1突变日渐被报道,但其诱发家族性AD的分子机制仍无定论。由于90%的PS1突变降低γ-分泌酶活性,学术界提出了PS1功能缺失性突变假说,认为PS1突变通过显性负效应导致PS1功能下降或缺失是诱发家族性AD的关键。近年,大量实验研究支持了该假说。首先,PS1功能缺失性突变通过干扰γ-分泌酶在APP上的切割位点促进长链Aβ生成,进而增加Aβ42/Aβ40比率;其次,PS1功能缺失性突变可破坏神经细胞内质网中的钙离子稳态以及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自噬活性导致APP加工产物的异常聚集;再者,PS1功能缺失性突变可通过干扰神经元的内吞和转胞吞作用诱发神经元萎缩以及通过激活神经免疫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强神经炎症;最后,PS1功能缺失性突变降低糖酵解和乳酸输出,破坏机体对神经元的能量供应。本文总结了PS1功能缺失性突变诱发家族性AD的分子机制,并对今后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衰老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Γ-分泌酶 功能缺失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调控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相关基因GSK-3β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沈杰 郭锡汉 +2 位作者 徐伟江 杨国防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4期331-333,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主要负责微管相关蛋白tau的丝氨酸/苏氨酸的磷酸化。在AD患者脑中GSK-3β的活性增加,使tau过度磷酸化,生...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主要负责微管相关蛋白tau的丝氨酸/苏氨酸的磷酸化。在AD患者脑中GSK-3β的活性增加,使tau过度磷酸化,生成高度磷酸化tau。microRNA是一类长约22nt、具有重要转录后调控功能的非编码短链RNA。证据表明在AD病理条件下,许多miRNAs参与调节GSK-3β的表达。本文综述了在不同模型中,miRNAs对GSK-3β的转录后调控及后续对AD发生的影响与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GSK-3Β MIRNA 转录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水提物对黑腹果蝇寿命及攀爬能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玲芝 胡雪琴 +3 位作者 黄娅楠 贾祎祯 汪旭 郭锡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余甘子(PE)是一种富含多种酚类物质和有机酸等化合物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本研究拟探讨PE水提物对正常生理条件和镉(Cd)胁迫条件下果蝇寿命及攀爬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6、8、16 mg/mL PE水提物分别作用于野生型雌雄红黑腹果蝇,... 目的:余甘子(PE)是一种富含多种酚类物质和有机酸等化合物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本研究拟探讨PE水提物对正常生理条件和镉(Cd)胁迫条件下果蝇寿命及攀爬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6、8、16 mg/mL PE水提物分别作用于野生型雌雄红黑腹果蝇,寻找有效提高其寿命及攀爬能力的最佳PE水提物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并检测最佳浓度PE水提物处理后对雌雄果蝇体内SOD、CAT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用5、10、20、40 mg/L CdCl_(2)单独作用于雌雄果蝇,摸索有效降低果蝇寿命的最适CdCl_(2)浓度,在此基础上采用1.6、8、16 mg/mL PE水提物联合最适浓度CdCl_(2)处理雌雄果蝇,探讨PE水提物对Cd胁迫下雌雄果蝇寿命及攀爬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6 mg/mL PE水提物有助于延长正常生理条件下雌雄果蝇寿命(P<0.05);在最佳浓度(雌性1.6 mg/mL、雄性8 mg/mL)PE水提物处理下,有效提高雌雄果蝇攀爬能力的最佳处理时间呈现出性别差异,雌果蝇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2 d,雄果蝇为10 d,但最佳浓度PE水提物分别处理雌雄果蝇10、22、33、45 d均不能提高其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40 mg/L CdCl_(2)作用下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降低最多(P<0.01),后续以40 mg/L作为最适Cd胁迫浓度。与对照组比较,8和16 mg/mL PE水提物有助于延长40 mg/L CdCl_(2)胁迫下雄果蝇的寿命但处理18 d后其攀爬能力显著降低(P<0.05),1.6、8和16 mg/mL PE水提物处理对雌果蝇的寿命和攀爬能力则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PE水提物有助于延长正常生理条件下雌雄果蝇的寿命和攀爬能力,延长Cd胁迫下雄果蝇的寿命但降低其攀爬能力,表明PE对果蝇的保护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镉胁迫 寿命 攀爬能力 黑腹果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成淋巴细胞株hMLH1和hMSH2 mRN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倪娟 李珍 +1 位作者 薛京伦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人成淋巴细胞株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和乳腺癌患者成淋巴细胞株GM13705分别置于含有0、5、10、20μ...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人成淋巴细胞株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和乳腺癌患者成淋巴细胞株GM13705分别置于含有0、5、10、20μmol/LEGCG的RPMI-1640中进行6d干预培养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干预前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20μmol/LEGCG干预培养6d后,GM12593细胞hMLH1与hMSH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均<0.05),且显著高于同等浓度时GM13705细胞中上述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EGCG对GM13705目标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EGCG具有上调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hMLH1与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潜力,可能通过增加错配修复起始复合物的数量,来帮助错配修复机制的启动,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人成淋巴细胞株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d45蛋白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宇 倪娟 +3 位作者 曹能 杨国防 薛京伦 汪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Gadd45蛋白是一种响应环境的应激蛋白,在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及衰老、基因毒性应激反应等多种细胞功能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类蛋白包括α,β和γ三种亚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在肿瘤细胞中参与了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与肿瘤的发... Gadd45蛋白是一种响应环境的应激蛋白,在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及衰老、基因毒性应激反应等多种细胞功能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类蛋白包括α,β和γ三种亚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在肿瘤细胞中参与了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其表达改变与肿瘤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就近年来Gadd45蛋白家族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d45蛋白 细胞周期 凋亡 自噬 侵袭转移 细胞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miR-34a与叶酸介导的一碳代谢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超 倪娟 +1 位作者 徐伟江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一碳代谢(OCM)是涉及DNA合成与基因表达的重要生物学代谢系统,该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DNA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异常等遗传损伤,最终引起肿瘤和多类遗传-环境相关疾病。MicroRNA(miRNA)具有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功能,对OCM关键基因功能的调控可... 一碳代谢(OCM)是涉及DNA合成与基因表达的重要生物学代谢系统,该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DNA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异常等遗传损伤,最终引起肿瘤和多类遗传-环境相关疾病。MicroRNA(miRNA)具有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功能,对OCM关键基因功能的调控可间接影响基因组稳定性。miRNA的异常表达与各种OCM所介导的肿瘤、机体损伤效应均具有一定相关性。miRNA自身功能及其下游调控的机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miR-22和miR-34a是已报道的与OCM相关的miRNA,研究它们对OCM关键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探索新的肿瘤和遗传-环境相关疾病诊疗思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中与OCM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异常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阐释miRNA参与调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一碳代谢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和端粒酶紊乱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娟琳 姜敏艳 +1 位作者 汪旭 郭锡汉 《生命科学》 CSCD 2024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DNA与蛋白质复合而成,可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降解和融合。随着细胞分裂,端粒逐渐缩短,从而驱动细胞和个体衰老,但是部分细胞可以通过表达端粒酶或其他方式延长端粒。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DNA与蛋白质复合而成,可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降解和融合。随着细胞分裂,端粒逐渐缩短,从而驱动细胞和个体衰老,但是部分细胞可以通过表达端粒酶或其他方式延长端粒。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量研究揭示了血液或大脑细胞端粒长度改变与个体AD风险以及AD病程密切相关。AD小鼠模型研究数据表明,延缓端粒缩短可显著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端粒酶可以通过依赖和不依赖其酶活性的方式改善小鼠的认知能力和病理表型。该文总结了端粒的结构与功能,综述了端粒长度改变与AD风险间的相关性研究,讨论了端粒酶预防A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系统性解析端粒及端粒酶紊乱与AD间的联系,对于扩大AD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维生素B_6缺乏诱发人类成淋巴细胞株微核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暇玉 张玲 +3 位作者 姚兴洋 罗丽菊 武凯雁 易晓韵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6(VB6)缺乏对人类BRCA1突变乳腺癌淋巴细胞株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VB6血浆正常生理浓度为依据(~20 nmol/L),设置0,6,12,24,48,96,200 nmol/L 7个浓度组,常规RPMI1640培养基为对照(VB6浓度4800 nmol/L),培养... 目的探讨维生素B6(VB6)缺乏对人类BRCA1突变乳腺癌淋巴细胞株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VB6血浆正常生理浓度为依据(~20 nmol/L),设置0,6,12,24,48,96,200 nmol/L 7个浓度组,常规RPMI1640培养基为对照(VB6浓度4800 nmol/L),培养携带BRCA1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细胞株(GM13705)9 d,利用细胞质阻断微核分析(CBMN),评价VB6缺乏对该细胞株细胞活性及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0 nmol/L VB6浓度下,细胞不能存活;6,12 nmol/L活细胞数有下降趋势,24 nmol/L时开始增长,与初次培养时无显著性差异,48 nmol/L较24 nmol/L显著上升(P〈0.05);在96时达最大值,与200,4800 nmol/L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双核细胞微核(MNBN)频率随VB6浓度增加显著下降,48 nmol/L时降至最低(P〈0.001~0.01);48,96,200,4800 nmol/L时4个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B6浓度在96 nmol/L时是受试细胞株活性最佳浓度,48 nmol/L可维持受试细胞株遗传稳定性的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淋巴细胞株 胞质阻断微核分析 双核细胞微核 基因组稳定性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TREM2调控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敏艳 汪旭 郭锡汉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4-1497,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多因异质性的特点,具体致病原因尚不清晰。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负责细胞吞噬、突触修剪、能量代谢等。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小胶质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多因异质性的特点,具体致病原因尚不清晰。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负责细胞吞噬、突触修剪、能量代谢等。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小胶质细胞表面的受体,对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稳态至关重要。TREM2 R47H和R62H两个变异体会增加个体晚发性AD风险,该发现使TREM2成为AD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围绕小胶质细胞TREM2的结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功能及其在AD中的病理学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在加深理解TREM2的同时,为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TREM2表达和功能异常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TREM2 TAU
原文传递
免疫原性微核的起源与生物医学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城 汪旭 郭锡汉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2-400,共9页
微核(micronuclei, MN)是独立于细胞核的小型类核结构,常见于肿瘤细胞。MN在结构和遗传活性方面表现出巨大异质性,相当部分的MN具有结构缺陷且倾向于破裂的核被膜(micronuclear envelope,mNE)。mNE破裂后,MN可启动染色体碎裂和固有免疫... 微核(micronuclei, MN)是独立于细胞核的小型类核结构,常见于肿瘤细胞。MN在结构和遗传活性方面表现出巨大异质性,相当部分的MN具有结构缺陷且倾向于破裂的核被膜(micronuclear envelope,mNE)。mNE破裂后,MN可启动染色体碎裂和固有免疫通路,暗示免疫原性MN (immunogenic MN, iMN)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意义。该文首先讨论MN的起源、mNE易破裂的结构基础以及两个主要的分子和细胞模型,随后梳理出MN破裂后诱发染色体碎裂与激活cGAS-STING固有免疫通路的分子过程,最后总结了iMN在抗肿瘤活性和促肿瘤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作用及相应机制。iMN的研究为MN领域注入了全新的学术理论和思想。解析mNE不稳定的分子与结构基础以及iMN对肿瘤双向作用(iMN悖论)的机制将是未来几年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被膜 cGAS-STING通路 染色体碎裂 染色体外环状DNA 肿瘤
原文传递
miRNAs靶向调控Aβ生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杞燕梅 苏建培 +1 位作者 汪旭 郭锡汉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6-1125,共10页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为19~24 nt的非编码RNA,可特异性地靶向基因并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发育和组织内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部分miRNAs的异常表达在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为19~24 nt的非编码RNA,可特异性地靶向基因并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发育和组织内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部分miRNAs的异常表达在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作为AD患者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和AD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大量产生与miRNAs的表达异常息息相关。Aβ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β-分泌酶(BACE1)和γ-分泌酶(其催化亚基为PSEN1)剪切而成。此外,α-分泌酶(ADAM10)可与β-分泌酶竞争性剪切APP,从而抑制Aβ的产生。本文就靶向调控APP、BACE1、PSEN1和ADAM10基因表达的miRNAs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探索AD的临床诊断手段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淀粉样前体蛋白 Β-分泌酶 Γ-分泌酶 Α-分泌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